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查资料,买种子
林卫东先是跑了几处新华书店。
翻看了一些农业科技类,和副业生产方面的科普读物。
只是这个年代,这类的书籍并不多,内容也相对粗浅。
一篇文章可能有一大半,都围绕着红色思想,各种语录来展开。
里面的干货寥寥无几。
所以,林卫东又找到了刘霞。
她见多识广,接触的人多,没准儿就能出个好主意。
“刘姨,你觉得什么样的营生,能够不占用集体劳动时间,不占集体资源。”
“而且见效快,销路还广啊。”
“您有什么推荐吗?我想开展集体副业,该养点什么,或者种点什么?”
“要不……您帮我开张介绍信,我去图书馆查点资料。”
弄清楚了前因后果,刘霞满脸欣慰。
“国家有你这样的年轻人,积极建设祖国,才有希望,才有未来啊!”
“不过你这个问题,我一时间还真答不上来。”
“硬要我说的话,那就养羊吧。”
“你想想看,这羊的肉能吃。”
“这母羊还有羊奶,卖的可不便宜。”
“羊毛剪下来,也是好东西呀。”
“对了对了,你们乡下烧炕,用的都是粪球吧?”
“这羊粪夏天能堆肥,冬天能取暖。”
“唉呀,这么一说,羊全身都是宝啊!”
说到最后,刘霞都忍不住心动了,恨不得去养羊。
林卫东默默点头:
“您还是给我介绍信吧……”
他何尝不知道,羊是个好东西。
别说羊了,五谷六畜,哪一样不是好东西呢?
关键是条件不允许啊。
首先就是成本问题,家家户户都出钱买小羊羔?
能不能买得到是一回事,大家愿不愿意投入这个成本是另一回事。
其次就是周期太长。
东北气候寒冷,冬季需要圈养保暖,而且天天都得吃饲料。
一只羊养到成年,通常需要一到两年。
要是把繁殖、扩大种群、产羊毛考虑进去。
周期甚至要超过两年,才能产生收益。
现在都已经是七三年了。
再待个四年,他就得高考回城了。
难不成到时候,他回了首都,还得操心青山屯大队养羊的事儿?
显然不可能。
拿着介绍信,林卫东来到了首都图书馆。
相比于后世图书馆的开放便捷,眼下图书馆想查阅资料,手续不但繁琐。
里面的氛围也十分肃穆。
阅览室里的人寥寥无几,每一个都在安静的看书。
林卫东凭借刘霞开的介绍信,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
找了一些农业推广的小册子,以及一些农业技术期刊。
看了好几本,一种反复出现作物,引起了他的注意。
“蓖麻?”
看了资料后,林卫东发现蓖麻是一种适应性极强,而且管理很粗放的油料作物。
它根系发达,耐旱耐瘠,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
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沟旁路沿,甚至一些边边角角的荒坡,都能种植。
完全不用担心占用宝贵的耕地,也不需要社员挤出劳动时间。
更妙的是,它生长周期短,当年种植,当年就能收获。
而且蓖麻籽含油率高达五成,榨出来的蓖麻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
能广泛用于机械、化工、航天、医药等领域,属于国家的战略物资。
所以各地供销社,都有明确的统购任务。
种植蓖麻,收益不可能比得上养殖林蛙,但也远远高于一般的粮食作物。
而且它的优势在于稳定、没什么风险、参与门槛低。
那些无法承担繁重体力劳动的妇女、老人儿以及孩子,也能够派上用场。
“大队的那群皮猴子,让你们不好好学习,那就别学了,天天种地吧!”
想到了铁柱那帮整天只知道疯玩,屁股根本闲不住的半大小子。
还有大队里,那群嘴巴格外多,天天只知道说闲话的老太太们。
这以后,他们可有事情做了!
“看你们以后还有没有那么多闲工夫!”
脑海中,一个清晰的计划出现。
回到大队后,他就打算写申请,吸纳大队的知青、妇女,以及半劳动力。
成立一个“五七副业组”。
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国家提出了一项指示,也就是五七指示。
这项指示,是鼓励在学习政治军事时。
后勤部门也应该要兴办中小工厂,生产农副产品。
到后来,不但是机关单位,企业和学校组织职工家属、大学青年创办五七工厂。
各地方也纷纷响应,开始成立五七副业组。
各地的五七副业组,经营内容丰富多样。
但通常采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林卫东打算将养殖林蛙和种植蓖麻,统一纳入管理框架里。
产品由集体统一出售给供销社,所得的收入,计入集体工分,进行分配。
这样一来,就能光明正大的发展副业,不用担心惹来不必要的批评和麻烦。
查到资料后,林卫东当天下午,就核算出了“计划种植面积”,以及“用种量”。
从图书馆出来后,他来到了首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门市部。
门市部里,商品琳琅满目。
从化肥农药,到锄头铁锹……
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看上一应俱全。
林卫东找到了种子柜台。
柜台后面,坐着一位戴了袖套,面无表情的中年女售货员。
“同志,你好。”
“这是我的介绍信,我来这里,是想要响应号召,利用空闲时间发展集体副业。”
“了解到国家现在正需要蓖麻,我们大队也想要为国家做贡献,完成国家任务。”
“所以我想来购买一些蓖麻种子。”
女售货员接过介绍信,仔细的看了有两分钟。
这才开始核对公章、事由,以及林卫东交上来的种植计划。
“蓖麻种子啊……”
她满脸严肃的问道:
“你这计划上的种植面积,没有算错吗?你要的种子数量可不少。”
“我核算过了,东北地域广袤,我所在的生产大队,人口又不多。”
“所以零零碎碎的种植面积,就特别庞大。”
售货员点了点头,前去拿种子。
林卫东连忙掏钱,等人给他开票。
满满的三牛皮纸袋种子,看起来鼓鼓囊囊。
每一包大概有五斤,三包加起来就是十五斤。
其实具体需要多少,林卫东很难算出一个准数。
毕竟这闲置土地的数量,他都算不准。
不过农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地。
尤其是在正经的耕地之外,多的是零零散散的空地。
所以他尽量往多了估算。
同时蓖麻种子的纯度有限,而且闲置的土地,肥力会比耕地要低。
再加上大家平时也不会怎么照料。
他才要了这么多的种子。
毕竟广撒网,才能多捞鱼。
大把大把的种子撒下去,总能有些收获的。
“这种子很容易活,你们种的时候注意别撒的太密。”
离开时,售货员嘱咐了两句。
“好,谢谢同志,我们一定争取多收获一些蓖麻籽,支援国家建设!”
抱着沉甸甸的蓖麻种子,林卫东心里踏实了不少。
至少他这次回来,多多少少也干了一些实事儿。
如今也该到了回青山屯的时候。
只不过回去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613/443749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