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纳杰夫事件
随着伊朗和奥斯曼之间的贸易增长,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什叶派圣城纳杰夫也迎来了大量的朝圣者。
1月10是什叶派著名的阿舒拉节,纪念的是公元680年侯赛因在卡尔巴拉战役中殉难的事件。这一天,什叶派教徒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表达对侯赛因的哀悼。
清真寺内,所有人都开始做礼拜。纪念被逊尼派杀死的侯赛因。随后,阿亚图拉向众人发表讲话,内容除了有悼念侯赛因和讲解古兰经,还加了点其他东西。
“先知啊,看看这个国家。奥斯曼人甚至比异教徒还无耻,他们随意践踏着我们的土地,却厚颜无耻的说是他们的。不去好好防御却大行其道,对异教徒奴颜婢膝,这样的统治者什么时候会遭报应!”
阿亚图拉的话引起了共鸣,这几年他们感觉到在奥斯曼国内生活越发困难了。税收增加了,他们的活动受到更多的限制,而奥斯曼还给基督徒更多权利,这是一个哈里发应该干的事吗?
“他已经不配是哈里发,他应该退位,让其他人来做!”
阿亚图拉话音刚落,一队身着奥斯曼服饰的士兵闯了进来。
“你们干什么,不知道这里是不能进入的吗?”
“出去!”“出去!”
奥斯曼人进入清真寺让人愤怒,不仅是因为对方是异端,还因为他们手中拿着武器。
“奉苏丹的命令,这里藏有武器企图谋反,现在这里被封锁了。你,跟我走。”
“什么?”
这样荒谬的理由自然是引起一阵反对,而这些士兵竟然开枪,这下子不打起来都不行了。
“打死他,不能让他们带走教长。”
血腥与暴力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冲入这里的奥斯曼士兵屠杀手无寸铁的民众。他们的口中喊着真主,却做着屠戮之事,不知道是不是讽刺。
不仅是清真寺,在这一天,纳杰夫的什叶派和奥斯曼士兵进行了热烈互动。从教派冲突到资源争夺理由无所不有,直到第二天事情才逐渐平稳下来。
当地的奥斯曼长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等到他赶到这里的时候,不少房屋已经成为的一片焦土,这是被大火烧过的痕迹。
而在一番寻找之后,只是找到几具烧焦的尸体,这根本无法辨别出是谁来。而面对这种情况,奥斯曼长官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随即他向巴格达汇报了此事,另外将20多人扣押起来。
虽然他行动处理的不错,但是这件事根本瞒不住。没过几天,伊朗的大不里士早报首先刊登的这份报道,在该报的报道中,几十位无辜的民众,遭到了奥斯曼宗教势力的迫害,他们的冤灵一直在纳杰夫的上空徘徊。在报纸最后写到,这不排除有当地宗教势力获得政府默认的行为,不然怎么会在发生如此的惨剧。
这还算是含蓄的,不过这份报道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跟进报道的媒体,更加直言不讳,这件惨剧就是奥斯曼政府的默认的。
甚至还有报纸写到,整件事都是奥斯曼政府策划的,他们不愿意自己的民众看到真主拯救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只愿意让他们一起跟着沉沦。
这场暴动引起的后果就是,纳赛尔丁紧急召开的政府会议。虽然他也想炮制这样的事情,但在纳杰夫弄,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干。
他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就召集重臣们商议。商议的结果,就是政府方面认为还可以等一等,因为伊朗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完,最好能等到完全准备好之后,再对奥斯曼进行宣战。
而军方的态度则是,虽然目前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是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军方认为可以对奥斯曼宣战了。
士兵们普遍期待对奥斯曼开战,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荣誉,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奖励。
而且,就目前的准备工作来说,伊朗也比奥斯曼要好。三个主攻方向:特拉比松、凡城和巴格达方面,军队已经就位,物资也准备完成。
在武器方面,伊朗军工厂以普鲁士的德莱赛针发枪为版本,开发出属于自己的1854型步枪。伊朗士兵能伏在地上给德莱赛步枪装填弹药,而奥斯曼士兵则不得不站起来填充弹药,且这段时间足以让他们完成5次射击。
除了这个,伊朗还从法国引进一款去年新发明的后装步枪。这款步枪最大的特点是枪栓表面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橡胶闭气套,因为每次射击后橡胶都会因燃气作用收缩变硬并最终失去作用,需要随时更换。但不管是哪款,对于目前还在使用滑膛枪的奥斯曼士兵来说是降维打击。
圣城纳杰夫遭到袭击,极大震怒了什叶派信徒。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更是在五天内连续三次声援纳杰夫,并且派大使向奥斯曼抗议。在伊朗国内,大不里士爆发10万人的抗议,德黑兰也有15万人围绕在奥斯曼使馆门前抗议。
55位伊朗什叶派教士联名向沙阿递交抗议书,要求对奥斯曼发动圣战,收复圣城。更有甚者,他们直接拿着武器前往纳杰夫,以狂热的宗教情绪引导,保卫圣城。
这个情况对纳赛尔丁来说是好坏参半,好的是,他可以不用担心民众对战争的反对,只需要宣传奥斯曼的暴行就能最大限度的团结民众;坏的是,他看到什叶派教士的影响力又开始增加了。
中东地区和其他国家的体制不同,其他国家的基层组织是村,而中东地区则是部落。就算好点的地方,村落的领头人仍是教士集团的代表。宗教机构和神职人员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种传统使得中东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即使是在城市中摆脱他们,而在广大农村地区,他们仍然有影响力。
伊朗之前通过土地改革和工业化削减了一部分教士力量,并逐渐将他们的教育功能剥离。但世俗化的推进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增加,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家庭和社群的分裂。这种变化让人们感到不安,因为家庭和社群一直是他们生活的核心。而世俗化的进程一旦涉及政治领域,就会引发权力的重新分配,从而带来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正是因为如此,纳赛尔丁在推动世俗化的时候是温和的,准备推动中间阶层最终实现世俗化。但目前来看,伊朗国内的教士集团还是有很大实力,他们转变思路,开始从其他地方和政府争斗。而为了对抗他们,纳赛尔丁也加强自己和政府的中央权力,虽然说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但这个时候……谁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438/111109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