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单行本开月即将售罄
《中青报》的这次采访,是刘一民请于佳佳做的。于佳佳很够朋友,听到刘一民的请求,当时就保证,一定要把这篇报道的材料写的详实有力量!
刘一民给她倒了一杯茶,拿起她的记的东西看了看,确实都是在夸。
不过你跑到买《追风筝的人》的读者里面问,不是夸还能是骂吗?就好像你跑到养老院,问大爷退休了吗一样。
于佳佳喝了一杯茶后说道:“我还得采访采访你,怎么样?准备好没有?”
于佳佳的笔记本上,还写了一些采访提纲,大概的问题是:对《追风筝的人》的销量有什么预期;创作的难点在哪里?
重点是对现在的文坛年轻作家有什么想说的和对于诗坛交锋的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一次《追风筝的人》出版的采访变成了刘一民的观点输出。
“于佳佳同志,功底越来越深厚了!”
“这不是你说的。真正的记者在报道中应该避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要通过事实和背景的表述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于佳佳道:“你看,我的新闻理论还都是你跟你学的!”
刘一民乐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看其实吵的最凶的还是这个黄祥,骂艾清同志最凶的也是这个黄祥,这下子,你跟艾清先生算是统一战线喽!”于佳佳笑道。
癞蛤蟆趴在脚面上,膈应人啊!《今天》杂志编辑部的几个诗人,对刘一民的态度是沉默,目前基本上没发表过什么看法。
“其实我对他不太了解,甚至没看过他创办的诗刊!”
“刘一民同志,通过骂你,现在你就知道了嘛!来吧,茶都已经喝了几杯了,该谈正事儿了。”
于佳佳笑着将围巾挂在架子上,郑重地坐在刘一民的对面,准备开始采访。
刘一民对问题进行了一一的回答,于佳佳开始佩服起来,刚看完采访的提纲,回答起来就这么的井井有条。
明明是她在采访,到最后,甚至刘一民掌握了采访的主动权,她只剩下不断地点头了。
【写作,要成为真正的作家;写诗,要成为真正的诗人;无论是写诗还是写作,都要做一名社会观察家,个人生活的观察家。
而不是要当一只愤怒的小鸟,好像全社会、全人类都对不起他!乱发脾气,眼睛上火是要得结膜炎,会观察不了生活,观察不了社会的。
如果吼一吼就能当诗人,那山里的猴子都是诗人了,毕竟李白都说两岸猿声啼不住!】
于佳佳听到刘一民最后的话刚开始是愕然,最后捧腹笑了起来:“刘一民同志,你这个比喻是不是太犀利了?”
“怎么?是不是感到为难?”刘一民问道。
“我是怕人承受不住啊!”
“哈哈哈,于佳佳同志,你人还怪好的!如果觉得不妥,可以把对读者的街头采访和对我的采访分开两篇。被愤怒的小鸟骂了那么久,我也可以当一当愤怒的小鸟!”
刘一民将自己的看法跟于佳佳讲了讲,于佳佳看着笔记本上的内容,自己规划了一下。
“刘一民同志,你再把刚才的话重复重复,第一次听到你说这种话,一下子没记全!”
刘一民又重复了一遍,于佳佳写完后笑道:“你觉得什么时候发表比较合适?”
刘一民算了算时间,过几天《人民文艺》就要出售了,到时候陆遥的评论也会跟读者见面。
于是说道:“三天后吧,等《人民文艺》出来后发表,效果会更好。另外商务印书馆,首印20万册的事情也可以写出来,《星星》下个月会再发表一篇诗歌。”
单行本、诗歌、评论、采访等一起出来,对齐一下颗粒度,形成一套组合拳,聚焦在垂直领域,一锤定音!
“我回去写好跟主编沟通一下,我相信主编不会错过这一个机会!还得拒绝一个采访!”
“什么采访?”
“嗐,最近东城那边有狗咬人,领导让我去跑个新闻,忙不过来,得交给别人来干!”
“这也算新闻?”
“怎么不算?”
“新闻嘛,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算新闻!”
于佳佳若有所思地看向刘一民,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想明白,围上围巾说道:“你这话,我回去好好想一想!”
刚出门,碰到了朱霖,于佳佳看向朱霖:“这不是周筠嘛!”
“朱霖,这是《中青报》的同志,于佳佳!”
“你好,你好!”
“你们这是?”
刘一民介绍了一下两人的关系,于佳佳握住朱霖的手说道:“朱霖同志,于佳佳,我跟刘一民同志,我们两个是老朋友,从他刚来燕京我们就认识!”
于佳佳热情地握着朱霖的手,冲着刘一民眨了眨眼睛。
“对,我们是好朋友。”刘一民笑道。
朱霖说道:“一直听刘老师说,我看过你以前对刘老师的采访,写的非常好,想认识你,可惜没什么机会!”
“那好啊,咱们改天找个机会聊一聊,做个采访怎么样?”于佳佳顺势说道。
“啊?采访我?”朱霖将目光看向了刘一民。
于佳佳说道:“其实大家都喜欢你演的这部电影,可以给大家讲一讲这部电影的拍摄故事。我想,大家肯定喜欢!”
刘一民在旁边插兜看着于佳佳,还真是好徒弟,知道抓采访机会,这不比狗咬人有更多的人看?
朱霖在旁边犹豫,她不知道接受采访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怕出丑就不好了。
于佳佳看向刘一民,刘一民冲她做了一个爱莫能助的手势。
于是她拉着朱霖站在四合院门前,讲到朱霖心动了:“朱霖同志,就是闲聊天,我跟刘一民同志关系这么好,你放心,不合适的我会删!”
朱霖迟疑道:“那什么时候?”
“一星期后怎么样?我到时候给你送一份采访提纲,你先熟悉熟悉。”
“行!”朱霖点头道。
于佳佳终于得逞,脸上的笑容带着九分坦诚一分奸诈。
刘一民说道:“你猜我刚才看到谁了?”
“看到谁了?”
“看到师兄崔道逸!”
“嗐,崔道逸同志是教了我不少。你算我一个老师,崔道逸同志算另一个!”
于佳佳说完,来了一个“老式”上自行车动作离开了胡同口,浅蓝色的棉衣变成了一个灰色的小点。
朱霖蹲在地上,三花“砰”的一下就跳到了胳膊上,亲昵地用脑袋蹭着不该蹭的地方。
“刘老师,晚上想吃什么?”朱霖笑着问道。
“想吃的可多了!”
“最想吃什么?”
刘一民嬉笑道:“不知道该不该想”
“你说,我肯定做!”朱霖摸了摸三花的脑袋,朝着院子里面走去。
半晌过后,两人坐在厨房里的桌子上吃起了打卤面。
“你这个卤做的真不错,改天教教我,等什么时候我做给你吃!”刘一民一边吃一边说道。
“刘老师,以后我给你做就行!”朱霖一边吃一边说道。
“最近排练怎么样?”
“排练很顺利,服装车间的服装全部做好了,晚上得加班加点的练,最近强度很大,别说我了,演员都吃不消,那个杨力新,走下台,恨不得坐在椅子上睡着。”
人艺最近加班加点的练《山高水长》,准备练好定版之后,就开始排练《红河谷》。
刚开始演员白天排练晚上排都能拿补贴,一个个还挺兴奋,练的好了,这个月的工资能比上个月多三分之一。
可是练了没几天,一个个的就笑不出来了,下了台连嘴巴都不想张,累啊!
不分白天晚上的练,一个个都受不了。
人艺买了不少的药,来保护演员的嗓子。薄荷和胖大海茶,都成了人艺演员的劳保用品了。
朱霖吃完饭,一会儿还得到人艺参加排练!
吃完饭,两个人坐在书房聊天,朱霖的目光放在桌子上的草稿上,侧面是灯泡下的靓影,黑乎乎的轮廓将她苗条的身形给完美的复制了下来。
刘一民挪了一下凳子,朱霖过了一会儿红着脸说道:“刘老师,你坐这么近有点热!”
“是吗?我怎么没感觉?”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
“你”朱霖看着刘一民炽热的目光,赶紧将脑袋放在了稿子上。
刘一民调侃道:“你对这草稿比对我都亲!”
“刘老师,我看你应该多吃点醋,再说了这是你的稿子!”朱霖将上面的内容看完后,又帮刘一民整理了一下书桌。
刘一民左手轻轻地伸到左侧的朱霖背后,缓缓地搂住了她的腰。
朱霖身子轻轻地动了一下后便再也没有其余的动作,刘一民右手握住朱霖的手笑道:“你怎么那么紧张?”
朱霖红着脸没说话,刘一民哈哈一笑,迅速地收回了胳膊,看了看时间说道:“该上班了!”
朱霖抬起手腕看了看上面的时间,眼神中掠过一丝无奈。当刘一民把手收回去的时候,不知为何,心底升起几分失落。
无奈地起身围起围巾,看着旁边的刘一民,低头走了几步后,又快速地在刘一民侧脸轻轻一啄,转身朝着院子外面跑去。
“刘老师,明天见!”
刘一民喊道:“别总是搞突然袭击啊,下次让我有点准备也行!”
回答她的只有自行车支架升起的撞击声和链子哗啦啦的声音
事实证明,《追风筝的人》单行本真的卖爆了。黄春雨骑着自行车冒着冷风从王府井的编辑部跑到了燕大,找到刘一民先来了一个熊抱。
“一民,《追风筝的人》卖的实在是太好了,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哎呀,可让我扬眉吐气了一次,我现在在编辑部是横着走!”
刘一民使劲儿从黄春雨的怀抱里面挣了出来,看着黄春雨带着嫌弃地说道:“老黄同志,咱们两个大男的,在学校里面又搂又抱,你觉得合适吗?你看看,别把鼻涕也擦我身上了!”
黄春雨没有理会刘一民的调侃:“这是我进入商务印书馆当编辑以来的里程碑,编辑部里面大多都是老编辑,只有我一个复馆后进来的,我压力大啊!
你不知道,我刚来的时候还有人问,我是不是哪个领导的子女塞到商务印书馆的,你说说,我冤不冤?我一个正儿八经的工人子弟!”
黄春雨将自己的委屈都给讲了出来,黄春雨的年纪跟刘一民差不了多少,燕大里面不少学生的面相看起来比黄春雨都老。
中文系的老师兄陈健功就是其中之一。
刘一民也明白黄春雨内心的苦楚,争到出版权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热销妥妥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即使大家都知道,热销是肯定的。靠着这个成绩,黄春雨算是在商务印书馆扎下了根,开始朝着一名老编辑的道路前进。
“一民,我谢谢你!”黄春雨不断地晃着刘一民的手。
刘一民说道:“不用客气,你当时满头热汗地从胡同的墙影儿下出来的时候,我是很震惊加感动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把出版权给你!”
黄春雨拉着刘一民到外面吃饭:“你不知道,短短半个多月,首印二十万册出去了大半了,还有一些地方的新华书店喊着缺货!总经理乐的,脸上的皱纹都少了!
跑到我旁边,拉着我的手喊着小黄同志辛苦了,我一定得请你吃顿饭!”
路上遇见刘振云他们给刘一民大招呼,兴奋地喊着他们三个一块去吃点。
刘振云跟在后面嘀咕道:“我远远地看见,还以为有人要对一民动手,准备赶过来帮忙呢!”
“英雄所见略同,你没看刚才我都准备动手了。”李学勤说道。
“什么时候编辑才能为我做到这种地步?”陈大志喃喃自语。
黄春雨对着后面的三人大声地道:“三位同志,听一民说,你们也写小说,以后要是有出版,也可以找我,咱们都是朋友。”
刘振云跟上去问了问黄春雨出版单行本的一些问题,李学勤和陈大志三个人也听得很认真。
等快到了长征饭店的时候,刘振云遗憾地说道:“暂时我们还用不上,不过黄春雨同志,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09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