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华侨公寓,导演张鑫炎拿着电影胶片小心翼翼的,跟抱孩子一样,亲自将胶片装到放映机上,看到画面出来后才松了一口气。
“一民,你看看,你这个放映机设备好,再加上好的拍摄设备,放映出来的清晰程度要比很多电影的画面都清晰。”张鑫炎笑着说道。
“张导辛苦了,还有各位导演。”刘一民笑着说道。
李文化冲刘一民说道:“一民同志,这里面的很多拍摄视角都是我和几位导演精心设计的,效果特别好,您可以专门留意一下。”
“文化是摄像出身,对镜头别有一番研究。”汪阳说完后摆手提醒大家不要打扰刘一民观看。
喜梅端进来一个果盘之后,就带着刘雨和刘林在客厅里玩耍。
电影刚开始整体呈现出暖色调,昂扬向上的氛围显示了少年霍元甲精彩的成长经历及霍家拳大成后的春风得意。
“这一拳二十年的功夫,你们挡得住吗?”电影里李连杰一拳将武馆的木桩打断。
拍摄的时候,这一镜头拍了多次。
这部电影不愧是花了两百万预算的功夫电影,跟香江拍摄的功夫电影相比,在服化道和场景布置方面与香江的电影相比,多了几分厚重。
香江武侠电影往往布景简陋,但胜在剧情和情节节奏。张鑫炎带来了香江风格的导演技术,注重人物塑造,两者相互组合,拍出来的非常经典。
等看到朱霖出场,刘一民不自觉地勾起了嘴角。
张鑫炎低声说道:“朱霖很能代表东方女性形象,失明的角色被她演绎的活灵活现,我相信走出去肯定会有很多的观众认可。”
刘一民点了点头,继续看了下去。此时的霍元甲没有了当时的年少轻狂,跟人斗武的时候拳法成熟稳重,也懂得点到为止。
汪阳说道:“点到为止和克制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精髓。”
“但点到为止也往往容易纵容坏人。”刘一民低声说道。
随着电影高潮的来临,看过几遍的导演们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霍元甲去沪市为国打擂,连赢数场,在对战小日子时,被小日子下毒。他拼尽全力赢得比赛,却中毒倒下。
一代传奇大侠,彻底陨落。
电影结束,几人看向刘一民想问问他觉得怎么样,刘一民笑着说道:“很好,节奏很快不拖沓,武打的场景真实精彩。汪厂,在国内的拷贝数量至少能卖出一千个,比《神秘的大佛》要好。”
最初的预算是电影局专项资金加上北影厂经费总共一百七十万,但拍着拍着经费就不够了,北影厂咬着牙追加了三十万。
要是按照以前和中影分成的标准,北影厂不但不挣钱还赔钱,现在拷贝卖的好,能挣不少钱,不过汪阳最希望的还是挣外汇。
“准备什么时候送到电影局审片?”刘一民问道。
汪阳随着刘一民走出电影室:“老张过几日就要回香江了,你要是没问题的话,我们准备明日就送到电影局审片,审完片后由中影举办看片会,看看能卖多少拷贝,顺便再讨论一下在海外发行的问题。”
“完全同意。”刘一民笑着说道。
张鑫炎和几位副导演第一次来华侨公寓,刘一民带他们参观了一下自己的书房。
五名副导演里面李文化很活跃,陈大导的父亲陈怀楷比上次沉默了许多,谈论的时候也刻意避开了陈凯格,仿佛是怕刘一民再次提及当年陈凯格骂他的事情。
陈凯格从北影学院毕业之后,先是到了北影厂青年制片厂,后被借调到了桂省电影制片厂和老谋子汇合了。
陈怀楷想带着他来见见刘一民,陈怀楷知道,导演能力再重要,还是要靠本子。
但陈凯格是个打着不走,牵着倒退的倔驴,想要把他的脑袋按下来何其艰难。况且陈大导也有自己的骄傲,刚毕业就拍出了《黄土地》,获得了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一时间风光无限。
书房里,大家欣赏着刘一民的书架和获得过的奖品,尤其是意大利那银质奖杯被大家摸来摸去。
张鑫炎想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拍的剧本,可惜他感兴趣的都被拍完了。
当汪阳看向刘一民翻盖在桌边的手稿时,刘一民又假装漫不经心地用一本书压在了手稿上面,汪阳冲刘一民露出质询神色,刘一民低声说道:“保密。”
汪阳不解,但仍然点了点头,随即又不甘心地问了句:“是哪种级别的,是个人的还是”汪阳用手指了指天花板。
刘一民没说话,也指了指天花板、
“好!”
当看到刘一民书架上的《童话大王》杂志时,汪阳会心一笑:“我的两个孙女儿就等着你这个《童话大王》呢,简直是爱不释手,我孙子天天自称‘虹猫少侠’。”
说到最后,汪阳的话里带着几分不解,不明白小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
刘一民说道:“跟着虹猫走学不了坏,只能学会行侠仗义。”
“希望吧,《童话大王》销量达到五十万册了,这数据没有水分吧?”
“没有一点,您老多给孙子孙女买,我们过两月就能冲击六十万册了。
汪阳忍不住说道:“瞧你们牛的,外面都在说你们《童话大王》现在牛的不行,还真是。”
“牛是因为我们有实力啊,不是吹牛,吹的牛皮总有吹爆的一天。”
在书房里聊了约一个小时,汪阳几人离开了华侨公寓,临走的时候汪阳交代,明天在审片的时候请务必到电影局和他们一起。
“好。”刘一民跟汪阳等人一一握手再见。
刘一民看了看时间,回到书房里继续忙碌去了。关于邓老的资料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刘一民正式开始动笔,争取在3月底就能写出来。
11点半左右,刘一民管着刘雨和刘林,让喜梅去做饭了。
刘雨和刘林两人各拉着刘一民的一条胳膊,不断地晃动,搞得刘一民跟被电了一般。
刘一民无奈将两人搂在怀里:“爸爸教你们认字好不好?”
“好!”
两人嘴上说着好,刘一民真拿书教他们“阿啵呲嘚”的时候,一个个嘴都不张,只是一个劲儿的傻笑。
等饭做好,两人又不肯好好吃饭,气得刘一民来了一个杀鸡儆猴,两人才老老实实地张嘴接受喂饭。
刘雨越吃越委屈,等吃了五口之后,两颗小泪花顺着肥嘟嘟的小脸流下,刘林看到后,拿纸给刘雨擦泪。
“你们这搞的跟我欺负你们俩似的。”
喜梅在旁边说道:“刘教授,我来哄他们两个吃饭吧,您先吃。”
喜梅将刘雨抱在怀里,刘林站在旁边,喜梅先把长面条用筷子夹断,再一根一根的给他们喂,喂的时候像做游戏一样,一人一根。
“唉,你照顾两个小家伙也不容易,这个月开始再涨一百块钱工资。”刘一民说道。
喜梅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可置信地看向刘一民,刘一民说道:“多劳多得,现在他们奶奶也不在,你比平常干的多的多。”
“谢谢刘教授,谢谢刘教授。”喜梅连声说道。
“没啥,不用谢,要说谢,也是我们谢谢你,帮了我和他妈妈的大忙了。”
吃完饭没多久,两个小家伙就犯困了,喜梅将他们抱到房间午睡:“让我看看你们两个谁先睡着!”
两个小家伙争相闭上眼睛,装作熟睡的样子。
刘一民看到两人乖巧的样子才放心地回房间午休了,下午的时候回到燕大上课。
第一节上完回到文研所给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分发了一下国外关于国际传播的研究资料,让他们尽快熟悉。
李良荣向复旦提交了延迟返校申请被复旦中文系批准了,现在成了刘一民的新华社研究项目的助手。
资料分发完毕,刘一民将闫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没来得及问你,你考研考的怎么样?”刘一民看向闫真。
闫真轻松地说道:“过线肯定是没有问题,今年的专业课考题考了您的文学思想,我经常跟在您身边,我自然非常了解。”
“我的文学思想?”
燕大今年的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课的考题是严家炎和吴组缃等几个教授出的。
“是啊,除了整体的文学思想,还出了《宠儿》的魔幻现实主义。”闫真笑着说道。
“那你好好准备复试。”刘一民说道。
当然复试闫真肯定是没问题的,研究生笔试成绩相对很客观,但面试就很主观了,燕大的几个教授对闫真印象很不错,到时候面试只要不打复试老师,估计都能过。
闫真正准备走,刘一民说道:“明天上午我不过来,吴组缃教授那边有份文件,你记得找他对接一下。”
“我知道了,刘老师。”
翌日早上,刘一民和朱霖吃过饭后,两人骑着摩托车一起朝市内骑去,到了天安门附近,刘一民向南拐,再走了一会儿,终于来到了电影局门口。
刘一民刚把摩托熄火,汪阳等人就坐着吉普赶到了。
汪阳身穿黑色风衣,皮鞋擦的锃亮,头发上抹了头油,神气无比。
“汪厂,您这打扮的怎么跟新郎官一样?”刘一民忍不住说道。
“今天就跟新郎官差不多,这叫一扫颓气。我得让局里和中影的丁达明看一看北影厂的气势。”
走进电影局,在电影局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他们先在审片室等了会儿,没过多久夏言就来了。
跟刘一民寒暄了几句,冲汪阳点了点头,中气十足地说道:“看你们的表现,你们要是不中用,就别说部里不给支持。”
汪阳挺直了胸膛说道:“沈老,您放心,一分价钱一分货,两百万肯定不能只听个响。”
等中影丁达明过来的时候,汪阳拍了拍丁达明的胸膛:“老丁,你可得给我使劲儿卖。”
“我先看看。”
今天不组织各省分公司订购拷贝,真正的看片会在后天举行。
等到人来齐后,放映员开始放映。
电影自从开始播放,众人就屏住了呼吸认真看了起来,电影局的这群人看的时候,要认真看台词,看镜头语言,不仅仅是看是否精彩。
一百分钟的电影播放完后,中影公司的丁达明率先鼓掌,激动的起身冲大家说道:“这样的电影,在国内至少能卖一千五百个拷贝。”
“老丁,我们可是冲着外汇去的。”汪阳笑着说道。
丁达明看向汪阳:“国外不敢保证,但是在香江、在东南亚,一定有很大的市场。香江和香山澳上映好说,在国外上映肯定时间要晚。”
“别忘了我们的分成。”汪阳忍不住说道。
“瞧你那小气样,我们肯定按规定走。”
夏言看向旁边的电影局局长:“电影局的同志们怎么看?”
“成功过审!”
“好,汪阳,你们这次拍的不错。鑫焱导演,辛苦你了。”夏言看向一直没有说话但神情振奋的张鑫炎。
“沈老,您过誉了,这也是北影厂给我的机会。我们在香江拍电影,也想大陆的电影走出去。”
夏言赞赏地点了点头,起身跟张鑫炎握了握手:“辛苦你了,辛苦你们了。在以前那个年代,你们在香江能一直坚持战斗,苦了你们了。”
听夏言提起以前,张鑫炎也唏嘘不已。
审完片后刘一民没有久留,直接离开了电影局。
两天后,汪洋兴奋地告诉刘一民,在《霍元甲》的看片会上,总共卖出去了二千一百二十个拷贝。
“两千一百二十个啊,远远超过丁达明的预计,这家伙嘴都笑歪了。”汪阳忍不住将这数字重复了好几遍。
这个数字已经创下了近几年电影拷贝的售卖记录,汪阳还算了一下,要是再多卖七百多个拷贝,那就相当于国内每一个县都能分得一部《霍元甲》的拷贝。
刘一民笑着说道:“这下不担心赔钱了吧?”
“不担心了,按照规定,卖了如此数量的拷贝,部里至少要给我们再补贴三百万。”
中影公司光卖拷贝卖了近四千万,文化部补贴背影三百万跟玩儿似的。
《霍元甲》拷贝创下电影记录,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北影厂在兄弟厂面前好好地出了一次风头。
汪阳睡着了都能笑醒,梦见自己戴着红绣球,旁边各大电影厂厂长冲他说着恭喜,说完之后,一群老外冲了过来,手里面拿着美金英镑。
看到汪阳如此得意,八一厂的刘佩然实在是坐不住了,直接跑到学校等刘一民。
可惜刘一民跑到央视录节目去了,刘一民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在当今这个时代,青年人能做什么。
青年人的概念不仅限于大学生,也包括青工,甚至包括想下海的人。
在节目里,刘一民认真地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政策和经济环境,为青年人指明方向,让他们能够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时机。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如此众多的机会就在你的手边。当然,我们也要根据个人的能力,去选择自己的未来。
我相信,在国家经济昂扬向上的年代,个人拥有广阔的天地。但我们也不应该在金钱的潮流中迷失自己.”
刘一民一连录制了两期节目,一期谈青年的机遇,另一期谈青年的道德和文化坚守。
要是只谈机会,估计刘一民一定会被人批一味地向钱看了。
录制完节目,节目制片人走到刘一民旁边,告诉他自从第一期《青年夜话》录制以来,收到了大量的青年来信。
“你们把信整理整理,将青年的问题归类整理一下。另外有好的来信也可以在节目里广播出来,咱们要丰富一下内容。解青年之惑,不是光咱们说,更要听青年有什么困惑。”刘一民说道。
“行,我们一定将来信好好整理,可是这些信有点多,整理完怎么办?”
“多?等凑够一定数量,不行的话送我家里,有地方放。”
“好。”
刘一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跟着制片人去仓库看了看,里面有两大麻袋。
“还行,会越来越多的。”刘一民拍了拍制片人的肩膀。
刚准备走,刘佩然的电话就从燕大打到了央视,刘一民说道:“刘厂,咱们家里面见。”
“行。”刘佩然迅速挂断了电话。
到了华侨公寓,刘佩然正陪着刘雨和刘林玩耍,看到刘一民后,抱着刘雨看向了刘一民。
看到刘佩然的眼神,刘一民笑道:“老刘,你别急嘛!”
“一民,我怎么能不急嘛。”
喜梅从刘佩然的手里接过刘雨,刘一民将他带进了书房。找《绣春刀》剧本的时候,刘一民询问刘佩然《忠犬八公》考虑的怎么样。
“一民,真能挣钱吗?”刘佩然再次发出了来自灵魂的疑问。
“把‘吗’去了,不但能挣钱,还能挣刀乐!”
刘佩然沉思道:“你觉得投资要多少?”
“估计四十万足够。”
刘佩然没说话,接过刘一民手上的《绣春刀》剧本看了起来,剧本还差一点就写好。
刘佩然一下子就被剧本给吸引住了,一声不吭地坐到沙发上看了起来。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06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