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开垦荒地,年度规划
林卫东带着喝醉的老张头坐在驴车上。
路上颠簸起伏,他好几次差点吐了。
知青院发生的事,他自然不清楚。
就算知道了,恐怕也不会放在心上。
把老张头送回家,给人盖好被子,又来到卫生所。
眼下这间小小的卫生所,将是他未来在大队的立足之地。
如今成了赤脚医生,总算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很多事情都可以开始干了,不必像之前那样畏手畏脚。
当然,仅仅只是赤脚医生,还不保险。
特别是徐家人不太看得惯他,这种情况下,更要慎之又慎。
除非他能更进一步,得到更多的权利。
“接下来可有的忙了。”
“细细数来,我要结婚,不说买三转一响,至少也得买辆自行车,给周晓白买一块女士手表,家里最好能有台缝纫机,平常也能缝缝补补,这样方便一些。”
“至于收音机……还是算了,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
想到这里,林卫东又转头去找自己养着的林蛙。
不出意料,没有一只蛙从冬眠中醒过来,有的甚至都开始腐烂了。
“看来一点也不容易,想要靠养这个玩意儿赚钱,还得摸索相当长一段时间。”
“忘了我有初级御兽术,也许可以试一试。”
没错,接下来一整年,林卫东大的目标就是养殖雪蛤。
雪蛤又叫东北林蛙,能够提炼出雪蛤油。
根据目前的政策,供销社可以收购农副产品和中药材,他特意打听过,青松县供销社的收购部,将雪蛤油这种名贵的滋补品,也列入了中药材中,进行统一收购。
当下的供销社,对农副产品收购其实一共有四种方式。
统购、派购、奖售、议购。
实际上在六十年代,收购农副产品,主要是看看农民们卖什么,供销社就收购什么。
如今到了七十年代,开始扩大收购,增加农民收入,属于供销社也开始参与生产,进行规划与技术指导,甚至开拓很多没有的经营门路。
这也是林卫东的底气所在。
当然收购的时候,还是要以生产队的名义,进行集体交售,个人私自贩售属于“投机倒把”。
如今成了赤脚医生,雪蛤油又是中药材,合理合规,他才打算养殖雪蛤。
雪蛤这个东西,是我国仅有的一种珍稀动物,在清朝时就已经成为了“八珍之首”,是宫廷贡品。
而野生的雪蛤,因为吃的食物,以及采摘时候的干湿度不同,所以刮出来的蛤蟆油,颜色也分为好几种。
血白色或者是黄白色,质量最好,摸起来有脂肪一样的光滑感,而且也没有杂质。
褐色或者是黑色的,质量相对差一些。
这东西经济价值很大,而且还可以外贸出口。
所以收购的价格向来很高。
一只肚子里满是油的母雪蛤,三只就能卖一块钱。
公雪蛤价格要便宜一些,大概一块钱一斤。
毕竟雪蛤油,主要就是从母林蛙的输卵管里面提取。
公的当地一般叫做公狗子,母的叫做母狍子,当然也有叫黄肚皮儿的。
如果想赚的更多一些,也可以自己提炼成油,符合标准后,供销社的收购价一般都在80到120元一斤。
除了供销社,其实林卫东也考虑过药材公司,以及国营药店。
他可以用“集体合作医疗用药”的名义,找相关的国企,或者是药店销售。
不过没有熟人,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也不知道县农业局,或者是供销社有没有相关的养殖办法,没有的话,只能去省城看看,或者是自己慢慢摸索了。”
“不过暂时还不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
林卫东想了想,转身出门。
“考过了?我就知道你肯定行!”
周家,春日的阳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户,让屋子里变得明亮。
林卫东摊开赤脚医生证,放到周晓白手里。
周晓白这会儿正在门槛上剥松子,见他拿出证书,顿时蹦跳起来,拍了拍手,眼睛亮晶晶的。
“这个……这个是不是你的名字?”
“你认识我的名字?”
“东这个字我还是认识的,还有这个‘姓名’,这两个字我也认识!”
她这样的已经不错了,很多人其实只认识自己的名字。
也就铁柱他们这一代开始大力的推行扫盲,但七十年代很多人,也只读了个小学就没有继续往上读了。
真正好起来要到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实行了义务教育之后,文盲才基本上被消除。
“太棒了,有了这个证,以后你就不用下地种田了!”
周晓白喜滋滋的,伸着手指摸着公章,片刻后忽然皱起鼻子:“对了,这里是不是要有照片?怎么是空着的。”
“说是夏天会开一个照相馆,那个时候才能照,不过有没有照片都一样。”
林卫东伸手,把周晓白头发上的松子壳摘下来。
“你怎么突然间开始剥松子了?”
“这松子没放好,有点发潮了,我播了之后趁着这两天太阳好,拿出来晒一晒。”
“行,你接着剥吧,家里还有锄头吗?我来借一把锄头,要那种长锄头,不是扁锄。”
“你要锄头干什么?”
“种地!”
“种地?”周晓白脸色疑惑。
但听说了林卫东接下来的打算,表情又变得古怪。
“我琢磨着,当这个赤脚医生,其实也挺清闲的,除了要去公社在卫生院学习,平常也就是采采药,给大家治个头疼脑热,然后做好疾病预防。”
林卫东笑着开口,继续解释道:“我修房子的时候,特意要了很大一块地方,现在院子都空着呢,房前屋后那么多空地,现在雪融了,正好是最滋润的时候,要是现在不赶紧开荒,接下来肯定会长很多杂草。”
“开出几片自留地来,借着春天种点菜,以后那才有的吃,总不能让你妈一直给我送吧?”
“而且我还想把院墙加高,现在太矮了,至少得有人那么高。”
“院子前头,我还想种两棵树,夏天可以乘凉,秋天可以摘果。”
默默的听着林卫东的规划,周晓白眼睛闪了闪,毫不在意的开口:“这些粗活你就别干了,让我哥他们来,反正他们力气大,现在事情也不忙,趁着有空赶紧帮你挖地。”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613/443751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