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被皇室大臣团宠后,虐文男主气疯了 > 第145章 制度改变风俗

第145章 制度改变风俗


姜离的名字知名度比皇帝都要高了!

长安商业街上每天络绎不绝——实在让守卫人员捉襟见肘。李瑶光抓了韩子都和李臻的差,每天帮忙巡逻。

话说韩子都明明也长着一张俊脸,但是商业街从没人敢找他帮忙,连个小费都没收到过。

他果然就只适合战场上的震慑。

锦鸾苑的学生门也差不多倾巢出动,在商业街做“实践活动”——亲身计算房租、管理费和物流费,偶尔还要帮远道而来的商人盘个账,配合巡逻人员断官司。

忙成脚打后脑勺还是人手不够,于是李瑶光出钱又在长安开办了四家女学,上午识字算数,下午学习养家技能:裁衣、织布、养蚕、修纺织机、染色、厨艺、医术、种药材等等——只收5—12岁的小娘子,只要通过考核,学费杂费住宿费全免,每天还能混两顿饱饭,并且许诺以后包分配工作——吸引平民家聪明的小娘子来上学。

中等阶层家庭的小娘子可以交钱附学,上午识字算数,下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骑马打猎,煮茶论酒等等,不仅学费远远低于自家请家教,而且还许诺有机会给锦鸾苑的姐姐们当差——争取更好的姻缘。

双管齐下,来女学询问的家长们可比锦鸾苑热情多了。不管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声,可收益确实实实在在打动人心。

不过李瑶光再次发现自己对底层庶民的认知偏差。

不少家长们不敢对公主的决定有异议,只是默默的占便宜。但是他们偷偷的打听,朝廷是否会设立男学。

李瑶光一直以为大夏封建王朝,重男轻女不定多严重,男孩那是全家托举,压榨所有娘子也要送进私塾读书——但事实上,因为大夏生产力问题,不收财产税,只收丁税,农户家里大多都是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传宗接代,女孩换彩礼,多一个都只能溺毙,因为没有多余的产出养不起。

但是李瑶光撺掇他爹允许立女户,又准许女子拥有土地房屋所有权——虽然她们大多数更愿意在工坊里做工。

于是中下层百姓不少儿郎也愿意做上门女婿——朝廷又没说上门女婿低人一等。

如果现在小娘子们比儿郎们多了当官挣钱的机会,给家里做的贡献更大呢?很多平民立刻就盘算着不如把聪慧的女儿留在家里招女婿更合算。反正卖谁不是卖,还不是为了生活。

虽然难产可能让女儿更凶险,但是一来,长安新开的医院,有神仙庇护,孕妇住几日就能抱着孩子安安全全的回家,二来,就算留下儿子,没有钱财也只够娶一次媳妇,还不如留下有本事的女儿,大不了多留几个女儿招赘,就能有效的分散风险了。

李瑶光:??大家真的很变通啊!看来还是赚钱更重要啊!

至于上层,皇帝都管不住中下层的女户,再被皇后和只有女儿的大臣们一撺掇,同意了若是嫡妻只有女儿——可以在有了第三代的基础上继承爵位,无贡献降等,庶子养子比嫡女更降一级。

大臣勋贵没事别老惦记花钱纳妾,敢贪污受贿、通敌叛国、玩忽职守……可别怪朕心狠手辣——真省钱啊!虽然他不会说纳妾不行,但是他多查几遍有妾的官员,没问题吧,他可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呢!

皇帝心底对女儿夸夸夸。

至于大臣勋贵的意见!

皇帝伸手——给钱朕就考虑一下改变主意,来来来,家产送来,朕不嫌多!那只有嫡女的勋贵都给朕送了一半家产呢!其他人完全可以和朕表忠心啊!何况朕可不是光养着嫔妃儿女,朕还得修路修桥修长城,挖井挖渠修水利,平日赈灾救人,还打跑了北戎,沟通了西域……

朕的功绩史官都记不过来了!难道这些都不需要钱吗?

被皇帝的厚脸皮打败,大臣勋贵都只能退散,然后在心底暗搓搓的骂皇帝——不敢明着骂,家里还有女儿在锦鸾苑读书呢,可不敢连累了儿女的前途啊!

桑梓政每日要收取商业街的进账,自觉自愿加班,都快朝廷商业街两点一线了。

他最喜欢站在商业街的物业管理部,占据视野最好的一间办公室,望着来来往往的百姓全家出来购物,讨价还价,薅羊毛领赠品,一逛就是一整天,咬牙跺脚下馆子或者在小摊上买些吃食,认识不认识都在聊天,请巡逻人员断官司……

每个人都是那样鲜活而充满希望,和他见过的无数麻木悲苦的黎庶都是那样的不同。

明明延瑞公主一刻都不停的折腾,明明长安今年的税收好像多收了不少,明明售卖的商品有不少是来一个宰一个的,可为什么没有民生凋敝,反而越来越红火了呢?

“为什么呢?是因为物资和货币没有流出市场吧!”

“老夫不明,请公主解惑——”桑梓政桑大人虽然胡子一大把,但求知欲大部分年轻人都比不得,他是真心喜爱这份工作,更希望大夏越来越好。

“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不如大人去听听锦鸾苑的课程?”李瑶光真心的建议:“如果概括的话:就是市场由商品和人组成,参与的人越多越红火,往年因为收税,使得很多财富流出市场在仓库里放着,而贵族有钱没有商品可买,再次退出一部分,市场自然凋敝,而这一次,陛下把税收借给本宫,本宫用这些资金组织人手生产产品,那些人手为本宫工作,赚了工资,再来购买需要的商品,而本宫货币回笼,还给国库,大家两不相欠——”

成功让桑大人脑袋大了不止一圈。

“以前朝廷也于百姓两不相欠,怎么没有——”

“因为这些钱在市场上走了一圈,帮助百姓多余的力气生产了更多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改善了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是很划算吗?当然更具体的,您还是得去听课,里面的知识实在浩如烟海啊!”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531/1111100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