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68章 67:霍健起

第68章 67:霍健起


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日,星期二。

    清晨的阳光透过北影厂行政楼会议室的窗户,将老式木质桌椅照得发亮,空气里漂浮着细微的尘埃。

    吊扇在头顶不紧不慢地旋转,试图驱散京城夏日的闷热。

    《家和万事兴》碰头会议将在此举行。

    王盛推开会议室厚重的木门,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正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烟雾缭绕——这年头的会议室,烟灰缸是标配。

    见到王盛进来,交谈声略低,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这个年轻的“项目负责人”身上。

    好奇、审视、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在空气中无声交织。

    “王总,来得早啊!”

    史栋明主任笑着站起身迎上来,他今天显得精神不错,主动为王盛引荐:“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家和万事兴》项目的总负责人,盛影传媒的王盛总经理。”

    “各位老师好,我是王盛,辛苦大家今天过来。”王盛面带微笑,态度不卑不亢,目光沉稳地扫过在场众人,一一与站起来的各位握手。

    史栋明挨个介绍:“这位是摄影师傅赵晓军,厂里的老人了,掌镜经验丰富……这位是灯光师傅钱卫国,技术没得说……美术指导于兰,对场景把控很细腻……这位是制片主任周伟,负责剧组日常统筹和后勤保障,心细……”

    王盛认真听着,与每位被介绍到的老师握手,简短寒暄,记下他们的名字和职位。

    这些都是北影厂体系内的技术骨干,经验丰富,是项目能顺利执行的基石。

    最后,史栋明引着王盛走到靠窗坐着的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气质温和儒雅、戴着眼镜的男子面前,语气格外郑重了几分:“王总,这位可是我特意为你请来的强援,霍健起,霍导。

    霍导虽然年轻,但功底扎实,想法独特,之前参与过几部片子,艺术感觉非常好。

    这次由他给你做副导演,帮你把控现场、协调调度,你就能更专注于导演的整体构思和演员表演了。”

    王盛心中一震。

    他确实感到了惊喜。

    霍健起!

    这可是后来凭借《那山那人那狗》、《暖》等作品屡获大奖,以画面唯美、情感细腻著称的导演。

    他去年刚刚拍完自己的电影处女作《赢家》,虽然没多少票房,但在厂内已是公认的潜力股,艺术修养深厚。

    史栋明能把这样一位未来之星安排来给自己这个“新手”当副手,绝对是下了血本,也体现了厂里对这个项目、对王盛的重视程度。

    王盛立刻伸出双手,紧紧握住霍健起的手:“霍导!久仰大名!史主任这可真是……让我说什么好!您来辅助我拍这部电视剧,实在是大材小用了,我这心里既感激又惶恐啊!”

    霍健起微笑着站起身,他个子很高,态度谦和,推了推眼镜道:“王总您太客气了。厂里的项目,又是史主任亲自交代的任务,我肯定尽力而为。谈不上什么大材小用,互相学习,共同把片子拍好才是正经。”

    史栋明在一旁哈哈一笑,拍着王盛的肩膀:“盛子,你也别有什么压力。健起是自己人,踏实肯干。你们俩一个思路活、懂市场,一个懂艺术、有经验,正好互补。这班子搭起来,我看这戏准成!”

    寒暄过后,众人重新落座。

    椭圆形的会议桌,王盛自然坐在了主位,史栋明和霍健起分坐两侧,其他部门负责人依次而坐。

    王盛清了清嗓子,会议室内立刻安静下来。

    他面前摊开着《家和万事兴》的剧本和一本崭新的笔记本。

    “首先,再次感谢史主任为我们项目搭建了这么强大的班底,也感谢霍导和各位老师能在百忙之中加入进来。”王盛的开场白简洁有力:“时间紧,任务重,咱们就不多说客套话了,直接进入正题。”

    他拿起剧本,开始向整个核心团队阐述项目定位和整体要求。

    “咱们这个《家和万事兴》,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家庭喜剧’。目标是在春节期间播出,让老百姓看得开心,看得热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过年的喜庆气氛。所以,整体基调要明快、温馨,喜剧效果要自然、生活化,不能咯吱人笑,要让人会心一笑。”

    他看向摄影师傅赵晓军和灯光师傅钱卫国:“赵师傅,钱师傅,影像风格上,我要求色彩饱满、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暖洋洋的家庭氛围。

    多用固定机位,稳当点,少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运动镜头,咱们是讲故事,不是搞视觉实验。

    室内戏,尤其是‘家’的场景,灯光要打得通透,有生活气息,别弄得跟舞台剧似的。”

    赵晓军和钱卫国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赵晓军补充道:“明白,王导。我们会提前看景,根据实际环境设计机位和光位,保证画面质感。”

    王盛又转向美术指导于兰:“孙指导,美术方面是关键。故事背景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北方城市家庭,道具、陈设一定要真实、接地气。

    老爷子的家要有点旧东西,显出年代感和生活痕迹;女婿家的布置要体现经济条件不错,但也不能太浮夸。

    特别是‘于奶奶’这个身份带来的细节,比如不合身的旧衣服、略显滑稽的头巾等,要做得既夸张又可信。”

    于兰拿出小本子快速记录着,抬头道:“王导放心,我会仔细研究剧本,做好人物分析和环境设定图,确保每个场景都符合人物身份和剧情需要。”

    接着,王盛对制片主任周伟说:“周主任,制片这块就辛苦您了。拍摄周期初步定在九月中旬开始,预计三周内完成。

    您需要尽快拿出详细的拍摄计划表、预算清单。

    人员调度、场地协调、食宿交通、物资保障,这些繁杂的工作都靠您了。

    特别是演员档期,赵苯山老师、郭大老师、宋玬玬老师那边要提前沟通确认好,确保拍摄顺畅。”

    周伟经验老到,沉稳地点头:“王导,我已经开始着手了。预算和计划表初稿本周内就能出来。演员协调我会亲自跟进,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王盛看向身旁的霍健起,语气转为商量和尊重:“霍导,现场执行和演员表演这一块,您是行家,要多倚重您了。

    我会把握整体方向和节奏,但具体的场面调度、镜头衔接、以及对演员表演的细微调整,尤其是和赵老师、郭老师、宋老师这样的戏骨对戏时,需要您帮我一起把控,确保表演的火候到位,既生活化又有喜剧张力。”

    霍健起一直安静地听着王盛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工作,眼神从最初的好奇、观察,逐渐变得专注和认可。

    他原本或许对这位年轻的“老板”是否真懂拍摄存有疑虑,但此刻王盛展现出的清晰思路、对各部门要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项目整体气质的明确构想,完全不像个新手,更像一个胸有成竹的成熟制片人兼导演。

    听到王盛的话,霍健起诚恳地回应道:“王总您太谦虚了。您对项目的定位和各部门的要求非常清晰、专业,我心里已经有底了。您放心,现场执行我会尽全力配合您,协助您把您的想法落实到每一个镜头里。演员表演方面,我们可以一起研究,共同探讨,力求最佳效果。”

    王盛感受到霍健起的真诚和专业态度,心中大定。他最后总结道:“好,那我们就按这个方向推进。剧本最终稿我会在这周内完善下发。请各位老师根据今天的安排,尽快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下周,我们争取再开一次前期筹备会,细化分镜头脚本和拍摄方案。散会!”

    会议结束,众人起身,会议室里响起了挪动椅子和交谈的声音。

    各位部门头目纷纷上前与王盛和霍健起再次握手,交流具体细节,气氛明显比会议开始时热络和踏实了许多。

    霍健起一边收拾自己的笔记本,一边对王盛低声说:“王总,您刚才的安排非常周到,思路清晰,看来我这个副导演,能跟着您学到不少东西。”

    王盛笑了笑:“霍导,互相学习。您是专业的,很多地方我还得向您请教。咱们一起,把这第一部戏打响!”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39/111110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