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抵达首都!
车票是硬制的卡片。
上面印着发站、到站、时间以及车次。
是的,上面并没有座位信息。
这种卡片式的车票,是不会标明座位号的。
因为如今火车的运力极度紧张。
一般的慢车、快车、硬座车,压根就没有座位这个说法。
通常都是先到先得,自行寻找空座。
要是被别人坐满了,就只能站着或者是去过道,又或者和别人挤一挤。
离发车还有好一段时间,林卫东干脆拉着周晓白,去了国营饭店。
两人吃了碗面之后,才回到候车室等待。
候车室里的人更多,长条木椅上的人满满当当。
还有很多坐在行李上,或者靠在墙根。
空气中弥漫着烟味、食物的味道,以及人体散发出来的气味。
高音喇叭时不时播放车次信息,革命歌曲和注意事项。
但是四周乱哄哄的特别嘈杂,往往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听得清。
周晓白睁大眼睛,好奇的观察四周的一切。
等了几个小时,终于开始检票了。
人群骚动起来,像是开了闸的洪水,疯狂的涌入检票口。
检票员大声吆喝,粗暴的用检票钳,轧出一道齿痕。
林卫东和周晓白两人靠在一起,一边提着行李,一边随着人潮移动。
穿过昏暗的通道,站台上停靠着一辆墨绿色的火车。
车身印刷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字样。
这个时代的交通主力,便是眼前这样的绿皮火车。
等到车门打开,人群更是疯狂。
到了车厢里面,座位基本上被坐满。
过道上、车厢连接处,乃至于座椅底下,全都被塞满行李。
空气污浊不堪,混合着烟味,汗臭味,甚至尿骚味……
几乎让人窒息
列车员吹着哨子,努力的维持秩序。
两人好不容易,抢到了两张连在一起的靠窗座位。
没过多久,就有列车员拿着检票夹,过来查票。
林卫东拿出车票,和两人的介绍信递了过去。
对方检查的特别仔细,确认无误之后,才将东西还了回来。
看着汹涌的人潮,周晓白有些吃惊的张大嘴巴。
“就算是过年,县城的供销社也没这么多人呀!”
“供销社的人可比这多多了,不过这个地方小,人都挤在一块儿,所以你才觉得人多。”
“这倒也是……”
仔细想一想,周晓白不说话了,只是睁大眼睛,打量来来往往的。
“卫东,感觉好多年轻人呀,我就没见到几个上了年纪的人。”
过了一会儿,她又小声感慨。
“那是当然,无论哪个时代,永远是年轻人走在浪潮的前端。”
和后世不同。
后世的绿皮火车上,年轻人绝对是少数。
大多都是中年人以及老年人。
但是如今,火车上可没什么老人。
自上山下乡运动进入高潮,到如今估计已经有数百万的知青,在农村下乡插队。
各地政策有所不同,但绝大多数都有允许知青返乡探亲的政策。
同时,还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农村回到城市的知青。
火车站是一个地区的流动核心枢纽,自然会造成人流集中的情况。
不过出门在外,林卫东尽可能的谨言慎行。
他只是小声解释道:
“东北现在是工业、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域。”
“你想想看,工厂的工人需不需出差?
“农村的社员,也有可能去其他的地方,参与学大寨的集体任务。”
“还有物资的跨区域调动,往往都会带来大量人口。”
“想出趟远门,又没什么别的好办法,只能坐火车。”
“这火车上的人,自然相当多。”
无论是探亲、上学、出差、还是公务,都只能坐火车。
这个年代公路交通一点也不发达,远不如火车方便。
而且也很少有直达京城的长途汽车。
毕竟就连县城之间的长途汽车,一天往往也只有一两班,还经常晚点迟到。
所以想出远门,大部分的选择只有火车。
所以人流自然就去到火车站来了。
“东北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域?真的假的,我怎么没感觉到有多富……”
“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其他地方有多穷。
“在东北顶多是吃不好,努力干,起码能吃饱。”
“有些地方,吃饱都是个奢望……”
林卫东这话是压着声音说出来的。
恰在此时,火车的汽笛长鸣。
座位猛的一震,绿皮火车缓缓向前。
窗外的景色开始向后倒退,火车逐渐加速,开始颠簸摇晃起来。
周晓白一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没过一会儿,好奇心就占据了上风。
她想推开窗户透透气,伸手用力,使了很大的劲儿,才把木窗框推出一条缝。
让冷风灌了进来。
如今的火车可不是铝合金窗户,而是上下推拉式的木质窗框,自然不可能封闭。
而且,火车里也没空调。
夏天要是不能开窗,人估计都得闷坏。
周晓白贴着车窗,贪婪的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和远山。
这还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火车,一切都那么新奇。
车厢渐渐的安静下来,也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一声喊叫。
“热馒头,五分钱一个!”
“窝窝头,煮鸡蛋!”
“开水,有没有接开水的?”
如今的火车上,同样有售货员。
只不过这种流动售货员,并不是推着小推车,售卖啤酒饮料瓜子花生八宝粥……
而是背着包或者提个盒,艰难的在车厢中走动。
因为无论什么时候,车厢总是无比拥挤。
人能挤过去就不错了,推着车只怕寸步难行。
这种时候往往卖的,都是一些必需品。
比如馒头或者是窝头这样的食物。
不会有零食,饮料,也不可能有盒饭。
如今这个时代自然也没有瓶装水,有的只是用大水壶装的白开水。
除此以外,这种流动售货员,还会售卖针线包,简单的晕车药等物品。
她们并不会像后市火车站上的售货员那样,反反复复的走动,不停的叫卖、推销。
一趟长途下来,她们顶多来一两次。
秉持着“有啥就卖啥,卖不完拉倒”的心态。
售货员在如今,完全处于卖方市场。
周晓白好奇的看着她,一边喊一边从过道挤了过去。
这女售货员,发现周晓白瞪大眼睛盯着自己看的时候。
十分干脆的,翻了个白眼。
时间在车轮跟铁轨的撞击声中,流逝的格外缓慢。
从白天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天。
窗外变得漆黑一片时,深沉如墨的夜色,几乎见不到半点灯光。
经过了这么久的颠簸,周晓白也早就没了之前的兴奋,脸上满是疲惫和麻木。
终于,广播里传来了列车员略带沙哑的声音:
“旅客同志们,现在播放乘客注意事项,和前方到站预报。”
“在播放到站信息前,先给大家播放一首革命歌曲《东方红》。
“请旅客同志们在歌曲过后,关注到站提醒……”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613/443749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