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48章 《横空出世》(修改,订过的不用订

第348章 《横空出世》(修改,订过的不用订


经常去中海和南海开会的人都知道,里面的风景如画,想要去看美景,却要经过层层的检查。

    一点二十,刘一民穿上衣服带着稿子骑着摩托来到了中海,南锣鼓巷离这里很近,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

    中海的入口紧紧挨着故宫,原本就是为方便皇室来游玩。门口红墙黄瓦,庄严肃穆,门口摆放着石狮子更增添了几分威严。

    七八十年代,中海的建筑和园林在大家眼中并没有那么的神秘。解放前是公园,80年左右这里逐渐在特定时日向民众开放,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买或者分到。

    因为票直接送到特定的单位,单位内部进行分配。今天是周日,是向游人开放的日子。游客参观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不能进入房子内,时间一般是三个小时。

    “你好同志,参观不能从这里过。”门口的警卫一副闲人止步的样子,胸口的徽章闪闪发光。

    “你好同志,我是来见云公的,跟秘书约好了时间,我叫刘一民,这是我的证件,您可以打电话核实。”刘一民将自己的燕大工作证递给了警卫。

    警卫立马转身进入门内,去打电话核实了,旁边的几个人盯着刘一民,生怕他有异动。

    走近才能看到,这门上的红漆有些斑驳。

    过了几分钟后,警卫走了过来敬了一个礼说道:“刘一民同志,首长答应见你了,我找人带你过去,摩托车也可以进去,请接受一下检查。”

    检查完毕后,门槛被拿走,刘一民骑着摩托车直接进去了。

    岗亭内,值班室的警卫对电话里讲道:“值班室报告,有一辆京A69999的摩托车进入中海。”

    从门口进入,影壁后面并不是建筑,而是南海,堤岸边柳树依依,随风起舞。

    路两旁除了树之外,还有假山造型的石头。前来参观的游客排着队,旁边还有一条绳子让大家保持着队形。

    摩托车从旁边驶过,一群人将目光转向了刘一民,怎么还有人骑摩托车进来了?

    “一民同志,这里建筑多,首长的办公点还在前边。”两人最终在一处宫殿造型的办公点停下。

    首长的警卫秘书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到刘一民后指挥着他的摩托车停在旁边。

    摩托车在外面挺威风的,在四轮遍地的地方,就略显寒酸了。

    “刘一民同志,首长已经在念叨你了。”警卫秘书笑着说道。

    刘一民跟着警卫秘书,见到了正在打电话的首长。

    老首长看到刘一民,冲着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等会儿。

    秘书低声说道:“一民同志,你先坐沙发上。”

    秘书悄悄地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手里端着两杯茶走了进来,放在了沙发上。

    红色电话,刘一民从心里面将自己的耳朵给捂了起来。好在电话很快就结束了,老首长只是讲“同意、就这样办吧、嗯”之类的话。

    “一民,这段时间没音讯,我还以为是给你的资料太少,你写不出来!”老首长从办公桌后面起身,走到沙发旁边坐下。

    刘一民笑道:“这阵子我一直在整理思路,一部报国的史诗,我不能写的太小家子气了。”

    “你这是有思路了?”

    “有了,只不过还有许多细节性问题需要去完善。”

    “等燕大放假,让人带你去基地一趟就有了。你先给我讲一讲大概的故事走向吧!”老首长好奇地问道。

    于是,刘一民将故事给简单地讲了一遍:“我准备将笔墨的重点展现在基地建设和研发过程的艰难上来,展现咱们战士和科学家与天斗与地斗、与美帝斗的精神来。”

    “这本小说的题目是什么?”老首长听完后点头同意,随即问起了名字。

    “我准备将它命名为《横空出世》。”

    “《横空出世》?”老首长重复了一遍后,神情振奋地说道:“好名字,美国人不相信,苏联人不相信,甚至很多中国人也不相信,但那空中炸响的蘑菇云替咱们说话了。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咱们的原子弹就是横空出世。”

    “对,是这个意思。另外也暗合了老人家诗词《念奴娇.昆仑》。”

    老首长听到后,神情更振奋了,用手敲着沙发打着拍子,吟诵起来了这首诗词。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刘一民也打起节拍,出声跟着朗诵。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两人朗诵的声音从屋子里传了出去,朗诵到最后,皆面色潮红,精神焕发。

    “老人家的诗词永远是那么的大气磅礴啊,无时无刻不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横空出世》电影讲的是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的老将冯石接到了新的命令,到沙漠里建设一座核基地。

    于此同时,从美国归来的科学家陆光达也接到了通知,面对与家人分离、隐姓埋名的到几千里之外的沙漠工作的时候,他丝毫没有犹豫。

    军人和科学家用自己的双手建立起了一座基地,并引爆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可以,你有什么需要的,你让我帮忙。对喽,我听说你有一篇写的很了不得的小说,拿出来,让我欣赏欣赏嘛!”

    刘一民笑着将《宠儿》拿了出来,老首长在旁边慢慢看。

    “一民,你让秘书带你出去走走吧,我也要看喽。”老首看了起来。

    秘书带着刘一民在南海逛了起来,将眼前的建筑一一的给他进行着介绍。

    “刘一民同志,湖中间是瀛台岛,光绪皇帝就是被幽禁在这里,很多领导在这里办公,居住。我带你去参观一下,主要的建筑都在这里。”

    大家以后来一定要注意,瀛台岛四面环水,但北面有石桥相连。

    两人又逛了丰泽园,还有老人家居住过的菊香书屋。在中海和南海之间的蜈蚣桥上待了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了,才往回走。

    夕阳西下,阳光洒在一半红墙上,建筑古色古香,湖心碧波荡漾。

    两人走到一半的时候,老首长已经走了出来,正站在堤岸边抽烟聊天。

    “首长。”刘一民喊道。

    “哈哈哈,你写的很不错啊,真的很不错,写我们国家写的好,写美国也不赖。”

    老首长继续用欣赏的语气说道:“我们中国啊,刚打开国门,不管是文学还是什么都要走出去,去到世界上确立我们的民族的地位,让世界都认识我们。”

    “咱们老一辈的文学家都很优秀,就是缺一些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力的年轻人。一民,你作为燕大的教授,你不仅是一名作家,你也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呢!”

    “西方有个诺贝尔文学奖,我看呀什么时候咱们的作家也可以去拿一个嘛,他们说是全世界的,咱们中国作家就不能缺席喽。

    当然,我也希望有一天,咱们中国也有个自己的奖,全世界的科学家、文学家都跑来中国参加,都想获得这个奖。”

    老首长说完将稿子还给了刘一民:“一民同志,你上次获得了欧.亨利文学奖,我希望你下次获得更大、更有名的奖。不管到什么时候,笔不能忘了是中国人的笔。”

    三个人在桥上看着风景,对于刘一民的一些作品,老首长能熟悉的讲出来里面的情节。

    “我这个人啊,喜欢看看书,你的书名气大,自然是要看的。你知道今天小礼堂在演什么电影吗?”

    “什么电影?”

    “你的《凯旋在子夜》,里面的那个战士临牺牲前的要求,让很多同志都深受感动。。”

    老首长和刘一民通过石桥走到瀛台岛上,欣赏着湖边的风光。老首长让刘一民讲一讲,文化沟通方面的问题。

    “我觉得对外咱们要积极地用英语去阐释咱们的政策,因为中文和英文是有差别的,咱们不去阐释,外国就会瞎阐释。咱们中国有很多成语,意思只有咱们自己懂,例如‘得陇望蜀’,讲出去,别人根本不理解。又或者‘韬光养晦’,我见有些人就翻译成慢慢发展自己,将来打别人。这样一说,岂不是都怕咱们了。”

    “对内,就是保持咱们自己的文化处于主导地位。清朝的时候,外国人的节日开始进入到了中国,例如圣诞节,现在有些地方又开始庆祝了,思想西化实在是太严重。

    但是没办法根绝,只要咱们交流,外国文化就有入Q的机会,只能尽量不让他们影响太严重。”

    一直到傍晚,刘一民和老首长才起身离开,走出瀛台,老首长说道:“你要是不骑摩托,我还能载你一程,你骑摩托,就只能自己出去了。”

    “您不住这里?”刘一民神色一动,疑惑地问道。

    “我呀,以前住后来搬走了,就在景山旁边的吉安所,同志们让我回来,我觉得那里挺好的,就一直住那儿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08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