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波斯帝国1845 > 第219章 国内视察

第219章 国内视察


在荷兰和伊朗达成和平协议,东印度政府也根据条约退出了加里曼丹的西部地区,兰芳取得了胜利。

    罗元翰和江南山领导的兰芳政府正式加入伊朗的秦尼斯坦殖民地,他们受总督的指挥,同时也纳入了伊朗的经济体系中。

    之前的贷款现在还有不少,根据总督的指示,兰芳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坤甸港口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容纳大型船只。周围的土地也要好好进行开发,从爪哇离开的华商移居到兰芳和西贡,在赚钱为主的殖民地上,民族冲突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去年一年,秦尼斯坦为国家政府上交了160万里亚尔的财政。有了兰芳的加入,今年收入会更多。

    纳赛尔丁在见证条约签订后马不停蹄的赶往大不里士和巴库,当地的新钢铁厂和石油精炼厂开幕他去参观。报纸上也是沙阿和政府的各个命令,一副狠抓经济搞建设的样子。

    新建成的大不里士钢铁厂采用英国最新发明的炼钢法,该方法首次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液态钢的问题。

    而为了落实钢铁厂建设,伊朗以每年600英镑的工资邀请获得专利的亨利.贝塞麦前来伊朗指导。

    但用贝塞麦的方法生产出来的钢太脆,经过检查是因为伊朗铁矿石含磷过高,而这个技术是只适合英国含磷低的矿石,而为了炼钢,铁矿石还得从其他地方进口。

    不过这也是钢铁行业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伊朗购买了专利,开始攻克脱磷技术。争取早日提高钢铁产量。

    从大不里士到德黑兰之间的电报也架设完成,两地之间的消息传递也和路程一样缩短了不少。电报局每天都人满为患,商人想要知道当地的消息,亲人想要快速通知另一个地方的人。

    电报和铁路缩短了伊朗全国交流的时间,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而伊朗强力推行的东西在其他中东国家也是名列前茅。1854年,埃及才开始修建从亚历山大到开罗的铁路,而奥斯曼还是一公里铁路都没有修建。电报也仅限于小规模传递,没有转化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沙阿,您的安排如下,先在大不里士出席钢铁厂的开幕式,然后去大不里士第一军工厂和第一机械厂参观,并且和当地的工商界人士共进午餐。

    随后去埃里温出席师范学院建成仪式,去巴库的炼油厂和大学参观。最后前往第比利斯和苏呼米,和当地的重要人物会面。”

    赛义德将行程汇报给纳赛尔丁,基本上没有问题。沙阿可不是就在德黑兰待着,自己也得为国家的发展出力,并且为那些工人进行慰问。

    “嗯,好在大不里士通往埃里温和巴库的火车开通了,不然可要废上一段时间。”

    南高加索这块地可要好好利用,这是伊朗为数不多的可以利用的土地。当地的葡萄酒行业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更加壮大。纳赛尔丁也力排众议,从苏呼米到阿什哈巴德中间修建一条标准公路,这条路投资大,建设缓慢,但还是被通过了,在铁路延伸不到的地方,就需要公路来作为补充。

    “以往的沙阿都没有在国内的地方来过几次,希望从我开始,能够重视民众,让他们感受到沙阿和他们在一起。”

    手中的权杖放在了桌子上,上面还有一摞各个部落首领的信函。从叙利亚到阿曼,大量的阿拉伯部落暗中联系沙阿,因为他们发现,只要跟着沙阿,他们就能赚钱,看看那些投靠的,现在都有多少财富。

    别的不说,就说剿灭沙特家族的沙马里部落。这几年下来财富增加了不少,宰赫兰快速成长成波斯湾的重要港口。依靠这个港口收的税部落的生活得到了大幅改善。

    为了更好的统治内陆,部落决定将首府定在沙特的根据地利雅得。但和海岸的建议还得有,那么铁路不可或缺。部落只要出土地出人,一切建设由伊朗搞定。

    “为什么还没有萨巴赫的来信?”

    纳赛尔丁就等这位了,科威特地区是美索不达米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所在的地理位置,他那地下的石油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中东的石油,一滴都不能便宜欧洲。

    “也许他们很忙,还没来得及写?”

    “我看不像,最近没听说当地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亲自处理。这是要让我派人亲自谈呢。”

    作为知名地头蛇,萨巴赫在科威特可谓是说一不二。他和英国签订商贸条约,又利用自身影响力让奥斯曼束手无策。如果要投伊朗,那就要让对方亲自和他谈。

    “什么,那他觉得自己比伊朗还要大?这也太猖狂了。”

    纳赛尔丁制止了赛义德说话,“也难怪,他们家族在当地统治基础牢固,想要让他们投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沙阿转了转手上的戒指,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目前为止,我们收到了多少封信?”

    “一共有35封,势力比较大的也就7封。包括叙利亚的阿萨德家族、西南地区的阿勒萨尼家族,不过麦加的哈西姆家族也没有写信。”

    这个号称穆罕默德后裔的家族又自己的骄傲,没有信件也正常。基本上什叶派家族都和伊朗进行了联系,还有一些在其他地方扎根的家族也暗中向德黑兰表示效忠。比如在塞浦路斯的加齐家族,他们家就是当地什叶派社区的领袖。

    逊尼派部落则看着伊朗势大,寻找埃及或者奥斯曼的保护。结果这两个一个比一个弱,埃及被打了先不说,奥斯曼这个竟然让异教徒获得平等的权利,这让他们怎么能忍?

    相比之下,伊朗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各个宗教社区和谐相处,只不过在政治权利上有些分配而已。思来想去,也许伊朗就是他们的应许之地。

    而且沙阿也多次慷慨解囊,自掏腰包将生活困难的什叶派家庭送到耶路撒冷定居。他们在外城建立起一个个社区,将这座圣城包围起来。

    “好了,接下来还是去看看吧,我已经等不及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438/111109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