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省委大院(全7册) > 27

27


27

那个时候王一鸣还在北京当副部长,他的那次老家之行,令他看到了一个衰败的县城,城市建设破烂不堪,大批工人失业,民生凋敝,社会治安急剧恶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处是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制革厂,遍地开花,污染遍布城乡。乡村再不是炊烟袅袅,像八十年代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那首歌所唱的了: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现在是雾霾四处飘荡,小河的水要么干涸了,要么是污水横流,散发着难闻的臭味,鱼虾绝迹。由于河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重金属污染,到处是废水废气,城市、农村的老百姓都成了急剧工业化的受害者。王一鸣的老家河川县成了全国著名的癌症高发区,离县城十几里有个赵家村,这里的老百姓莫名其妙地在十几年里,先后死亡二百多人,到医院一检查,不是胃癌、食道癌,就是肺癌、肝癌,妇女有的是乳腺癌,反正是各种癌症高发。省里的各大医院肿瘤科的医生一听口音就知道病人来自哪里,就说:“你是来自河川县赵家村的吧?”

病人说:“是的,是的。”

医生心里就知道了,又是一个癌症患者。

这些情况经过层层上报,终于引起了国家卫生部领导的高度重视。

他们派出专家到这里调查,检验了当地的地下水、空气、粮食蔬菜的农药残留等污染源,最后专家们的意见是,当地的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所含的各种化学物质是导致当地村民癌症高发的最主要原因。

赵家村的村民听闻消息后集体出逃了,整个村子里只有几个不怕死的老人还在留守。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恐慌地出逃了,年轻人就是在外面打工,流浪一辈子,也不敢再回赵家村附近居住了,这个村子和周边的一些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癌症村。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曾经的大好河山,如今却成了这个样子,到底是谁之过呢?!

王一鸣回到北京,有一次和魏正东聊天的时候,问了魏正东这个问题。

魏正东说:“这个目前还是理论上的禁区,当局是歌颂、赞美,不准许有丝毫的质疑,但是,民间早已经进行反思了,现在网络上是民意汹汹,早已经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展开公开争论了。我们中华民族真的是多灾多难。

王一鸣面色凝重地说:“老兄,高层难道不知道这些情况吗?”

魏正东说:“或许知道,或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也不会关心这个问题。”

如今,王一鸣站在江城市电子工业园区的规划展示板报前,思绪万千。

现在王一鸣是省委书记了,他明明知道引进外资后果是什么,他还得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就无法实现GDP的增长,不这样做,就是不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定,没有认真落实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是要问责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王一鸣在心里长叹了一声说:“正东兄啊,我实在是惭愧啊,一个人无法对抗一个组织啊,现在的大环境就是这样的,不这样干,我这个省委书记很快就会被他们干掉的。请理解一下吧!”王一鸣问况远征:“霍云鹏这一次计划在江城市圈地多少亩?”

况远征说:“两千亩。你看前面这一块,就是留给他们公司的。”

王一鸣问:“估计最后的成交价格是多少钱?”

况远征说:“经过几轮谈判,最后商定的价格是一亩三十万。”

王一鸣问:“你们从农民手里征收的时候,给他们的是多少?”

况远征说:“承包的可耕地,一般情况下是每亩五万八。林地三万八,林木另外算。宅基地根据建筑面积,有的是货币补偿,有的是实物补偿。再加上政府的投入,三通一平,最后核算的成本是每亩二十万左右。”

王一鸣说:“你们三十万一亩给了他,算是小赚了一把,一下子就给了他两千亩,他把这些地皮囤起来,过个几年,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况远征说:“那肯定的了,如果用来做房地产开发,这片地最少可以拍卖到两百五十万一亩。光是土地这一项,我们就为霍云鹏让利四十多个亿,这是全国最为优惠的土地价格了。就是这一项对霍云鹏的吸引力最大,此外我们还准备对他的公司前三年的税收减半征收。这些都是相当优惠的措施了。”

王一鸣点了点头说:“是不是不这样,霍云鹏就不来啊?”

况远征说:“那是肯定的了,据我所知,全国十几个省都在争这个项目,大家比着打价格战,没办法,我们只能是放手一搏了,不这样血拼,我们没有胜算的把握。这些台湾佬现在精明得很,他们长期在大陆投资办厂,熟悉我们的各种政策,对我们研究得很透,我们各个地方的政府又是各自为政,为了地方利益,竞相压价,所以我们和外商谈判的时候,没有主动权。我们只能在短期利益上面做一些牺牲,我们看重的是长期效益,只要项目落地,资金到位,过个一两年,公司的生产进入了正常轨道,他们的年产值随随便便就可以上百亿,我们的税收就可以多收七八亿,我们看重的是长期回报,还有就业、消费什么的。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十万人的就业问题,周边的房地产、商业都可以带动起来。一个省城有几个这样大的厂子,我这个市委书记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王一鸣点了点头说:“好,就这样干吧,现在不这样干,就留不住大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没有大项目,说得天花乱坠,也没办法快速发展经济。我们的社会目前就是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实事求是地干吧!”

况远征说:“王书记你看,这附近十几平方公里,如果世界五百强企业能过来十几家,安家落户,过个三五年就不得了,工业产值轻轻松松过千亿,那样我们江城市的财力就上了一个大台阶。我们就是全省名符其实的领头羊了。现在靠卖地皮,建房子,都是不可持续的,归根结底还是得有工业,有高新科技企业。发展实体经济才是正路。”

王一鸣说:“你说的对,我们就是要搞实体经济。全省都要搞实体经济,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口号,叫‘振兴实体经济’,你看怎么样?”

况远征说:“我看行!可以作为全省的一项发展战略。”

王一鸣对站在旁边的省委常委、秘书长秦书海说:“秘书长,你回去后给那些秀才们布置一个题目,就叫‘振兴实体经济’,让他们做一篇文章出来。我在省委全会上用。”

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平常里就养了一帮子秀才们,他们就是御用的文人,专门按照领导的意图炮制长篇大论的讲话稿的。

秦书海掏出笔记本,一边记着,一边说:“好的,好的,马上我就布置下去,让他们搞这个课题。”随后他就掏出电话,打通了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余云松的电话,让他迅速召集那帮秀才们,今天晚上开会,研究王书记布置的新课题。

余云松不敢怠慢,连忙通知下去,当天晚上八点钟,十几个秀才们就集中在省委研究室的会议室里,大家一边开会,一边吞云吐雾,整个会议室里乌烟瘴气。秀才们熬夜惯了,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征:一是头发稀疏,几乎都是秃顶,用脑过度;二是大腹便便,都是久坐运动少的结果;三是手指黄黄的,牙齿也是黄黄的,个个都是大烟鬼,每天没有两包烟过不去。

余云松在他们这些人之间,是年龄最大的,今年五十五岁,资格也最老。

余云松在省委办公厅也是老人了,西江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被分配进了省委办公厅做了秘书,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路升迁上去,从副主任科员一直做到了办公厅的副主任。

杨春风当省委书记的时候,发现他材料写得非常好,很对杨春风的胃口,就对他高看一眼,提拔他做了省委办公厅的副秘书长,兼任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主任,级别上也是正厅级干部了。杨春风所有的大材料,一些重要的讲话,都是他亲自起草的。他被圈内人称为是杨春风的“文胆”,省委大院的“第一支笔”。

余云松自恃有才,也颇为自负,一般的人从不看在眼里,所以在省委大院里的人缘并不太好。干部考核的时候,得票率并不高。

杨春风当省委书记的时候,对他格外看重,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风头有时候盖过了当时的省委秘书长高天民。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431/222409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