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大嫂有喜,朱霖努力
冬日的麦积大队除了多了一条黑黢黢的煤矸石大路之外,跟往年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路边枯死的黄蒿从乡间路沿一直绵延到大队两边的山梁上,零星的洋槐树在山梁上迎着西北风。
原先一些无主的地方被开了荒,大小不一的方块地,像是皲裂的龟壳一般。
各家各户的院子跟以前改变不大,倒是夯土墙,一年年的裂缝越来越大。
刘家人一边走一边跟大队里的人打着招呼,大家往日灰扑扑的脸上,多了几分红润。
“今年种棉花,虽说种的不多,但是挣的钱让大家过个好年还是没问题的。一民啊,幸亏听了你的话!”李大山向刘一民介绍道。
刘一民忙说道:“大山叔,兰勇的功劳你也别忘了!”
“哈哈哈,这兔崽子在部队和燕京待了几年,成熟了不少!”李大山现在提起李兰勇也是满脸的自豪。
朱霖拉着杨秀云的手,一口一个妈叫的那叫一个亲。
到了家,朱霖将自己从燕京带来的礼物给刘福庆和杨秀云一一拿了出来。
“大哥和大嫂呢?”朱霖关心地问道。
“你大哥成了矿务局安全科的副科长了,这不是过年了,得带头领着大家干,你嫂子在陪着你大哥!”杨秀云笑着说道。
刘一民问道:“啥时候的事儿?”
“刚当上,就前阵子的事儿!”刘福庆戴着朱霖新买的帽子,缠着旱烟袋说道。
“当上干部了,那大哥可就忙了!”朱霖说道。
“谁说不是,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想过年。你干部不带头干,大家谁能服你?你大哥还想着学学文化,要不是咋能当好干部!”
杨秀云说完像是想起来了什么,连忙拍了拍大腿:“光顾着说话,赶紧吃饭吃饭,饭都做好了,在锅里热着呢!”
晚上吃饭,往常来看电视的社员都没有过来,一家人安安静静地吃了一顿饭。
朱霖一个劲儿的给二老夹着菜献殷勤,刘一民凑到朱霖旁边低声说道:“你自己赶紧吃!”
朱霖没搭理他,而是继续跟杨秀云拉着闲话,讲在前线拍戏的事情。
“没想到拍戏也危险,霖霖啊,你跟一民以后出去,可要小心。你大哥大嫂在我们身边,我们不担心。就是担心你们两个啊,你们遇见点啥事儿,我跟你爹都帮不上啥忙!”杨秀云认真地嘱咐道。
朱霖说道:“爸妈,你们放心。等今年农闲了,再接你们到燕京住住,或者干脆就住燕京!”
“你们两个在燕京好好的就行,不用管我跟你娘,我们在电视里也经常看到你们嘞,这就足够了。”刘福庆插嘴道。
吃完饭,刘一民和朱霖去刷锅。厨房里的灶上一直用柴火热着水,刷锅倒也不冷。
刘一民笑着说道:“朱霖同学,你这是在跟我争宠啊!”
“刘老师,你在我家的时候不也一样!”朱霖轻哼一声。
刷完锅跟二老聊了一会儿,两人的脸上都露出困意,杨秀云说道:“你们累一天了,赶紧睡去吧,不用陪着我们。”
“那爸、妈我们去休息了!”
杨秀云带着他们两个打开屋门,指着床脚的两个红色热水瓶说道:“你们要洗脚的话,床脚那两个暖壶,里面都是热水。抓紧休息,明儿不用早起!”
“好,娘,你跟爹也早点睡!”
屋子里到处是喜庆的打扮,朱红色的洗脸架搭配着鸳鸯戏水的洗脸盆,上面搭着白色的绣着牡丹的毛巾。
红色的传单搭配着红色的厚棉被,窗户边挂着两条红色的中国结。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今天结婚呢!”刘一民笑着说道。
两人是在燕京结的婚,可是家里面的房子也被杨秀云和刘福庆认真装扮了一番。
洗漱完毕,朱霖快步跑上了床,冻得缩着脖子牙齿打颤。刘一民将灯拉灭,刚进被窝就被朱霖紧紧地抱住。
两人先是用胳膊和脚将被子给掖严实,不让风透进来。纵然是新棉花,被窝想要暖和起来也得一会儿。
刘一民抱住朱霖嘿嘿笑道:“肚子贴肚子,胜过电褥子!”
“这新棉花的味道就是好闻!”朱霖说完,打了一个哈欠就开始老实地睡觉,手搭在刘一民的肚子上驱寒。
翌日醒来的时候,院子里都是肉香味。今天已经是大年二十七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年货。
靠着卖棉花挣的钱,今年家家户户的肉味都多了不少。
刘一民刚睁开眼,朱霖就醒了,贪婪地感受了一会儿被窝的温暖后就穿衣起床。
“爸妈,有什么需要我干的?”朱霖洗完脸挽起袖子来到厨房里。
“今天煮肉杀鸡,这活儿让你爹干就行。”杨秀云说着就开始去炒菜,本以为两个人还能睡一会儿,没想到起来的这么早。
刘福庆说道:“一民,霖霖,你们两个要想去赶集的话,一会儿坐着拖拉机去。集体这台拖拉机,过年赶集一个小队用一天。”
这拖拉机如今成了大队财产,修完路后平常倒是不好用了,毕竟是集体财产,谁用谁不用都是个问题。
刘一民看向朱霖询问她去不去,看朱霖那样子,就知道她想去。
“那行,一会儿我们到集上转转!”
吃过饭后,李兰勇跑过来叫他们,两个人坐上拖拉机跟大家拉着呱。
“我上个月看报纸,又出台政策了。国家要调整统购政策,主要是减少统购品种,那今年咱们又有更多的地能种棉花了!”李兰勇凑到刘一民旁边,跟他聊着天。
这两年,国家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逐年在改变。主要的原因是,这两年粮食大丰收,完成国家的统购任务后,农民手里面还有大量的余粮。
以前统购的种类除了小麦玉米等主粮外,还有农副食品。要是只统购小麦玉米等主粮,其余的地就可以用来干别的了。
“这两年丰收,统购的政策会越来越宽,到时候大家手里面的东西都能自己拿去换钱!”刘一民说道。
李兰勇心眼里高兴,可又无奈地说道:“上级政策是上级政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传到咱们这儿!”
地方通过向农民征购粮食再到城里统销,因为统购粮价格低,这一买一出就形成了剪刀差。
但以前是缺粮,现在是丰收了,不再缺粮了。农民那么多粮食自己不能卖,只能给国家。国家拿那么多钱买粮食,对国家也成了负担。
几人聊着天来到了集市上,石岭公社原先路边的房子全部成了临时的门店。
两边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前来赶集的社员挤到人群里开始采买。
除了卖对联和鞭炮,还有各种各样卖吃的,肉香味飘散在整个街道上。
刘一民和朱霖倒不买什么,两个人就是来凑热闹的,朱霖是想体验体验乡下的集市,说不定以后自己的导演生涯用得到这场景。
刘一民的大哥大嫂直到大年二十九才从矿务局赶回来,一回来就冲着杨秀云和刘福庆报喜。
“爹娘,萍萍怀孕了,怀孕了!”刘一国在院子里,大声地向刘家人宣告这个消息。
大嫂顾萍站在旁边红着脸一脸笑意的看着院子里的刘一国,刘福庆和杨秀云听到后激动地半天说不出话。
老两口再三确认是真的后,站在院子里大声地笑着:“哎呀,这一两年,可把我们愁坏了!”
老大老二都结婚了,孩子又成了两人的心头事儿。
老大结婚两年了还没动静,杨秀云都准备在家里面搞些封建迷信了。
“大哥大嫂恭喜你们了!”朱霖笑着说道,并走到旁边扶着顾萍问多久了。
“就前两天身体不舒服,到矿务局的卫生所检查了一下,医生说可能是怀孕了,到县医院一看,还真是!”大嫂顾萍笑着摸了摸肚子。
这个年让刘福庆和杨秀云过得扬眉吐气,朱霖时不时跑到顾萍的身边看过来看过去,看看怀孕有啥不一样,顺便请教了一下经验。
一家人,其乐融融!
“霖霖,我看你跟一民也快了!”大嫂顾萍拉着朱霖的手笑着说道。
朱霖脸一红忙转了话头,开始聊起毛衣有几种织法了。
“大哥,在矿务局当上干部,感觉咋样?”刘一民问道。
“啥样?从前啥样还啥样,什么官儿加上个副字儿,那就是放屁都不响!不过我心满意足了,好好干好自己的事儿就行。”刘一国老实地说道。
“老大,矿务局的安全科责任可不小。这矿上一旦出个事儿,那可就是大事儿,虽说是个副的,可该尽的责任得尽到位!当年,煤矿出事儿,我现在想想都后怕!”
在旁边拾掇柴火的刘福庆,急忙交代道。
“知道了,爹,放心吧!我不会给你和一民抹黑的!”刘一国保证道。
除夕夜里,刘家人都聚集在厨房里干活。昏黄的灯光下,大家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儿。
外面寒风呼啸,里面言笑晏晏。灶台上的锅突突的冒着热气,刘一民身上红色的毛衣格外的喜庆。
“肉炸完了,霖霖,看你的了!”
“让大家瞧瞧我做的鱼!”
大家轮番做着自己的拿手好菜,方桌上摆的满满当当。等鱼做好,除夕的饭菜算是全部做好了。
“爸妈、大哥大嫂,尝尝我做的鱼!”朱霖高兴地说道。
“不错,不错!”
杨秀云尝了一口,连忙夸奖道。北方人不善吃鱼,大家吃的格外小心。
吃完饭,大家一起挤到屋子里面看着电视,今年是第一届春晚,就连刘一民看的也格外认真。
马季和姜昆的相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节目虽然多,但是主要演员就那么几位。
姜昆、马季、李谷一几乎是撑起了全场。
“这节目有趣,比矿务局自己举办的元旦晚会有意思。”大嫂顾萍一边织毛衣一边说道。
眼睛一直盯着电视,但手上的动作丝毫不慢。
“咱矿务局能跟电视台比?咱矿上几个小年轻,扛着收音机唱的是啥玩意儿,听了半天也没听懂。”刘一国说道。
等春晚结束,一家人显然还没有看够,热热闹闹的讲着刚才的节目。
春节晚会将从今年开始,化为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即使之后大家开始不断地对春晚翻白眼,但仍然会去搂几眼节目。
刘家的喜悦只持续到大年初一,大年初一之后,家里面的笑容就渐渐被离别的不舍给取代了。
过了大年初一,刘一国要去矿务局上班,再过三四天,刘一民和朱霖就要回燕京。
大年初三,文化馆的馆长老张照例来到了麦积大队。老张听说刘一民初四就要到燕京去,笑着说自己来的早,要不然还见不到了。
“老张同志,你要不来,临走前我也得到文化馆拜访你!”刘一民笑着说道。
听到刘一民的话,老张十分高兴,拉着刘一民讲起汝县目前的文化事业:“咱们县正准备开建汝瓷博物馆,等建成之后你得回来剪彩!咱们县终于有博物馆了,文化馆的那些文物,也有了个好去处!”
汝瓷博物馆是老张东奔西走的结果,要是没有他,还不知道得晚建多少年。
文化馆里文物众多,老张要是想发财,此时偷偷的藏一些文物根本没人发现,就说那铜钱,一大马缸放在老张桌边,他抓几把塞兜里谁又知道呢!
“老张同志,看来以后国家文物局要评你当先进工作者喽!你可真傻,偷偷拿回家点,以后你可就发财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我哪能那么干!我这点事儿跟你不能比,你都去国外保护文物了!不过说实话,现在文物保护越来越难,我只能略尽一点绵薄之力了。”
老张写作上欠缺火候,在文物保护上是不遗余力。后来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从事文博工作三十年”的证书,还有豫省文物局的先进工作者。
“你结婚的时候那场面,我当时酒都不敢多喝。曹禹、夏言、张广年,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没想到我全见了。我回来的时候跟大家说,谁都不信呐。
后来你把当时的照片寄给我,我拿给大家看,他们才相信!”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08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