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41章 老徐同志,这次带你挣美元

第141章 老徐同志,这次带你挣美元


曹禹办公室内,刘一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眼睛一直紧紧地盯着窗户。夏季热烈的阳光开始慢慢褪色,直到冬季变成偏白色。

    窗外的树叶像是在土烤房里面烟熏火烤了一遍似的,跟出炉的烟叶一个颜色。

    办公室里面只有曹禹翻页的声音和喝茶的吸溜声,曹禹已经坐在这里看了很长时间了。不像往常,看到精彩的地方会跟刘一民讨论讨论,今天全程没有说话。

    只是偶尔脸部的淡淡笑意,告诉刘一民,他看到了精彩的地方。

    闲来无事,刘一民提起书桌上的毛笔秀了了一下自己的狗爬字。不过等一二十年后,自己要是写出来,估计会有一群人在旁边鼓掌称赞。

    夸的不好的,下次就不用来了!

    “年纪轻轻的,怎么还伤春悲秋了?”曹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刘一民的身后,看着桌子上的字,露出了嫌弃的目光。

    “强说愁!强说愁!”刘一民将毛笔轻轻地放在笔架上。

    曹禹轻声一笑,走到书桌旁边,拿起笔又在上面写了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香山的红叶马上红遍了,到时候跟你师娘咱们一块去欣赏欣赏满山的红叶。”

    曹禹写完,刘一民当即说道:“老师,您的字写的好啊!”

    “你懂书法?”曹禹瞥了刘一民一眼,仔细地打量着自己的字,笑着问道。

    “不懂!”刘一民诚实地摇了摇头。

    曹禹乐了,指着茶壶示意他倒杯茶,笑骂道:“你不懂怎么觉得好?什么时候学会满嘴跑火车了?”

    “我不懂,但是我知道这是您写的。”刘一民转身赶紧去倒了一杯茶,放下茶杯后,还做了一个夸张的笑脸。

    “你倒是老实,以后呀,你也要记住,不要因为有了点地位,就只能听得了夸奖声,听不得批评声。你的这本书写的很精彩,两个肤色不同导致历史地位不同的两个人,又因为才华将社会地位颠倒了过来。平庸的白人和才华的嘿人,天生就是一对矛盾体。

    依然延续了你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互相结合的写作风格,具备了批判性和思想性。往往高批判性的作品,就容易高深叵测,让普通人看不懂,你这个通俗性也做的很好。”

    刘一民摊了摊手:“现在在咱们文坛,通俗性做的好,就像是骂人的。”

    “你呀,在我这里是夸人的。写剧本的本身就比文学作品通俗,如果不通俗,我们的话剧给谁看呢?光喊着文艺为人民可不行,还得做到。”

    曹禹说完,将手里面的稿子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对曹禹这个创作理念也十分认同,文艺作品是给大部分人看的,不是供一小撮人拿在手里面把玩的。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知识分子最喜欢标榜的是文艺作品的批判和启迪作用,那只给一小部分人看,能起到全社会的启迪作用吗?

    “另外,你的这个写同性之间这龙阳之好?有什么深意吗?”

    曹禹本来想说鸡奸的,但想到自己的身份,又立马端了起来。

    “我只是想从这个行为来暗示这名嘿人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加深了读者对嘿人处境的同情,更大力度刻画了小说主题的‘偏见’。”

    “孤独、偏见和改变。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美国的朋友,我觉得发表是没有问题。就算是在美国发表不了,也可以投到《花城》,他们最近上面发表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外国风格的小说不少。”

    曹禹这种地位的剧作家,在东西方文艺界都有熟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曹禹打心眼里认为这部小说很好,要是不能直接发表在美国算屈才了。

    发表在国内的话,说不定会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国内的反美作品,那就增加了它的政治性,弱化了它的文学性。

    “你还得找人翻译一下,心里面有没有人选?”曹禹问道。

    刘一民本来想让李聪仁翻译,但是他中文很多地方还不熟悉,让他翻译自己也不放心。

    “徐驰,我们在法国合作就很愉快,我也相信他的英语水平。”

    “徐驰啊,他确实可以!”

    曹禹表示认同,徐驰和刘一民在法国的事情,巴金和李晓林都跟他讲了,巴金评价访法团是一头栽进法国,他们两个人是一头栽到法郎里面。

    曹禺说完,又说道:“徐驰同志多大年纪了,还跟着你熬夜。他从法国回来就调往鄂省了,最近燕京文联有会,就刚好来了。我打个电话问一问,他是在作协招待所还是在交道口伍将军家里。”

    曹禹打了个电话,徐驰现在正在《诗刊》编辑部叙旧,就住在作协的招待所。《诗刊》杂志的成立就是徐驰率先提出的,来到燕京跑到《诗刊》杂志看一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离开人艺,刘一民跑到作协招待所和《诗刊》,得知徐驰出去见一位朋友去了,晚上才能回来。于是刘一民在《诗刊》编辑部喝了一杯茶,就溜到了老马的锅炉房。

    不溜不行啊,不能聊的太多,邹获凡聊着聊着就就会聊到新诗上面。邹获凡埋怨刘一民很久没来《诗刊》编辑部了,像是把他们给忘了。

    “人艺跑得勤,《诗刊》自然就来的少喽,老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邹获凡酸溜溜地说道。

    还是老马这里好,老马正坐在墙根儿晒太阳,嘴里面唱着《探清水河》:“桃李儿的尖上尖,柳叶儿遮满了天,在其位的你就明那公,细听我来言”

    刘一民悄悄的坐下,老马抬了一下眼皮看见是他,于是说道:“小贼!听说《狼烟北平》要演话剧了,到时候马爷得去看看!”

    “谁不去都行,您不能不去!”

    “那马爷再挺挺!”

    “您说这是什么话,我看你这阵子更硬朗了!”

    “该硬的地方不硬,不该硬的地方都硬了。马上整个人都硬了,能不硬朗吗?”

    当最后一点余光从房顶溜跑的时候,刘一民终于见到了徐驰,旁边还有他的夫人陈嵩。两个人是相爱到老,但可惜陈嵩先走一步,后来徐驰遇人不淑,跳楼自杀,成为文坛的一大憾事。

    孤独的徐驰结识了川大中文系的老师陈斌斌,没想到这位陈斌斌是名副其实的海王。当时脚踏两只船,徐驰无意中当了第三者。

    原来,就在徐驰与陈彬彬恋爱后,陈斌斌又与《文艺报》的副主编谈恋爱,并与他结了婚。

    陈斌斌有了徐驰这棵大树后,就跟时任《文艺报》副主编离了婚,这让徐驰非常气愤,更气愤的是后来发现陈斌斌跟他在一起,完全是因为他的名气。

    离婚后他愈发的郁闷和孤独,加上九十年代纯文学地位的丧失等一系列打击,最终从医院的阳台上一跃而下。

    刘一民打量着陈嵩,穿着干净讲究,能看出年轻时也是风姿绰约的江南美人。

    “一民啊,你好你好,老徐在家经常提起你,换的大彩电我们都很喜欢。”陈嵩热情地跟刘一民握手,并提起了徐驰在家里跟他们讲彩电的趣事。

    说的是换,说明他们家里以前也有,只是小。

    “是老徐同志帮我的忙,愿意跟着我这一个年轻人‘胡闹’。”

    “你做的事情可不是胡闹,你写的诗歌很不错,年纪轻轻,能写出这种不容易。你们坐,我给你们倒茶。”陈嵩倒完茶后,就坐在旁边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刘一民跟徐驰聊天。

    偶尔间听到有趣的地方,脸上会露出一丝优雅的笑容。

    “一民,不会是又找我挣法郎吧?”徐驰调侃道。

    “这次是挣美元,老徐同志,我写了一篇小说,想要寄到美国发表,希望请你做做翻译!您的英文水平,在咱们国家是顶尖的一批。”刘一民将稿子递给徐驰,并送上一波彩虹屁。

    “别拍马屁,我英文翻译中文比较多,还很少中文翻译成英文。你想直接发表,而不是国内发表,美国出版,想法还挺大胆。”

    徐驰看起刘一民的小说,刘一民翻阅起来了徐驰的书。徐驰在9月份的时候,出版了一篇散文集,他带来了不少的样书,要送给朋友。

    除了散文集,桌子上还摆了几篇报告文学作品。

    《哥赫巴德的猜想》这篇文章,一下子让“陈景润”这个名字火遍了中国。不少疯狂的女读者写信给“陈景润”,要给他当媳妇、要给他洗衣服生猴子,吓得他赶紧把一麻袋女读者信扔到角落不敢见人。

    “文字很通俗,翻译起来没难度,你这个故事不像是中国人写的,倒像是美国人写的,一定下了不少的功夫吧!”徐驰捏着稿子问道,旁边的陈嵩好奇,徐驰就笑着将稿子递给了陈嵩。

    陈嵩冲着刘一民微微一笑,牙齿只露出了一点。

    “我跟燕大的留学生老外打了快一年交道了,看了不少美国的报纸和作品、甚至要了一份美国精确的地图。”刘一民将自己背后所做的资料,全盘托出。

    徐驰一怔,又觉得理所当然:“是要资料翔实才行,我们写报告文学,也都是要力求真实。故事写的很好,我会好好的翻译,要是翻译不好,也对不起你的这个故事。”

    刘一民刚想说费用,徐驰就立马打断了,让他到时候按照国内的标准给就行。

    翻译按照目前来说,是千字一至五元,《绿皮书》自己写了三万字,那翻译费用就是一百五十元。要是挣不到美元,这钱可就亏了。

    徐驰又送给了刘一民一本自己的散文集,签完名字之后,又郑重的盖上了自己的印章。这枚印章是徐驰自己刻的,现在这文人都喜欢自己刻章,往往不是刻一枚,而是多枚。

    “等翻译好了,我再送你一枚印章!”徐驰炫耀的让刘一民看了看他自己刻的章。

    “那多不好意思。”

    “瞅你乐的,哪有半点的不好意思,你的名字也好刻,平时刻着玩儿也是玩儿。再说了,我家换的大彩电,你居首功,每次打开电视,总是想起你。”徐驰笑呵呵地说道。

    旁边的陈嵩起身跟着徐驰一起将刘一民送出门外:“要是到鄂省汉城,记得来我们家坐一坐。”刘一民跟他们握手告别,挎着包走出了招待所。

    陈嵩走进屋内看着稿子笑着说道:“这个小同志的文字里,有一种很特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

    “温暖,他的文字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带着感情、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暖。”

    “这倒是说的一点都没错,他的文章里面总是有这些东西。说明这个年轻人,心存美好嘛!”徐驰回到屋里,跟陈松两人仔细地看了起来。

    燕大话剧社的《驴得水》排练有了结果,今晚要在大饭堂演出,特地邀请刘一民过去观看。晚上吃过饭,刘一民搬着板凳,跟着刘振云三个人走进大饭堂。

    这还是刘一民晚上进来看表演,大食堂的涮锅水的味道夹杂着汗味,刚进门,话剧社的学生就带着刘一民往前边走,他们专门给他留了位置。

    “这是我几个舍友!”刘一民指了指刘振云说道。

    “那一块来!”

    刘振云三个人跟着刘一民,坐到了最好的位置。刘振云低声说道:“也不知道咱们学校话剧社跟人艺的话剧比起来怎么样?”

    “要是咱们的话剧社能跟人艺比,那人艺就不叫人艺了!”李学勤撅了噘嘴说道。

    话剧社排练的时候,刘一民看过,实际上他是很不想来。但是没办法,盛情邀请之下,做个样子也得来。

    “一民?你也来了?”五四文学社的陈健功挤了过来说道。

    “师兄!这是一民的剧本,话剧社特地邀请来的。”刘振云接话道、

    “听说《狼烟北平》也已经在排练了,不知道排出来是个什么样子!”陈健功感叹道,脑子不自觉地联系到了《茶馆》上面。

    刘振云又说道:“《庐山恋》的电影也已经开拍了,我更想看一民的电影。”

    陈健功“嘶”了一声,望着旁边的这位中文系师弟,顿觉拼尽全力,难以望其项背。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10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