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波斯帝国1845 > 第139章 多瑙河撤退

第139章 多瑙河撤退


伊朗收复埃里温的消息传到了沃龙佐夫的耳朵里,这让他有些吃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埃里温这么快就沦陷,只能命令军队在久姆里扎营,做好防御姿态。

    “快,跟上。”

    伊朗军队在占领埃里温后丝毫不敢怠慢,他们一路向北,向着自己的目标推进。

    “现在第四师到达哪里了?”

    听到自己统帅询问的通讯参谋回答道。“他们刚传来消息,第四师刚抵达塔林,在这里他们击溃了俄军2000人的阻击。”

    听到回答的萨拉米拿过一张军用地图找到这个小镇,这个地方就在埃里温北面,他对这个推进结果还是算满意。

    “还有什么消息吗?”萨拉米埋头看着地图继续询问着。

    “第十四师正在进攻赫拉兹丹,当地的守军抵抗的很强烈,可能要多花费一些时间。”

    有了埃里温后,伊朗就拥有了后方补给基地。可以直接从这里获得补给,而不是从大不里士获取。伊朗铁路公司也在勘探地形,准备修建大不里士到埃里温的铁路。

    “让第四、第五师抓紧进攻,估计俄军快要回来了。我们要主动出击,歼灭他们。”

    随着伊朗占领埃里温,作战计划正式进入第二阶段,西路军在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地区吸引和歼灭俄军主力,为东路军占领巴库争取时间。

    而此时的第四师师长苏莱曼尼也对自己刚得到的消息有些吃不准,他们在镇上击溃的这2000人俄军,被尾随追击的下属部队报告上来,退往一个叫沙米拉姆的小镇,追击部队看到那里有大量的阵地,而且俄军很多,估计有上万人,就连忙退了回来,现在他考虑是先发动试探攻击确认一下,还是直接向萨拉米将军禀报。最后他还是决定同时汇报情况和进攻。

    即将被攻击的沙米拉姆有俄军1.8万人,在其身后还有两万准备支援。从这里到久姆里一线俄军配属了大约6万人。指挥这条防线的是沃龙佐夫的副手安德烈.斯克沃兹尼克。

    作为在南高加索地区生活几十年的人来说,斯克沃兹尼克对当地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埃里温失陷后,久姆里成为亚美尼亚最后的据点,这里不能有任何失误。奥斯特曼这个家伙已经被他枪毙了,现在只有他亲自指挥希望挽回局面,愿上帝保佑吧。

    第二天清晨,在沙米拉姆旁边一个叫多斯克的小村子,第四师下面的第三营早早就起来了。吃过早饭后,他们将在营长的带领下准备前往沙米拉姆,昨天晚上上面就派来传令兵,说今天要对盘踞在那里的俄军发起进攻。

    这让早就想和俄军打一场的士兵们高兴不已。所以他们一大早就打算和好生会会这些异教徒的军队。然后让民众沐浴在真主仁慈的光芒之中。

    到达地点后,他们先修建阵地,对面的俄军并没有出兵骚扰的打算,他们安静的看着这些人的举动。到了中午,发起阵地也已经建好,炮兵团将大炮拉上刚修建好的炮位,在炮位四周堆满了才翻出新鲜的泥土。

    营长向士兵做着鼓舞,“那些俄国人就是胆小鬼,只要你们冲到他们前面,这些人就会四散奔逃,所以你们现在只需要向前冲就能获得胜利。”

    鼓舞之后,就是火炮。55门火炮向多斯克发动炮击,一时间在阵地上硝烟弥漫,不时能看到俄军士兵被炸死在阵地上。这种硝烟弥漫的场面,加上就要发起攻击的激动,让不少人激动不已。

    这时候听到上级大声大吼。“进攻。”

    战场上,伊朗士兵冲向俄军的阵地。防守的炮火如期而至,都轰击着进攻部队,不时有士兵被炮弹爆炸给波及,有许多士兵倒在冲锋的路上。

    当然炮兵不会让自己部队单独承受炮击。在俄军炮兵现身轰击时,反击的炮火也是打在防守方的炮位边,提醒他们不要忘了自己的存在。

    “冲啊。”

    士兵跟着连长冲了起来。他们灵活的不想样子,一边躲避攻击一边快速的接近敌军阵地,让阵地上的俄军士兵惊讶不已。

    趁着这时候士兵冲进了战壕,一时间双方都打起了白刃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军士兵渐渐不敌伊朗的士兵,这时候从阵地后方大量的俄军增援过来。伊朗这边只好下令撤退。

    在这次试探攻击中,伊朗以216人的代价,试探俄军阵地的实力。俄军用193人的代价,未能引诱到敌军继续攻击。相信过不了多久双方还会再有交手的机会。

    此时在多瑙河地区,俄军开始大规模撤军。这让一些当地人投靠了奥斯曼,尼古拉一世对此很生气,俄军为此警告那些多瑙河公国的民众。

    “沙皇陛下不相信那些声称自己是东正教徒的人会投靠一个非基督教政府。即使瓦拉几亚人因为受欧洲人影响太深,不明白这一点而投靠伪教。

    沙皇亦不能放弃上天赋予他作为东正教领袖的使命:把那些以基督教作为自己唯一信仰的人,也就是希腊人,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自登基以来,沙皇陛下就一直秉持这一信念,现在这一时刻已经到来,沙皇陛下将实现他计划多年的宏图,不管无能的欧洲国家的企图是什么。那些背信弃义的瓦拉几亚人已让沙皇陛下震怒,总有一天,他们将为自己的不忠不义付出极高的代价。”

    而这场撤退对俄国国内的知识分子伤害更大,对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斯拉夫派来说,俄罗斯进军巴尔干是一场解放斯拉夫人的战争,他们对俄军的撤离感到非常震惊,认为这是对他们理想的背弃,因此感到十分沮丧。一些人梦想着建立一个在俄罗斯领导下的斯拉夫联邦,他们曾以为这场战争的结果将是十字架高悬在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顶端。从多瑙河撤军让他们感到厌恶和羞耻。

    这些知识分子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沙龙上活动,希望能劝说沙皇撤销撤军命令,让俄国独自与奥地利和西方列强作战。他们为祖国能够独自对抗欧洲而欣喜不已,相信如果俄罗斯能为斯拉夫人的解放事业与西方打一场圣战,将成功担当起救世主的角色。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438/111110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