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43章 朱霖荣获双奖

第243章 朱霖荣获双奖


对于《驴得水》能火,刘一民心里面不禁生出了一个疑问,难道这八十年代初真是文艺片最好的时代?

    81年的时候国内也缺电影,但也没有那么缺了。这几年几大电影厂疯狂发力,去年国内共拍了一百多部影片。

    刘一民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可能目前还真是文艺片最好的时代。

    第一现在的人都喜欢看书,从杂志和小说动辄百万册的销量来看,喜欢阅读的人群数量巨大。

    这类人看过《驴得水》,对小说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可以说在电影出来前,他们就是《驴得水》的潜在观影用户了。

    第二,现在的高质量和高艺术性的电影比较少,口口相传之下,大家都愿意到电影院看一看。

    到90年代,国内的电视数量急剧增加,另外录像厅和歌厅的极具增加,导致观影人数快速地下降,市场以接近百分之六十的速度快速萎缩。

    受教育人数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大家对于文学的热情一落千丈,黄暴小说取代了文学小说,成为了时代的新宠。

    文艺片不再受欢迎,那也是正常的。

    《驴得水》的趋势忽然向上,对于刘一民来说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刘一民来到人艺,人艺正在进行彩排。

    《山高水长》和《红河谷》首演在即,一些央媒早早的就开始准备报道了,最近彩排的时候开始有记者在现场观看,拍拍照片,做采访。

    采访完毕后,会配合人艺把首演的消息刊登在报纸上面,隆重告诉全国的读者和话剧,这两部话剧将作为藏地和平解放三十周年的献礼剧演出。

    刘一民坐在旁边,有记者想要采访他,都被他给婉拒了。

    等《中青报》的于佳佳来之后,刘一民接受了她的采访,这让不少人开始羡慕起于佳佳起来。

    从刘一民第一篇采访开始,几乎都是于佳佳在做,刘一民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其它媒体的采访,这让很多人都搞不懂为什么!

    有人传两个人关系匪浅,也有人说是因为于佳佳经常通过新闻报道来支持刘一民,两个人算是个利益共同体。

    “刘一民同志,你对这两部话剧怎么看?”于佳佳笑着问道。

    刘一民淡淡一笑:“这两部话剧虽然是我的作品,但是人艺的导演和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从去年秋天到现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我相信这是两部非常优秀的话剧作品。里面体现出来的民族团结和共御外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又采访了几个问题,于佳佳问刘一民对这两部剧的信心如何,刘一民告诉他自己信心十足,不只是对自己有信心,对人艺的演员和导演有信心。

    旁边的欧阳山尊和蓝天野听到后,冲着刘一民竖起了大拇指。

    采访完后,于佳佳坐在座位上跟刘一民闲聊了起来,于佳佳聊到个体户,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年龄人,已经开始从事个体户了。

    社里面正在想,要不要发文鼓励青年同志要自食其力,不再想着等靠要。

    “个体户的发展还是受到政策上的限制,你们可以往政策方面探讨探讨,帮助从事个体户的同志们冲破不合理的枷锁。”

    刘一民说道。

    “刘一民同志,你的见解果然不同,我还以为你会像大家一样,都鄙视个体户呢!”于佳佳说道。

    “凭自己双手吃饭不丢人,挣的又不是脏钱!我记得去年有报纸是不是说,温州的章华妹拿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在个体经营方面,南方还是跑的比较快的。”刘一民说道。

    “确实如此,燕京这边是首都,什么政策都得小心,所以不如南方那般,据说很多人已经挣到了不少钱,改善了生活。”于佳佳说道。

    “这就是你们的一个报道方向嘛!”

    于佳佳神色一动:“我看我可以到南方一趟了,拿到点第一手采访资料!刘一民同志,我看干脆我跟朱霖同志一样,喊你刘老师吧!”

    “得,你就当你没说,我当我没听!”

    “哈哈哈,刘一民同志,我觉得你也可以写一写嘛,这也是改革文学的题材作品。你大胆地呼吁改革文学,也应该为改革文学的发展做贡献嘛!”

    于佳佳的话音刚落,朱霖排练结束走了过来,一边拿着毛巾擦汗,一边问他们两个在笑什么。

    “朱霖同志,我问刘老师点问题!”

    “嗯?”

    于佳佳调侃道:“瞧你那戒备的样子,好了好了,以后我还是叫刘一民同志,朱霖同志,上次给你做的采访效果特别好,等这次话剧演出结束,再配合我做一次专访怎么样?”

    “还专访啊,我觉得我没什么好说的!”朱霖迟疑地说道。上次专访完之后,自己复盘了一下,觉得自己说的乱七八糟的,明明可以说的更好,可惜当时紧张,说话磕磕巴巴的。

    “朱霖同志,你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你的身份很具有代表性。”

    于佳佳说了半天,朱霖也没有松口,只是说自己现在多考虑考虑排练,至于接受专访的事情,到时候再说。

    于佳佳不甘心地点了点头,其余记者有的也过来问了问朱霖,最后皆是失望的摇了摇头离去。

    不过也没有放弃采访,不采访朱霖,还有其他人嘛,导演演员,大部分人是不会拒绝采访的。

    欧阳山尊过来告诉刘一民:“明天文化部和统战部门的同志会过来联合进行最后一次审核,观看完彩排之后,若无大问题,到正式演出的时候就依次演出!”

    “我要在场吗?”

    “你说呢?”欧阳山尊笑着问道。

    “那我来!”

    翌日一大早,刘一民和曹禹等人再次站在门口将文化部的周杨、夏言和统战部的几个人迎接进了排练场。

    这一次统战部门来的人中多了几个,却少了负责人乌同志。

    对此里面的代表说这阵子太忙,乌同志托他们来看看,临行前特意交代了他们,如无太大问题,就不要让人艺的同志们大费周折的修改。

    “感谢乌同志对我们人艺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曹禹笑着说道。

    一行人热热闹闹的走了进去,气氛比上次好多了。几个人刚坐好,彩排就正式开始。

    【坚船利炮的轰鸣声,在排练室里面响起。与之伴随的是,不甘和怒吼。】

    夏言对着曹禹说道:“第二次看,又是一番不同的心境,我怎么感觉,比上次效果更好了?”

    “这完完全全是按照现场演出来的!”曹禹说道。

    两场戏,演出了将近六个小时,等看完后,周杨和夏言率先起来鼓了鼓掌,然后看向统战部门的人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大的方面来看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没问题就行,那就这样吧,我们也就不要打扰人艺的同志们排练了!”

    周杨的话让统战部门的人把剩余的话噎在了嘴里面,无奈地跟着人群走了出去。

    夏言没有走,而是跟着曹禹一起到食堂吃了吃饭,吃完饭后拉着刘一民来到了办公室品起了茶。

    “一民,《驴得水》的后劲儿可真够大的!”夏言笑眯眯地说道。

    “我也没想到,我以为这种文艺片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刘一民老实地说道。

    “这种有深意的作品,往往一开始就不如通俗的作品流传的更广。《驴得水》的成功我看离不了很多同志的举旗欢呼。他们进行了分析,让大家慢慢地去了解了这部电影,所以才有了后来大家的踊跃观看!”

    夏言用扇子一边扇风一边分析道。

    曹禹说道:“老沈,你负责电影工作,我看呀应该多鼓励一些优质的电影。电影厂为了多拍点,我看很多电影都不好,拍完了有的上映不了,完完全全把资金给浪费了。”

    “老万啊,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影和电影厂的关系,梳理起来就非常的难!十年期间,电影事业遭到了重大的打击,我们的体制和利益分配方式一时难以改变。”

    夏言开始给曹禹仔细分析了起来:“电影厂说中影拿的太多,可是那一回事儿吗?中影只是过了一遍手,拿到的也不多。大头在各地的电影公司,还有当地的政府手里面。

    当地政府拿着这个钱干嘛了?养了文化事业。各地的文化馆还有放映机构、庞大的农村放映员队伍,都是这笔钱在养。

    中影拿到的钱一大部分又到了部里面,部里再给大家分。老沈啊,就说你们人艺这次的专项经费吧,也都是来自于中影的利润,大家都难得很啊!”

    夏言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国的文化事业,都是靠电影的利润在养活。当地的利润养当地的文化事业,中影的利润养国家的文化事业。

    “好了,不听你诉苦,你的事情你自己操心,喝茶喝茶!”曹禹嘿嘿一笑,生怕夏言说着说着来一句你们人艺能不能体谅一下部里,少要点钱!

    夏言忽然看向刘一民,问道:“一民,百花奖的评选你好奇不好奇?”

    刘一民笑着摇了摇头。

    “你真不好奇?”

    “沈老,是不是结果出来了?”刘一民问道。

    “是出来了,你猜猜谁获奖了?猜对了,我给你写一幅字!”夏言老神在地说道。

    刘一民微微一笑,夏言以为这是闭卷题,岂不知这对于刘一民而言是开卷题。

    “真的?”

    “一言为定!”

    “《庐山恋》,朱霖!”

    夏言愣了一下之后,笑着鼓起了掌:“猜的不错,老万借你的办公室一用,我写几个字儿!”

    “好,你随便!”曹禹没起身,指了指身后的书桌。

    夏言一边写一边说道:“估计过一会儿,上影厂的电报就打来了。百花奖今年的颁奖仪式在杭州,获奖的已经通知各个单位了。”

    朱霖正在排练室,接到了上影长拍来的电报——邀请朱霖一起去杭州参加颁奖仪式。

    《庐山恋》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女主朱霖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朱霖拿着电报来来回回地看了三遍才终于确定,胸脯随着激动地心脏大幅度的起伏,脸颊通红,接着喜极而泣。

    幻想过自己获奖,没想到成真的了。

    想跑到曹禹的办公室告诉刘一民,可又觉得不妥。走回排练室,欧阳山尊率先发现了朱霖的异常,询问是怎么回事,朱霖将电报给了欧阳山尊。

    欧阳山尊看到后大喊着让其他人过来看:“老蓝、老苏,小朱获百花奖了——最佳女演员!”

    一群人围过来恭喜,朱霖坐在座位上,心情一直没办法平复,一边向大家抱着微笑,另一边又擦着眼泪。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封电报。电报是电影家协会拍来的,上面写着朱霖荣获第一届金鸡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同样是邀请她5月23日到杭州参加颁奖仪式。

    金鸡奖是刚设立的,今年是鸡年,又取金鸡报晓之意。两家举办的颁奖典礼是同时、同地举行的。

    朱霖要是参加这次颁奖的话,一个人去可以领两个奖。

    人艺的演员和几个导演都在为朱霖获奖而高兴,在办公室里面听到声音,夏言将笔放下,笑着说道:“应该是通知到了。”

    刘一民和曹禹到书桌前一看,上面写着:

    【好编剧写好故事——夏言于一九八一年夏五月赠一民。】

    “沈老,您这个字写的好啊!”刘一民夸奖道。

    曹禹接过刘一民的话打趣道:“好就好在是老沈写的!”

    夏言看了一下两人,笑着说道:“你们师生两个还挺有意思,走吧,咱们去看看朱霖同志!”

    三个人走进排练场,大家还在庆祝,看到三人进来了,有人向曹禹三人汇报着庆祝的原因。

    杨力新说完,看曹禹和刘一民面不改色,才意识到他们已经知道了。

    刘一民拍了拍杨力新的肩膀,微微一笑。

    “万老师、沈老、一民!”朱霖强忍着激动站起来说道。

    ps:下一章被审核了,打了情景马赛克,还是被审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090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