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兽语觉醒:八零恶女靠动物情报赚翻了 > 第92章,新风波劣种疑云。

第92章,新风波劣种疑云。


刚刚日子稍微好起来点,结果又出现新的问题。

原来,跟着合作社一起干的几个村子,开春时从一家新联系的县种子公司买了一批黄芩种苗。

当时图的是价钱比往年便宜一两成,那家公司业务员嘴又甜,保证是优良品种,出苗率高。大伙儿一合计,觉得这种苗嘛,都长得差不多,能省点是点,就买了不少。

可这种苗种下去,问题就来了。

先是出苗稀稀拉拉,没往年齐整。

等到苗长起来,跟红星合作社自家留的种苗一比,明显看着蔫吧,叶子颜色都不对劲。

有经验的老农蹲在地头,捏着苗子直嘬牙花子:“这苗子……先天不足啊,后期再使劲儿,估计也难长好。”

这话传到林西西耳朵里,她心里咯噔一下。

种苗是庄稼的根,根不行,后面全是白忙活。

她赶紧叫上技术员,连着跑了好几家用了新种苗的地块,一看,心就凉了半截。

这苗子的长势,确实不对劲。

“肯定是劣质种苗!”一个性急的社员跺着脚说。

“找他们去!赔钱!”

“对!让他们赔咱们的损失!”

群情激愤,林西西心里也气,也着急。

但她知道,光吵吵没用,得讲证据,她稳住大伙儿:“先别急,咱们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这种苗确实不行,跟他说的一样不符。”

“不然,空口白牙,人家一句你们自己没种好就能给怼回来。”

可这种苗好不好,眼下谁也拿不出个硬邦邦的凭据。

长势不好可以有很多原因,万一种子公司咬定是天气,土壤或者是管理的问题,合作社还真没辙。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林西西猛地想起了去年帮了大忙的徐老,还有省里那份沉甸甸的检测报告。

她眼睛一亮:“咱们能不能……也找个权威地方,给这种苗做个体检?”

这话点醒了大家。

对呀,既然药效能做检测,那种苗的质量,应该也能检测吧?

可这种苗检测,该找哪儿?

县里的农技站能行吗?

听说他们设备简单,那种子公司要是不认账咋办?

送到省里去?那得花多少钱?等结果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合作社内部又起了争执。

有的觉得就该硬碰硬,直接去种子公司门口讨说法,有的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年认倒霉,明年换一家买就是了。

林西西听着大家的议论,心里有了主意。

她清楚,这事儿不能莽撞,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不仅关系到今年几个村的收成,更关系到合作社联盟的声誉和规矩。

要是这次忍了,以后谁还敢信联盟统一推荐的农资?

那些辛辛苦苦立起来的生态种植标准,岂不是成了笑话?

她想起霍北南信里总说的遇事要冷静,谋定而后动。

也想起上次应对考察时,用事实和道理说服别人的经历。

“咱们分两步走。”林西西拍板。

“一方面,派人去县里,找农业局反映情况,问问这种苗检测到底归哪儿管,流程是啥。”

“另一方面,我写信给徐老,请教他老人家,这种苗质量问题,从专业角度看,关键点在哪,有没有啥快速判断的法子。”

她顿了顿,看着大伙儿:“咱们既要讨公道,也得用对法子,不能让人抓住把柄,说咱们合作社仗着名气大,欺负人。”

于是,合作社兵分两路。

一路去县里跑手续,另一路,林西西则伏案给徐老写信,详细描述种苗的情况,还小心地包了几株病恹恹的苗样,一同寄了出去。

等待总是煎熬的。

地里的苗子可不等人的,一天天过去,长势跟旁边的差距越来越大,村民们眼巴巴地看着,心里跟猫抓似的。

几天后,去县里的人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也不尽人意。

喜的是县农业局很重视,答应派人下来调查,忧的是他们也表示,种子质量鉴定比较复杂。

如果需要权威报告,可能还得送到市里甚至省里的专业机构,时间和费用确实是个问题。

就在林西西琢磨着是不是真要准备一笔钱送检的时候,徐老的回信到了,随信还附了一份简短的书面意见。

徐老在信里肯定了她的判断,指出那批种苗很可能存在品种退化或培育不当的问题,并给出了几个关键的外观鉴别特征。

更重要的是,徐老在书面意见上签了名,盖了私章,虽然这不是官方检测报告,但一位省里知名专家的专业意见,分量也是沉甸甸的。

林西西心里顿时有了底。

她让技术员赶紧把徐老提到的鉴别特征整理成通俗易懂的说明,准备和合作社自己的观察记录放在一起。

正在这时,那家种子公司的经理大概听到了风声,主动找上门来了。

一来就喊冤:“林社长,这可冤枉啊!我们的种苗都是合格的,肯定是他们种植方法不对!你们不能听风就是雨,坏我们公司的名声啊!”

林西西没急着反驳,而是心平气和地把他请到长势最差的那块地头,然后拿出合作社的日常记录本,上面清清楚楚记着哪天播种,哪天浇水,施的什么肥。

接着,又拿出徐老写的那个书面意见,指着上面的专业描述,一条条跟地里的苗子对照。

“经理,您看,种植方法我们都有记录,跟其他地块一样。”

“苗子长成这样的原因,徐老专家也写了初步看法,如果您觉得不认可徐老的判断,那我们只好申请官方介入。”

“把苗样送到市里,省里去做个权威鉴定了。到时候结果出来,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

那位经理看着地里的苗,又翻着记录本和那份有徐老签名的意见,额头开始冒汗。

他本来想糊弄一下这些土包子农民,没想到对方准备得这么充分,连省里专家的意见都搬出来了。

这真要闹到官方检测那一步,且不说结果如何,光是时间和名声,他们就耗不起。

他的态度立马软了下来,口气也变了:“这个……林社长,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可能……可能确实是这批种苗在运输环节出了点小问题……”

“我们愿意协商解决,给乡亲们适当的补偿,或者免费提供一批新的,保证质量的种苗补种,您看怎么样?”

在县农业局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种子公司服了软,同意根据受损面积进行赔偿,并承诺后续提供技术支持,尽量挽回损失。

消息传开,合作社联盟里的人都沸腾了!

这次他们没吵没闹,靠着讲道理,摆证据,硬是让一个看起来挺强势的公司低了头!

“跟着林社长干,心里有底!”大伙儿纷纷竖起大拇指。

经过这一遭,林西西和合作社的威信更高了。

她也趁热打铁,在联盟里定下新规矩,以后大宗农资采购,必须统一标准,优先选择信誉好,有资质的商家,并且要留样备查,不能再贪图小便宜吃大亏。

风波平息,地里的药材在精心照料下,也慢慢恢复了些精神。

林西西站在田埂上,看着远处忙碌的社员和绿意盎然的土地,心里明白,成长的路就是这样,解决一个麻烦,就长一分本事。

她揣着这份踏实,准备迎接下一个日子。

种苗风波过去后,合作社的招牌更亮了。

药厂那边的订单稳中有升,周边村子跟着种药材的劲头也更足了。

可这好日子没过两天,一个新的、让人哭笑不得的烦恼找上了门。

这天晌午,林西西刚从地里回来,还没顾上喝口水,就看见合作社院子里站着个生面孔。

这人穿着挺括的的确良衬衫,腋下夹着个皮包,一看就不是村里人。

“您找谁?”林西西擦了把汗,问道。

“请问是林西西社长吗?”那人满脸堆笑,赶紧从皮包里掏出一张名片。

“我是省城健民大药房的采购经理,姓赵。久仰您和红星合作社的大名啊!”

省城来的?林西西心里嘀咕,接过名片。

药厂的周科长之前提过,他们的精品成药上市后反响不错,看来这名气是传到省城去了。

“赵经理,您好。有啥事吗?”

“好事,大好事!”赵经理声音洪亮。

“我们药房想直接从你们这儿采购一批优质的生态药材,就是你们供给县药厂的那种!价格嘛,好商量,肯定比你们现在的出货价高!”

直接采购?价格更高?旁边几个社员听见了,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送上门的财神爷啊!

林西西心里也动了一下,但很快冷静下来。

她请赵经理到办公室细谈。

“赵经理,不瞒您说,我们合作社现在大部分的产出,都是按合同供给县药厂的。他们是我们的老主顾,也是最开始支持我们的。”

“哎哟,林社长,这我懂!”赵经理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

“但做生意嘛,价高者得!你们辛辛苦苦种出这么好的药材,多卖点钱不是天经地义吗?县药厂能给你们的,我们‘健民’照样能给,还能给得更多!我们可以签长期合同!”

这话听着实在诱人。

合作社要发展,处处都要钱,社员们也想多分点红。

几个闻讯赶来的管理小组成员,脸上都露出了犹豫和期待的神色。

等送走赵经理,合作社内部立马炸开了锅。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822/1111106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