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波斯帝国1845 > 第358章 兰芳

第358章 兰芳


坤甸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0万,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之一。得益于地理位置,这里对伊朗的重要性仅次于西贡。

    原本这里还不过是一个小型港口城市,只能容纳排水量较小的船只停靠,兰芳的首领多次想要疏通,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等到了伊朗统治后,这里才终于等到机会。

    在距离坤甸不远的村子叫做堤贡,其港口水深还不错,达到八米左右,更为主要是堤贡地形很不错,两侧都有山脉,将其包围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距离坤甸二十七公里。只需要将其开拓出来,那么就是一个能够满足需求的港口。并且拉一条铁路过来,就能解决运输问题。

    计划挺好,但这巨额资金谁掏?多亏有人想到办法,将码头附近的地区卖出去作为资金来源,很快就筹集到了一大笔钱,这用来改建兰芳基础设施足够了。

    本身兰芳的贸易就比较大,不过由于荷兰人的垄断以及为了确保巴达维亚的地位,其有意限制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伊朗占据这里后,当然没有限制,而且还有远东贸易为助力,更是急需扩大港口以及修建各种配套设施。

    作为一个华人政权,兰芳为伊朗上交的收入占到了秦尼斯坦的一半,得益于当地对经济的重要性,伊朗对兰芳地区显得特别宽容,只需要让他们交上足够的税收就行。

    华人也心领神会,为上面提交了大量收入。他们还深入内陆,将大量的森林开垦为种植园,随着伊朗的支持,坤甸当地出现了一批从事转口贸易的商行组织,他们负责充当伊朗本土和远东地区进行贸易的中间商。

    伊朗生产的纺织品、煤油、润滑油等东西在南洋和远东非常畅销,而远东的茶叶、丝绸、棉花等东西也经过这些商人手中卖给伊朗。

    还有一些人是从事与朝鲜之间贸易的团体,他们向朝鲜输出铁锅、铁器茶箱、麻布等商品,再从朝鲜购入人参、兽皮、东芝等农产品。最后是从事药材进口的药材商行,购买销售的药材有肉桂、牛黄等。

    随着当地的秩序稳定,坤甸的发展机遇也来了。1855年,登记在坤甸港的各种商行只有60多家,到了1861年,整个坤甸商号数量超过300家,转口贸易收入达到2300万里亚尔。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经济的提升也推动了兰芳的社会发展,学习波斯语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在内陆生活的原住民也开始向文明的方向学习。而在政府架构中,兰芳统制由秦尼斯坦总督任命,在统制之下,是一个由25人组建的议事堂,其成员都是兰芳当地的豪族。伊朗就靠着这些人统治着当地将近40万人。

    罗元翰的投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和众多华人甲必丹一样,他也为自己找到了伊朗这个靠山。而家族地位的提升也带来了婚姻上的好处,宋卡城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不就是为了能够维持自己的权益。不过宋卡地区也的确是一块好地方,贸易往来上没啥问题。

    “大人,我们和宋卡之间的贸易增长很快,我有点担心。”

    一个议事堂成员有些担忧的询问罗元翰,对方有些不解,“你担心什么?”

    “是这样的,宋卡和暹罗之间的关系有些混乱。如果我们和他们加深关系,可能会引起暹罗的警觉。到时候再引发一场外交事件,伊朗不知道会不会下场。”

    罗元翰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个。“不用担心,暹罗如今也是自身难保,伊朗是不会放过他的。而且我们和宋卡之间也只是贸易联系,谁会觉得钱多呢。

    我说陈领事,你觉得对吗?”

    民政官陈永华被点名,他也是觉得这没有问题。现在哪家没有在宋卡进行贸易,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而且他最近得到一个消息,说是现任沙阿的弟弟,刚刚击败文莱的苏丹正准备下一步扩张计划。而且极有可能是北边的苏禄苏丹国。

    砂拉越苏丹对他们这些华人也是很宽容的,兰芳和砂拉越之间的贸易大多由华人进行。而每次的战争,都是商人发财的机会,不知道这次又需要什么。

    “对了,我倒是在马六甲的时候听到一个消息,不知道有没有用。”一个人突然说道。

    “哦,快说”

    “最近在当地的义兴和海山两个帮派正在因为一座矿山的归属而争论不休。如果我们能插手的话……”

    罗元翰马上制止他说下去,这件事他也知道,但因为处于中层,他也听到了一些消息。说阿巴斯苏丹已经告诉沙阿了,看样子他是想获得这个地方。这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觊觎的,还是想想别的吧。

    兰芳目前还有一系列建设计划正在进行,在座的各位也需要发展自己的产业,比如他们有些人在坤甸建设了木材加工厂、食品厂、纺织厂这些工业,用的是伊朗机器,生产出来的商品再卖给伊朗或者其他国家。至于土地,除了伊朗批准,谁还能购买啊。

    农业不行,只能投入工商业了。这也是兰芳工业发展的情况。兰芳内陆还有很多森林需要开发,这些资源成为伊朗重要的木材进口来源,另一个就是柬埔寨和老挝地区。

    伊朗最缺的商品中,木头就是其中之一。本土地区的森林稀少,因此已经下令禁止砍伐,并且组建了执行队,严查当地偷偷砍伐的人。但国内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木头,因此一方面伊朗从俄罗斯等国家进口木材,另一方面从殖民地中寻找并且大量出口木头。而拥有广大森林的老挝、柬埔寨、兰芳和砂拉越就成为伊朗重要的木材来源地。

    不仅是木材,就连造纸工厂也开始迁到马斯喀特等港口城市,不仅用水和原料方便,还能快速将商品做送到各地。沙阿为了木材和木材延伸的行业费尽了心思,谁让伊朗在中东呢。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438/111107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