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信了你们的鬼话
《视界》的发售策略像一场精心设计的哑谜。
杂志上架当日,各大书店的展架上,那期印着风野侧颜的杂志并不起眼 —— 没有巨幅海报,没有店员吆喝,甚至在推荐栏的位置都排在了《环球风尚》的伊莲娜特刊之后。
上午十点,第一波顾客涌进书店。
穿西装的白领捏着咖啡杯翻两页,皱眉放下:“《视界》怎么开始捧网红了?”
穿校服的女生对着风野的照片红着脸偷拍,转头跟同伴吐槽:“这个人确实好看,但这是《视界》。”
没人注意到,有人翻到内页时指尖会顿在某页角落 —— 那里印着行极小的字:“本刊部分刊本含专属二维码,祝您今夜好眠。”
直到下午,第一个幸运儿扫出《蝉眠》的瞬间,平静被打破。
“卧槽?这什么?”
格子间里,程序员小张对着手机外放的旋律愣住。
同事探过头:“又摸鱼听什么呢?”
话音未落,两人同时感觉到后颈的紧绷感在旋律里一点点化开,像被温水泡软的海绵。
越来越多拆开塑封的读者发现了异常:十本里总有一本的内页角落,藏着一枚烫金二维码,下方印着一行小字:「扫码听《蝉眠》,每日限听 2 次。」
「搞什么?买本杂志还抽盲盒?」
第一个发现二维码的大学生在社交平台吐槽,配了张模糊的扫码界面截图。
图片里,《蝉眠》的播放键旁确实标注着「今日剩余次数:2」,殊不知也正是因此,被老爸老妈发现,直接剥夺了使用权。
更多人跟风晒单,有人连续拆了五本都没见着二维码,有人扫到了却被次数限制搞得莫名其妙:
“还限制次数?《视界》是穷到付不起服务器费了?”
《环球风尚》的水军见机涌入评论区。
“笑死人,采访网红还搞这种噱头,陆沉舟是真没东西可写了?”
“伊莲娜的威尼斯大片不香吗?非要追着个翻唱歌手的破事炒冷饭。”
“十本里藏一本?饥饿营销也太 low 了,建议直接改名叫《营销界》。”
周明远看着后台滚动的负面舆情,端起咖啡的手都带着笑意。
他让助理统计了各大平台的关键词云。
“《视界》昏头”、“风野不配”,“二维码离谱”占据了大半,而《环球风尚》的“伊莲娜顶流”,“复古美学”等词条热度稳稳压在上头。
“民心所向。”他对副主编说,“读者不是傻子,谁有真东西,谁在玩花活,一眼就能看出来。”
然而,当他让市场部报来《视界》的实时销量时,数字却像根细针,猝不及防刺破了他的笃定 —— 首印五万册,上架一天售罄。
“不可能。”周明远把报表拍在桌上,“他们的风评那么差,怎么可能卖得动?”
副主编脸色发白:“不止…… 印刷厂那边说,《视界》已经加印了三次,现在正在催第四批,仓库都空了。”
更荒谬的事发生在二手市场。
某鱼上,带二维码的《视界》被炒到了原价十倍,卖家还附言:“扫码次数剩 2 次,不砍价,要的速拍。”
有买家晒出成交记录,评论区里全是“羡慕”,“求代购”的留言。
那些前一天还在吐槽《视界》「割韭菜」的网友,经过一晚的试听体验转头就在朋友圈发:“收一本带码的《视界》,加价也行,在线等。”
这诡异的反差,在参与过《蝉眠》测试的人群中早有预兆。
那位被失眠折磨多年的外交官陆伯渊,让秘书一口气买了二十本杂志,分给身边同样受睡眠困扰的同僚。
“别问为什么。”
他只说:“扫到码的人,会来谢我。”
外科医生李主任更绝。
他直接发动亲朋好友和自己那七岁的儿子在书店蹲守。
“见一本买一本,报销。”
当亲朋好友疑惑地问不是说这杂志很一般吗,他只回了句:“听我的,快买,过了今天就要靠抢了。”
连之前在测试中赖着不肯走的程序员,都发动了整个公司的同事 ——“帮我找带码的《视界》,找到一本请喝奶茶,找到三本…… 我请全部门吃火锅!”
这些人的隐秘行动,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悄无声息却涟漪四散。
有人扫到码后,在凌晨三点发朋友圈:“听完《蝉眠》睡了整觉,现在精神得能跑十公里,这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配图是窗外泛白的天空,和手机里显示「今日次数已用尽」的界面。
有人把二维码截图发给失眠的母亲,第二天收到回复:“囡囡,这音乐真管用,你爸昨晚都没打呼。”
更有人发现,扫码次数用完后,哪怕对着杂志上的二维码图案发呆,都觉得莫名安心 —— 仿佛那烫金的纹路里,还残留着《蝉眠》的余韵。
一周后,《环球风尚》的伊莲娜特刊销量刚破三万,《视界》的加印量已经冲到了十五万。周明远让助理去街头随机采访,得到的回答出奇一致:
“《视界》?就那样吧,跟风野绑定太掉价了。”
“没什么特别的,排版还没《环球风尚》精致。”
“听说有二维码?嗨,噱头而已,谁稀罕啊。”
可当助理追问“那您买了吗”,十个人里有八个会含糊其辞,剩下两个会低头摆弄手机,假装没听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明远把文件摔在桌上,“他们一边骂一边抢?”
副主编嗫嚅着递过一份截图 —— 某知名财经博主晒出《蝉眠》的二维码,配文:“被骂的《视界》和被抢的杂志,本质是信息差。为了减少竞争对手,大家也是嘴里没有一句真话。”
最讽刺的是某出版社的内部会议。
“《视界》这步棋太臭了,”社长痛心疾首,“我们可不能学他们,专注内容才是王道。”
散会后,他却偷偷叫住实习生:“去,帮我找找最近的《视界》,带码的那种,多贵都要。”
陆沉舟坐在办公室里,听着副总编汇报这些啼笑皆非的见闻,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窗外,《环球风尚》的巨幅广告牌正对着《视界》的大楼,伊莲娜的冷艳面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周明远那边有动静吗?”他问。
“听说在加印伊莲娜特刊,还发了篇社论,说要『坚守期刊底线,拒绝流量绑架』。”
副总编递过一份剪报,语气带着揶揄,“估计也是信了读者嘴里的鬼话吧,要不是我们已经加印了三版,下面还说不够,我差点就信了。”
陆沉舟笑了笑,翻开桌上最新的销售报表。
加印申请还在源源不断地涌进来,印刷厂已经 24 小时连轴转,仓库的电话快被催单的书店打爆了。
“告诉印刷厂,再加印二十万。”他合上报表,“对了,让设计部把那句『好眠也不要贪睡哦』印得再醒目点。”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888/443247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