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72:京圈火拼
八月的京城,像一口逐渐煮沸的大锅。
暑气蒸腾,蝉鸣聒噪,而比天气更热的,是骤然在京城文艺圈炸开的一则消息——
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正式立项,筹备拍摄三集贺岁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之万事如意》,由赵宝钢执导,冯晓刚牵头编剧,启用《编辑部的故事》原班人马,瞄准贺岁档。
这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王盛的《家和万事兴》项目刚完成前期筹备,进入演员围读和分镜头脚本细化阶段,北影厂上下正摩拳擦掌。
艺术中心这边突然宣布同类型、同档期、甚至同样打着“贺岁”概念的项目,意图再明显不过。
一时间,“京圈内战”、“北影厂VS艺术中心”、“韩三坪郑小龙掰手腕”、“王盛赵宝钢打擂台”等各种说法不胫而走,在小报编辑、剧组饭局等场所传得沸沸扬扬。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纷纷揣测这背后是资源之争、路线之争,还是更高层面的角力。
“听说了吗?郑主任这是不服气啊,王盛那小子蹿得太快,动了不少人的奶酪!”
“我看是于台长想搞平衡,不能让北影厂一家独大吧?”
“冯晓刚这下可算逮着机会翻身了,跟王盛打对台,有意思!”
“韩三坪能咽下这口气?北影厂现在可是兵强马壮。”
舆论发酵了几天,作为风暴眼的两位当事人——王盛和韩三坪,却异常沉默。
北影厂内部一切如常,《家和万事兴》的推进按部就班,王盛甚至抽空去参加了青年科技发展论坛的筹备会,仿佛根本没把艺术中心的举动放在心上。
这种沉默,在某些人看来,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八月七日下午,王盛正在调度中心和霍健起讨论几个关键场景的分镜头设计,桌上的诺基亚2110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区号是艺术中心那边的。
王盛瞥了一眼,没有立刻去接,而是对霍健起笑了笑:“霍导,你看这个机位,如果稍微仰拍一点,是不是更能突出姥爷当时那种既滑稽又心酸的感觉?”
霍健起点头表示赞同,两人又讨论了几句。
电话固执地响着,直到第三遍,王盛才不紧不慢地拿起手机,按下接听键,语气平静无波:“喂,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中带着几分圆熟的中年男声:“是盛影传媒的王总吗?我是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郑小龙。”
王盛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语气却依旧平淡:“哦,郑主任,您好。”
“哈哈,王总,好久不见。”郑小龙的笑声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惯有的亲和力。
王盛:“郑主任是大忙人,理解理解。”
“王总……”
郑小龙收敛起笑声,解释道:“不瞒你说,我也是刚听说,最近外面传得风言风语,说什么京圈内讧,火拼之类的,实在是不像话。
于台长也关心这个事情,觉得大家同在一个锅里吃饭,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把关系搞得太僵,良性竞争是好事,但氛围还是要以和为贵嘛。”
王盛语气平静道:“于台长和郑主任考虑得是。市场这么大,容得下多部好戏。有竞争才有进步,对行业、对观众都是好事。我们盛影传媒刚起步,正是需要向艺术中心这样的老大哥单位学习的时候。”
“王总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郑小龙的语气似乎轻松了一些:“说起来,我们中心搞这个《万事如意》,也是没办法。这么大一摊子人,都要吃饭嘛。看到王总你把贺岁剧这个概念搞得风生水起,我们也想趁趁东风,跟着学习学习,沾沾光,王总不会介意吧?”
“郑主任言重了。”王盛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语气却格外“大度”:“东风嘛,本来就是大家吹起来的。艺术中心愿意一起把贺岁剧这块蛋糕做大,我欢迎还来不及。
只是希望郑主任你们一定要紧跟脚步,可别掉队了才好。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后还得用作品说话。”
电话那头的郑小龙沉默了一瞬,显然听出了王盛话里的绵里藏针。
他很快调整过来,哈哈一笑,带着几分前辈指点江山的意味:“王总年轻气盛,有信心是好事。
不过拍电视剧,尤其是这种带有商业属性的剧,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别的不说,就比如广告植入这一块,讲究就很多。
当年我们拍《编辑部的故事》,可是开了国内电视剧广告植入的先河,积累了不少经验。
王总要是这方面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艺术中心这边可以提供些支持,毕竟都是为了把剧做好嘛。”
这话看似好意,实则是在提醒王盛:论资历、论经验,艺术中心才是老大哥,你王盛不过是后起之秀,别太张狂。
王盛岂会听不出这层意思,他轻笑一声,回应道:“谢谢郑主任好意。广告植入这块,我们确实还在摸索。不过我们盛影传媒的思路可能不太一样,我们更倾向于深度整合,让品牌成为剧情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摆放。
毕竟时代在变,观众的口味也在变。郑主任的经验宝贵,但我们也得尝试些新路子,万一走通了呢?
就像我们搞婚庆电影,一开始也没人看好,现在不也成了气候?艺术中心要是对新路子感兴趣,我们也可以交流交流。”
郑小龙在电话那头,脸上的笑容再次微微收敛。
他打了个哈哈道:“哈哈,好,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那就期待王总的新路子了。总之,希望咱们两个项目都能成功,给京城的春节荧屏添彩!”
“当然,预祝郑主任的《万事如意》拍摄顺利,收视长红。”王盛也说着场面话。
“好,那就不多打扰王总了,有空再聊。”
“郑主任再见。”
……
艺术中心副主任办公室内。
郑小龙缓缓放下电话听筒,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怎么样,主任。”坐在沙发上的赵宝钢关切地问。
郑小龙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表情有些复杂:“各凭本事,战场上见真章。他根本没把我们艺术中心传统的优势放在眼里。”
赵宝钢不满道:“这小子也太狂了,那就各凭本事吧,晓刚本子写的还可以,有王蒴六七成的水平。”
“嗯,你们拍的时候,再多多打磨打磨。”
“是。”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39/111110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