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郭小东说:“但愿如此吧,只是到时候还需要您老人家的关照。”
李秘书长说:“那是肯定的,但最关键的还是副总理要为你说话,跟最高领导或者总理打个招呼,你的事情就解决了。”
郭小东说:“那个只能到时候再说了,你也知道,我老板不爱求人。和新领导人不是一条线的人,到时候说话还灵不灵,就很难说了。”
李秘书长说:“事在人为,你到了西江省,只要注意一个问题,千方百计和王一鸣搞好关系,他说你行,到时候极力推荐你,也是个办法。”
郭小东说:“谢谢李秘书长指点,到时候肯定需要你斡旋斡旋,再帮我说句话。”
李秘书长说:“会的会的,你的忙我还是要帮到底的。”
这边和李秘书长敲定了时间,郭小东就打通了王一鸣的手机,说:“王书记您好!我是国办的郭小东。”
王一鸣手机里存有郭小东的号码,他说:“是小东老弟啊,怎么样?”
郭小东说:“是这样王书记,今天是大会的休息时间,王书记开了一个星期的会了,估计也需要换一换环境了,我就约了国务院的李秘书长,他说好几年没有和您在一起吃饭聊天了,想见一见您,您看今天晚上有时间吗?”
本来王一鸣打算今天晚上回家陪于艳梅和王礼吃饭,现在既然李秘书长和郭小东要请自己吃饭,那肯定不能推辞了,于是就说:“有时间,有时间,你定地方吧,我也想见一见李秘书长了。大家都是兄弟,好几年没有在一起吃饭聊天了。非常想念。”
郭小东一看王一鸣爽快地答应了,心里也很高兴,于是就说:“我这就打电话,安排好了,再告诉您。”
王一鸣说:“好的。”
当天晚上七点钟,当王一鸣在饶战胜的陪同下坐着奔驰车,来到钓鱼台国宾馆十七号楼芳菲苑门口时,就见李秘书长和郭小东已经站在那里迎接了。
王一鸣看李秘书长这么低调,心里很感动,本来,作为国务院的副秘书长,他用不着站在那里迎接王一鸣的。大家都是正部级干部,论级别都一样,但是,李秘书长人家是中央委员,他王一鸣才是中央候补委员,差了一大截啊。况且,李秘书长是分管经济的副秘书长,手中的权力极大,巴结他的人多了去了。虽然王一鸣是省委书记,属于是封疆大吏了,但是,西江省是欠发达地区的省份,在这里当一把手,分量比不得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再说了,中国官场上的习惯,重中央,轻地方。在国务院当个副秘书长,人家几乎天天可以见到总理、副总理的,你地方上一个省委书记,要想见总理或者副总理,要提前做多少工作,排队等多少天,都不一定能够见得上的。
王一鸣连忙下车,紧走几步,老远就伸出手,握着李秘书长的手使劲地晃着说:“老李,老哥哥,好几年没有见了,兄弟想念得很呐!”
李秘书长个子不高,矮矮的,胖胖的,笑起来像是一尊弥勒佛。他说:“一鸣老弟,自从你去了西江省,我们就没有再见过面,原来隔三差五你到国务院开会,我们还能偶尔见上一面,现在一晃三年多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大家说着话往包厢里走。
司机和秘书被安排在大厅里,李秘书长赴宴没有带秘书来,带了一个专职司机。
进了包厢,郭小东招呼服务员,抓紧时间上汤、上菜。
钓鱼台国宾馆的菜品天下闻名,但是,即使在京城里工作了七八年,这个地方王一鸣以前也是很少来的。一来这里的菜品贵是出了名的,到这里请客吃饭的人,都是大富大贵的,一般的人你到这里请客吃饭,等于是割自己的肉一样。动辄几千,甚至上万,这个钱花得让人心疼;二来呢,王一鸣那个时候虽然是大权在握的常务副部长,巴结他的大老板和地方官员很多,大家都想从他分管的项目中得到些项目。得到了项目,也就得到了资金。王一鸣手里当时一年也能审批几十个亿的资金。要是想到钓鱼台吃饭,天天去,都有人请的。但是,王一鸣是个特别低调的人,他不好张扬,有人请客,说去钓鱼台国宾馆吧,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总是说,那个地方,还是少去好,碰上大领导不方便。
也确实如此,在京城里,你一个副部级干部根本算不上什么。在职的加上退休的,军队的加上地方的,副部级干部生活在北京的,至少有好几千人吧。副总理以上的国家级领导人,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就有好几百人。你一个副部级干部,在钓鱼台国宾馆碰到这些大人物的概率非常高,那里根本就不是你一个副部级干部可以摆谱的地方。万一遇见了大领导,不方便。
即使当了省委书记,王一鸣也很少在钓鱼台国宾馆请客,他请客一般安排在西江大厦,那里是自己的地盘,吃的饭有西江特色,花钱不多,有驻京办的同志专门处理,方便,省心。
郭小东对这里自然是很熟悉了,他陪同副总理在这里接待过不少外国的领导人,对这里轻车熟路。他今天晚上点的菜,都是赫赫有名的钓鱼台国宾馆招牌菜。主菜有佛跳墙、蚝皇青底鲍、油浸脆皮鱼、玛瑙鱼圆、珍珠帝王蟹、雀巢富贵龙虾、法式焗蜗牛等,琳琅满目摆了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美丽得让人不忍心下筷子。
这顿饭自然是吃得很舒心了。
但对于王一鸣来说,最重要的是和李秘书长和郭小东聊天,从他们嘴里透露出的一些外人不知道的信息。
这一次和郭小东、李秘书长吃饭,他得到了不少第一手信息,光从这一点上,这次饭局就是有意义的。看起来京城里还是消息灵通得多,自己在西江省成了瞎子聋子了,高层这么多重要的信息竟然不了解。看起来今后一定要多参加这样的饭局,交流信息,互通有无。
饭局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吃得舒服,聊得痛快,最后该结束的时候,李秘书长说:“来,一鸣老弟,我再敬你一杯,小东是个不错的小兄弟,聪明伶俐,办事靠得住,也懂得江湖上的规矩,今后到了西江省,就需要你好好关照了,过几年你关照一下,给他弄个副省级,进了省委常委,也是你的一个好帮手吗。”
王一鸣说:“一定的,一定的,小东这么优秀的人,到了哪里都是埋没不了的,到时候我会关照的。”郭小东这个时候也端起一杯酒,对王一鸣和李秘书长说:“两位领导、老兄把我当兄弟,我实在感到高攀了,来,我敬两位老兄一杯酒,今后有用到我郭小东的地方,一定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这话说得有些重,王一鸣笑着把话岔开说:“小东,你到了西江省,好好干,机会有的是。”
郭小东这样说,也就是表明一个态度,在官场上,一个人的仕途发展要取决于许多因素,有些东西是自己可以左右的,有些东西是自己无法左右的,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所谓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有些话说得过分点,听着或许有些肉麻,但是它拉近了和上级领导之间的距离,也是有作用的。
酒足饭饱,该聊的都聊了,大家才依依惜别。王一鸣请求李秘书长对西江省的一些大项目和资金方面,今后能不能给予特别的关照。李秘书长表示没有问题,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打他的电话。
会议结束的当天,王一鸣并没有和西江省代表团的大部分团员一起乘包机离开北京,回了江城市。他和省长李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志斌一起利用两天时间,带着有关人员拜访了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铝业集团等一批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和金融部门的领导,和他们交流思想,希望他们到西江省走一走看一看,多支持些大项目。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431/222409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