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胜利属于纽约,荣誉归于芝加哥
爆炸的冲击波将地面上的一切,瓦砾、家具残骸、以及那些曾经代表着一个街区生活的零星物品,乃至大炮坦克,如玩具般抛向天空。
阳光在这一刻被升腾的蘑菇状烟尘遮蔽,为这场人为的地狱景象投下了血色中带昏黄的光晕。
围观的人群仿佛被施了定身咒,呆立当场,脸上满是惊恐与难以置信。
然后,大炮坦克残骸,以及,断臂残肢,如雨点般坠落,砸在废墟上。
围观的人群距离爆炸中心其实相当远,冲击波到他们面前时都已经微不足道了。
但落下的残骸仿佛划破了他们的心理防线,将极致的震惊转化为人类本能的情感宣泄。
“上帝啊!”
不止一个男人双膝一软,无知觉地跪倒在地面上,双手在胸前疯狂地划着十字。
更多的男女无法抑制胃里的翻江倒海,弯下腰将胆汁差点都吐出来了。
然而,也有不少人,瞳孔里映照着燃烧的废墟,脸庞因兴奋而扭曲。
华尔街的精英们,那些有身份的贵宾们,也同样未能免俗。
有人双手捂脸,不敢再看;
有人则睁大了双眼,语无伦次的惊呼;
还有因极度恐惧而发出歇斯底里的哭喊。
自然,最常见的是,被超量血腥和毁灭性场面刺激得脸上泛起红潮,暴露了内心同样汹涌的波澜。
他们刚刚目睹了上百人的死亡,却感到一种扭曲的刺激。
这种刺激,不同于股市涨停带来的快感,它是一种更原始、更危险的情绪,是对毁灭性力量的崇拜。
而那些自诩见多识广的欧洲媒体人,也一边吐着一边用相机疯狂地拍照。
即使是报道过欧陆堑壕战的残酷的记者,也被守方这种决绝的、自杀式的抵抗意志震撼得灵魂出窍!
当烟尘稍稍散去,人们的情绪正处在最复杂的顶点,一个更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出现了。
在围观人群的后方,一阵骚动传来。
是“钉子队”!是那些本该在爆炸中心被炸得粉身碎骨的守军!
包括那个让人一言难尽的“大鸟兄”,包括受了伤被同伴搀扶着的汉斯,还有很多虽然灰头土脸但完好无损的“钉子”,都在队伍中!
“他们还活着!”
“是钉子队!他们没死!”
一个消息飞快地在人群中传开:守方居然已经将隐蔽的地道挖出了拆迁区的范围,并提前将主力人员撤出了核心拆迁区,只留下一个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那场惊天动地的爆炸,不是绝望下的同归于尽,而是冷静的反戈一击。
人群的反应瞬间发生了戏剧性的分裂。
支持“钉子队”的年轻人、市民、以及所有对权威抱有不满情绪的人们,情绪由震惊和悲恸,转化为惊喜。
掌声起初是迟疑的,然后是热烈的,最后变成了一片狂热的欢呼。
而那些押注“拆迁队”必胜的赌狗,则破口大骂“卑鄙!”、“无耻的陷阱!”、“这不算胜利……”
但无论如何,当这支身上还带着硝烟和血腥味的队伍沉默地穿过人群时,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让开一条通道。
与此同时,拆迁队留守在边缘位置的残余人员,先是被爆炸的冲击波推倒,为主力的覆灭而不知所措。
有人深深地庆幸自己没有跟着进入死亡区域,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也有人,比如那位资深建筑工程师杰克,因为实在受不了血腥没跟进去,此刻也还是免不了呕吐。
但呕吐之余,他心中涌起一种快感——那个变态的沃伦·斯诺没了!
就像他当初冷酷地命令一炮将钉子户居民炸成血雾一样,现在他也在同一片土地上,被更强大的爆炸炸得粉碎,尸骨无存。
这简直是命运最精准、最残酷的轮回。
而甭管是谁,面对杀气腾腾的守军逼近,残余的拆迁队员没有任何抵抗的意志,纷纷扔下武器,束手就擒。
守方队伍的一个年轻人,跳上拆迁队留在外面的唯一一辆坦克,看着下面表情各异但无不震撼的面孔,看着那些对准他的镜头,大声宣布:
“先生们,女士们!如各位所见,拆迁工作已经完美完成!”
“事实证明,年轻的灵魂不会被钢铁碾碎,相反,我们有能力炸碎一切试图禁锢我们的钢铁!”
“这片废墟之上,将建设起一个自由、繁荣的新城区,一个属于所有新时代年轻人的新城区!”
最后他拍拍坦克的炮管,“这座坦克,将成为新城区的地标之一,作为我们为自由而战的见证!”
……
第二天。
不管军人们从中得到什么诸如“永远要先做好跑路准备”、“巷战狗都不打”之类的感悟;
也不管现场观战者留下了什么样的心里阴影;
媒体首先沸腾了!
每一种声音都在试图定义这场荒诞而血腥的“拆迁之战”!
保守派媒体发出了严厉的谴责:“纽约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政府纵容与失控的暴力导致数百人丧生!”
配图是爆炸后宛如地狱的惨状,将其定性为一场绝对的悲剧。
激进派媒体则毫不吝啬地赞颂守军“有勇有谋”,是“以弱胜强的典范”。
他们顺便嘲笑保守派媒体,“你不能只在你支持的一方全军覆没后才觉得这是悲剧!”
还有专业媒体详细分析了最后的爆炸:“……全部使用了烈性炸药,其引爆方式精妙,冲击波导向性明显,显示出策划者具有极高的爆破工程学素养……”
最后就是复制了欧洲的“美利坚崩溃论”,“这个礼崩乐坏的国家正在滑向无法挽回的深渊……”
是的,大西洋彼岸,老欧洲的媒体和民众再次被深深震撼了!
这次有更多的欧洲媒体和观众前往纽约观战,相比单纯的转载有了更强更主观的感受。
“美利坚人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下限!”
“他们拿人命来搞‘拆迁’的操作,让我的脑仁都炸裂了!”
太变态了!太疯狂了!
这样的国家不崩溃,迟早是要炸了整个地球的。
有人甚至觉得北边的北极熊——一个同样陌生而野蛮的“新生物”,都比如今的美利坚来得文明……一点点。
有媒体甚至呼吁欧洲组成联军,“去解放那些处于这种水深火热中的正常美利坚人。”
但马上就被人反驳了,“美利坚哪还有正常人?他们都在为‘胜利’而欢呼呢!”
确实!
正如罗根昨天最后在自由之音里说的,“胜利者不受谴责!纽约的拆迁之战是一个强烈的象征,象征着世界终究还是属于年轻人的!”
美利坚人热爱胜利者。美利坚人对失败者从不宽恕。
随着最初的血腥冲击波慢慢过去,大部分美利坚媒体开始有意识地将焦点从血腥转向年轻一代的“胜利”上。
还是那句话,美利坚人多心善,见不得太过血腥。
还是赢学更加得人心——
“老一代人试图用大炮和坦克,拆掉年轻一代筑起的‘不敬之壁’;结果却被年轻一代用炸药炸碎了自己的‘偏见之壁’和‘过时之墙’。”
“纽约的‘终极一炸’,给这个国家的年轻一代炸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
“当年轻人对于自己的前辈都敢于浴血挑战,对于外面的艰难险阻还会退缩吗?”
美利坚,未来可赢!
嗯,这个时候“垮掉的一代”仿佛被遗忘了。
从东海岸的佛罗里达到西海岸的旧金山,纽约的“终极一炸”被演绎成各种版本的故事,弱者的逆袭、智慧战胜强权、新精神取代旧秩序……
事件的血腥底色被胜利的光环迅速漂白。它仿佛真的成了一个象征,象征着这个国家充满活力、不惧挑战的“未来”。
特别是纽约系媒体,已经开始将这称为“纽约的胜利!”
然后,才是太阳报姗姗来迟的刊文——
“这或许是纽约的胜利,但荣誉归于芝加哥!”
“揭秘终极一炸背后的越狱之王!”
嗯???
……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815/111110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