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开始乡试
贡院门前。
各府来参加考试的士子聚集在了一起。
这场面让李钰有些咂舌,李家湾只有他一个秀才。
而这里有上千的秀才。
林澈低声道:“这得有多少人啊……”
高登云道:“一省英才,尽汇于此,少说也有一两千人。”
几人不再说话,这就是科举之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贡院外,无数火把猎猎燃烧,大批兵丁手持兵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面无表情地维持着秩序。
士子们被引导着排成数列长长的队伍,等待搜检入场。
“所有生员,听候唱名!打开考篮,准备查验!”有官员在高处厉声呼喊。
乡试的搜检比前面的搜检更为严格。
首先核对身份。
衙役手持名册,高声唱名,被叫到名字的士子需大声应答。
上前出示身份文书(户帖、籍贯证明、府学县学证明等),由官员仔细比对相貌,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接着是搜身。
这个环节对于李钰来说已经是第四次了,因此轻车熟路。
照样屁股缝也要被摸一遍。
这让李钰觉得一定是以前有人在这里夹带了小抄,所以才会检查这里。
能想出这样夹带的,真是个人才。
这夹着一路走过来,舒服吗?
李钰人小,对脱衣服检查这事也没什么忸怩。
不过其他士子就颇有些难堪,毕竟有的地方不怎么出彩。
当然虽然难堪,但这些士子也不敢有怨言,规矩就是如此,你要不想被这样搜检,那就不要来考试。
通过搜检的士子,方可领取入场凭证,然后真正踏入那扇巨大的龙门。
期间有被查出夹带的士子,被差役粗暴拖走。
李钰想不通,都成了秀才了,还夹带干什么。
而且明知道有搜查的环节,还夹带,真当这些衙役是吃素的。
进入龙门后,众人被引领着去一个极大的庭院。
庭院内灯火通明,有官员再次核对身份、签到。
然后再由差役根据各自手中的号牌,引导士子们前往号舍。
李钰进入号舍,将考篮放下,然后将号舍里里外外擦干净后,便坐下闭目养神。
等到所有士子都进入贡院后,大门缓缓关闭,将尘世的喧嚣与牵挂暂时隔绝。
卯时正刻,锣鼓声响起,标志着考试正式开始。
差役们手持题目牌,在各条号舍通道间快步行走,同时高声宣唱第一场考试的题目。
另有书吏将印制好的试题纸,逐一发放到每个士子的号舍。
所有士子都屏息凝神,竖耳倾听,想要急切知道第一题是什么。
李钰同样凝神细听,很快差役洪亮而略带拖沓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第一场,四书题——‘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题目出自《论语·子路篇》!
这句话的意思是,南方人有句俗语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
孔子对这句话表示赞同,并说如果不能长久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终将承受随之而来的羞耻。
李钰看到这题目,便微微一笑。
这一看就是主考官出的题,邓中岳的文章中经常强调一个观点便是做人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而此题引用了孔子转述的南方谚语和《易经·恒卦》的爻辞。
核心便在于“恒”字,探讨的是持之以恒的品德对于立身行事的重要性。
不过此题虽然简单明了,实则内涵深刻。
而且将《论语》与《易经》联系起来,绝非简单地阐述“要有恒心”就能打发的。
李钰已经听到了前后号舍中传来压抑的叹息和抽气声。
显然此题虽然意思明确,但如何破题,如何立意,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极其考验功力。
这第一道题是最重要的,如果写不好,很影响心态。
巡逻考场的衙役便见到士子们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愁眉不展,有的闭目苦思,有的咬着笔杆。
当真是形态各异。
这也是衙役们最喜欢看的环节。
这些士子都是秀才,可不是他们这些衙役能比的。
如果考上了就是举人老爷,地位更是天差地别,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到这些士子们出丑。
李钰并未急于动笔,而是闭目沉思。
圣人并非单纯讨论技艺学习。
而是借小喻大,由‘巫医’之小道,引申至‘德行’之大道。”
“为何无恒便不可为巫医?因巫医虽贱,亦需专心一志,日久功深。
心浮气躁、朝三暮四者,必然学无所成。”
“而‘德’之修炼,更重于技艺百倍。
德行乃立身之本,若于德行上无恒,摇摆不定,时而君子,时而小人,则必然招致他人的怀疑、轻视乃至羞辱。
这便是‘或承之羞’的深意。”
“破题需一击中的,既要扣住‘无恒’之弊,也要点明‘恒德’之要,还需关联圣人引谚引经的深意……”
思路至此,豁然开朗。
李钰睁开眼,开始磨墨,然后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
“圣人叹无恒之弊,而深著其病于德业也。”
破题之后,顺着这思路写下去,顿时文思如泉涌。
破题、承题之后,便是起讲、入手,继而进入正式议论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股”部分。
他引经据典,阐发“恒”对于修德立业的重要性。
从巫医小道说到圣人德业,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最终归结于《易》理,首尾呼应。
待到最后一句收束,他轻轻搁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篇结构严谨、义理湛深的四书文已然完成。
李钰细看了一遍后,确认没有犯讳、笔误。
也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于是誊抄到了答题纸上。
现如今的他,答题虽然依然是用台阁体,但已然有了他的风骨。
只花费了一个时辰不到,第一题便已经答完。
此刻天还未大亮,李钰待答卷上的墨迹干透后,便放在考桌一侧。
活动了一下手腕,李钰开始看第二道题。
乡试第一场一共有7道题目,难度远超之前的府试,会试。
因此会锁院三天,让士子们有充分的时间答题。
这样也可以让一些反应慢的,写字也不快的士子不那么着急。
7道题,其中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
题目已经全部给出。
李钰也不着急,反正有两天时间来答题。
只是哪怕他再压制速度,也在中午之前将写完了两道四书题。
还剩最后一道。
李钰感觉有些饿了,便将干粮拿了出来,就着清水吃了起来。
号舍外的巡逻衙役见到李钰开始吃东西,有些诧异。
他一路巡逻过来,其他号舍的士子都在埋头疾书。
别说吃东西了就连喝水的都没有。
初九,初十两天答题时间,十一结束。
要写7篇文章对士子们来说时间还是有些紧迫。
都在争分夺秒地写文章,这小子倒好,开始吃东西了。
文章写完了?还是根本不会作答。
看这小子年纪不大,吃的东西又好,应该就是来体验一下。
盯着李钰吃的肉松,蜜饯等食物,衙役吞了吞口水。
这人绝对是大户人家,否则不可能有这种好吃的零嘴。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大户人家的少爷可以科举当官,日子越来越滋润。
而他们这些人一辈子都是底层。
希望这小子考不上!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349/222713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