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波斯帝国1845 > 第317章 西西里已定

第317章 西西里已定


这场案子引起了英俄两国的注意力,但目前伊朗将火力全部集中在俄国,说明他们还不准备和英国撕破脸。反正俄国这些事也没少做,多一个也无妨。

    纳赛尔丁正在会见马克西米利安的特使,现在应该叫他两西西里国王了。

    要说他的确是受自由派欢迎,在进入那不勒斯后宣布即将召开议会。并且宣布一系列政策,稳定了当地民心。加里波第进攻那不勒斯失败,加上奥地利继续派兵,他们不得不离开那不勒斯,转战西西里。

    “听起来,你们的新国王很懂得审时度势,“纳赛尔丁缓缓说道,“不过,我更好奇的是,这些改革会对我们的合作产生什么影响?“

    特使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陛下,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马克西米利安国王希望加强与伊朗的贸易往来,特别是丝绸和香料的贸易。我们愿意提供更优惠的关税政策,以换取贵国对我国的支持。“

    纳赛尔丁点头,“我国支持贵国的正当要求,两国应该携手共进,一起维护地中海的安全。”

    和两西西里特使见面不仅是贸易合作,还有就是向伊朗借钱。两西西里王国的财政状况非常糟糕,王国的财政赤字高达4000万杜卡特,相当于约800万英镑。

    王国的税收制度不公平且效率低下。主要依赖间接税,而这些税收对贫苦民众造成了沉重负担。加上贵族和教会享有免税特权,导致国家收入来源受限。

    而前任的波旁王朝的统治腐败严重,政府官员贪污成风。导致公共资金被滥用,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财政能力。使得两西西里不得不求助贷款过活。

    此外,两西西里的债务已经超过1亿杜卡特。政府不得不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运转,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危机。

    为了借钱,马克西米利安找到伊朗,至于为什么不找奥地利,自然是因为对方也没钱。

    纳赛尔丁也犯难,因为政府财政有点紧张,东边查抄的财产还没有入库。但对方给的优惠也很多,包括在塔兰托的港口经营权,西西里的铁路建设权和硫矿经营权,以及和奥地利一同组建西西里银行。

    能给这些,就说明对方的财政是真的要崩溃了。马克西米利安还得需要资金启动他的改革,他不想找英法贷款,所以只能找到伊朗了。

    两西西里王国拥有丰富的农业、矿产和渔业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港口优势。然而,由于财政管理不善和经济结构问题,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国家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现在就是希望向伊朗贷款救命。

    为此,纳赛尔丁决定用王族资金借贷给他们。此时王族财政因为世界各地的投资而宽裕许多,经过计算,王族可以拿出1000万里亚尔来贷款。当然利息也高点,3.5%左右。

    两国正式签署贷款协议,有了这笔钱,想必马克西米利安会很高兴。而且两西西里的资源不错,包括硫磺、盐矿和大理石,并且他还位于地中海的中心位置,控制着东西地中海之间的重要航道。这使得它成为贸易和军事战略的要地。

    两西西里的变动为意大利统一打上了终止符,马克西米利安的改革和自由化政策,虽然赢得了部分民众的支持,却也激化了内部矛盾,并引起了周边势力的警惕。

    加里波第和他的红衫军并未停止活动。他们利用两西西里内部的动荡,秘密组织起义,试图推翻马克西米利安的统治,继续推进意大利统一。

    但奥地利再次发力,他们无法容忍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出现在其南部边境。弗朗茨下令向威尼斯地区增派军队,并在边境集结重兵,向撒丁尼亚-皮埃蒙特王国发出明确警告:任何试图统一意大利的行动都将被视为对奥地利的直接挑衅。奥地利的外交官在欧洲各大宫廷游说,强调意大利统一将破坏欧洲的势力平衡。

    拿破仑三世对奥地利的强势介入感到不满,但他也不愿意直接与奥地利发生冲突。法国转而采取观望态度,试图在未来的局势变化中谋取利益。

    面对奥地利的军事威胁和外交压力,撒丁尼亚-皮埃蒙特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被迫妥协。他宣布暂停一切统一行动,并下令解散红衫军。

    此时撒丁占领除威尼斯外的整个北方,教皇国则在法国的保护下继续存在。意大利半岛的政治碎片化局面再次成为欧洲的焦点。

    奥地利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是不够。弗朗茨和马克西米利安不得不更加依赖伊朗的投资和贸易,在特兰西瓦尼亚,伊朗的资金被用于修建铁路和开发矿产资源,尤其是当地的煤炭和铁矿。

    而经过扯皮,特兰西瓦尼亚终于是从匈牙利分了出来。当地的罗马尼亚人对奥地利皇帝感恩戴德。然而,匈牙利对特兰西瓦尼亚的独立依然耿耿于怀,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伊朗对这两个地方的投资仅次于美国,此时美国选举已经进入白热化。共和党和南方民主党齐头并进,不管是谁当选,都会引爆现在的问题。而伊朗则需要保住自己的投资,而邻国奥斯曼就是一个选择。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长期的战争、腐败和低效的税收制度导致国库空虚。而这个时候,就是他们这些外资的舞台。

    伊朗和奥斯曼签订协议,将叙利亚和汉志地区的铁路建设拿到手中。并且由王族开头,共同组建了地中海贸易公司,负责奥斯曼和埃及的业务。此时伊朗控制了两国99%的煤油市场和55%的丝绸市场,就算是普通纺织品,伊朗也有15%的份额。并且从埃及进口棉花,从奥斯曼进口矿石,这加深了两国和伊朗的经贸。如果持续下去,那么两国很快就会成为伊朗的经济附庸。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438/111108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