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北冰洋战略、小农夫初长成
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地图,也就是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又叫墨卡托投影,包括相关地球仪、导航地图等等,都是将赤道作为中间线,将大西洋和非洲放中间,将南极洲、北冰洋、加拿达、格陵兰岛的面积搞得极其夸张,然后区分南北半球,再标注大洋、大陆、国家和地区。
这种误差非常大的平面视角,令99%的人产生一种‘平视分析’的惯性思维,甚至忽略了这种地图左右两侧被切割的太平洋,占全球海洋面积的近50%,相当于半个母星。
即便有许多人知道地球是圆的,知道从东方飞北美需要贴着北极走,知道北美与东方在母星上背靠背,他们依旧被这类地图误导。
包括许多大囯的负责人、管理层等等,也深受其害。
而洲际导弹、高空高速战机、航天级武器的出现,令军事领域诞生了‘海陆空基,三位一体’的立体空间概念。
在该概念中,基于母星是圆形、北极也可以飞导弹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军事家,愕然发现北冰洋才是世界中心点。
(详见彩蛋章)。
上顶:太平洋。
上方:阿拉斯加、冰熊-堪察加、倭岛、南棒、菲律。
上中:拉丁美洲、北美、加拿达、北冰洋、冰熊、东方、南洋。
中部:北美、加拿达、北冰洋、冰熊、草原囯、东方、三哥。
下中:北美、加拿达、格陵兰岛、北冰洋、北欧、冰熊、东亚、西亚。
下方:大西洋、西欧、东欧、冰熊、石油囯、非洲。
下底:大西洋、三哥洋。
因为北冰洋2000公里半径内,聚集着全球最主要的所有国家。
最离谱的是,借助大数据和AI进行分析,这里面竟然还存在一个规律。
大概意思是,北极2000公里半径内的国家,GDP增速不低于3%,越向外,GDP增长越缓慢。
看看北冰洋周围,除了被冰封的内陆国-冰熊,是不是囊括了所有发达国家?
并且越靠近北冰洋,越发达,就像北欧,比欧美都发达。
反之,越远离北冰洋,越贫穷落后,就像非洲和南美,站在北冰洋视角,这俩堪称西极和东极,跟北冰洋世界经济圈完全脱钩。
“这种规律,被三系命名为:极地邻近效应。”
王老五餐馆内。
余阳面对错愕的东山府总管和店老板,端起酒杯,自斟自饮。
眼前这俩人,几乎一辈子不可能有所交集。
现在却坐在一起喝酒,一起听余大当家吹牛比···
不得不说,社会越来越好了。
随后,余阳在平板电脑的北冰洋地图上,从左向右,画出八条横线,串联所有区域:
“从这上面可以看出,在现代化战争中,无论北美从哪个角度进入东方,都需要跨越冰熊。”
“或者说,北美若想打东方,按照空间层反拦截机制,它无论如何,都要先打冰熊,否则对上东方的反导系统,北美毫无优势。”
“这是咱们完全不怕北美的主要原因。”
“你可能说,难道北美不能跨越太平洋?”
“可以跨越,但在立体空间内,北美导弹跨越太平洋,走的是曲线,而咱们的导弹从北极方向进行拦截,走的是直线,北美射程远,耗时多,咱们射程短,耗时短,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同样道理,冰熊领土与北冰洋衔接,如果北冰洋不冰封,冰熊将会成为最大的航海囯,也会成为最富强的国家。”
“如果把冰熊击溃,北冰洋则回沦为欧美的内海,推动欧美发展。”
“这是北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始终拉拢欧洲的主要原因。”
“当然,北冰洋冰封,无法通航。”
“所以基于该视角,严格来说,冰熊是一个内陆国家。”
“冰熊若想出海,必须在北欧和地中海这两个地方搞到出海口。”
“但冰熊有了出海口,相当于打穿欧盟,并且是两路夹击的那种。”
“因此欧盟一边在北欧扶持波罗的海三雄,一边遏制黑海和高加索地区。”
“这便是冰熊与欧盟的最大矛盾。”
“基于该视角,你会发现如果没有阿拉斯加,在现代化军事环境中,北美掌控不了倭岛和南棒。”
“基于该视角,你会发现倭岛距离加拿达仅有3500公里,远比菲律和澳大利亚更近,并且无需担心东方在航线上搞事情。”
“基于该视角,你会发现在北半球的冰熊,与在南半球的非洲,距离非常近,这便是冰熊为什么可以在非洲拥有地盘的原因。”
“同理,北美跟非洲看似只隔着大西洋,其实非常远,因此北美在非洲始终不曾拿到实控区。”
“基于该视角,三美合作的真正原因,也就一目了然。”
余阳说着,在北冰洋地图画个‘﹨’线。
“左下部分,北美、加拿大、欧洲、拉丁美洲,属于北美。”
“右上部分,亚太、中亚、非洲、三哥洋,属于三系。”
“你看,许多专家教授分析不出来的东西,只需一个北冰洋视角的地图,就能简单解决。”
东山府总管和凑热闹的店老板,看着平板电脑上的地图,越听越傻眼,越听越怀疑人生。
但事实摆在眼前,又不得不信。
余阳再次端起酒杯,“随着天气变暖,北极冰层变薄,化冰期延长,以及科技超高速发展、适应高寒地带的机械问世,拥有丰富原油、天然气、矿场、稀土、渔业的北极,即将从边缘地带,变成世界的中央大舞台。”
“到时候,北极航线相比传统航线,比如苏伊士、马六甲、巴拿马,缩短了足足30%~50%。”
“比如魔都到汉堡2万公里,走北极只需1.2万公里。”
“比如东京到鹿特丹2.1万公里,走北极只需1.3万公里,节省35天航时。”
“如果开发北极圈,参考极低邻近效应,北冰洋2000公里半径内国家的GDP增速,至少翻5~10倍,北欧最吃香,其次是阿拉斯加和楚科奇、堪察加。”
“到时候,海参崴、白令海、北欧、冰岛,将会成为世界顶级海港。
“到时候,母星将会以北冰洋为中心,重塑世界格局,北冰洋也会成为大资本和核大囯博弈的主战场,涵盖全球政治、经济、贸易、环境、军事等各方各面。”
“所以南方共和主导的北美,在丢掉第一岛链之后,又紧急在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暗中构建‘北极岛链’体系…”
“总的来说,以前看地图,叫二维认知。”
“现在基于北冰洋视角看地图,叫三维认知。”
“三维认知,也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出现,你也必须接受的文明竞争立体维度。”
余阳说完,又谈到自家:
“极地邻近效应非常可怕,甚至可以说,未来三十年,谁掌握极地话语权,谁就主导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
“所以最近几年,三系抽调海量财力、物力、人力,先后开辟阿穆尔种植区、楚科奇种植区、勘察加种植区,并重点研发翼地效应飞行器,用于抢夺北极圈归属权。”
余阳说着,在平板电脑的北冰洋地图上,写下‘三元’俩字,彻底终结该话题。
东山府总管与店老板王老五,低头看着平板,总感觉屏幕上龙飞凤舞的两个字,像极了‘牛比’。
“今天只是闲聊,我这么一说,你们这么一听,就当是个乐子,来来来,喝酒!”
余阳给俩人斟满,举杯示意。
上级肯定意识到北冰洋视角。
但绝不可能像三系看得这般透彻。
并且在过去,东方发展缓慢,连第一岛链都无法突破,根本无瑕顾及北冰洋。
而三系崛起后,虽然没有将北冰洋视角告知上级,却以联合考察北极的名义,共同派出科研船,一边绘制地理信息,一边研发破冰船。
得益于上级提供的考察资料,三系对北极的研究突飞猛进。
因此三年前,趁着三欧贸易被北美阻拦,趁机策划了‘北极航线’事件,用于测试和验证上级提供的考察资料。
随后自家终止北极航线战略,潜心研究。
如今三年过去,三系破冰船已经积攒了270余艘,包括12艘核动力。
同时,三系放弃皮薄馅大的航母,主攻皮糙肉厚的巡洋舰,以及研发更适合极地环境的无人设备、更适合极地环境的恒温服、机械外骨骼、机械装甲等等。
可以说,无论自家能否拿到三级市政大厅,又是否能够实现文明升级,自家都会在三年内,贯穿楚科奇,拿下北极,构造三系大航海时代。
·
东山府总管沉默许久,方才消化掉以往不曾接触过的知识。
旋即感觉自己的眼界,正在跨越式提升。
尤其想到老董的那些话,更感觉心潮澎拜。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我必须做点什么!’
‘东山府也只是小项目,我还要站在更大的舞台,看看颠覆认知的全新世界!’
如此一想,什么拆除历史名迹的骂名,什么毁掉东山府风水的骂名,瞬间全都不值一提。
东山府总管念及到此,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俩字:格局。
是了,这就是格局!
店老板-王老五,是真把‘北冰洋视角’当乐子。
眼看该话题结束,餐桌上有点冷藏,索性放下酒杯,起个话题。
“小余董啊,咱们厂内的教育,我总感觉哪里不对。”
“说说看。”
“就像我孙子,今年8岁,上三年级,但课程完全跟不上啊。”
“哪方面跟不上?”
“样样跟不上。”
“你孙子,这么笨吗?”
“我孙子绝对不笨,反而十分聪明,6岁掌握加减乘除,今年学习几何代数。”
余阳微微一愣,“小学有几何代数?”
“有啊!”
“那你孙子很可以啊,小学就能学习几何代数。”
“问题是,同班的绝大多数,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
余阳:“???”
正在喝水的东山府总管,更是当场呛了一鼻子,咳嗽着开口道:“小学生学微积分?”
“是啊,我以前对这也非常质疑,但开了几次家长会发现,班里80%以上,确实会微积分…所以,我那个刚开始接触几何代数的小孙子,完全跟不上课程,毕竟要先掌握基础的几何、代数、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
余阳听到这,哪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无非是‘小农夫们’在三系教育体系的培育下,表现得过于逆天,并将普通娃娃远远甩在后面。
店老板-王老五眼看大当家愣神,略带犹豫的开口道:“大当家,现在有许多家长都说,那些又壮又聪明的孩子,是技术员们用基因优化技术培育出来的试管婴儿。”
“胡说八道,咱家的基因技术,从未应用于临床,否则基因污染后,全人类都会灭绝。”
“那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儿童教育不止跟学校有关,还跟家庭环境挂钩···咱都是农村出身,四五岁的时候还在院子门口用尿和泥吧,人家科学家的孩子,怕不是都会倒背元素周期表,还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格蕾丝,这能比吗?”
“再就是营养补充,什么DHA,什么乳铁蛋白,咱小时候喝小米粥长大,人家喝牛奶,吃维生素,双方能比吗?”
“最重要的是,厂内婴幼儿系统早在五年前就免费供应含有DHA、乳铁蛋白的食品,绝大多数职工家庭育儿,却依旧延续老一辈传统,甚至普及这些维生素,依旧有家长记不住,差距不就出来了?”
店老板一拍大腿站起来,从后厨拿出一袋鳕鱼肠,“是不是这个,还有丰富DHA。”
“这只是其中之一。”
“俺家婆娘把这当零食,说孩子吃多了就不吃饭,一周只允许吃两三根。”
余阳只是为了解释小农夫为何那么逆天,对育儿完全没什么经验,只能镇定道:“要学会科学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再增强体育锻炼,孩子才会更聪明。”
东山府总管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但话音一转,“但小学学微积分,确实逆天。”
“厂内又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学微积分是大数据进行统计,然后根据大多数的进度调整课程,这叫少数服从多数。”
“.”
“不过也不需要太担心,学习好有学习好的岗位,学习差有学习差的岗位,咱们集体物尽其用,培养不出废材。”
“说的也是。”店老板端起酒杯,“孩子有能力跑的远,三五年见不到面,没能力的留在老家,挨着父母,不至于人老了太孤独。”
“所以还是要多生,放出去几个,留下几个,家族繁盛,集体昌荣。”
…
虽然席间三人的身份差距极大,但吃吃喝喝,却闲聊到下午四点钟。
等东山府总管回到奥龙大厦,东山府的管理层已经齐聚会议厅。
“领导,如何?”
“小余董,非凡人啊。”
“???”
“集体确实牛比,有格局。”
“???”
“开会,我们必须在三年内,令东山府的人口,上升到2000万。”
“多少?!”
“2000万!”
“领导,人口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南边有十里营,西边有聊市,东边有新泰和聊市,北边还有黄河副道工程,我们去哪搞人口?”
“不惜一切代价的搞,人才引进也好,产业内迁也罢,没办法也要想办法。”
这时,上级打来电话。
东山府总管当即找个安静的房间,整理衣着,庄重的按下接听键。
先汇报东山府大开发的新决定,拆拆拆,建建建。
再阐述跟小余董的闲聊内容,什么北冰洋视角、极地邻近效应,什么DHA、乳铁蛋白、娃娃更聪明。
以及三年内东山府人口扩大到2000万、三年后倭岛肯定不再存在。
可能信息量比较大,对面沉寂了足足五分钟。
就当东山府总管以为信号不好的时候。
听筒里传来:“东山府的项目,不惜一切代价搞定。倭岛相关消息,不要再对任何人提及。三年后,我们京城见。”
“是,保证完成任务!”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162/111105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