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七月流火
转眼就到了七月。
随着《保密局的枪声》这部电影上映过了半月,热度渐渐下来了,林莹的茶叶蛋买卖也慢慢恢复了正常,从最高的两百多个的峰顶销售额渐渐回落,降到了原本正常的数字。
这时候,魔都的天也开始热了,从初夏正式进入了夏季。
七月流火,这句话太能形容魔都的夏天了,相比北方的干爽,处于江南的魔都夏季是很难熬的,湿度大气温高,而且现在连空调都没有,再加上他们借住的地方又是一个阁楼,夏天时这阁楼里几乎和蒸笼一样热,就算打着扇子晚上也很难睡着。
实在是没办法,周继业和林莹只能学着如今的魔都人直接睡在大街的人行道上。
一到傍晚时分,人行道上全是附近出来纳凉的居民,从家往外搬躺椅甚至折叠床抢占一个地方,把这些摆在人行道上,这就是魔都人的所谓乘风凉。
这样虽然不雅观,可毕竟在外面比在家凉快不少,有些人一般熬到下半夜就收拾东西回自家睡,但也有不少人直接就睡在路边。
周继业他们的阁楼实在热的没办法呆人,只能临时学着大家睡外面,好在他们两人平日都起的早,一个要去郊区收老母鸡和鸡蛋,另一个要准备去电影院那边出摊卖茶叶蛋,睡在外面反而方便些。
“得想办法另找个地方。”
一天林莹悄悄和周继业这么说,这还没到八月呢,阁楼里就热成这样了,等到了最热的天可怎么办?总不能一直都睡路边吧?
就算现在的天没有四十多年后的那么热,高温一般最多也就三十五六度,持续的时间也不算长。可问题在没有空调的时代,这样的高温天实在是太难熬了。
等到冬天,阁楼的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
夏热冬凉说的就是这种鸽子笼,魔都湿冷的冬天可是要冻死人的,继续这么住下去实在是受不了。
何况还有件事让林莹心里不安,就是房东王阿姨对他们的态度如同她之前担忧那样逐渐起了变化。或许是察觉到了什么,也或许是见他们做买卖火热有些嫉妒的缘故,哪怕林莹时不时拿几个茶叶蛋堵她的嘴,可茶叶蛋吃多了,王阿姨也有了“抗性”。
从前几天起,王阿姨时不时就拿些话点他们,还故意问林莹的户口怎么样了,说什么接到街道那边的通知需要登记之类的话,这无非就是想拿捏他们弄点好处。
这让林莹感受到了压力,何况当初租王阿姨的阁楼也是因为他们初来乍到实在没地方去。现在靠着两头的买卖他们多少也攒了些钱下来,渐渐对这时代的魔都也熟了,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赶在和王阿姨彻底撕破脸之前另找地方合适些。
可以他们的身份要再租个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关键就是他们的户口问题。没有魔都的身份,就算再找到房恐怕也住不久,但这也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找地方再说。
对于魔都户口的问题,无论是周继业还是林莹都没办法。
在魔都想弄一个户口实在是太难了,况且他们还都是农民身份,一没渠道二没背景,去哪里搞呢?
为了找新的住处,林莹那边一直在打听着,周继业这边也是一样,周继业还特意托了老文,作为魔都人的老文做这件事可比他便利多了,而且这段日子相处下来,周继业和老文的关系算得上很不错,能称得上朋友两字。
这一天,周继业和往常一样出摊卖老母鸡,二十只老母鸡不到中午就卖了精光。
一旁的老文负责杀鸡,两人配合默契,靠着这个活,老文这些日子说实话也赚了不少。
“老弟,上次你托我问的房子有消息了。”
帮着周继业把摊位打扫好,老文接过周继业递来的烟,划着火柴两人点上。抽了口烟,老文低声对周继业道。
“真的?具体说说。”
周继业顿时一喜,连忙追问。
房子这个事他急的很,这几天王阿姨那边明显有些不对劲,总不能等着最后真正闹翻了再搬吧?要搬就趁早,这点周继业和林莹已经达成了一致。
“三个地方。”老文说道:“第一个地方就在菜场这,前面弄堂里27号有个亭子间要出租,房间还算方正,租金不便宜,一个月要六元钱,这一幢住了四户人家,一楼是一对老夫妻,亭子间上的二楼是两户,一户是一家四口,小夫妻带着两个孩子,还有一户三口,两个大人和一个还没结婚的女儿。”
“另外三楼还住着一户,这家有五口人,两个老人三个子女,要出租的亭子间是一楼那老夫妻的,他们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这房子就空出来了,打算租出去补贴一下。”
“这么多户?”周继业微微皱起眉头,他们现在住的地方都是王阿姨家的,但老文说的这房子却住了四户人家,如果他们搬进去就成了五户人家,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实在不方便,自己卖老母鸡也就算了,每天早上收来当天就卖完,可林莹还要卖茶叶蛋呢,这茶叶蛋每天晚上都要提前煮好,人多了时间久了弄不好久有麻烦。
“还有两个地方怎么说?”周继业暂时没看上第一个地方,虽然离得近可住进去估计麻烦不少,还是听听其他的房子情况再做决定。
“第二个地方远些,离这里两站路,房子情况和租金同27号那边差不多,不过里面就住了两户人家……。”老文继续说道,仔细听着他的讲解,周继业心里盘算着,这户情况要比上一户好些,但也好的有限,而且有个关键问题就是离这边远,两站路可不近,周继业骑自行车问题不大,但林莹卖茶叶蛋就麻烦了,每天推着小车来回得走一小时呢,实在是不方便。
“最后一个呢?”
“最后一个呢其实不算是正经房子,不过离这倒也不远。”
“不是正经房这话怎么说?”
老文把情况和周继业仔细说了说,原来他说的最后一个地方算是临时房,位于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往西一条街的弄堂里。这个弄堂可比王阿姨的房子好多了,王阿姨的房子是里弄的石库门房,而那边弄堂里的房子都是成片的洋房。
这条弄堂里的房子建造于四五十年前,算是魔都当年不错的洋房小区。当然和林莹家的洋房略有不同,如果说林莹家的房子是独幢别墅的话,那么老文所说的弄堂里的房子就是联体别墅。
当年这里住的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后来因为时代的变迁就成了普通的居民小区,而且弄堂里的格局也有了变化。
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魔都的人口不断增加,市区居住情况很紧张,有些区域就产生了一些私人搭建房子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事在大城市很常见,不仅是魔都,就连京都那边也是一样,这房子都是临时搭建出来的,要放在几十年后是妥妥的违章建筑。
按理说那片弄堂是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的,毕竟就算里面的居民早就不是之前的居民了,但新搬进来的大多也是有些身份的人。可问题在于当时的情况特殊,小区里的有些人见其他地方这么搞,多多少少也动了类似的心思,在这里面也搞了些搭建的房子。
后来类似情况越发严重,上面直接就喊停了,对于滚地龙那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对梧桐区这边却采取了要求恢复原状的清理政策,所以许多违章建筑全给拆了,可也有很小部分依旧保留了下来。
“这房子是一个平房,当初是靠着洋房的小花园搭建的,房子的一大半就在花园里,只向外面延伸出了一部分,六八年街道拿去当了仓库用,所以后来清理的时候就没要求强行拆掉。”
“那些年房主出了点事,去年落实政策,房子还给了原来的房主,包括这个临时建筑也到了房主手里,现在这房子空着,房主自己也不住,我一个亲戚和房主是同事,你前几天不是说要租房么,我找人打听了下,我亲戚听说后就推荐了这里。”
周继业想了想觉得这个地方可以去看看,毕竟离着近方便,至于搭建房什么的他也无所谓,只要能住人就好。而且那边小区周继业之前路过,相比他们现在住的地方环境要好不少,如果房子可以的话倒不是不行。
“房子多大?租金又怎么说?”
“听说大约二十平的样子,我也没去看过,租金嘛略微贵点,对方开价要八元。”
“八元?”
这个价格有些贵了,但二十平的面积却不小,这可比他们现在住的鸽子笼阁楼要强了许多。周继业琢磨了下,让老文和对方约个时间,打算和林莹先过去看看再说,不管怎么样先得瞧过才能确定。
当天晚上,周继业把这个事和林莹说了,林莹的看法和周继业是一样的。
27号的房子住的人太多,而另一套房子却离得太远,这两套房子都不合适。反而那个平房如果可以的话倒能考虑,而且离着也近,对于他们来说更合适些。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43/1111112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