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剧场震动,大获成功
上影厂,张孟昭接到了朱霖不能参加颁奖仪式的电报和情况说明,拿着电报找到了黄祖默,心里面感觉非常遗憾。
“一次领双奖,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啊,以后提起来,在整个电影界都是一桩美谈,朱霖同志就这么放弃了!”黄祖默一脸惋惜。
上影厂到时候肯定是要去领最佳故事片这个奖的,缺少了朱霖领奖,黄祖默觉得这次领奖是不完美的。
不过尽管惋惜,可两人都没办法左右朱霖的决定。
两个人来到厂长办公室,找到了徐桑楚,徐桑楚听说之后,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朱霖同志这个选择才是演员应该做的选择。你们不要觉得这样就不完美了,我看呀,朱霖同志为了演戏拒绝到现场领取百花奖和金鸡奖,才是以后电影界的一桩美谈嘞!”
徐桑楚向他们解释了一遍,两人才恍然大悟。
从新闻上看,一次领取双奖是个大新闻,拒绝现场领取双奖是更大的新闻,再深挖一下背后的故事,那听起来更是感人。
“你们到时候发言的时候,要着重提一下朱霖同志这种为戏放弃巨大荣誉的机会,你们呀,思路要打开一下。
《山高水长》和《红河谷》这两部话剧要首演了,这可是国家级的话剧项目,孰重孰轻我们心里面要有一杆秤。明天我就要去燕京一趟,亲自看看这两部话剧怎么样?首演结束,要是可以的话,咱们厂里面就要准备了!”
徐桑楚说完这句话,黄祖默的眼神立马亮了一下,上前一步:“徐厂,要不我也不去了,我跟着您去燕京!”
“老黄,你这鼻子真是比谁都灵。我告诉你不行,整个剧组都不去,那不成了笑话了。”徐桑楚笑骂道。
张孟昭拉了拉黄祖默的衣袖:“老黄,不去确实不合适!”
正说话间,厂长办公室的电话响起,听到对面的声音,徐桑楚脸上带着笑容。
慢慢地,脸上的笑容落下,眉头紧皱了起来,到最后说了一句“考虑考虑”,就直接挂断了电话,脸色铁青。
“怎么了?厂长?”黄祖默小心翼翼地问道,情况不对,可就准备走了。
“没什么,就是一群人又站出来说三道四。劝咱们不要去杭州领奖,说什么,这样的电影儿得了奖也不光荣。领了奖的话,咱们整个沪市都跟着丢脸!”
徐桑楚说话的时候气不打一处来。
“哪个部门啊?管的也太宽了。上面都说了要解放思想,文艺界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文艺作品更加的多样化,他们还敢打电话?”张孟昭听到后也非常生气。
“那咱们还去不去?”黄祖默问道。
“去,当然要去,不仅要去,还要大张旗鼓的去!老黄,老张,你们两个人带队去领奖。我去燕京,剧本就算是拿了下来,老黄,这导演的事情还得厂里面定,你不要想太多。”
黄祖默面上点了点头,心里面却叹了一口气,徐桑楚这样说,基本上就是把他给否了。
走出厂长办公室,张孟昭安慰了黄祖默几句,并笑着说道:“老黄,走,下班了请你看电影!”
“什么电影?”
“驴得水!”
“我看过了,这片子拍的挺好的,在北影厂,王严也是个有本事的导演!”黄祖默点评道。
张孟昭见黄祖默这样说,也就不再说看电影的事情。忽然想起刘一民拜托他买几瓶酒送到燕京,徐桑楚去燕京,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
于是拉着黄祖默出厂买酒去了,也全当散散心!
徐桑楚的动作很快,在《山高水长》和《红河谷》首演的前两天就到达了燕京,手里面提着酒来到了刘一民的四合院。
刘一民看到徐桑楚,颇感意外地将他请了进来:“徐厂长,您怎么来了?”
“因为你在,所以我来喽!”徐桑楚开玩笑说道。
八瓶参桂养荣酒整整齐齐地放在了角落里面,徐桑楚调侃道:“一民,这酒送人不错吧!”
“相当不错!”刘一民跟徐桑楚对视了一眼,眼神里面的信息两人都懂。
“您这次来燕京是?”
“怎么?我来燕京不能是专门来找你的?”徐桑楚反问道。
“您找我也得有个理由啊!”
“想你了,怎么样?”
“哎呦,徐厂长,您可别拿我开涮了!”
“我这次来主要还真是来找你的,我想到人艺看一看话剧,参加一下藏地和平解放三十周年的话剧演出。”徐桑楚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徐桑楚又恭喜刘一民,说他的《驴得水》电影很精彩。
“我们几个电影厂你争我抢,但是说实话,北影厂的实力还是非常强,这个老汪啊对电影是真的上心。就拿为电影厂要分成的事情说,当得起一句电影界的老大哥。”
徐桑楚由衷地说道。
“汪厂长要是听到了,肯定高兴!”
“当着他的面,我可肯定不这样说!”
两人聊着天,朱霖从人艺回来了,看到徐桑楚,热情地喊着徐厂长,徐桑楚笑着看向朱霖:“一段时间没见,朱霖同志,你在人艺怎么样?要是待的不高兴,你就去我们厂子里!”
当听到朱霖现在已经学导演了,徐桑楚意外地说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朱霖同志,你以后导演出来的话剧,我第一个来给你捧场。”
三个人聊了一会儿,徐桑楚才离开。
朱霖看着徐桑楚的背影询问刘一民:“徐厂长来这里干嘛的?”
“估计是为了《山高水长》和《红河谷》的剧本,但想先看看话剧如何!”刘一民认真地分析道。
“那应该就是喽!”朱霖笑着说完,又如往常一般夸奖道:“刘老师,可真厉害!”
刘一民似笑非笑地看向她:“指的是哪方面?”
“呸!”朱霖用手拧了一下他的胳膊后,红着脸蹬蹬蹬的离开了四合院:“我走喽!”
五月二十三日,整个人艺一片忙碌,上上下下都绷紧了神经为下午开始的表演做着准备。
一大早,警卫部队的御林军就过来检查保卫工作,在整个人艺大楼检查了一遍,并进行了严密地部署。
松松垮垮的刘一民看到这个阵势,也不自觉地紧张了起来。
除了少量的几个首长穿着军服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便装,检查了一遍发现没什么问题之后,就开始部署人进行警戒。
从早上开始,三楼四楼就不能做饭了,大家都得到食堂吃饭。三楼和四楼,每层都有人盯着。
上午排练了一遍之后,中午午休过后,所有人都检查自己的动作,并不再进行安排完整的排练事宜。
曹禹亲自坐镇排练场,对几个导演不断地嘱咐着。嘱咐完毕后,看向刘一民:“一民,怎么样?紧张吗?”
“还行,本子经过了那么多次的打磨,现在就看演员同志们了,相比我,他们承担着更大的压力!”
“放心吧,演员同志们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曹禹说道。
下午三点左右,文化部的周杨和夏言都来了,两人一来,紧张的气氛再次升级。
夏言看了看周围的几个便衣,笑着对刘一民说道:“别紧张,咱们很安全嘛!”
下午四点,外面的观众已经开始检票,这次除了检票之外,便衣同志还悄悄地做了一下安全检查。
大部分人只觉得这次检票检查的比较慢,并没有发现其它的异常。
等观众检完票坐下后已经到了五点半左右,正式的演出六点开始,有人开始好奇为什么前排那么多的人还没来。
紧接着,门口响起一阵阵脚步声,一群人缓缓走向前排开始落座,因为光线的原因,大家也都以为是普通观众。
只是听他们讲话,口音比较杂,且走路的时候都很谦让,像是都认识一般。
刘一民坐在第二排的位置,曹禹和周杨、夏言等人坐在前排,跟领导同志介绍这场话剧。
从侧面,刘一民能看到各位领导脸上都挂着淡淡的笑容,神情非常的轻松。
伴随着铃声响起,大家关注的焦点全部到了台上。
今天连着演出两场话剧,对演员和观众的考验都非常强。大家要坐好几个小时,都不是闹着玩的。
两场中间,安排了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加上中间的小休息,总共五十分钟。
刘一民看了无数次的彩排,今天看的也格外的认真。
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历史像古老的卷轴一般,再次在大家的面前打开。
等藏兵出来的那一刻,人艺的剧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当看到无数战士战死的时候,角落里响起抽泣的声音。
最后辫子被运回藏地的时候,道路两旁的麦田里面,战士的亲人正在围绕着丰收的麦田转着圈圈,手里提着酥油茶、青稞酒和哈达.
当队伍经过他们身边,百姓们弯腰献上哈达、青稞酒和酥油茶
剧场爆发出一阵接一阵的掌声,剧场报幕的声音响起:“同志们,三十分钟后将进行一场演出《红河谷》。”
刘一民去完厕所回来,有人过来叫刘一民,说有领导找他。
走到一排,曹禹冲着刘一民招了招手,以前见过的乌同志起身说道:“一民同志,咱们又见面了,最近排练辛苦喽!”
“都是我应该做的!”
乌同志向刘一民介绍了一下,对方不等刘一民伸出手,就伸出手对旁边的人指着刘一民,笑着调侃道:“我们的编剧同志很年轻呦!小同志,谢谢你,给我们奉献了这么一部精彩的话剧,也给人民奉献了这么一部精彩的话剧!”
“是啊,小同志,你写的很不错,有几部小说,我也都看过。文艺界就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加油干,大手大脚的干!”
前排的气氛十分热络,后面的人只看到前排在笑,也不知道在讲什么。
“我告诉你们,一民出身革命的家庭,他的大伯,以前是老皮的兵,47年牺牲在了祖国解放的道路上。他的父亲,是一位老民兵,剿过匪嘞!”
“哦?是个年轻的好同志!”
等《红河谷》即将开始的时候,刘一民正准备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知道被谁按在了前排,对方走到了刘一民原来的位置上。
《红河谷》开始的风格不像是《山高水长》那么急促,反而因为少女祭河显得非常悲凉。
接着一部汉藏儿女抗英的大戏由此展开,前排时不时有人侧头低声聊天,表达自己对这部剧的看法。
一如上部剧,最后的片段一边激发出来了大家的怒火,另一方面国人的牺牲和英雄的前赴后继把大家感动地稀里哗啦。
等到《红河谷》演完,下面的灯光并没有亮起。而是以朱霖为首,其余的演员舞蹈为辅,朗诵了《共同家园》为主题的短文。
【中国是大家的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中国啊!】
随着朗诵结束,两部献礼话剧正式结束。大家正准备离开,后排的观众忽然打起了标语,上面写着“热烈庆祝藏地和平解放三十周年”、“共同家园共同守护”的标语。
还有人冲着台上喊“刘一民在哪儿?”“剧本编的好”之类的话。
旁边的领导冲着刘一民笑道:“小同志,该你这个编剧上去露露脸喽!”
刘一民笑着走了上去,挥舞着胳膊,灯光全部打在了刘一民的身上,在剧场的所有人都能够看清楚他长的什么样。
观众一边冲刘一民鼓掌,一边缓缓地离场,等所有人彻底离开,刘一民整整挥舞了半个多小时的胳膊。
“刘老师,我给你揉一揉!”台下,朱霖笑着说道。
按照惯例刘一民要去后台跟演员们一起庆祝,但是曹禹过来说,有领导要见他。
刘一民走了过去,统战部的乌同志和文化部的夏言周杨都在一旁陪同,旁边的人刘一民有的看过照片,有的没见过。
“这样好的话剧作品一定要大力的宣传,让大家都看到!统战部和文化部的同志们不要懒,让电视台和电影厂的同志们都过来,把这两部作品搬到电视上,搬到电影的幕布上。
让我们的放映员同志们,带到草原上,带到高原上,让全国人民都看一看!”
统战部和文化部的人都点头表示接下来立马去办。
“小同志,听说你阿坝转了很久,那个地方现在怎么样啊!”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090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