02书屋 > 人在大宁,我弃武从文后直接权倾朝野了 > 第118章 各怀鬼胎

第118章 各怀鬼胎


兰贵妃悠悠转醒后,叫人叫了半天,才发现自己身边没有一个伺候的人,有那么一瞬间,她以为自己已经死了。

直到有人听见她醒了,带着棉纱急匆匆端了药给她服下,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是得了瘟疫。

还好,听来的人说,她已经脱离了危险,不再烧得厉害了。

但听端药进来的小宫女说,小芝死了。

她心中很是难过,心中明白小芝犯下这样的错,将瘟疫带进宫中,实在是难逃一死。

但她也有责任?若不是她派了小芝出去,小芝怎会……

兰贵妃自己待了许久,发现除了来送药的人,根本没人进来,不由得有些失落。

她想找人去看看小芝家中是否有人需要照顾,送些银钱去。

但她起不来身,旁人也不敢进来,该怎么办?

找皇上?可是皇上自从她醒了还未来过,兰贵妃幽幽地叹了口气。

承和帝知道了药方有用,连忙让所有太医立马进行诊治,争取将宫内染病的人全部治好,若有病重的,直接拖出去烧了。

一时间宫内的形势居然也稳定了下来。

太子和三皇子听了消息,都速速赶了来,在宫门口碰见时,二人面上笑得轻松,心里却暗暗较劲,脚下越走越快,都想把另一人甩在身后。

等待承和帝召见他们的工夫,三皇子实在按捺不住,先开口道:

“兄长今日面带喜色,来找父皇是有什么好事吗?”

太子高兴地甩了甩手中的珠串,并不理他。

三皇子也不恼:“我可是听说宫中瘟疫已经得到遏制,情况若继续好转,估摸着京都很快就可以恢复太平了。”

“听父皇说,这都是兄长的功劳,臣弟在这要提前给兄长贺喜了。”

太子轻嗤一声:“不用这么说,我也是略尽绵力罢了。”

三皇子看他油盐不进,居然生了几分脑子,有些无力。

谁能知道他就晚了一步,就成了现在这样。

见他似乎是有些懊悔,太子也生了逗人的心思:

“我说三弟,那你今日是来做什么的?”

三皇子自然是来搅局的,但他总不能说出来。

“听闻父皇今日心情不错,我是来探望的,恰巧碰上了兄长,父皇见我们都来一定很高兴。”

太子看穿了他的心虚,笑了笑没说话,眼里的讽刺却明晃晃的。

三皇子看他的笑脸刺眼得很,攥紧了拳头。

王公公搓着手出来传话,适时出现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

“二位爷快进去吧,圣上等着你们呢。”

太子和三皇子点了点头,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刚踏进店内,承和帝爽朗的笑声便传了过来:

“不愧是朕钦点的太子,好儿子,你帮朕解决了好大的一个难题!”

太子也高兴,心里给沈淮之默默竖起了大拇指,还不忘给三皇子一个得意的眼神。

“父皇谬赞,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

“更何况,此事是那沈淮之想出了解决的法子,儿臣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提起沈淮之,承和帝才想起自己还关了三个人。

“这沈淮之确实做得不错,只是传播瘟疫到京都意识,属他们嫌疑最高,我也不好徇私枉法啊。”

三皇子听见承和帝的话也笑起来:

“父皇说的是,关人的指令已经下了,不如太子便把这功劳领了去就好了,何必便宜那小子。”

“且即便京都瘟疫解决,这本也是他们引起的,不过将功补过罢了。”

承和帝听了这话觉得有些道理。

“君逸说得也没错,毕竟错误是他们引起的,就这么一张药方便要我这样把它们放出来,未免有些儿戏。”

“这几日京中如何人心惶惶,朕如何睡不着觉,还有太子,你母妃如今还缠绵病榻,这些罪过,也都是他们带回来的。”

“不过既然已经弥补了过错,死罪是大可不必了,就罚他们……”

承和帝话音未落,王公公一脸惊讶地跑了进来:

“圣上,外面……外面……”

承和帝被打断了十分不爽,呵斥道:“没见到朕在和皇子说话吗?如此慌里慌张,成何体统!”

“有话快说!”

王公公打了个哆嗦:“老奴知罪,实在是事态紧急!”

“圣上,那沈家老夫人,拿着从前沈老将军号令军中的玉佩,前来求见……”

沈老夫人?承和帝一时没能反应过来,听到了沈老将军才意识到,这是沈淮之的祖母。

“既然来了,这么大年纪,别叫她等着了,就进来吧。”

“是!”王公公唯唯诺诺地退了出去。

沈老夫人带着秦阳,在殿外跪着等,王公公一出来,就连忙上来搀扶。

“老夫人,圣上叫您进去呢!”

沈老夫人道了谢,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拄着拐往里走。

秦阳忙站起来跟上,一把扶住她,让她走得安稳些。

自打那日受惊昏倒,沈老夫人便一直有些虚弱,咳嗽不断,走路也不利索。

秦阳本想劝她将信物交给自己,然后拿着信物求见,但沈老夫人说:

“以咱们圣上的心思,定不会见你这样一个无名小子,必得我去一趟才可。”

“不然,怕是淮之翻不了这案子。”

秦阳没法子,只得跟着她一块进了从前想都未想过的皇宫。

承和帝见了沈老夫人倒是十分和蔼:

“多年未见,沈老夫人身体可还硬朗?”

圣上的面子还是没人敢拂逆的,沈老夫人跪下请了安,见了礼,听见承和帝还算关心的话,压抑住心中的怒气道:

“回禀圣上,老臣年迈,身子愈发不好,如今前来,是为我孙儿沈淮之来的。”

承和帝早有预料,也知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不算生气。

“沈淮之,朕知道,他是个好孩子,奉州一事他也算尽心尽力,只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这样早回了京都,害得京都也陷入危险之中。”

“看在沈家的面子,朕一直没有动他,如今他也算将功补过,给了太子药方,朕打算略施小惩便罢了,你看如何?”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534/111110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