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下乡后,我成了国宴大厨 > 第46章 食材的“学问”

第46章 食材的“学问”


钱书记一愣,随即大喜过望。

领导主动要见厨师,这可是天大的面子!他连忙对身后的王海使了个眼色。

王海心领神会,一路小跑着冲进后厨,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

“小李!小李!快,赵书记要见你!”

后厨里,众人正在清理灶台,听到这话,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都集中在了李潇身上。

那眼神里,有羡慕,有嫉妒,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

“师父,快去吧!”杨小军比李潇还激动,赶紧拿了块干净的毛巾递给他。

李潇擦了擦手,解下有些油污的围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神色平静地跟着王海走了出去。

来到包厢门口,李潇看到了一位五十多岁、面容儒雅、眼神深邃的干部,想必就是那位赵书记了。

“赵书记,这位就是我们饭店的厨艺顾问,李潇同志。”钱书记热情地介绍道。

赵书记的目光落在李潇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能做出如此一桌佳肴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你就是李潇?”赵书记的语气很温和。

“是的,赵书记。”李潇不卑不亢地回答。

“小同志,很年轻嘛。”赵书记笑了笑,“今天的菜,做得很好。”

“特别是那道松茸鸡汤和最后的人参汤,火候和味道都堪称一绝。”

“我走过不少地方,也吃过不少国营饭店,能有你这个水平的,不多见。”

这评价不可谓不高。旁边的钱书记和王海听得心花怒放,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谢谢书记夸奖,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李潇没有居功,谦虚地将功劳分给了团队。

赵书记赞许地点点头,这个年轻人不仅厨艺好,还不骄不躁,是个可塑之才。

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小李同志,我很好奇,像松茸、野山参这些东西。”

“在我们这个内陆小县城,可不常见啊。你们是从哪里找到这么好的食材的?”

这个问题一出,王海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后背刚刚干了的冷汗又冒了出来。

钱书记的笑容也僵了一下。

来了,最担心的问题还是来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李潇,看他如何回答这个敏感的问题。

李潇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慌乱,他仿佛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

他微微一笑,从容地回答:“赵书记,您问到点子上了。”

“这其实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课题——如何就地取材,搞活地方经济。”

“哦?说来听听。”赵书记的兴趣被提了起来。

“我们怀安县,背靠燕山余脉,山里物产其实很丰富。”

“只是过去,大家思想保守,只知道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不知道山里这些宝贝的价值。”

“我来饭店之后,就一直在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山货利用起来,做成我们怀安县的特色菜?”

李潇侃侃而谈,将自己从黑市买货的行为,巧妙地包装成了一次“发掘地方特色,搞活经济”的创新尝试。

“就拿今天的松茸和野山参来说,都是我托一个经常进山采药的老乡帮忙找到的。”

“我跟他说,以后山里有什么好东西,都可以送到我们饭店来,我们按市场价收购。”

“这样一来,老乡们多了条增收的路子,我们饭店也多了些特色食材,能更好地为领导和人民服务。”

“我觉得,这应该不算‘投机倒把’,算是……算是对计划经济的一种有益补充吧。”

他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还上升到了“搞活经济”和“为人民服务”的高度。

最后那句“有益补充”,更是说得极为巧妙,既承认了这种行为的非主流性,又赋予了它积极的意义。

赵书记听完,沉默了片刻,随即抚掌大笑起来。

“好!说得好!对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这个提法很新颖,也很有见地!”

他看着李潇,眼神里满是欣赏,“小同志,你不仅会做菜,还会动脑筋啊!”

“我们搞经济工作,就是要解放思想,不能墨守成规。”

“你这个思路很好,发动群众,就地取材,把深山里的宝贝变成餐桌上的美味。”

“这不仅是厨艺上的创新,更是思想上的突破嘛!”

赵书记一锤定音,直接给李潇的行为定了性——不是投机倒把,而是思想解放的创新!

王海和钱书记听到这话,简直像是听到了天籁之音。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狂喜和庆幸。

王海更是觉得,李潇在他眼里的形象,瞬间从一个定时炸弹,变成了一座闪闪发光的金矿。

“赵书记说的是,我们以后一定支持李潇同志的工作,把我们怀安县的特色美食发扬光大!”钱书记立刻表态。

赵书记满意地点点头,临走前,他拍了拍李潇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干,我看好你。”

送走检查团,王海激动地握着李潇的手,用力地摇晃着。

“小李,不,李顾问!今天多亏了你!你不仅是救了我,你是救了我们整个饭店啊!”

回到后厨,早已等候在此的厨师们立刻围了上来。

“怎么样怎么样?”

“领导说啥了?”

王海清了清嗓子,满面红光地宣布:

“赵书记说了,要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还表扬了李顾问,说他是思想解放的典范!”

厨房里瞬间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张贵走到李潇面前,老脸有些发红,他犹豫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小子,今天这事……算你厉害。我老张,服了。”

说完,他转身就去收拾东西,只是那脚步,似乎比平时轻快了不少。

李潇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

从今天起,他在这个后厨的地位,才算是真正地稳固了。

当晚,李潇拖着疲惫但兴奋的身体回到家。

林晚秋还没睡,在灯下给他留了一盏灯,桌上还温着一碗清淡的米粥。

“回来了?”她站起身,接过他脱下的外套。

“嗯。”李潇坐到桌边,喝了一口温热的粥,感觉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顺利吗?”

“非常顺利。”

李潇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从王海的惊慌失措,到赵书记的最后定调,都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林晚秋静静地听着,听到惊险处,她会蹙起眉头;

听到李潇巧妙化解危机时,她的嘴角又会不自觉地翘起。

“你呀,胆子是真大。”她嗔怪了一句,但眼神里却满是骄傲和安心。

“不过,那个赵书记能这么说,说明上面的风向,可能真的要变了。”

李潇点点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变革的浪潮,已经不远了。

而他,要做的就是乘着这股东风,用自己的厨艺,在这个时代,烹饪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看着灯下妻子温柔的侧脸,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国宴大厨也好,食神也罢,对他来说,最温暖的,永远是眼前这碗平淡却暖心的粥,和这个为他留灯的家。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217/442639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