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情报:幽灵的视角
凌晨四点。
当整座京城都沉浸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与寂静中时一辆毫不起眼的国产的灰色SUV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驶离了市区汇入了通往城郊的G107国道。
车内驾驶座上的是“蛮牛”石磊。他那魁梧如山的身躯几乎将整个驾驶位塞得满满当当。与他粗犷外表不符的是他开车的动作极其平稳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轻微得如同猫科动物的脚步。在“地狱火”每一个成员无论专长为何都必须是顶级的驾驶专家因为在无数次任务中车辆是他们移动的堡垒也是他们逃生的唯一希望。
副驾驶上坐着“幽灵”冷锋。
他闭着眼睛像是在假寐但那挺得笔直的如同标枪般的背脊以及放在膝盖上手指微微蜷曲的双手都昭示着他正处于一种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极度警觉的放松状态。他的存在感极其微弱如果不是他占据了那个物理空间石磊几乎要以为自己身边坐着的是一团人形的冰冷的空气。
车内的气氛是地狱火小队最常见的状态——极致的充满了默契的寂静。
石磊从不主动跟冷锋搭话因为他知道冷锋的大脑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超级计算机即便是在沉默中也在进行着海量的数据分析与环境推演。任何不必要的交谈都是一种干扰。
而冷锋则信任石磊的驾驶技术和警惕性足以让他将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都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任务中。
他们的目标是十八年前那场车祸的发生地——G107国道京城南郊132公里桩附近。
一个小时后天边泛起了一抹鱼肚白。
SUV没有在主路上停留而是拐入了一条地图上没有标识的崎岖的土路最终停在了一座荒凉的山丘脚下。这里距离G107国道直线距离约三百五十米。
“到了。”石磊熄了火言简意赅地说道。
冷锋睁开了眼睛。
在那一瞬间车内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没有丝毫的情感波动像两块被万年冰川打磨过的黑曜石冷静深邃倒映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光却不带一丝暖意。
他没有说话只是推开车门从后座拎起了一个长条形的看起来像是某种乐器或绘画用品的硬壳箱子。
“我在这里等你。”石磊说道他从储物格里掏出了一副军用夜视望远镜开始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他是冷锋的“观察手”也是他最可靠的后背。
冷锋点了点头拎着箱子走向了那座荒凉的山丘。
他的脚步很轻却异常稳定。每一步的距离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分毫不差。他总能找到最稳固的落脚点避开那些松动的碎石和湿滑的苔藓。他的身体与黑暗的山林完美地融为一体像一只正在向着制高点潜行的孤傲的雪豹。
山丘不高只有几十米。但它的位置却极其精妙。站在这里可以将下方那一段蜿蜒的G107国道尽收眼底。
冷锋在山顶找到了一处被几块巨石和茂密灌木丛天然形成的凹地。他放下箱子打开。里面并非乐器而是一具被黑色海绵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充满了精密机械美感的德国制“蔡司”顶级高倍 spotting scope(观靶镜)以及一台经过军用加固的战术平板电脑。
他熟练地架好三脚架将观靶镜安装上去。然后他趴了下来。
当他的右眼贴上观靶镜冰冷的目镜时他的整个世界瞬间被重新定义。
距离消失了。
空间被拉近。
三百米外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每一辆的车牌号驾驶员脸上疲惫的表情都清晰可见。他甚至能看清一辆大货车轮胎上那些磨损的细微纹路。
这就是他的世界。一个由焦距风偏弹道和无数冰冷数据构成的绝对理性的世界。
他没有立刻观察那条公路而是先打开了身旁的战术平板。
屏幕上显示着一张高精度的十八年前的军事测绘地图。地图上G1A-19980712-A1号卷宗里记录的那个事故坐标被一个红色的十字清晰地标注了出来。
冷锋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一张张不同时期的卫星照片被调取出来与旧地图进行着叠加比对。
十八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脚下的G107国道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路面被拓宽了从双向四车道变成了双向八车道。中央的隔离带也从老旧的脆弱的混凝土护栏换成了更加坚固美观的绿化隔离带。甚至连道路两旁的树木都比当年粗壮了不止一圈。
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比如山川的走向地势的起伏以及……那些被刻意隐藏在岁月尘埃之下的属于杀戮的几何学。
冷手将观靶镜的十字线缓缓地对准了十八年前那个红色的坐标点。
然后他开始了他的分析。
这不是一个警察在勘查现场。
这是一个顶级的狙击手在复盘一场精心策划的教科书般的伏击。
“第一伏击点的选择。”
他低声自语那声音轻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
“事故坐标位于一个长约八百米的轻微的下坡路段的末端。并且带有一个三度的向左转角。这个地形具备了两个关键的战术要素。”
“要素一:势能。一辆二十吨的重型卡车在这个下坡路段可以很自然地将车速提升到八十至一百公里每小时。这为它突破中央隔离带提供了足够的动能。”
“要素二:视线遮蔽。因为转角的存在对向车道的来车发现这辆‘失控’卡车的有效反应时间将被压缩到三秒以内。在暴雨天气能见度降低的情况下这个时间甚至不足一点五秒。对于时速超过八十公里的轿车而言这个时间等于零。无法规避无法刹车只能硬接。”
他的目光离开了公路开始扫视周围的环境。
“第二观察哨的设置。”
他的观靶镜最终定格在了自己所处的这座山丘上。
“坐标, 海拔高度比路面高四十七米直线距离三百二十米。视野开阔无任何遮挡。可以完美地俯瞰整个伏击区。同时山体背靠密林便于伪装和撤离。这是一个……完美的狙击点或者说观察哨。”
“行动时必然会有一名观察手在这里用高倍望远镜锁定目标车队。他会计算车队的速度判断其抵达伏击区的精确时间然后通过无线电向作为‘撞锤’的卡车司机下达最终的精确到秒的行动指令。”
冷锋的眼中闪过一丝属于同类之间的冰冷的“欣赏”。
这是一个专业团队的手笔。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资产’的回收。”
他的观靶镜开始沿着公路一寸一寸地来回搜索。
“按照官方报告现场一片混乱。暴雨车祸伤员随时可能爆炸的油箱……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被吸引。这是一个完美的用于制造混乱的烟幕弹。而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杀人而是……绑架。”
“绑架一个六岁的孩子在那种环境下如何才能不被人察觉地带离现场?”
他的十字线掠过了路边的护栏掠过了茂密的行道树最终停在了公路下方一个极其隐蔽的被藤蔓和杂草半遮半掩的黑洞洞的洞口上。
那是一个直径约两米的用于公路排水的圆形涵洞。
冷锋的呼吸停滞了一秒。
他拿起平板电脑调出了这张区域最详细的地下管网结构图。这张图是毒蛇花了半个小时从京城市政工程部的加密服务器里偷出来的。
地图上一条蓝色的虚线清晰地标注着这个涵洞贯穿了整个公路路基出口在公路另一侧足足五百米外的一片废弃的农田里。
“找到了。”
冷锋的嘴角勾起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冰冷的弧度。
“这才是他们的撤离路线。”
“他们根本没有走公路。行动人员在撞击发生后趁着混乱抱起目标迅速进入路边的草丛。然后通过这个排水涵洞神不知鬼不觉地移动到安全区域。那里早已有接应的车辆在等待。”
“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五分钟。干净利落高效。当救援人员还在高速路上手忙脚乱时他们早已带着‘战利品’消失在了这个城市的地下脉络里。”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被串联成了一条完整的充满了血腥与阴谋的逻辑链。
所谓的“特大交通事故”从头到尾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分工明确的具备了“观察组”“行动组”和“撤离组”的标准化的特种作战。
卡车司机是自杀式的“撞锤”。
车祸现场是吸引注意力的“烟幕”。
杀害主角的母亲只是达成目的时一个可以被接受的“附带损伤”。
而绑架那个六岁的孩子才是这场行动真正核心的唯一的目标。
冷锋缓缓地直起身。
黎明的微光穿透云层为他那张棱角分明的侧脸镀上了一层冰冷的金属般的光泽。
他没有再多看一眼那条川流不息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公路。对他而言真相已经像一道被精确计算过的弹道清晰地呈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他收起所有的设备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充满了机械般的精准。然后他拎起箱子转身下山。
当他回到车上时石磊正打着哈欠眼角带着一丝困倦。
“搞定了?”石磊问道。
冷锋没有回答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台经过特殊改造的手机开始用一种快到出现残影的速度在上面敲击着。
他的报告正在被撰写。
语言是他独有的风格——冷酷精准没有任何多余的形容词。
【发件人:幽灵】
【收件人:龙牙】
【主题:关于事件GA-19980712-A1的战场环境分析报告】
【结论:该事件为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战术伏击行动其性质为“绑架/资产夺取”而非“意外事故”或“暗杀”。】
【论据1:伏击点选择。坐标为该路段唯一具备“高势能”与“低反应时间”双重战术优势的地点。偶然发生的概率低于0.01%。】
【论据2:观察哨存在。坐标为该区域最佳观察/指挥位置可俯瞰全局。推断有观察手在此引导行动。】
【论据3:撤离路线。坐标发现一条可利用的地下排水涵洞。该路线可完美规避公路上的混乱与封锁实现目标的秘密转移。是专业团队的首选方案。】
【综合评估:行动策划周密执行果断具备现代特种作战的基本特征。行动人员受过专业训练。其首要目标为“夺取资产”(您)次要目标为“制造混乱”附带结果为“人质伤亡”(您的母亲)。】
【报告完毕。】
点击发送。
做完这一切冷锋将手机重新放回口袋。他再次闭上了眼睛仿佛刚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石磊发动了汽车。灰色的SUV再次像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黎明时分那逐渐变得喧嚣的庞大的城市。
而这份来自“幽灵”的充满了冰冷杀意的战术报告正以光速穿过无数的数据节点飞向它唯一的主人。它将成为压垮天平的最后一根也是最沉重的一根稻草。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647/443752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