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神经纪元:2049 行业帝国 > 第 4 章 双线危局里的隐秘符号

第 4 章 双线危局里的隐秘符号


2049  年  10  月  1  日凌晨三点,中芯国际北京晶圆厂的无尘车间里,淡蓝色的激光束正沿着  3nm  晶圆表面游走,在硅片上刻出细密的神经传感器电路。林野站在观察窗前,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半块泛黄的芯片  ——  那是  2028  年美敦力诉讼案时,他们用的第一块国产替代芯片,边缘还留着当年焊锡的焦痕。屏幕上  “良率  82%”  的绿色数字旁,红色的  “低温信号波动”  预警像根刺,扎得他眼疼。

“林总,昨晚存储区的光刻胶全废了。”  老秦的声音透过无尘服通讯器传来,带着点颤。他手里的镊子夹着片失效的光刻胶,透明薄膜上布满细密的裂纹,“温控系统的参数被人改了,零下  40℃的存储环境变成零上  5℃——  安保查了监控,是个穿‘设备检修’制服的人干的,工牌编号是伪造的,但袖口露出半截滨江创投的黑色领带。”

林野的目光猛地扫向存储区方向,透过观察窗,能看到几个工程师正围着失控的存储柜忙碌,红色故障灯在惨白的灯光下闪得急促,像在倒计时。他突然想起昨天陈默发来的短信  ——“杭州老地方见”,“老地方”  是  2024  年的民房,可陈默没说见了要做什么。现在想来,那或许不是邀约,是预警。

“国内的供应商那边怎么说?”  林野的声音比车间的制冷系统还冷,指尖捏着那半块旧芯片,边缘硌得掌心发疼,“2026  年帮咱们供过应急胶的浙江那家民营厂,还能调货吗?”

“刚联系过,他们说‘突然接到军工订单’,要等一周才能匀出产能。”  老秦调出供应链系统,屏幕上  “光刻胶”  节点旁的红色警告又多了两个,“我查了下,这家厂去年被滨江创投注资了  15%——  他们是故意卡咱们的脖子。”

林野的心脏沉了沉。一周时间,足够让  “星桥”  的媒体体验会泡汤,而社区康复中心的订单已经排到了  10  月底,那些等着用设备的患者  ——  比如每天都在问  “什么时候能记住孙女名字”  的周奶奶,怕是又要失望。他刚要让采购部再找其他渠道,私人终端突然震动,是苏晚发来的加密消息,附了张模糊的照片:

“纪委查我  2047  年数据操作记录,张董说我‘泄露公职信息’。照片里是他办公室的文件,注意右下角的海外账户  ——  黑岩生物的  logo。”

照片的像素很低,但右下角那行模糊的英文  “BlackRock  Bio”  还是能看清,账户尾号是  “8819”——  林野猛地想起,2035  年滨江创投提议引入外资时,张董提交的合作方案里,就有个尾号相同的海外账户。他攥着终端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苏晚这是在冒险传证据,可纪委已经盯上她,再这么下去,她的公职怕是保不住。

“老周那边破解陈默的后门有进展吗?”  林野快步往车间外走,无尘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工具盒,发出轻微的碰撞声,“硅谷脑科的股权结构查到了吗?”

“刚传过来初步结果!”  老秦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点兴奋又紧张的颤,“滨江创投通过三家海外空壳公司,持有硅谷脑科  18%  的股份,其中一家的监事是张董的秘书!还有个加密文件夹,解密后是‘星桥军用改造计划’,里面提到要把神经控制模块改造成‘意识干预设备’——  但关键页被删了,只剩个密码提示:‘2024  年第一次临床的颜色’。”

林野的脚步猛地顿住。2024  年第一次临床,是在浙大附儿院,小宇用他们的初代头环控制玩具车  ——  那辆玩具车是红色的,小宇说  “像消防车,能救我”。密码是  “红色”?可陈默为什么要把这么关键的计划藏在硅谷脑科的服务器里?是早就知道滨江创投的阴谋,还是另有隐情?

“先别声张,把文件夹加密备份。”  林野压低声音,“我现在去火车站接陈默,他手里的硬盘可能有完整计划  ——  让安全部派两队人,伪装成乘客,注意穿黑领带的人。”

坐进悬浮车时,天刚蒙蒙亮。车窗外,北京的空中交通线已经忙碌起来,银白色的物流悬浮舱贴着楼宇飞行,屏幕上滚动着  “国庆医疗物资优先通行”  的提示。林野调出神经纪元的舆情监控系统,#  硅谷脑科提前发布会  #的话题正以每分钟  10  万条的速度爬升,下面的评论里,有人晒出段预告片  ——  陈默站在一块白板前,手里拿着份  “星桥缺陷报告”,报告标题旁隐约有  “神经毒素风险”  的字样。

“小陈,让法务部立刻准备‘神经毒素’的澄清材料,把  2048  年的第三方检测报告、10  万例临床数据都整理好。”  林野的声音有点急,“另外,联系杭州纪念馆,让他们去民房的储物间找找  ——2024  年小宇用过的那辆红色玩具车,可能藏着陈默说的‘老地方’的线索。”

悬浮车降落在北京南站时,纪委的黑色悬浮车正好从对面车道驶过。林野下意识缩了缩身子,透过深色车窗,他看到苏晚坐在副驾,手里攥着个黑色文件夹,指尖在封面上反复摩挲  ——  那是  2047  年老年认知项目的档案,里面有她的工作记录,也藏着她给林野传证据的痕迹。

“林总,陈默的列车还有  5  分钟到站!”  小陈的视频电话弹出来,背景是站台混乱的人群,“但安保说,刚才发现三个穿黑领带的人,手里拿着和陈默描述的‘黑色硬盘盒’一模一样的盒子  ——  他们可能想调包!”

林野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他快步往站台跑,耳后的心率监测贴突然发烫,数值跳到  130——  是应急预警,附近有强电磁信号,可能是***或武器。他刚冲进站台,就听到广播里传来  “列车即将进站”  的提示,同时看到三个黑领带男人正往  3  号车门方向挤,手里的黑色盒子在晨光下泛着冷光。

列车缓缓进站,银白色的车身像条巨大的鱼滑进站台。车门打开的瞬间,林野看到了陈默  ——  他穿着件灰色冲锋衣,头发乱得像刚睡醒,手里紧紧攥着个黑色硬盘盒,正四处张望。林野刚要喊他,就见一个黑领带男人突然撞向陈默,手里的盒子  “啪”  地掉在地上,趁乱要换陈默手里的硬盘。

“小心!”  林野冲过去,故意撞开那个男人,同时给陈默使了个眼色  ——2024  年他们在民房被房东堵门时,就是用这个眼神示意  “后门跑”。陈默立刻反应过来,攥着硬盘盒往应急通道跑,林野和随后赶来的安保一起,把三个黑领带男人按在地上。

“硬盘没被换吧?”  林野喘着气,看着陈默手里的盒子  ——  上面有个细微的划痕,是  2032  年他们在实验室摔的,错不了。

陈默摇摇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红色玩具车模型  ——  是  2047  年小宇送给他们的,和当年那辆一模一样。“滨江创投要的不是算法,是这个。”  他指着玩具车底部的凹槽,里面藏着个微型芯片,“这是  2024  年咱们初代头环的安全模块,能破解所有‘星桥’的加密  ——  张董当年偷偷复刻了一个,现在要给黑岩生物。”

林野接过玩具车,指尖摸到凹槽里的芯片,突然想起老秦说的  “军用改造计划”——  原来滨江创投和黑岩生物,是想靠这个安全模块,控制所有  “星桥”  设备,把医疗技术变成武器。他刚要说话,私人终端突然震动,是苏晚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句话:“纪委要查民房的存储间,快转移玩具车。”

林野的瞳孔骤然收缩。纪委怎么会知道民房的存储间?是张董告的密?还是苏晚身边有眼线?他看着手里的红色玩具车,又看了看陈默,突然明白过来  ——2049  年的这场危机,从来不是简单的背叛,是有人布了  25  年的局,从他们在民房创业那天起,就已经被盯上了。

“先去中芯国际,把光刻胶的问题解决。”  林野把玩具车揣进怀里,“然后回杭州,不管纪委来不来,咱们都得守住老地方  ——  那里藏着咱们的初心,也藏着破局的关键。”

陈默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个旧笔记本,是  2024  年的算法手稿:“我在硅谷的时候,把‘星桥’的传感器优化方案写在里面了,能用旧光刻胶适配  ——  就像当年咱们在民房里,用旧零件改设备一样。”

悬浮车往中芯国际的方向开去,晨光透过车窗,洒在陈默手里的旧笔记本上,也洒在林野怀里的红色玩具车上。林野知道,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  张董的海外账户、黑岩生物的军用计划、纪委对苏晚的调查,还有藏在民房里的更多秘密,都等着他们去揭开。

但此刻,他不再慌了。因为他手里有  2024  年的旧物,身边有一起扛过风雨的兄弟,还有那个在暗处默默传递线索的苏晚  ——  就像  2024  年那个下雨的夜晚,他们一无所有,却凭着一辆红色玩具车、一本旧笔记本,硬生生闯出了一条路。

悬浮车驶过高架桥时,林野给苏晚发了条加密消息,附了张红色玩具车的照片:“放心,老地方的东西,我们会守住。”

没过多久,苏晚回复了一个星星的表情,和  2026  年他们拿到浙江补贴时,她发的那个一模一样。林野看着屏幕,突然笑了  ——  不管前面有多少暗礁,只要他们还守着这些初心的符号,就一定能找到光。

第  5  章  2049・星桥破晓时的微光与暗痕

20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2  点,神经纪元媒体体验会的现场像被揉碎的星河  ——  三百块悬浮全息屏悬在半空,流转的蓝光裹着每个观众的脸。林野站在主舞台侧台,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左胸口袋里的旧照片,照片边缘的折痕早被摸得发软  ——2024  年杭州民房里,他和陈默、苏晚挤在二手电脑前,桌上的泡面桶还冒着热气,苏晚手里举着的初代头环,电极片歪歪扭扭贴在硬纸板上。

“林总,小宇在后台攥着机械臂的模型,指节都发白了。”  小陈的声音轻轻撞过来,手里的平板亮着小宇的实时画面。镜头里,29  岁的小宇坐在轮椅上,耳后贴着  “星桥”  淡蓝色的传感器,正对着镜子反复调整坐姿  ——  当年那个连玩具车都控制不稳的孩子,今天要在全球媒体面前,用意念煮一杯手冲咖啡。

林野点点头,刚要走向后台,苏晚突然从人群里挤过来,藏青色制服的袖口沾着点墨渍,手里攥着的烫金文件边缘卷了毛边。“卫健委刚批的应急采购函,”  她的呼吸有点急,指尖在文件上划到  “优先配送社区康复中心”  那行字,“但纪委那边来消息,张董咬着‘海外账户’不放,还说要曝光你  2035  年的合作项目  ——  是滨江创投留的后手,想搅黄体验会。”

林野的眉峰轻轻蹙了下。2035  年的合作项目是和浙大附儿院的老年认知研究,所有资金流向都有备案,张董这么闹,无非是想借舆论逼他停手。他拍了拍苏晚的胳膊,指腹触到她袖口下的旧疤痕  ——  那是  2027  年帮小宇调试  “小脑环”  时,被焊锡烫的,这么多年,她还没洗掉。“别担心,公关部盯着舆情,真有动静,咱们用采购函的消息对冲。”

后台的临时休息室里,小宇听到脚步声,猛地抬头,眼里亮得像含着星。“林总,我刚才在脑子里预演了十遍,”  他抬手摸了摸耳后的传感器,指尖有点抖,“但还是怕……  怕像当年第一次试‘小脑环’那样,连玩具车都控制不好。”

林野笑了,想起  2027  年那个雨天,小宇戴着笨重的  “小脑环”,脸憋得通红,玩具车却在原地打转,最后急得掉眼泪。他蹲下来,视线和小宇齐平:“你还记得当年你说什么吗?你说‘这个头环像桥,能让我摸到星星’。今天你不是在演示设备,是在告诉所有人,这桥真的通到星星了。”

苏晚递过一杯温水,杯壁凝着的水珠滴在小宇的手背上。“我跟现场的医生打好招呼了,”  她的声音很软,“要是信号有波动,他们会配合解释  ——  但我知道你能行,小宇一直都很厉害。”

下午  2  点  30  分,体验会正式开始。林野走上主舞台,全息屏瞬间切换成  “星桥”  的神经连接图谱  ——  淡蓝色的线条沿着虚拟大脑的沟壑游走,最后缠上银白色的机械臂。“今天我们不谈商业,只谈‘星桥’能为大家做什么。”  他的声音透过全息音响散开,落在每个人耳里,“接下来,有请小宇,用意念为我们煮一杯咖啡。”

聚光灯落在侧台,小宇坐着轮椅缓缓驶出,机械臂跟在他身后,关节处的蓝光和他耳后的传感器呼应着。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全息屏上的脑电波曲线慢慢平稳下来,像条安静的蓝绸带。“第一步,取咖啡豆。”  小宇的声音通过脑机转化成电子音,机械臂精准地伸向玻璃罐,夹起一勺咖啡豆,轻轻倒进研磨机。

全场静得能听到咖啡豆碎裂的  “沙沙”  声。记者们的相机都对准了机械臂,全息投影仪把操作画面放大到半空,连咖啡豆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林野站在舞台边缘,手心悄悄攥紧  ——  他知道  “星桥”  的非侵入式技术成熟,但现场的电磁环境太复杂,陈默之前提醒过  “旧模块可能有干扰漏洞”,现在看来,怕不是被人动了手脚。

就在机械臂准备把咖啡粉倒进滤杯时,全息屏上的蓝绸带突然炸开!脑电波曲线瞬间变成刺眼的红色,机械臂猛地顿在半空,像被冻住的铁块。小宇的额头渗出冷汗,他猛地睁开眼,声音发颤:“怎么回事……  我控制不了它了!”

台下瞬间炸了。有人倒抽气,有人举着相机往前挤,刚才还温和的议论声变成尖锐的追问:“林总!这是不是技术缺陷?”“陈默说的信号干扰是真的?”  张姐想上前拦,却被涌上来的记者挤得后退了两步。

林野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住,快步走向控制台。老周已经在那里满头大汗地调试,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林总!是外部电磁干扰!有人在会场附近放了***,频率刚好和小宇用的旧模块匹配!”

“查干扰源!”  林野的声音很稳,目光扫过台下  ——  角落里,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男人正偷偷往口袋里塞个巴掌大的设备,转身想走。“小陈,拦住他!”

小陈立刻带着安保冲过去,把男人按在座位上。男人挣扎着喊:“我是滨江创投的!你们毁了我们的生意,就得付出代价!”

林野没理会男人的嘶吼,脑子里突然闪过  2024  年的那个雨夜  ——  民房里的台灯忽明忽暗,他们的初代头环被隔壁的微波炉干扰,数据乱得像团麻。陈默蹲在地上,用一根旧铁丝和焊锡,临时改了个信号滤波器,说  “野子,对付干扰,得用老办法”。

“老周!启动  2044  年的‘铁丝滤波’算法!”  林野突然喊出声,“就是咱们当年在民房里用的那个,反向叠加干扰频率,能抵消信号波动!”

老周愣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正在加载……30%……70%……  好了!信号稳定了!”

全息屏上的红线慢慢退去,蓝绸带重新舒展。小宇的呼吸渐渐平稳,他闭上眼睛,重新下达指令,机械臂缓缓落下,把咖啡粉均匀地倒进滤杯,然后提起水壶,热水顺着滤杯边缘流下,褐色的咖啡液滴进杯子里,香气很快漫满全场。

台下的骚动慢慢停了,有人先鼓起掌,然后掌声像潮水般涌来,盖过了之前的质疑。那个被按在座位上的男人垂着头,再也没出声。林野松了口气,走到小宇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说你能行的,小宇做得很好。”

小宇笑着抬头,眼里闪着光:“林总,我刚才好像真的摸到星星了。”

就在这时,林野的私人终端突然震动  ——  是陈默发来的视频,背景是硅谷脑科的会议室,他手里举着份文件,声音压得很低:“野子,滨江创投和黑岩生物的合**议找到了,他们想把‘星桥’改造成军用设备  ——  我已经把证据发去纪委,张董这次跑不掉了。”  视频的最后,陈默晃了晃手里的泡面桶,是  2024  年的老牌子,“等我回去,咱们煮泡面,再看看那间民房。”

林野看着视频,眼眶突然有点热。他想起  2024  年那个没房租的夜晚,他们三个在民房里煮泡面,陈默说  “以后咱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也能做脑机”,现在他们做到了,哪怕走了很多弯路。

苏晚走过来,手里拿着份新的文件,嘴角带着笑:“工信部刚发的通知,针对美国的新制裁,他们协调了中芯国际和华为,成立‘脑机供应链保障机制’,传感器的供应没问题了。”  她顿了顿,往林野口袋里塞了颗糖,“是你喜欢的橘子味,2026  年咱们拿补贴那天,你吃的就是这个。”

林野捏着那颗糖,糖纸的纹路在指尖很清晰。他抬头看向台下,全息屏上正循环播放着  2024  年到  2049  年的画面:小宇第一次控制玩具车、周奶奶记起孙女的名字、阿明用意念画画……  每一个瞬间,都闪着初心的光。

“各位,”  林野重新拿起话筒,全场安静下来,“刚才的小插曲,让我想起  2044  年的那个雨夜,我们在民房里跟干扰斗了一整夜。那时有人说我们异想天开,但今天,小宇用‘星桥’煮好了咖啡,周奶奶记起了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他抬手,全息屏上的画面变成  2044  年民房的照片:“这张照片里的我们,一无所有,却有全世界的勇气。25  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技术,有了团队,更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  ——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不会忘记,做脑机的初心,是让科技温暖每一个需要的人。”

体验会结束时,夕阳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落在林野和苏晚身上。小宇被记者围在中间,兴奋地讲着  “星桥”  怎么改变了他的生活,老周跑过来说  “欧洲的医院发来了合作意向,想引进  20  台‘星桥’”。

林野看着眼前的一切,摸了摸口袋里的旧照片  ——2024  年的民房里,三个年轻人笑得亮。他知道,美国的制裁还在,滨江创投的余党还没清干净,但他不再怕了。因为他身边有苏晚,有陈默,有小宇,有所有相信  “星桥”  的人,还有那颗永远滚烫的初心。

“接下来去哪?”  苏晚问,眼里映着夕阳的光。

“去杭州,”  林野笑着说,“陈默要回来煮泡面,小宇想去看看那间民房,咱们也该回去看看了。”

苏晚点点头,挽住他的胳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  25  年的路,也像未来更长的路。远处的空中,印着  “星桥”  logo  的悬浮车正往社区康复中心飞去,淡蓝色的光在暮色里,像颗不会灭的星。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29/503807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