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 第273章 北境奇迹

第273章 北境奇迹


麦浪领的仓库外,工人们吆喝着,将一袋袋麦粮扛进仓门。

    脚步声、滑绳声、布袋撞击木架的沉闷声在谷地回荡,夹杂着笑声与呼喊。

    仓库前的晒场上,金黄的麦堆像一座座小山,阳光下反着温暖的光。

    山谷被金色染透,谷底活像一口巨碗,正被一点点填满,秋风掠过,扬起阵阵麦香。

    路易斯站在坡顶,眯着眼看着这一切,眼中难掩喜色,接着他对身边的格林说道:“格林,把所有代表都叫上,咱们就地开秋收总结会。”

    不一会儿,米克、格林,以及各村村社、工坊、巡查骑队的代表陆续赶来,按着习惯围成一个半圆。

    一张帆布就地铺在麦垛前,木桩插地、石板压角,权当会议桌。

    格林站在最前,脸上汗未擦净,却拢了拢衣襟,站得笔直。

    他看了看那片波涛似的粮山,深吸一口气,抬声说道:“启禀大人,各位代表,截至今日麦浪领秋收已完成八成,现将初步统计结果汇报如下。”

    接着他展开手中羊皮账册,语气带着掩不住的自豪:“总计收获粮食十一万五千吨。”

    然后指着账页一行行点着:“青麦五万一千吨,是咱们的主粮,占比最大。主要来自南坡平地和棚外田带。

    大米一万九千吨,来自温棚中层和山脚梯田。杂豆九千吨,都是旱地和棚侧产的。”

    他翻过一页,继续:“块根作物二万三千吨,寒薯、白根芜菁、甘萝为主。

    干菜油籽一共一万一千吨,其中油籽七千出头,干菜三千多,主要是棚内和暖丘出产的,够熬油腌制过冬。

    最后是饲草和杂用作物五千吨,给牲畜冬饲和春耕准备的。”

    格林合上账册,语调缓下来,但每个字都像石头敲在地上:

    “估计总计可食用的粮食达九万五千吨。可养赤潮十万人整整一年。并且还有几万吨余粮,已划入军储或紧急备用。

    目前已入公仓的粮食大概是三万三千吨左右,占到应缴量四成半,五大仓里有两个已经封仓。

    烘干炉、通风墙等设施也都验了几轮,没出什么岔子。只要雪不来得太早,粮肯定能全收完,让这个秋收圆满结束。”

    最后格林环视在场众人一圈:“这是麦浪建领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域收获!”

    话音落下,人群先是一片寂静,仿佛整个谷地都在屏息聆听。

    风吹起一角麦秆,晃过格林手中那页沉甸甸的账册。

    村社代表们望着那页纸,那串串干巴巴却滚烫炽热的数字。

    他们早有心理准备,心中或多或少估过收成。

    但此刻数字以如此确切、赤裸的形式呈现在眼前,便像一柄锤子,实实地不断砸进胸膛。

    这样的沉默持续了几秒。

    一位老村长喉结滚了滚,终于忍不住低声喃喃:“……真有这么多?”

    他的声音像是打破静止的第一根针,紧接着一股几乎压不住的轰然情绪在众人中炸开。

    “十万户一年口粮……”有人喃喃着,像在梦里重复。

    “我们真的做到了!”

    “这是咱们种出来的粮啊!”

    “老天爷保佑,领主大人万岁!”

    “这仓库都快塞爆啦!哈哈哈!”

    笑声、喊声交错在一起,有人甚至激动地抹了把脸,像是在抹泪也像是在擦汗。

    村社代表们相互拍着肩,几个老村长干脆蹲下了,抱头大笑:“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这么多粮!”

    有人朝谷地方向高喊一声:“麦浪必丰!”

    其他人立刻跟上:“领主万岁!麦浪必丰!”

    这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在金黄的田野上回荡,引起在劳作的农民注意,也纷纷看了过来。

    站在主坐的路易斯没说话,只是缓缓地看着这些人,嘴角勾出一点微笑。

    这是在保持领主的威严,但他的内心也是十分激动的。

    别说是在这片贫瘠干冷的北境了,就算放眼整个帝国,也没有哪个领地能在一年之间,产出这样一座座堆到谷顶的粮山。

    这是一次彻底的逆转。

    是一整套制度、一整条思路,硬生生压下来的结果。

    它不是运气好,不是天赐粮年。

    是路易斯从春天第一锄下地那天起,就掐着时辰、死盯着节奏,一步步打下来的仗。

    这种事在北境从来没人做过,更别说做到过,可他做了而且成了。

    村民们也很清楚,是路易斯带来的一切,从他踏入这片土地那天起,便一点一点推着它往前走。

    他定下规章制度,整理土地归属、整合劳力分配,让过去分散混乱的流民变成一支真正的生产队伍。

    他带来一种近乎疯狂的务实主义。

    比如修渠引水,推广高产作物,把农具从旧木耙换成了更高效的铁制滚轴犁……

    连播种与灌溉时间都按时辰分段,精准得像军队调度。

    春耕、灌溉、农具改革、三班轮耕、防霜收割……每一步都像是为这场收成铺下的轨道。

    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户,如今在规模化农田中工作,身后是一整片按照风向与土壤温度排布的作物区块。

    就连冬天也不再是死寂,地热管网将温度引入棚内,那些过去冻不出一根苗的地方,现在连甘蓝和胡萝卜都能一年两熟。

    他们不再是被命运牵着走的孤舟,而是真正地用双手和智慧,撬动了整片土地的未来。

    这一切所有人都看得真切,都是因为一个名为路易斯的男人,如太阳般悬挂于麦浪之上。

    对于这些民众来说,他的光照进每一条田埂,温暖这片被寒风侵蚀的北境。

    他的热量灼烧掉冬夜的饥饿,让人们在荒漠中重新看到生机与尊严的边界。

    正如麦浪在晨曦中起伏,他的存在塑形了收获的节奏,正如盛夏骄阳下的禾苗蓬勃,那是他带来的秩序。

    在他们心中,路易斯给的不是一片麦田,而是一缕希望之光,让他们相信即便冰雪冷土,也能开出金色的麦浪。

    在众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十几分钟后,热烈的情绪仍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还未完全散去,但会议还得继续。

    路易斯轻轻咳了两声,众人停下热烈欢乎自动回到了半圆形的位置坐好。

    纸本重新摊开,笔尖再次落下,声音从热血重新转向务实。

    格林翻开路易斯写得方案,重新开口:“咱们接着说收尾工作,作物余料处置。”

    他翻至记录第二页:“青麦秆、豆秧这些,打捆封藏做冬料和燃柴;先分给牲畜合作社,剩的送到仓后空地集中堆放。

    病麦、发霉的豆子,别丢。酿酒、喂牲畜、肥地,全有用场,专人挑拣,按类入桶,酒坊和肥田组已经准备好了。

    至于薯皮和烂根,全进堆肥池。堆够一个月,正好冬春能翻出来当有机肥用。”

    他顿了顿,看向麦田的方向示意:“接下来是地块整修与轮耕布置。

    收完的地块尽快封冻。盖枯草压土、压实,防霜冻开裂。

    还有南坡那几块高产田,建议翻耕一遍,掺麦壳豆梗养地。春天再种,效果不会差。

    沿河那一带,水位稳定,明年咱们可以试一轮水稻,或者芦苇养编工也行,留着。”

    说完这段,村长们已经开始交头接耳地安排自己那片地谁来干哪块活。

    格林又看向另一头铁匠代表:“还有农具统计。”

    那人点头答应:“已经派人各村数了,破损镰刀、犁头、锄头有了清单,报修清一色送铁匠铺和木工坊,加班干。

    还有磨石,这次收的粮太多,打磨得跟得上。我们那边人手不够,可能得从赤潮工坊调两批人来帮忙。”

    路易斯点了点头:“我会调人过来的。”

    接着农务总管米克站了起来,拎着自己那本皮边发黄的速写本,先是咳了一声,又憨憨地笑了下:

    “目前咱们麦浪这边,一共已经建了二十四座地热温棚。还计划明年春前,打算再建六座,这些棚子加起来,差不多能保百姓冬天吃上蔬菜。”

    他说到这儿时,语气里带了一点难掩的自豪,一边指着粗糙图纸上的棚区示意,一边接着说:

    “第一茬,也就是冬初到寒中那段,种青菜、芥菜、小白菜,莴苣、菠菜、还有点韭菜,长得快,管饱。还有胡萝卜、冬萝卜、小洋葱、芋艿,种一茬够管整个冬天的汤菜了。

    第二茬就以黄豆、小扁豆为主,既能补地力,又方便下一季接种粮。试验棚那边预留种苗区,番茄、黄瓜,还有香草类都已经备好种子。”

    “至于守棚的事,棚队增加到二十人,每晚轮两组。鼠害、漏风、结冰,尽量都能顶住。”

    说完这些,他收起本子,看了眼坐着的路易斯,又看了一圈众人,腼腆一笑:“嗯……大概就是这些。”

    会议席间随后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不是那种敷衍的鼓励,而是真正打从心底的认可。

    这些坐在场上的人,无一不是从泥地里起家的,最懂得一片菜叶在寒冬里意味着什么。

    冬季温棚种植计划,不仅仅是为了让百姓冬天吃上几口绿菜,更是一整条连接未来的路。

    地热温棚的建成,使麦浪领摆脱了传统农业对季节的绝对依赖,真正跨出了“全年耕作”的第一步。

    它意味着即便冰雪封山,大地冻裂,也能有生命在棚中生长,有收获从泥土里冒出来。

    快速蔬菜和根茎菜提供日常餐桌的保障,而轮作豆类不仅维地养土,还为春季提供珍贵的绿肥来源。

    更重要的是,那些番茄、黄瓜、药草,有了在北境的冰层之下,尝试种出来的可能。

    格林在掌声落定后站起身,手中还攥着那本账册,语气不急不缓地说道:“有一件事,各位之前都听路易斯大人提过,但眼下粮收已定,是时候落实了。”

    他抬手指向远处那一片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麦袋,声音微微提高:

    “目前我们麦浪领的仓储设施,哪怕是新建的三座临仓,也已经吃紧。按照春天时大人定下的规划,我们将把六成五的粮食统一转运至赤潮领那边。”

    他停顿一下,看向众人。

    “赤潮那边有更稳定的地形、更完备的仓储体系,还能直通各中转站,不管是对外支援,还是战时调配,都更安全更高效。

    而麦浪本地,则保留三成五的粮食,用于日常口粮、配发村社、备用应急、种子留存,全都按标准细分好了。”

    台下没有一人出声反对,反而有好几位村长点头。

    毕竟这是春耕开始前就由路易斯亲口定下的事。

    路易斯坐在主座,只是静静地听完了整场报告,脸上没露出什么夸张的神色。

    但眼底那一丝光,所有人都看得清那是满意,也是认可。

    等所有人都说完,他这才缓缓点头,嗓音不大,却让人一下子打起精神:“都安排得不错,收割是胜仗,接下来的活儿,是把这胜利果实变大。”

    这句话一落,众人便下意识挺了挺腰杆,脸上也多了几分自豪感。

    路易斯顿了顿,忽然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当然,庆祝也是必须的。”

    他目光扫过一圈村长代表:“你们这些村长,回去都张罗起来,每村举办丰收日庆功宴,必须向村民宣扬秋收成果,别藏着掖着,要让他们有信心,也要让每个干过活、流过汗的人知道,这片地记得他们的名字。”

    “同时,等最终产量定稿后,照《春耕绩效榜》发放今年的奖赏。耕王、十佳户等劳模,分配永久优质私田,额外粮分、工具奖励,或者提拔机会,表现突出的劳力,各村优先推荐入管理队。”

    “就这些,”路易斯起身,拍了拍袍角,“散会。”

    他一走出帆布会议席,金色的麦浪在风中轻轻摇动,仿佛也在为这场收成与决策致以敬意。

    身后一众人纷纷起立,笑意一个比一个藏不住,鱼贯而出,回到各自的岗位,准备为秋收做最后的工作。

    这是一场胜仗之后的退场,但更像是一场新的序幕。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868/111108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