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转机
北线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来,维也纳证券交易所再次大规模抛售股票。
弗朗茨再次得到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他的心情已经跌到谷底。只能召开内阁会议商讨情况。
而从前线的战报来说,主要是主帅的缘故,因为他生硬僵化的指挥,导致丧失了不少好机会。弗朗茨想要换下他,但不知道换谁。
思索再三,弗朗茨决定将南方意大利战场上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换到北边。他的战术灵活,想来也能稳定住当地局势。
弗朗茨的羽毛笔在任命书上悬停了足足十秒,墨水滴在羊皮纸上晕开一团乌云般的污渍。侍从官屏息凝神地看着皇帝的手——这只签署过无数敕令的手此刻竟在微微发抖。窗外传来证券交易所的钟声,伴随着隐约的骚动,想必又是奥地利国债跌破了新低。
“告诉阿尔布雷希特,”皇帝终于落下笔锋,墨水如鲜血般渗入羊皮纸纤维,“朕不要他收复失地,只要他能让普鲁士人在波希米亚流够血。”
侍从官躬身退出时,差点撞上匆匆赶来的雷希贝格。他的公文包里装着三份截然不同的消息:巴黎银行家集体撤资、匈牙利议会拒绝增税、以及一封密信,来自德黑兰的波斯财政大臣亲笔所写:“愿意进一步提供资金,但希望能够和贵国进行铁路、矿产、军工、殖民方面的合作。”
维也纳的电报传播的很快,当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接到调令时,正在维罗纳要塞检阅缴获的意大利火炮。这位以狡黠著称的哈布斯堡名将随手将电报折成纸飞机,看着它飘进波河混浊的河水。“去北方送死?”他对副官轻笑,“不如先让维也纳那些老爷们尝尝破产的滋味。”但当他展开随信附上的战局图时,笑容凝固了——普鲁士的蓝色箭头已经刺穿了波希米亚,像把尖刀直指维也纳心脏。
“该死,贝内德克是怎么回事,他明明不是这样的。”
此时普鲁士军队已经深入波西米亚,对布拉格形成压制,他必须要赶紧前进。
列车在雷鸣中向北疾驰。车厢里,阿尔布雷希特正在研究波斯顾问留下的奇怪礼物:30门标着奥斯曼文字的野战炮,却配着克虏伯的膛线图纸。此外康斯坦察的铁路一刻都在不停的忙碌,他们运送的,都是那些伊朗雇佣兵。
柏林总参谋部里,毛奇叼着雪茄在地图上画了个红圈:“阿尔布雷希特到任至少需要三天,足够我们吃掉这支奥地利军团。”他的指挥棒突然被俾斯麦按住,铁血首相晃着刚到的密信:“德黑兰突然停止向奥地利发货,但他们的商队却出现在前线——你觉得他们在玩什么把戏?”
“你是说,伊朗会有更大的阴谋?”
俾斯麦摇头,“我也是不知道了,要是他们真的要下场,我们也要做好准备。”
在窗外,士兵们正围着缴获的“波斯医疗物资“哄笑。军需官撬开贴着红十字的木箱,里面滚出的却是成罐的伊朗鱼子酱和玫瑰精油。“软弱的东方人!“少校一脚踢翻箱子,“他们以为用香水就能”
爆炸来得毫无征兆。
冲天火光中,那些看似奢侈品的玻璃罐竟迸发出白磷般的致命火焰——玫瑰精油遇氧自燃的特性,此刻将整个营地化作炼狱。
柏林突发这么大的事故,俾斯麦、毛奇、威廉一世全都知道了。而且他们还从这些缴获的物资中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用布包裹的酒瓶,上面写着鸡尾酒。不知道是啥?
威廉一世的军靴碾过焦黑的泥土,碎裂的玻璃渣在脚下发出刺耳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诡异的甜香——那是玫瑰精油混合着皮肉焦糊的气味。他弯腰拾起半截扭曲的铜管,上面用波斯文刻着:德黑兰兵工厂,1866。
毛奇突然夺过瓶子:“陛下小心!”他猛地将其掷向远处空地。玻璃碎裂的瞬间,液体接触空气爆发出幽蓝火球,热浪掀翻了五米外的帐篷。
“这……这是什么!”威廉一世怒吼。
“我在奥斯曼见过这个,这是伊朗对奥斯曼战争中的新型武器,没有名字,但非常易燃,一旦沾上不死也得残疾。”
听着毛奇的讲解,俾斯麦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失误,外交上怎么把伊朗给忘了,现在他们这么援助,一定是奥地利给支持了什么。
“马上给伊朗大使发消息,就说让他去见见沙阿。”
俾斯麦马上向秘书下令,希望能来得及。
“将军,前线的电报。”
毛奇盯着最新送来的侦察报告,雪茄灰簌簌落在军装上:“你说奥地利人正在.拆铁路?”
“不止如此,阁下!”侦察兵咽了口唾沫,“他们炸毁了易北河上所有桥梁,却唯独留着特劳特瑙的木质栈桥……”
——————————
克尼格雷茨郊外的临时指挥部里,阿尔布雷希特面对的是一群溃败的军官和残缺不全的地图。他做的第一件事竟是打开随身带来的波斯檀木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德黑兰军事学院编纂的《普鲁士战术研究》,扉页上还有纳赛尔丁沙阿的亲笔题词:“赠予值得尊敬的对手“。
第二天清晨,克尼格雷茨战役在浓雾中打响。阿尔布雷希特放弃了传统的线列战术,将部队化整为零。当普鲁士炮兵对着空荡荡的阵地倾泻炮弹时,奥地利散兵早已借着地形掩护绕到侧翼。更令毛奇震怒的是,这些奥地利士兵手中的步枪射程竟比普鲁士针枪远了足足两百码——枪管上明晃晃的波斯铭文揭示了真相。
战场东侧的小教堂里,阿尔布雷希特通过望远镜看到普鲁士骑兵在陷阱前人仰马翻。他转身对参谋苦笑:“告诉维也纳,我们用的每发子弹,都是抵押了奥地利的一切换来的。”
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快,铁路的疾驰、武器的运输,而对方没有一点点防备,这场历史上被称作普奥战争转折点的战役,最终奥地利以6800人的代价换得普鲁士4500人伤亡外加1000人的俘虏。其中伊朗的武器提高了不少力量。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438/111107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