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极速车神 > 第31章 训练生活

第31章 训练生活


青训生活,正式开始了。

    对于陆之洲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陌生的、新鲜的、充满挑战的,同时也是充满乐趣的。

    赛车训练的第一课,并非直接坐进驾驶座里手握方向盘,而是从身体和头脑开始。

    在坐进驾驶座之前,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青训学院没有硬性规定起床时间,全靠自觉——

    哪怕是针对勒克莱尔、陆之洲这样全额赞助的学员也没有,他们只需要牢牢铭记一点:全额赞助不是永远的,随时可能改变,这就已经足够。

    一般来说,陆之洲早晨六点半到六点四十五起床,以慢跑开启全新一天,围绕马拉内罗小跑一个小时。

    八点前后,进入健身房,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开始体能训练,核心力量、平衡训练、颈部力量等等。

    陆之洲的身高略高,并且还在持续生长,所以他需要做的第一步是调整身体的肌肉含量,尽可能在保持体重的同时,增加身体的力量、耐力、协调等等,这些需要配套饮食、训练、日常作息展开。

    而且,重点在于坚持。

    现在,陆之洲终于明白罗萨娜那一顿晚餐的珍贵了,一旦进入训练食谱,吃饭也就是“把食物塞进嘴巴里”的一项任务。

    每一餐的食材、份量、搭配全部经过设计。

    主食是牛排、鸡胸肉、鱼肉、还是意大利面,配餐是燕麦、藜麦、糙米、还是全麦面包,蔬菜搭配是西兰花、菠菜、芦笋、还是胡萝卜,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全部都严格控制。

    甚至就连一根香蕉、三颗鸡蛋、二十克杏仁这样的细节也不例外,完全没有传说中意大利式的散漫随性,更像是德国人的刻板严谨,令人怀疑这里是梅赛德斯奔驰青训的程度。

    一日三餐之外,上午、下午、晚上各自分别有一次加餐。

    全部由营养师严格根据陆之洲的情况专门设计,每天看着自己的餐盘,再看看勒克莱尔、周冠宇他们的餐盘,陆之洲有种“疯人院既视感”,就差饭后再来一个塑料杯装着红色蓝色的药丸了。

    如果说饮食配置展现的是日常生活的缜密管理,那么其他课程安排则完美展现法拉利的专业底蕴。

    上午,整整两个小时体能训练结束之后,休息调整十五分钟,陆之洲就进入理论课程——

    和学校上课一样。

    从空气动力学到旗语规则,从数据分析到比赛策略,应有尽有,不仅是入门课程而已,还有专业课程。

    尽管入门课堂只有陆之洲一个人,法拉利青训学院的老师依旧尽职尽责,全方位为陆之洲科普一个专业世界。

    毫无疑问,这是陆之洲最为感兴趣的部分。

    以前,开车全靠自学、赛车全靠直觉,尽管家里有一位专业人士,但陆骋也是自学成才,不够专业也不够系统。

    现在,陆之洲终于有机会系统性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从原理层面理解,并且触类旁通地全面展开。

    一般来说,车手和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一样,他们倾向于实践,亲自上阵,没有人喜欢枯燥的理论学习,这是一群习惯于依靠身体去碰撞去接触去学习的人,大部分人对于课堂学习都没有什么好感。

    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陆之洲。

    “你说的这个下压力变化,是不是也会影响高速弯的入弯速度曲线?那为什么上节课讲的车高设定又能够抵消这部分影响呢?”

    九十分钟的课堂,只讲完原计划的三分之一内容,你来我往的热烈讨论根本停不下来,老师大汗淋漓,午餐都错过了,最后还是蒙法蒂尼亲自出马,把这个可怜的家伙从“陆之洲的十万个为什么泥沼”里拯救出来。

    窸窸窣窣、议论纷纷。

    有人说那位老师是被蒙法蒂尼公主抱出来的,因为满头大汗几乎脱力;有人说那位老师回去之后在办公室里崩溃,号啕大哭到脱水;有人说那位老师觉得受到羞辱,一状告到马尔乔内那里,威胁辞职。

    种种传闻,沸沸扬扬,以至于勒克莱尔他们看到陆之洲都不由膝盖打颤,学员背后暗暗吐槽他是大魔王。

    然而,谣言终究只是谣言。

    那位老师没有辞职,不仅没有,而且精神抖擞、兴高采烈,教学的热情前所未有得高涨。

    以前,学员们都是囫囵吞枣得过且过,仗着自己从小赛车,基本原理早就烂熟于心,思考方式也已经定型,继续深入学习的时候往往不求甚解,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互相印证罢了,以至于老师的教学也束缚在框框架架里,枯燥无味,提不起精神。

    但陆之洲不同。

    野路子,这是坏事却也是好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时而可能犯基础性的低级错误,时而又带来令人大开眼界的奇思妙想,以至于老师也摩拳擦掌地进行备课,开始探索自己理所当然的那些认知。

    现在,每天上午的理论课演变为马拉内罗青训基地里最神秘的区域,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课堂时间的流逝,甚至在课堂结束后,蒙法蒂尼作为法拉利青训学院的技术顾问,也常常被拉过来加入讨论。

    对此,阿莱西嗤之以鼻。

    “装。他就继续装吧。”

    “赛车又不是写论文,坐在课堂里用嘴巴吹牛,真正上赛道以后,原形毕露,一直研究理论又成不了世界冠军。”

    “不过,正好,他就是这样的类型,符合人设。从课本到模拟器,样样精通,就是不擅长真正的赛道,哈哈哈。”

    奚落,嘲讽,攻击。

    阿莱西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和鄙夷。

    对此,陆之洲没有反驳,根本不屑回应,始终淡定,全心全意专注在理论训练上,这一份态度又让蒙法蒂尼暗暗赞叹。

    这一份定力和理智,着实出色。

    刚刚进入青训学院的年轻人往往心高气傲、急于求成,还没有学会走路,一个两个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开始飞翔。

    蒙法蒂尼早已见怪不怪,在法拉利青训学院的这些年,几乎每个学员都询问过同一个问题。

    “我什么时候可以上赛道?”

    他们不理解,模拟器已经如此逼真,车感、赛道、环境细节一应俱全,为什么还不能真正地上赛道。

    蒙法蒂尼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解释,不能操之过急,理论知识和模拟器训练打好基础,再上赛道也来得及。

    F1,哪怕经过三十年技术跃迁、哪怕安全标准不断攀升,依旧是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运动之一。

    在这里,车速动则三百公里以上,刹车距离以米计算,一个错误一个偏差,可能就要直接撞上护墙,甚至命丧当场。

    在那些极速弯角里,车手需要依靠一百五十毫秒的反应、在超过六个G的加速度下,用血肉之躯对抗比自己体重超出一百倍的冲击力,在真正的铜墙铁壁和速度极致面前,人类身体的脆弱被暴露无遗。

    人们至今不敢忘记,1994年,“车神”塞纳在伊莫拉赛道殒命,年仅三十四岁。

    赛车幼苗跪求各位书友的支持,追读!追读!追读!少年在此表示真心感谢!

    

    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49/111111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