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81章 《天下第一楼》发表

第381章 《天下第一楼》发表


听到严家炎的话,一群教授笑着讲自己给多少朋友写过信推荐教材。

    目前已经有十所高校选择刘一民他们编写的教材,严家炎更是准备将这本教材放到明年中文系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大纲教材里面。

    “严教授,才十所而已!”刘一民说道。

    严家炎摇头晃脑地说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余桦羡慕地看着中文系办公室里的氛围,心中对当大学老师的向往更急切了,可惜自己没有学历。

    刘一民看向余桦,思索片刻后向严家炎建议道:“严教授,我看咱们燕大也可以举办一个文学讲习所。很多像余桦这样的作家都没有学历,但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有的。可以举办一个文学讲习所,解决这群作家的学历问题。

    甚至以后,还可以举办一个研究生班,将他们的学历提高到硕士研究生。我觉得这样可以提高咱们燕大中文系,在文学界的影响力。”

    余桦的本科和研究生学历都是文学讲习所解决的,研究生就读于北师大和作协的鲁迅文学讲习所联合举办的作家班,通过这个流程,后来顺利成为了大学的教授。

    严家炎觉得刘一民的想法很好,旁边的吴组缃说道:“要是真有这么一个班,一民,你得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哈哈哈,吴教授,我可没想过当班主任。手底下一帮刺头,我也头疼,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刘一民笑着摇了摇头。

    余桦不断地看着严家炎和几个老教授的表情,想知道燕大会不会成立,要是成立了,自己说什么也得进。

    正门走不进来,这不还有后门嘛!

    严家炎表示可以向教委申请一下,这班不是想办就能办的。这么多人没通过高考进到学校,学籍和到时候的学位发放,没有上级的文件是没办法解决的。

    余桦听到后比过年还高兴,他现在进入作协的文学讲习所还不够格,那么燕大讲习所是个好选择。

    严家炎又对着刘一民嘱咐了几句,回家注意课程安排。84年除夕在2月1号,过了1月10号,各系就安排放假了,出题和改卷不能耽误。

    “明白,严教授,我过了元旦就回来。”

    翌日下午,正值周末,刘一民喊上了刘振云、史铁生来院子里吃涮锅送别余桦。

    余桦从《燕京文艺》领完补贴和稿费,在路边买了点肉提着来到了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到了四合院,刘振云和史铁生早就等着了。

    刘振云询问余桦领了多少钱的补贴,余桦得意地说道:“我工资都没领过这么多,加上稿费八九十块钱。而且我是改稿的作家,回去可以坐卧铺,再也不用站着了。”

    余桦说完,不经意间摸了摸胸口的放着的钱,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有钱。

    刘振云赶紧说道:“你这样放钱可不保险,现在火车上三只手可多了,你别被人给偷了!”

    史铁生坐在轮椅上后就没出过远门了,没亲眼见过扒手的可恶,但不妨碍他看过许多的新闻,也附和着让余桦换个地方。

    余桦后怕地说道:“那怎么办?”

    刘一民看向刘振云,又看向余桦:“这个问题就不讨论了,一会儿你向振云说几句好话,让他送给你一件宝贝!”

    刘振云会心一笑:“包在我身上。”

    宝贝,自然是他那带钱包拉链的裤头。

    “朱霖同志呢?”刘振云好奇地看了看院子,没发现朱霖的身影,只看到一只猫在寒风中跳来跳去。

    “马上要元旦了,人艺准备举行一场庆祝活动,全都在人艺忙活呢!”刘一民解释道。

    刘振云将史铁生往涮锅旁边推了推:“那今天就便宜咱们几个了。”

    一盘盘羊肉涮到锅里面,外面种的白菜和菠菜直接一拔一洗往锅里一扔,鲜美无比。

    “我的梦想啊,以后就是像一民一样在燕京买套四合院,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刘振云羡慕地说道。

    说完之后,刘振云摇了摇头道:“我这工资就不指望了!”

    刘一民好奇地问道:“振云,你怎么不把见梅带过来?说起来,见梅也是我师妹啊!”

    “嗐,脸皮薄呗,再说了她们司法部很忙,很多法条都要梳理,一些没有立法的领域也需要尝试立法。”

    空调加上火锅本来就热,加上余桦是南方长大吃不得辣,整个人浑身冒汗。他并没有把衣服给脱下来,他里面假领子,脱了的话很难看。

    从六十年代开始假领在国内很流行,没有领子的衣服,全靠假领撑面子。

    假领只有领子到肩膀那一截儿,用布条固定在肩膀上,看着跟真领子差不多,省钱省布料。

    但尴尬的是,就是平常没办法脱,脱掉露个假领很尴尬。

    吃完饭,大家逛了逛院子,刘振云惊讶地说道:“都有这么多作者来信了?”

    比上次结婚时来,整整多了一倍。

    “嗐,《收获》的读者来信还在沪市存着呢!”

    几个人看到了刘一民正在写的剧本,可惜没写多少,他们也看不出来一个所以然。

    刘振云说道:“我第一次到人艺看话剧,就是一民送给我的票。”

    “应该送给你两张吧!”

    刘振云哈哈大笑道:“我跟小郭一人一张,那是我第一次约她出来。”

    走到了朱霖担任屋长的纪念屋,各种各样的照片根据时间挂在墙上。

    刘振云指着穿白衬衫骑自行车的他说道:“一民,到时候我结婚,你也得骑自行车,这谁拍的,把我拍的这么丑?”

    “于佳佳同志!”

    “铁娘子啊!”刘振云感叹了一句,《中青报》的铁娘子他在《农民日报》也有耳闻。

    “这是茅盾先生?这是夏言?”史铁生和余桦看着上面的人指着问道。

    刘一民点了点头,刘振云说道:“当时结婚的时候,我还跟曹禹和夏言先生喝酒了呢!”

    从头看到尾,余桦感叹的声音就没有停下。暗道能被挂在屋子里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啊,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被挂起来。

    “中秋赏月,有点意思,人来的真不少!”刘振云道。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余桦头上的汗都落下了。等送余桦出门的时候,刘振云疑惑地摸了摸额头:“下雪了吗?”

    头顶传来一阵冰凉,抬头仔细一看,雪花果然开始飘舞了起来。

    史铁生握着余桦的手说道:“谁言天公不好客,满天风雪送一人!”

    “刘一民同志、振云同志、铁生同志,咱们有机会再见,我肯定还会来燕京改稿的,下次改稿我多待几天。”余桦爽快地说道。

    雪越下越大,算是圆了余桦一个看雪的愿望。脸颊冻的冻红,余桦在雪地里乐的跟个孩子似的。

    余桦虽然能坐卧铺,但是他还是选择站票回去了。路过鲁省停靠的时候,还下车买了四只烧鸡,他父亲是鲁省人,就喜欢吃这一口。

    作为第一个到燕京改稿的作家,余桦给海盐这个小县城带来了轰动,县里面亲自将他调入到了梦寐以求的文化馆。

    可惜,此时的余桦心已经另有所属。

    到了文化馆,余桦除了写作就跟着一群作家吹牛,讲起他在燕京的所见所闻。

    “刘一民同志,请我吃丰泽园!丰泽园啊,《传奇大掌柜》里面的那个,因为这篇文章,丰泽园对刘一民同志免费,我们一次就吃了几十块钱!”

    “几十块?一个月工资?”

    “嗯啊!”

    余桦砸吧了一下嘴,怀念起葱烧海参和大肠的味道了。看着周围几个牙齿比头发多的老作家,也没了分享的欲望,还是要多写,还是要到燕京去!

    余桦离开燕京没多久,刘一民就坐着飞机到了郑市,再一路火车抵达汝城。

    大嫂顾萍生完孩子在医院住了十天不到就回到了老家,在医院里,经常有矿务局和下属煤矿的人去看她,大哥干脆直接让大嫂回了住在了麦积大队。

    大哥刘一国的科长虽然带着副字,但放屁也很响。11月份,煤炭部发布通知《关于积极支持群众办矿的通知》,采取“有水快流”的政策,不少有钱的私人开始准备开矿挖煤。

    刘一国又管生产安全,自然成了要拜的佛了。

    李兰勇将刘一民接回了麦积大队,高兴地说着今年麦积大队的变化。

    大队不仅种了棉花,还种了芝麻,家家户户挣的钱比去年更多了。

    “一民,你记得咱们公社旁边有处靶场吗?”李兰勇问道。

    “我记得怎么了?”

    “那里的部队走了,调走了,应该去了前线。有一处坦克营,他们走了,地就空了,公社和县里想把这地用来建厂。庆平在公社能给咱们帮忙拿下一块地,我想用来建厂,你觉得怎么样?”

    “卖什么?”

    “炒货,炒花生、红薯干、炒瓜子,我听说皖省有个炒瓜子的个体户卖的很火,但他们的市场在南方。咱们在北方干,况且咱们是集体企业,我听说他们今年很不好过,但咱们集体企业就没那么多问题。”

    李兰勇讲起自己的规划,干这个投资少,利润大,等有了钱再干其它的事情。

    “好啊,但是配方要做好,好吃我到时候在报纸上给咱们大队打广告。”刘一民笑着说道。

    不过公社旁边建厂,容易跟其它大队产生冲突,毕竟能挣钱的生意谁都想干。

    “到时候出现竞争,这些都要考虑到。钱需要大队集资吧?”

    “对,我就是怕大家积极性不高。”

    刘一民拍了拍李兰勇的肩膀:“我支持你,到时候要是需要集资,我就可以多出点。”

    “真的?”

    “真的!”

    走进麦积大队,李兰勇豪情万丈地说道:“咱们大队也该掀起一场风卷雪换换面貌了!”

    李兰勇把刘一民放在门口就回去了,按照风俗,家里小孩儿刚出生,外人不能进。

    刘福庆和杨秀云高兴地打量着刘一民,接过他手里面的东西,一个劲儿地嘘寒问暖。

    “大哥不在家?”

    “你大哥单位太忙了,晚上就回来了。”杨秀云说道。

    刘一民到大哥大嫂的房间看了看自己的小侄子,小家伙一直在酣睡。

    大嫂顾萍说道:“千里迢迢,其实不用回来,这么远,霖霖还怀着孕,我跟你大哥都理解。”

    “没事大嫂,现在坐飞机也快!”

    刘一民在屋子里待了一会儿,就退出了大嫂的房间。

    晚上大哥回来后,看到刘一民给了他一个拥抱,能看出刘一国浑身上下都有一种初为人父的喜悦。

    刘福庆和杨秀云两个人这阵子也看起来年轻了,有了孙子心里面的大石头落地了,天天都是笑呵呵的。

    “大哥,工作怎么样?”

    “还行,就是各种托关系走后门的,实在是烦躁。走后门竟然走到萍萍的产房里”刘一国一脸无奈。

    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烤着火,刘一民一边跟大哥讲着应对策略。最重要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不收钱。

    “什么东西都不能收,有时候啊不一定那里夹着钱呢!”

    大嫂顾萍一边晃悠着怀里的孩子,一边抬头说道:“我跟你大哥说了,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平平安安一辈子就行,现在不愁吃不愁喝的,一家人在一起,总比我以前没爹没妈的日子强。”

    大哥给孩子起名为刘安:“我是搞安全的,就以‘安’字为名吧,也让我以后时刻警醒。”

    刘安?跟淮南王重名啊!

    刘一国一听说道:“那叫刘安全吧!”

    “得了吧,还是叫刘安吧,小名就叫安安!”大嫂翻着白眼道。

    “哈哈哈。”

    杨秀云亲昵地抱过大孙子,嘴里面念叨着安安。

    “一民,今年过年你跟霖霖就别回来了,霖霖挺着大肚子来回不方便。”刘福庆说道。

    “行,我也是这个意思。”

    刘福庆和杨秀云询问朱霖的身体情况,得知很健康就都放下心了。

    第二天早上凌晨,家里面开始准备待客的饭菜,炒菜的师傅和徒弟们拉着东西来到了院子里。

    米面宴比较简单,并不需要准备那么久。大队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来了,提着的鸡蛋或者是米面。

    大嫂的大伯也来了,带着六尺花布还有一个虎头帽。

    鞭炮的动静将整个麦积大队都给吵醒了,刘一民在门口迎接客人的时候,发现一些面孔自己已不认识了。

    这才几年啊,就又长大了一批人。

    刘一民想去搭话,但不知道怎么称呼,这可能就是走出去的农村人再回到农村时被称为“书呆子”、“愚”的原因吧!

    经过李兰勇的介绍,刘一民才知道一些是外村嫁到本村的姑娘或者是上门女婿,另外则是逐渐长大的一群孩子。

    大人们领着孩子经过刘一民旁边的时候,总是说着让他们向刘一民多多学习,考到燕京当作家。

    米面宴上,刘一民跟李兰勇还有他爹聊了不少,主要还是国家政策。

    米面宴结束,刘一民在麦积大队待了一天就离开汝城回到了燕京。

    临走时刘一民给刘富国和杨秀云留下了五千块钱,嘱咐他们平时自用,或者要是大队建厂要集资的话,也用这笔钱。

    二老哪儿见过这么多钱啊,看到后一个劲儿地往刘一民的口袋里面塞,让他拿回燕京自己用。

    “爹,娘,我有钱,我现在是万元户,放心吧,我不缺钱,你们在家好好照顾自己。大哥大嫂要是有用钱的地方不好张口的,你们给我说。”

    刘一民将钱塞回二老的手里,坐上了拖拉机。路上又跟李兰勇交代了几句,让他想好。

    “集体的事情和个人的事情不一样,个人赔了自己打碎牙往肚子里咽,要是集体赔了,那可是千夫所指。”

    “一民,你讲的我都明白。尽我所能为咱们大队做点事情,要是真赔了,到时候我自己挨家挨户还钱。”

    看李兰勇这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样子,刘一民用拳头锤了一下他的胸口:“放心,我的不用你还。”

    “哈哈哈,你的我也不还!”

    刘一民坐上火车,李兰勇大幅度的挥舞着仅剩的一只胳膊说着再见。

    一个老同志说道:“你们伙计感情可真好!”

    “要是搁以前,他还会抹泪呢。”

    “现在咋不抹泪了?”

    “他只剩一只胳膊了!”

    在汝城,伙计就是兄弟朋友的意思。

    元旦对于山窝窝里的人没有丝毫感觉,但在燕京,人们正在庆祝1984年的到来。

    而《天下第一楼》的发表,丰富了燕京人民元旦文化生活。

    “哎呦喂,又一个三部曲,全都是写老北平的。天下第一楼?全聚德?有点意思。”

    全聚德经理姜俊贤一早就从员工的手里拿到了《人民文艺》,看看题目,看看里面的故事,心里面十分骄傲,刘一民同志认证的天下第一楼啊!

    “姜经理,刘一民同志写出来了,咱们真要给燕大中文系一万块钱啊?”旁边的员工不舍地说道。

    “一万?给两万!咱们差那一万块钱吗?咱们要的是名气,争的就是这个第一!《传奇大掌柜》的话剧你看了吗?排的多好。

    《天下第一楼》排出来,什么老北平八大楼,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楼,那就是咱们全聚德!两万块钱不多,这话剧可是要在人艺一直演下去,这书可是一直要卖下去的。

    说不定还要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几个两万块钱都回来了。”

    姜俊贤心里面自有一本账,商业意识超过许多人。难怪以后能当上全聚德集团的董事长,手下有“丰泽园”在内的多个子品牌。

    “什么?两万?姜经理,我没听错吧!”严家炎捏着电话的手激动地发抖。

    “支持教育嘛!”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07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