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波斯帝国1845 > 第304章 石油之城

第304章 石油之城


要说哪座城市发展最快,巴库肯定榜上有名。充足的石油资源和新建的工业厂房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很快,巴库的人口从9000人增长到现在的7万人。这座曾经沉寂的里海小城,如今已成为石油工业的中心,烟囱林立,机器轰鸣,街道上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工人和商人。

    当地最重要的产业是石油加工业,从油井中打上来的原油经过提炼,成为煤油或者润滑油。然后再出口到世界各地。巴库的火车站每天都有满载石油制品的火车驶向欧洲、印度和远东,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穆萨贝科夫就是巴库一家炼油厂的工人,每天清晨5点起床,步行半小时到炼油厂。他的工作是操作蒸馏塔,将原油分离成不同的成分。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一年下来能拿350里亚尔。这笔钱够他将家人接到巴库,更何况干得好还有奖金。他的妻子和四个孩子上个月刚从乡下搬来,住进了工厂附近的一间小公寓。虽然房子不大,但比起乡下的泥坯房,这里已经算是天堂了。

    他最大的愿望是让孩子接受教育,摆脱工人的命运。他的大儿子已经上了小学,成绩优异,老师说他有机会考进巴库的技工学校。将来在工厂里当个技术工人,至少比他现在强。

    “穆萨贝利夫,这么早就起来啦。不陪你妻儿继续休息一下,今天可是星期天啊。”

    房东奥尔特面带风尘气息,一脸疲惫的看着早起的穆萨贝利夫,有点惊讶的询问起来。

    穆萨贝利夫就这冰冷的水洗了个脸,让自己清醒过来,对房东笑着说到。“今天接了个活计,想着能多挣点。家里的钱实在是不够花。”

    房东对于他的反应,也是一点不见怪,他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不过他儿子在大不里士上大学,在前一段时间学校放寒假的时候,他儿子回来满口宣扬着国家需要更多的土地,自己作为伊朗的一份子也应该出一份力。

    所以他打算去河中与俄罗斯人打架,这可把他这位老父亲气坏了。赶紧把他送到德黑兰的亲戚家让他冷静,并且准备让他去巴格达,看这小子怎么说。

    穆萨贝利夫用粗糙的毛巾擦干脸,冰冷的水让他彻底清醒过来。他看了看窗外,天还没完全亮,街道上只有零星的行人,大多是和他一样赶早去找工作的人。

    “您儿子的事我也听说了。”穆萨贝利夫一边穿上破旧的工作服,一边说道,“年轻人有热血是好事,但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不知道是不是阵亡通知书。”

    房东叹了口气,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是啊,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出了事,我这把老骨头可怎么办?巴格达那边我有个远房亲戚是做生意的,我打算让他去帮忙,总比去前线送死强。”

    穆萨贝利夫点点头,心里却有些羡慕。他的大儿子虽然成绩好,但家里根本供不起他去大不里士上大学,更别提去巴格达了。他只能希望儿子能考上技工学校,将来在工厂里当个技术工人,至少比他现在强。

    他走出家门,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小贩们推着车叫卖早餐,工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向工厂,偶尔还能看到几个穿着西装的商人匆匆走过。空气中弥漫着煤油和硫磺的味道,这是巴库特有的气息。远处,炼油厂的烟囱已经开始冒烟,机器的轰鸣声隐约可闻。

    他路过一家面包店,店主正在将新鲜出炉的面包摆上货架。面包的香气让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但他摸了摸口袋里仅有的几枚硬币,还是忍住了购买的冲动。他知道,这些钱得留着给孩子们买课本。

    穆萨贝利夫来到城郊的短工市场,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工头们站在高处,大声喊着需要的工种和工钱。工人们挤在一起,像一群等待被挑选的牲口。

    他挤进人群,希望能找到一份报酬高些的工作。今天运气不错,一个工头看中了他的经验,雇他去火车站卸货,工钱比平时多。他松了口气,至少今天的收入能让妻子少发愁一些。

    穆萨贝利夫的妻子法蒂玛在家照顾小女儿,心里却一直惦记着丈夫。她知道丈夫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但也担心他的身体会吃不消。她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女儿的背,心里盘算着等大儿子放学回来,让他去市场买些便宜的蔬菜和面包。家里的积蓄已经不多了,得省着点花。

    巴库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生活成本的上升,虽然一年能赚350里亚尔,而且她还接了一些洗衣服的活,一年下来大概370里亚尔。但房租和食品这两项就要划走一大半,还有四个孩子的花费,补贴乡下年老的父母,到头来能有10里亚尔的积蓄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过现在的生活还是让他很满意。只需要丈夫和自己两人工作就能养活一家六口人,补贴年老依然在家干农活的父母。而且还能留点存款,将来还可以在城市中买房拥有一个自己的窝。

    她看了看窗外的天空,心里默默祈祷丈夫能平安回来。她知道,丈夫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危险,但她从不敢说出口,生怕给丈夫增加负担。

    房东也在筹谋着未来,等儿子去了巴格达,他就把房子卖掉,搬到乡下去住。巴库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他已经快负担不起了。他看了看窗外忙碌的街道,心里有些感慨。这座城市给了他很多,但也夺走了他最重要的东西——儿子的未来。

    他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烟斗,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仿佛看到了儿子小时候的模样,那时候的巴库还没有这么多烟囱,天空还是蓝色的。

    巴库的清晨充满了希望与挣扎。在这座石油之城里,每个人的命运都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而他们也只是为自己和家庭筹谋未来罢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438/111108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