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西游:方寸山大师兄,百世成圣! > 第76章 佛光照白骨,白衣回长安!

第76章 佛光照白骨,白衣回长安!


柴门轻启,唐僧缓步而出,已然换上了一身素白僧衣,纤尘不染。

全然迥异于此前的僧衣。

这并非是唐僧标新立异,而是唐僧想要借此,表达自己另立一派的决心!

在经历诸多事件之后。

他早已对灵山上的佛祛魅,他们的佛法,从来不适用于凡间生灵。

那是只有佛才有资格谈论的佛法。

若论世人所需的佛法,唐僧绝不认为自己要来得比灵山上的佛法要差。

至少,他不会看着灵山脚下的生灵惨遭屠戮。

也不会在有利可图的时候,方才会说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话。

灵山的佛法,已然不符合他心中的佛法!

既然如此,那就由他来写书自己心中的佛法,写出自己心中的真经!

推开门。

唐僧看向见门外的菩萨,依旧合十行礼,仪态恭谨。

只是目光却静如古井,再无往日那般炽热与卑微。

“弟子玄奘,见过菩萨。”

声线平稳,不卑不亢。

观音菩萨垂眸看他,眼底慈悲依旧,却深藏一丝难以察觉的叹息。

她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唐僧的变化。

并且也深知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只是身在灵山。

有些事,不得不做,有些话,不得不说。

观音菩萨语气柔和,却含着质问之意。

开口说道:“三藏,你既已行至灵山脚下,为何折返?”

“取回真经,普度众生,此乃你发下的大宏愿,莫非忘了?”

“你莫非背弃了自己的宏愿?”

唐僧微微一笑,目光澄澈如镜,面对菩萨的质问毫无畏惧。

只是说道:“菩萨,灵山脚下,岂无真经?”

“可真经未渡狮驼国一民,未救一子。”

“妖怪屠戮百姓,却未见真经让这些妖怪放下手中屠刀,反倒让他们灭绝了百万生灵。”

“贫僧于灵山脚下不见真经,只见累累白骨。”

“若真经不能救人于水火,反成粉饰太平、遮掩罪业之辞,取之何用?”

他语气平和,字字却如金石坠地。

“在那狮驼岭,灵山之佛光,照不见山下白骨。”

“所闻之梵音,压不住百姓哀哭。”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狮驼岭不渡,何以渡世人?”

“这样的真经,取回东土,并不会让大唐变得更好。”

“只会让大唐也变成第二个狮驼国,乃祸乱之源,贫僧自是不取。”

唐僧语气从未加重,但话语中蕴含的力量却是斩钉截铁!

哪怕是面对观音菩萨。

他也未曾畏惧分毫。

因为这就是他要走的路!就如同之前决定去取经一般,虽死无悔!

观音看着眼前的唐僧,默然片刻。

终是一声轻叹。

辩解道:“狮驼岭之事,乃灵山失察,妖魔趁机作乱,非佛法之过。”

“世尊已降法旨,必将严惩。”

唐僧却忽的笑了一声,笑声很轻,却带着说不出的嘲意。

他早已看透灵山的把戏。

一双澄澈眸子,直直看向观音。

“敢问菩萨,那食人百万的青狮、白象,屠戮一国的金翅大鹏。”

“最终会得何等惩戒?”

观音却似是不敢看向唐僧。

眼眸紧闭,声音看似平稳,却隐约透出一丝滞涩。

似乎……接下来的话,着实有些说不出口。

尤其是面对唐僧这个曾经无比虔诚的信徒。

但她还是说了。

“青狮、白象已被文殊、普贤二位菩萨收回座下,严加管束。”

“金翅大鹏亦归灵山,守护佛法,将功赎过。”

唐僧闻言,并不愤怒,也不失望,仿佛早已料到。

他只是点了点头,目光越过菩萨,望向东方那片广袤的土地。

“菩萨,您看。”

“东土大唐,没有真经,百姓却也活着,努力而尊严地活着。”

“他们会耕田,会织布,会读书,会议政,会有悲欢喜怒,也会在苦难中互助前行。”

“我们不需要一个视众生如蝼蚁、以功德为饵的佛法。”

“我们要的,是让人能像人一样活着的佛法。”

他再度合十一礼,姿态依旧恭敬,言语却已划清界限。

“菩萨请回吧。”

“东土大唐,会有属于自己的佛法。”

“不劳灵山费心了。”

观音静望他许久,终究未再多言。

她知晓,眼前这个曾虔诚无比的取经人,心灯已熄,佛念已改。

金蝉子不再是金蝉子,唐僧亦不再是唐僧。

他走出了如来的掌心,也走出了诸佛的剧本。

云光渐收,菩萨身影淡去,唯余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散入风中。

不知是在叹息什么。

唐僧独立庭中,白衣拂动,如孤松立雪。

他并未立刻回屋,而是仰首望天,久久不语。

悟空扛着棒子蹲在廊下,呲牙咧嘴地嘀咕道:“这菩萨,来得莫名其妙,走得也糊里糊涂!”

八戒凑过来小声问:“师傅,咱真不去取经啦?那俺老猪还能不能成佛了啊?”

沙僧默默挑着行李站在一旁,目光沉重。

唐僧回身,看向三个徒弟,忽然微微一笑。

那笑中再无迷茫,唯有一片朗朗清明。

“成佛做什么?”

“佛不度人,人自度。”

“从今日起,我们走自己的路。”

“成自己的佛!”

他走入书房,案上铺着未写完的书稿,墨迹犹新。

其上所书,非经非咒,而是农桑之技、治水之策、医病之方、育人之理。

是一部真正的渡人经。

同时也有唐僧对于佛法的全新解释。

他在用自己的世界观,去重新诠释所有的佛经!

唐僧执笔挥毫泼墨。

行笔之时,毫无滞涩,一切所书所写,仿若天成。

片刻后,他忽然顿笔,抬头对窗外道:

“悟空,八戒,悟净。”

“收拾行装,我们回长安。”

三徒皆是一怔。

八戒嘟囔:“刚回来没几天又要走?”

悟空却一跃而起,眼冒金光:“回长安?师傅你要做啥?”

唐僧起身,将笔搁下,整了整身上白衣,目光澄澈而坚定。

“回长安。”

“穿衣、吃饭、传法、立言。”

“我要让这东土众生知晓——”

“佛不在西天,佛在人间。”

他微微一笑,眸光如星。

“我要开创的,是人间佛法。”

“人人,皆可成佛!”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01/443291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