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46
从这个现状上看,能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考上中国的大学的那批人,是非常幸运的,他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社会相对公平,不用拼爹,考上大学毕业后国家就给分配工作,只要你在学校的学习好,排名靠前,大学毕业分配的时候,中直机关到学校要人,你进中办、国办的机会还是有的,昨天还是一个穷学生,大学毕业一分配,就进了中南海,天天可以见到国家领导人,做他们的小秘书,按部就班地混,十几、二十年过后,都是司局级干部了,运气实在是好的,混到副部级的也有可能。这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这确实是那个时代天天都会发生的故事。
蓝自强就是这样的幸运者。大学毕业,他以全年级排名第一的成绩,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正好碰上某中直机关到学校挑人,他成绩好,长相帅气,学校第一个推荐他,用人单位的领导一看,小伙子各方面没什么说的,就要他吧。
于是就这样,他一步登天进了中南海,成了某重要机关办公厅的秘书。消息传到他的老家——中部某省的一个小县城,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轰动了整个县城,连县委书记和县长对他的父母都刮目相看,因为进了中南海,这在建国后的几十年,在整个县里,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衙门大,升迁的机会就大,因为这里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中南海就是出官的地方,三两年一个台阶,就上去了。从科员做到正司局级,也就是区区十七八年的事情。要是到了县城里,这样的年龄,四十岁出头,能当上科级的局长就算是很不错了。
但这样的干部,也有一个发展的瓶颈,就是缺乏基层工作的经验,不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理论水平可能很不错,但是,还是标准的书生,这样的人当个幕僚还可以,提拔起来,拿来治国,就有些开玩笑了。古语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组织部门也认识到这些问题,所以这些年,加大了中央机关干部到地方交流的强度。几乎所有进入组织上的视野,成为后备干部的,原则上都要到基层锻炼,到艰苦的地方去,到边疆去,锻炼自己的本领,培养和基层群众的感情,只有这样履历完整的干部,受到提拔重用的机会才能增大。
按照中组部的统一安排,蓝自强就和十几个中央国家机关的司局级干部,到了西江省,挂职锻炼一年。蓝自强被安排在海城市,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挂职期满,蓝自强面临着人生又一次非常重要的选择。是回北京继续当自己的司局长,还是留在西江省,当个市委常委、副市长,从挂职改为任职,从此以后,就做个西江人。这是个颇费思量的问题。回北京吧,有好处,工作环境熟悉,人际关系熟悉,老婆、孩子都在身边,就是按部就班地混日子,和以前一样,说是司局长,其实也就是管管材料,安排领导的日程,陪着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全国各地搞调研,写什么调查报告啊,经济情况分析啊,还是幕僚的身份,说白了,也就是个大领导身边的跑腿的,大办事员一个。很多事情还要亲力亲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不算是官,只能算是个吏。如果运气好了,混到五十岁左右,还有可能升到副部级;如果运气不好,一辈子就这样了,以司局级干部退休的,大把的人。老前辈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不回北京吧,就留在这西江省里,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地方,就是自己起点高,才四十一岁,就是正司级干部了,留在省里,级别保留,就是正厅级。虽然还做副市长,但是,有了市长的空缺,自己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还有一点,自己上面的关系都还在,随便哪个伺候过的大领导说句话,自己的事情就解决了。升副省长现在看来还有些远,但是,当个市长或者市委书记,还是非常有把握的,也就是三两年的事情。能够在地方上当市长或者市委书记,就是回了北京,那也是非常光彩的事情了。现在每个地级市在北京都设有办事处,所谓的驻京办。有车有宾馆,想办什么事情,方便得很。再说了,当上了一把手——市长或者市委书记都行,就是实权派,手下管着上千的处级干部、几百万的老百姓,每年的财政收入一个市最起码几十个亿,再紧张,也不会少了市长和市委书记的钱,你想怎么花就可以怎么花,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是名符其实的土皇帝,比在北京当个司局长,风光多了,也气派多了,这才是官的生活。
而面临的困难,最主要的还是家庭的问题。两口子都是四十岁出头,身强力壮,长期两地分居,时间长了,几个月见不了一次面,男人受不了,女人也会受不了。现在的社会,男男女女的思想这样解放,这样下去,时间长了,感情就会越来越淡,离婚就是迟早的事情了。所以,现在的婚姻经不起两地分居的考验,连农民工都知道,出去打工的时候要找个情人姘居,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一个正厅级干部想要在感情方面不出任何问题,除非这个人是个超人,或者是功能退化了,成了太监。
思前想后,蓝自强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慎重考虑,还是决定留在西江省,这样自己的人生会丰富些,一辈子留在京城里,工作在中南海那个园子里,说起来是风光无限,但是,时间长了,也会审美疲劳。
但你想留,西江省就留下你了,你以为你是谁?在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人不缺,想当官的更不缺了。留下一个外地的厅级干部,事实上就挤占了本地干部的位子,所以,想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又不是科学家,国家的拔尖人才,留下你,西江省就可以某些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立竿见影,转变成科技成果。那样的人,来多少西江省会要多少,还会给你上百万的年薪,几千万的科研经费,只要你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什么的。
但蓝自强是官员,你留在西江省,随便安排,都是一个厅级干部的位子,没有省委书记的点头是不可能的。这需要运作,需要高层有人为你说话,要不然当时的省委书记杨春风根本不会看得上你。
为了自己的前途,蓝自强把自己服务了十几年的老领导搬出来了,老领导现在是国家一个重要部门的一把手,正部级干部,在杨春风到北京开会的时候,由老领导出面,请杨春风在北京的某个著名饭店里吃了一顿饭。饭局上敲定了蓝自强的安排,留在西江省,安排为海城市的市委副书记,保留正厅的级别。
这样,蓝自强就留在了海城市,当上了第三把手,在市委领导的排名中,在农晓光、孙玉梅之后,市委书记和市长随便有一个的工作出现了变动,他都有希望更进一步。也该他运气好,农晓光和孙玉梅这一次都被提拔了,把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位子全部空了出来。按说,他接任市长也可以了,毕竟他刚来西江省才两年的时间,并没有做出什么特殊的贡献。但是,他想一步到位,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要是当市长,万一有人当了市委书记,排在了他的前面,他就要生活在别人的羽翼下。在官场上,别看都是正厅级,市长和市委书记差别可大得很。市委书记是名符其实的一把手,市长是二把手,市委书记不提拔,市长提拔为副省级的概率,是小而又小。除非有特殊情况,像孙玉梅这样的,妇女干部,省里正好缺一个。你又赶得上点子了。
为了一步到位当上市委书记,蓝自强又找了自己的老领导出面,给王一鸣打了电话。
王一鸣恰好现在急需用人,手下又没要多少自己的嫡系部队,乐得顺水推舟,送这些大人物一个人情,所以,就一口答应了。于是,蓝自强当上了海城市的市委书记,别人是请客送礼,说不定要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才能得到这个市委书记的位子;他呢,一个电话就解决了,这就是关系的重要,上面有大人物为你说话,这是最关键的。
站在蓝自强后面的,是海城市市长朱家豪,他原来是省审计厅的厅长,现在干部交流,他就到了海城市担任市长。
朱家豪今年四十六岁,他这个年龄正是大有可为的阶段,可进可退,还在省直机关当厅局长,工作相对清闲,也不操那么多的心,但是,升迁的机会就基本上没有了。
这几年在地方上,省直机关的厅局机关基本上成了年纪大的官员们养老的地方,在地方上当了一届的市长或者市委书记,表现平平,省委主要领导对你不满意,但是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算了,就给你找个安稳的地方,养老去吧。
对于那些年轻有为有培养前途的厅局长,一般都要放到下面的地市里,担任市委书记、市长什么的,目的是锻炼培养干部,给你将来的升迁积聚资本。
所以朱家豪到海城市担任市长,属于是重用。
首长下来,和蔼可亲地和蓝自强、朱家豪等其他干部挨个握了手,蓝自强说:“首长,请您上车吧,我们在前面带路。”
首长说:“好的。”
王一鸣对蓝自强和朱家豪说:“你们两个上来吧,一路给首长介绍一下情况。”
蓝自强和朱家豪就上了首长的这辆中巴车,坐在首长身后的座位上。车子开动,在前面几辆警车的引导下,进入通往市区的大道。
车队一路呼啸,没有进入市区,而是先到了滨海大道。
滨海大道是海城市的门面,每当有上级领导来,首先让他们看到的,就是这条长十几公里宽八十多米的宽敞的大马路。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431/222409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