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八十年代现象级小说(今日一更)
本来计划只在北戴河待上一天,王严和李俊告诉朱霖不急着回剧组,剧组先拍其它的戏份。
于是,刘一民就带着大家在北戴河呆了三天,朱霖和刘一民两个人除了去游泳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陪着家人,拿着相机给大家拍照。
朱父、朱母和刘父、刘母这几天,天天都是笑呵呵的,两家人好的跟一家人一样。
平常也少了许多暗地交锋,比试高低的小动作了。
刘一民和朱霖晚上合法地躺在被窝里的时候,会先交流一番,讲一讲两家人的变化。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两家人依依不舍地回到了燕京,刘福庆和杨秀云还有大哥大嫂,没有停留多久,就坐上火车回家了。
家里那金黄的麦田,是刘福庆和杨秀云永远舍不了的牵挂。
除了刘家人之外,李兰勇也跟着回家了!
刘一民和朱霖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剧组在燕京的戏份,马上就要拍完了,接下来就是到前线拍摄了。
刘一民除了呆在剧组时不时地跟导演商量一下剧本之外,就是回到跟杂志社和出版社沟通了。
《凯旋在子夜》首印八十万册,刘一民结个婚的时间,竟然就即将销售一空了。
李书将这个数据给刘一民拿来的时候,他猛地锤了李书一拳后,才知道这竟然是真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长韦君怡将之称为“文学作品销售史上的奇迹!”
巨大的横幅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楼前,上面实时的贴着《凯旋在子夜》的销量,引得整个燕京的报社前来采访,新闻稿通过燕京的报社,转载到各地方的报纸上,标题简单明了。
《凯旋在子夜》的几个大字后面,跟着一大串数字。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批已经紧急开印了,各地书店的电话,如同羽檄飞驰,急如星火。厂里面印好后不放仓库,直接装车往各地的发。
就这,市场上仍然是供不应求,书店拿不到货的情况比比皆是。
商务印书馆和燕京的其它几家出版社,一起找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刘一民,表明希望联合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会议室内,商务印书馆、燕京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津城人民会出版社四家出版单位齐聚,来的级别最低也是副社长。
四家单位在会议室里面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而刘一民和社长韦君怡就在旁边的办公室。
韦君怡也知道如此销量,光靠一家出版社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销量。
上级领导也十分看好,这个时候不同意联合出版,那肯定会授人以柄。
“一民,我们本来还打算出版《凯旋在子夜》的连环画,和你的另外《家园三部曲》的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现在看来,还得往后面放一放了。印刷厂所有的机器,除了一些不能动用的,全部都在印《凯旋在子夜》了。”
韦君怡站在窗前,手里面拿着茶杯,说话的时候神情激动,脚来回踱步。
李书靠着《凯旋在子夜》的销量,如今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可以说是横着走,即使眼睛长到头顶,也会有人夸奖说这有利于向上观察。
“韦社长,出版能获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还得多谢出版社的帮助。”刘一民笑着说道。
“嗐,你不用说谢谢,我们倒是想做那个抬轿子的,可惜啊,你这轿子不用抬就能走!走吧,我们去见见我的那些老朋友吧!”
韦君怡和刘一民两人一前一后的走进会议室,刘一民的手里面拿着一本《凯旋在子夜》的样书。
过了一会儿,李书也走了进来,整个人红光满面,就差直接坐在桌子上了。
“韦大姐,一民,你好,我是商务印书馆的陈元!”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陈元冲刘一民伸出了双手。
“陈总经理!”刘一民打量了一下陈元,目前国内出版行业的领头人之一。
陈元本来为馆里丢失《凯旋在子夜》的出版权,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呢,看着销量越来越高,心里面越来越不是滋味。
即使如此,陈元依然没去批评黄春雨,这个年轻人能从人民文学的手里面连抢三本小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陈元和另外几个出版社的人对视了一眼,冲着韦君怡说道:“韦大姐,这联合出版的事情.”
“给给给,为了咱们出版行业的发展,我们作为国内出版行业的老大哥,这点胸怀还是有的。各家联合出版,就按照我们人民文学的版面来,另外我们收取百分之三的印数稿酬当做版权费。“
韦君怡直截了当地说道,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既然确定要给,就没有必要再搞什么欲擒故纵了。
几家出版社听完之后,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于是就笑着同意了。
津城人民出版社的社长甚至催促起来,想要早点签合同,开始让下属或者合作的印刷厂立即印刷。
刘一民和人民文学一起,跟几家签订了合同,刘一民收取同样数额的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
这一下,靠着五家出版社,刘一民要赚的盆满钵满了。
韦君怡签完合同,看向陈元说道,我们人民文学的好作品分给你们出版,以后啊,你们可不能小气。
“韦大姐,那是自然,都是为了出版行业嘛!”陈元乐呵呵地说道。
等几个出版社的人离开,韦君怡拉着刘一民说道:“一民,你们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张曼凌是吧,她的那本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你看了吗?”
“这本小说她刚写的时候,我就看过。韦大姐,您想出版?”刘一民问道。
韦君怡诧异道:“你怎么知道?”
“您询问这个,除了出版,还能干什么?”刘一民笑着说道。
“我看了这部小说,我觉得应该出版。”韦君怡从抽屉里面将《燕京文艺》拿了出来,正是刊登《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那一期。
李书说道:“韦大姐,我这就让一民帮忙介绍一下,拿下这本小说的出版权!”
听到李书表态,韦君怡满意的点了点头。
燕大,他们78级的学生终于到了毕业离校的时候了。校园里,各个系的办公楼前面都挂着横幅,祝福新一届的毕业生未来能够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中文系给78级的学生准备了毕业典礼,学生们从教授的手中接过毕业证,最后再听一听教授的教诲。
严家炎笑着将毕业证递给刘一民,说道:“以后咱们有的是机会,就不跟你多说了!”
中文系的女孩子们,眼角泛着泪花。大大咧咧的刘振云,也拘谨了许多。
严家炎和几个老教授讲了讲勉励的话,号召大家到新的工作岗位上,要努力工作,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做贡献。
到此,刘一民的大学生涯正式结束了。
从会议室走出来,刘一民看到张曼凌,向她提起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想要出版她小说的消息。
张曼凌听到这个消息,本来心里面因为毕业有点伤感,下一秒一蹦三尺高。
“张大姐,你别吓蹦啊,不知道的还以为地震了!”刘振云贱嗖嗖地说道。
张曼凌作势要踢刘振云,被他轻松的躲开了。
李书见到张曼凌,向她讲着单行本出版的相关政策,以及稿费标准。张曼凌没怎么认真听,对她来说只要能出版,不给稿费也行啊!
“李书同志,如果要印刷的话,什么时候能够印好?”张曼凌问道。
李书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道:“真正要出版的话,估计要等到十月份左右了,最近印刷厂不分白天黑夜的印刷《凯旋在子夜》,很多不太急的书,都在延期!”
张曼凌看了一眼刘一民,无奈地说道:“跟一民一个班,都习惯了。”
说完,张曼凌又好奇地问道:“《凯旋在子夜》现在单行本的销量有多少了?”
“我们首印八十万册全部销售完毕,二次印刷出来的二十万册,已经运到各地书店,目前应该已经卖完了。其余几家出版社,正在印刷,印出来的还没有上架!”李书脸上露出傲然的神情。
这才不到一个月,销量已经达到了百万册,几家印刷厂同时开工,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印刷出来的《凯旋在子夜》多达二十万册,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的上涨。
“一民,恭喜你啊!”张曼凌笑着说道。
张曼凌跟李书签完合同之后,想请刘一民他们吃饭。可惜,人已经凑不齐了。
陈大志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赶火车了,单位催的急,他为了给领导一个好印象,领完毕业证,就马不停蹄的离开燕京。
刘一民和张曼凌、李学勤还有刘振云坐在长征饭店吃饭,刘振云和李学勤不断地恭喜着张曼凌。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刘振云乐呵呵地拍着马屁。
刘一民笑着看向张曼凌和李学勤:“你们两个也不找对象?”
张曼凌和李学勤对视了一眼,苦笑道:“找对象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没你那么有才华,也没有振云那么厚脸皮,只能再等一等了。”
刘震云黑着脸说道:“你们不要平白冤枉了好人!我是靠才华,打动的建梅!”
“幸好没说是靠容貌,脸皮还没那么厚!”李学勤打趣道。
四个人坐在这里嘻嘻哈哈的聊着天,忽然鼻腔里涌入刺鼻的体味,一抬头,七八个留学生已经将他们围了起来。
李聪仁和克俚福、穆拉土、小美贺子等人都在,李聪仁瞪大了眼睛说道:“刘,你背叛组织!”
“哈,这洋鬼子说话太气人!”刘振云乐呵呵地说道,接着道:“一民是中国人,我们才是组织!”
李聪仁说道:“我们外研社也是一个组织!”说完,让人找凳子,开始围坐在旁边。
这群留学生也要走了,他们觉得临别的时候,应该跟刘一民这个外研社的社长好好的话一话离别之情。
可惜,一直都没露面。
“这群老外还吃醋了!”李学勤低声说道。
“刘,以后来美国的话,一定要找我,我在美国等你!”李聪仁紧紧地抱着刘一民,浓烈的体味差点让他窒息。
接着一个个留学生,轮流拥抱,纷纷说到时候去了他们的国家,一定要找他们之类的。
刘一民笑着说道:“有你们一口喝的,必须有我一口吃的。”
这群留学生真正成长起来还远着,离克俚福当上驻华大使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离穆拉土成为埃塞总统也还有三十年的时间。
“中国有句古诗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聪仁的汉语水平应该是留学生里面最好的了。
巴解组织的留学生,拍了拍腰间的短枪,说要回去为民族独立而战斗。等到国家独立了,邀请刘一民过去做客。
刘振云笑着问他带什么回去战斗,这家伙从包里面掏出了语录和孙子兵法。
小美贺子趁着刘一民不注意,也学着其他的留学生拥抱了一下刘一民,笑着邀请他到日本做客,她已经准备到外务省工作了。
一场中文系的同学的离别聚餐,变成了国际离别大会。
几张桌子拼在了一起,一群人吃的津津有味。
李聪仁告诉刘一民,上次他讲的几个小故事,他翻译成英语之后,投到了一家加州的小杂志上,竟然通过了。
编辑联系他说,希望他可以搜集更多的暖心小故事,让美国人了解中国,传递爱和善意。
李聪仁这阵子流连于燕京的街头,通过自己的眼睛,真写出来了几个温馨小故事。
刘一民呲着牙笑道:“李,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刘振云几人好奇以前刘一民讲过什么故事,李聪仁重复了一遍,三个人一脸懵,自己怎么没听过?
为了救一头鹿,派人翻遍了一座山?这不是昏君才能干出来的事儿吗?
等送走留学生,刘振云低声询问,刘一民笑着说道:“以前或许没有,现在有了!”
吃完饭,回到宿舍,刘一民将行李绑在摩托车上,一溜烟离开了燕大。
华侨公寓,朱霖在浴室里面洗澡。在燕京军区训练,身上搞得灰头土脸的。
刘一民将行李放在客厅,朱霖擦着头发走了出来,笑着问道:“刘老师,晚上吃什么?”
“我刚吃过饭!”刘一民洗了一把脸。
朱霖也不饿,两个人坐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
《狼烟北平》今天开始在中央一套播出,每天播放一集,总共拍了十一集。
《狼烟北平》是这段时间内唯一的新国产片,家里有电视的人家,早就对这部剧充满了期待。
朱霖躺在刘一民的怀里,用手轻轻地摘下一颗葡萄,笑着递进了刘一民的嘴里:“这电视台也真是的,干脆一天播完,一天一集,够谁看啊!”
关键是他们看完前几集,就要坐上火车出发了。
电视里,赵忠湘一口播音腔,正在流利的进行播报。
【近日,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获悉,《凯旋在子夜》的单行本销量已经达到一百三十万册。目前共有五家印刷厂连夜组织车间工人印刷,日印刷量增至四十万册。
我前线官兵对于这本小说反应热烈,某部三连举办了‘我给刘一民同志写封信’活动。
据悉,这部小说不久后将于美国出版。相信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会通过这本小说弄清楚是非曲直。
我们奉告越方,正视历史,真心悔过,不得派兵越境袭击,勿再惹是生非!】
“刘老师,一百三十万册唉!又破咱们国家小说销售记录了,一个月一百三十万册,厉害啊!”朱霖用手托住脑袋,换了一个慵懒的姿势。
“坐好,要不然容易犯错误!”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
朱霖咯咯一笑,给刘一民嘴里又塞了几颗葡萄,再次将目光落在电视上。
这年头,大家看新闻联播,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狼烟北平》第一集刚播出不久,客厅里面电话响了起来,李玉如的声音传了过来:“一民,你看《狼烟北平》了吗?这电视拍的真好,你老师也在看呢,刚才还夸八一厂拍的不错。”
笑着聊了几句,李玉如说道:“不跟你们说了,我跟你老师要好好看了。你们去前线的时候小心点,记得经常写信。”
刘一民正准备改电话,曹禹的声音响了起来:“一民,这次到前线不简单是拍戏,多走走多看看,争取再写几篇优秀的小说。我看大家对前线战场的军事小说非常感兴趣,这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大家爱国爱军的热情!”
“好,老师!”刘一民笑着说道。
六月一号,刘一民的散文在《人民文艺》上发表。他跟和朱霖两人与剧组一起,登上了前往滇省的列车。
两个人在剧组面前大胆地成双入对,反正是合法的夫妻了。
列车上,王严和李俊向大家讲着前线的事情,前线部队的首长将成为剧组的军事指导。
“同志们,到了前线拍摄,一定要注意安全,跟随大部队行动!当然,边防部队的同志们,会派人保护咱们的。
我们尽量不要给部队添麻烦,确保成功完成任务。”
嘎吱嘎吱的火车声和王严嘶哑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朝着滇省驶去!
而此时,《凯旋在子夜》的销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八十万册,合作的出版社达到了七家,主要的出版商还是人民文学。
各大城市市面上的单行本容易买了不少,县级或者偏远的地方,还经常处于缺货状态。
这销量和增长趋势,成为我国八十年代初期第一本现象级小说!
PS:高考结束,今天带家人参观了下我们省内最好的两座大学,明天上午到家,接下来恢复正常更新。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08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