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荒年:谁家山寨有五十万山贼? > 第128章 不破匈奴不回

第128章 不破匈奴不回


闻言领头人有些迟疑,见此人气度不凡,张口就是让镇北王来见他,或许真是什么大人物?

想到这里他也不敢耽搁,嘱咐众士兵看好对方,自己则去上报了。

以他百夫长的职位,要直接面见镇北王还真有些困难,只能上报给千夫长,一层层的传达上去。

千夫长得到消息也没有迟疑,立刻继续往上传达,才终于是将此话送达镇北王耳中。

镇北王此刻正在军营大帐中思考破局之法,当听到副将说有故人来访时明显愣了一下。

他这些年都在镇守北疆,除了偶尔回京,也只是待极少的时间,能称得上‘故人’二字的还真不多。

副将看镇北王这副模样,显然是并不知道此人,试探性的说道:“要不,我去将此人赶走?”

“无妨,我去看看便知!”镇北王摆手站起身,朝着军营外走去。

魏熙康依旧不卑不亢的站在人群中,通过目前所看到的一切来分析当前局势。

令他揪心的是,目前所看到的士兵们脚步都极其虚浮,虽然眼神中的狠劲还在,可疲态却是更多。

这是无法吃饱造成的,还有匈奴隔三差五的偷袭,让大伙的精神都备受煎熬。

正当魏熙康还在思考之际,人群外一阵嘈杂,有人高喊“大将军来了,都让开”的话语。

魏熙康将目光放过去,正好瞧见镇北王走进来的一幕。

两人四目相对,镇北王先是疑惑,只觉此人有些眼熟,再定睛一看,那眉宇间的愁容简直是和陛下年轻时一模一样,那么此人的身份便也不难猜了。

镇北王不可置信的说道:“太……太子殿下!”

魏熙康点点头,露出苦涩的笑,“许久未见,镇北王还能记得孤,甚是欣慰!”

众将士闻言哗啦啦跪成一片。

“参见太子殿下!”

镇北王也行跪拜之礼,拱手大喝:“参见太子殿下。”

魏熙康心里五味杂陈,他算哪门子的太子殿下,如今魏熙元在京城登基昭告天下,他只是个战败者!

只是这样的话在心里想想就罢了,切勿在镇北军前表露,否则会影响军心。

“诸位,免礼!”

镇北王起身,看着魏熙康的眼神中还有些激动神色,急忙抬手示意:“殿下这边请。”

魏熙康点点头,走在前方,他知道现在镇北王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他也是如此。

等来到镇北王的军营中,镇北王特地朝着副将嘱咐道:“没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

转身看向魏熙康,镇北王率先开口:“殿下,有关京城的传闻……”

“都是真的!”魏熙康苦笑,也没打算隐瞒对方,将自己在京城经历的事情如实说了一遍。

这期间镇北王都没说话,只是不时的点头或皱眉。

“若不是东宫近卫拼死护送,孤已经葬身京城了。”

说完最后一句话,魏熙康便没了声,他在等!

等镇北王做出选择!

毕竟……登基的人也不是旁人,那是他的二弟,拥有皇家血脉。

这就是为什么魏熙元可以安然登基的原因,虽不是先皇钦定的太子,但也算是正统。

若是镇北王也承认了对方的身份,那自己顶多算是白跑一趟,相信以镇北王的人品,也不会对他做不轨之事。

镇北王怒气冲冲的开口:“二皇子算哪门子的正统?朝廷里那帮老王八怕是都昏头了,先皇驾崩,太子你才是一国之君啊!”

魏熙康松了一口气,无奈的朝着镇北王摇头:“如今再提这些毫无意义,先解决眼下的事吧!”

镇北王知晓太子殿下来的一路上定然是知晓了北疆的战况,立马下跪请罚:“臣守护边疆失责,向殿下请罪。”

“镇北王忠心耿耿,爱民如子,何罪之有?”魏熙康接着说道:“目前镇北军都是什么情况,都与我说说。”

“是!现在镇北军全军九万八千人,分别驻守凛、霜、洇三城,凛城便是我们脚下此处,兵力四万,其余两城约两万九千人。”这些情况每日镇北王都要想上许久,自然是牢记于心。

魏熙康点点头,问出最为关键的问题:“粮草呢?还能撑多久?”

镇北王深吸一口气,“约十日!”

“稀粥?”魏熙康平静的问道。

镇北王闻言,艰难的点头。

镇北军缺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镇北王早就实行严格的粮食配额,减少每日口粮,从一天三顿减到两顿,从干饭变成稀粥。

即便如此,坚持到如今也已经到了极限,最多十日,镇北军全军上下便会面临无米下锅的场面。

来的一路上魏熙康早就思考了无数破局之法,但无一例外都并不实用。

此刻听到粮草只能坚持十日,魏熙康已然全无办法,就算他此刻还在京城贵为太子,从他地调配粮草送来,也无法在十日内送到,更何况他已经没了这个权利。

魏熙康问道镇北王:“可有对策?”

镇北王狠狠的点头,眼中的狠厉与决断彰显:“若是到了最后一刻,只有一个办法,因粮于敌!”

魏熙康还真以为镇北王有什么好办法,因粮于敌不就是去掠夺敌人的粮食。

可……匈奴要是能吃饱饭,他还来南下攻打大乾作甚?

匈奴就是因为自己都吃不饱,很快又要到冬天了,才拼死想在大乾这里为自己杀出一条生路。

换句话来说就是,一个山贼没钱粮,便想去打劫一个人,谁知道那人也没钱粮,反过来还想打劫山贼……

暂时不知道最后是谁赢了,但魏熙康觉得最后两边或许都是饿死的。

镇北王和匈奴交手多年,岂能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

但这的确是他最后的一条路,以往和匈奴的战斗基本上都是守城为主,不是他不愿意主动出击,而是匈奴勇猛,也擅长草原战,舍弃守城的优势去追击匈奴,只会加大镇北军的伤亡。

只要匈奴打不进大乾,得不到补给,一旦到了寒冷的冬天匈奴就得死一堆人,无形中自然就削弱了匈奴的兵力。

可现在的形势已经容不得镇北军再继续拖下去,所以镇北王准备放手一搏,就当是为了整个北疆的百姓。

殊死一搏,不破匈奴不回!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896/442943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