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拎崽子去读书
王卫国提着自己的那份肉和兽皮,刚走进村口,就看到一幕鸡飞狗跳的场景。
只见他姐姐张莲,手里提着一根细长的柳条棍子,正满院子追着大虎跑。
“你个臭小子,给我站住!反了你了还!今天非得把你的腿打断不可!”
“我不要!我不要去读书!姑父,姑父救我!”
大虎哭嚎着,像个小泥鳅一样灵活地躲闪。
一看到王卫国,顿时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溜烟地跑到王卫国身后,死死地抱住他的大腿。
王卫国被这小家伙撞得一个趔趄,哭笑不得地将他护在身后。
他太理解大虎的心情了。
这个年代,大部分孩子都上不起学,整天在田间地头撒欢,摸鱼掏鸟窝,自由自在。
所以,那些能上得起学的孩子,反而羡慕这种生活。
一个个都不愿意去学堂里受约束,几乎都是被大人提着棍子赶着去的。
“姑父,你跟俺娘说说,我不想去上学,上学没意思。”
大虎探出个小脑袋,眼泪汪汪地哀求道。
王卫国乐了,蹲下身,捏了捏他冻得通红的小脸蛋,说道。
“这我可帮不了你。大虎,听姑父的,现在好好读书,长大了就能少吃很多苦。”
这话一点不假。
在这个普遍是文盲的年代,识字,就意味着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最低门槛。
无论是招工、提干还是参军,识字的人总能占得先机,少走许多弯路,少吃许多没文化的苦。
大虎哪里懂这些大道理,见唯一的救星也不帮自己,小嘴一瘪,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张莲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一把揪住大虎的耳朵,也不管他哭得多伤心,拎着就往外走。
“哭!哭也没用!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你也得给我去轧钢厂小学报名!”
看着大虎被姐姐绝望地拎走,那小小的身影在哭声中渐行渐远。
王卫国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却满是笑意。
这热气腾腾的,充满着烟火气的日子,真好。
王卫国提着东西回到自家院子,屋里屋外却静悄悄的。
连平日里最爱在院中咯咯哒乱跑的老母鸡,都缩在角落的鸡窝里,只偶尔探出个脑袋。
灶房的烟囱没有冒烟,堂屋的门也紧锁着。
人呢?
他心里嘀咕着,将手里的兽肉和兽皮先放进厨房的空水缸里,盖上木板,免得被野猫叼了去。
这才转身出了院门,顺着村里人踩出的一条雪路,往村后头走去。
还没走近,鼎沸的人声就顺着寒风传了过来。
绕过几排屋子,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只见村子后山脚下的那片开阔地,也就是被村里人称作“沈家坳”的巨大洼地里,此刻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上百号村民,男女老少齐上阵,挥舞着铁锹、木铲,推着独轮车,喊着号子,将村里各处以及田埂上的积雪,一趟趟地运到洼地里。
洼地中央,已经堆起了一座足有两三米高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
洼地的边缘,原本用来蓄水的土坝,也被村民们用新土和石头加高、加厚了不少。
村长正站在坝上,扯着嗓子指挥着,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王卫国看得明白,这是在为开春做准备。
冬日里的大雪,是来年开春最好的甘霖。
将这些雪集中起来,堆在洼地里,等到天气回暖,雪山融化,这满满一坳的雪水,就是灌溉田地最宝贵的资源。
靠山吃山,靠天吃饭,这是庄稼人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智慧。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就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
沈青青正和爷爷一起,在不远处的一片麦田里铲雪。
她穿着厚厚的棉袄,头上包着头巾,脸蛋和鼻尖冻得通红,呼出的白气在眼前缭绕。
小王海被她用厚实的背带裹着,严严实实地绑在胸前,只露出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白茫茫的世界。
许是感觉到了他的注视,沈青青抬起头,看到他时,眼睛瞬间就亮了,像冬日里最暖的那一抹阳光。
王卫国笑着朝她走过去,从王老爷子手里接过铁锹,然后自然而然地走到沈青青身边,伸手接过她手里的木铲,声音温和地说道。
“我来,你带爷爷和孩子回家去暖暖,别冻着了。”
沈青青看了看怀里的小海,孩子的小脸蛋确实有些冰凉。
她也没逞强,点了点头,柔声叮嘱道:“那你也别太累了。”
“放心吧。”
王卫国冲她一笑,挥动着铲子,动作利落而有力。
看着沈青青抱着孩子慢慢走远的背影,王卫国心里暖洋洋的。
他转过头,更加卖力地干起活来。
这就是生活,平淡的言语中,是彼此都懂的默契和关怀。
谁知当晚,天空又飘起了鹅毛大雪。
这场雪一下就是两天两夜,仿佛要把整个冬天的雪一次性下完。
等到雪停天晴,整个世界都仿佛被一层厚厚的奶油覆盖,积雪最深的地方,已经能没过膝盖。
这是今年最后一场雪了。
雪一停,村里的铲雪行动再次开始。
王卫国跟着干了一天,便跟家里人打了声招呼,说要进山一趟。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天蒙蒙亮就独自一人出发了,目标直指大山深处的禁地——野猪坟。
现在,正是进入野猪坟的最佳时机。
厚厚的积雪掩盖了人的气味和踪迹,山里的大部分野兽,如熊、野猪之流,都在洞穴里安稳地冬眠。
而像老虎、豹子这些顶级掠食者,为了节省体力,活动范围也会大大缩小。
只要小心避开饥肠辘辘、四处游荡的狼群,危险性就降到了最低。
王卫国背着一个大背篓,腰间别着砍刀,手里提着一杆猎枪,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里。
越往深山走,积雪越厚,也越发的寂静,只能听到自己踩雪的“咯吱”声和沉稳的呼吸声。
野猪坟之所以是宝地,原因有二。
其一,这里是真正的原始山林,人迹罕至,没人敢来,药材得以肆意生长,年份自然就高。
其二,说来也怪,这片区域的野猪数量反而极少。
这就保全了大量的药材根茎,尤其是人参、茯苓这类野猪最爱拱食的东西。
他没有急着寻找,而是先找了一棵足够粗壮、枝叶茂密的大树,将绳索甩上去。
白天就在林间穿梭,晚上则爬到树上,在用油布和树枝搭的简易窝棚里睡觉。
这样既能躲避夜间活动的野兽,也能保证相对的安全。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367/443141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