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广场协议
何雨柱带着任务去了朝阳饭店,并没有见到娄晓娥。
询问了服务员之后,才知道娄父的身体不好,她在家里照顾娄父。
何雨柱给她打电话,简单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从饭店出来,何雨柱并没有回去,而是在附近转悠。
家里的小院给何大清住了,何雨柱也一直没有购买四合院。
他现在想要找个安全的地方,给他当工作室。
何雨柱想要生产电动自行车,就要用后世的技术。
他对这个懂的并不多,靠他自己是弄不来技术的。
空间中的电动自行车,来路不好解释,不能直接拿出来。
这也难不倒何雨柱,他可以把电动自行车分解,把四大件拿出来
采用逆向工程,研究出那些东西的制造工艺。
四大件弄了出来,其他的就好说了。实在不行,何雨柱可以去上海自行车二厂去挖人。
很快他就看中了一处破旧的工厂。
这处工厂,以前是街道的集体企业,后来干不下去了,慢慢的就荒废了。
何雨柱对这个地方挺满意,就准备找人问问,看能不能买下来。
他算了一下时间,知道娄晓娥该过来了,就回了饭店。
到了饭店,正好娄晓娥停下了车。
“什么事情那么着急。”
“去办公室说吧。”
进了办公室,何雨柱先说了咨询公司的事情。
娄晓娥听了之后有些心动,还有一些担忧:“让我帮着买设备还成,可咨询公司这一块,我真不熟悉。”
何雨柱却不在意:“你找个熟悉这个行业的人,组建一个公司就可以。
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只要干的好了,部委的那些小项目,我保证都能拿到手。”
娄晓娥道:“小项目才赚几个钱啊。”
都知道大的项目赚钱,但何雨柱没那个胆子虎口夺食。
再者说,何雨柱并不指望这个咨询公司能赚多少的钱。
他弄这个咨询公司,是为自己服务的。以后他的电动自行车出国,还要用到咨询公司。
“别那么贪心。我找你还有别的事情。”
“什么事情啊。”
何雨柱道:“我想好了,打算下海,咱们一起搞企业。”
娄晓娥一听,立刻就笑了起来。她早就想让何雨柱这么做的。
她发现,何雨柱的眼光特别的好,总能找到赚钱的点子。
而且何雨柱的背景深厚,有何雨柱加入,企业遇到了的麻烦会少很多。
“你跟静涵商量了吗?”
何雨柱道:“商量过了。他也支持我。”
娄晓娥就更满意了,问道:“那你说,咱们先做什么生意。”
“让你做多日元的事情,你做的怎么样了?”
大名鼎鼎的广场协议,何雨柱又怎么会忘记。
他早在三月份,就提醒娄晓娥,准备做多日元。
娄晓娥立刻就皱起了眉头:“我听你的话,把手里的资金全都投入了进去,还弄了不少的杠杆。
这次要是失败了,我就完蛋了。连饭店都要赔进去。”
何雨柱道:“你怕什么,我的身家不是也给你了吗?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娄晓娥不满的道:“你当然不怕了。去银行借钱的人是我,到时候银行追债也是找我。”
何雨柱看了一下娄晓娥办公桌上的日历,说道:“今天是9月20号,再等五天,你就在家里数钱吧。”
娄晓娥一脸疑惑的看着何雨柱,想要问清楚。
何雨柱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道:“这是我从军方弄来的情报。
我得到消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财长在纽约开会,要签署一份协议。
协议的大概内容就是美元对日元汇率高估,以及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问题。”
娄晓娥听的一愣一愣的,但没有怀疑。他不是相信何雨柱,而是相信军方的情报不会错。
以何雨柱的背景,弄来军方的情报,并不难。
她也就是被唬住了。
只要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的破绽。
最大的破绽是,时间问题。现在几个国家才开会,可何雨柱半年之前就开始让她准备了。
军方的情报再牛,也不可能提前半年,就得到消息。
“希望你说的是真的吧。”
何雨柱道:“你就安心吧。我也借了不少的钱。我岳父那里,大舅哥那里,还有大领导那里,雨水雨晴姐妹等等。
能借的人,我都借了一遍。
真要赔了,我欠的人情就大了。”
有赚钱的机会,何雨柱当然不会忘了自己人。
正好当时要开饭店,何雨柱就用入股饭店这个借口,找他们借的钱。
真要说借钱炒股,他们肯定会担心。
等赚钱了,何雨柱再跟他们说实情。有了这个借口,他们就能光明正大的用这些钱。
娄晓娥却不信何雨柱的鬼话。
别人不知道,她知道的很清楚。何雨柱当时拿出来一箱子的黄金,把她都给吓傻了。
她不是没见过钱,可却想不通,何雨柱是怎么弄来那些钱的。
除了钱,还有一些珠宝首饰,样子特别的精美。她拿出去卖了不少的钱。
“你到底那句话是真的。”
何雨柱笑着道:“你就别管了。听我的准没错。
我打算把那边的破旧厂子买下来,弄一个研究中心。”
娄晓娥问道:“你又要搞什么鬼?”
何雨柱也没有隐瞒,直接说了出来:“我打算研究电动自行车。”
“你弄那玩意干嘛?电动自行车的市场没那么大。真要想弄车,还不如弄摩托车。”
电动车在这个时代,确实没那么大的市场。
但何雨柱却知道,未来电动自行车的市场却很大。
电动自行车取代了自行车,成为了老百姓代步的首选。
“摩托车用油,油比电贵。”
“可是摩托车跑的远。我跟你说,以后国家发达了,会建很多的加油站。给摩托车加油会很方便。
电动车就不一样了,跑的不远,充电还不方便。”
正常来说,娄晓娥说的没有错。电动自行车真正推广,要到两千年之后。
何雨柱考上大学之前,他所在的城市,电动自行车还不算多。
等他工作了,街道上的电动车才多了起来。
其中的制约,就是电动自行车的续航不够。续航不够的原因,则是电池不行。
这对何雨柱来说,却不是问题。
等他拆解了空间中的电动车,把电池拿出来。只要研究出了生产工艺,电动车的续航就能解决。
没有了续航的焦虑,相信电动自行车会有足够的市场的。
“这些是技术问题,只要肯花钱,就能解决。”
“你说的轻松,钱呢?”
“等。再等几天,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此时何雨柱特别希望,广场协议赶紧签订。(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70/111094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