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朱樉登门
老叟叫吕凯,原先只是个教书匠,后来被朱樉阴差阳错救下入了秦王府,成了府中幕僚。
朱樉也不像年轻时那般莽撞了,他在老朱和自家兄弟手上吃了不少的暗亏,知道很多事情不能蛮干,得动脑子,于是逐渐开始用起了吕凯。
这一用,朱樉就体会到了有脑子的好处,一些别人埋下的坑,很轻松就被自己所知晓,不光能躲过,还能反将一军。
吕凯也逐渐在秦王府受了重用。
他儿女皆在秦王府任职,加上他的年龄又已过六旬,屡次献策皆有建树,朱樉对他十分信赖。
吕书匠皱眉沉吟片刻,旋即抬头露出笑容。
看到吕书匠露出笑容,朱樉心头也是松了口气....
两人相交多年,互相都知道彼此的习惯,每当看到吕凯露出这样的笑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已经想出了应对之策。
“先生可是想通了?”
吕书匠微微一笑:“回殿下,其实这局面倒也不算复杂,对殿下而言倒是好事。”
“哦?此言何意?”
朱樉听闻此言也顿时来了兴致,好奇地看向吕书匠。
“其实一切的核心,皆在陛下。只要陛下还在朝堂上一天,那朝堂便是陛下的朝堂,而不会有任何超脱陛下掌控的东西。由此一点,即可断言,今日殿下所见朝堂之诡谲,其后必然是陛下一手布置的结果。”
“我们不要去看朝堂上发生了什么,只需要看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即可。”
吕书匠摸了摸花白的胡须,笑看向朱樉。
“所以先生您的意思是?”
朱樉以及在场一众幕僚眼前皆是一亮。
“朝堂上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其一,齐泰等上奏想斩蓝玉,朱御史死谏,结果是蓝玉未死。”
“其二,这朱御史死谏,言殿下倘若造反,该当何处,借此留下蓝玉,然,殿下未受惩处。”
“其三,这朱御史连翻死谏,先后得罪齐泰等一众文官,又擅言殿下,说是挑拨陛下与殿下您的父子之情亦不为过,然,这朱御史也未受惩处。”
“朝会所生之事无非这三点,殿下听完之后可明白了几分?”
朱樉眼前一亮。
他在朝会时脑子里就有类似的想法,只是苦于没人梳理,想法零碎且杂乱。
而眼下吕书匠这一番话,顿时让他茅塞顿开。
“先生的意思是....”
“其一,蓝玉未死,是父皇不想让他死,只是警告。”
“其二,本王被构陷造反,却未受惩处,说明父皇也只是警告,未曾想要致本王于死地。”
“其三,朱御史连翻死谏却未受惩处,他行此举是父皇授意?”
吕书匠欣慰地点了点头:“王爷所言不错,朝局看似纷乱,实则一切依旧在陛下掌控之中,而眼下显然陛下是在敲打各方。”
“这朱煐出现得蹊跷,刚入殿试就受了陛下重用,或是他得了陛下授意,或是陛下只是以他为刀。”
吕书匠分析道。
“那本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朱煐所说,便是父皇想说却又不好说之事?”
说到这,朱樉眼前一亮。
“可以这么理解,王爷您想想,要是这么理解的话,那这朝上局面是否就明朗许多了?”
朱樉连连点头:“先生所言,令本王如醍醐灌顶,这一番抽丝剥茧,让本王茅塞顿开啊!”
“原先本王还不知该如何行事,担心父皇对本王的态度,如今来看,一切就都明了了。”
吕书匠微微一笑:“王爷,若是不知该如何行事,不如试探一二?”
“试探一二?先生您是说...让本王去试探父皇?”
“可若是贸然试探父皇,是否会为父皇所不喜....”朱樉眉头微蹙。
吕书匠笑道:“王爷何必试探陛下?眼下这朱御史在,王爷去试探这朱煐便是。”
朱樉眼前顿时一亮。
“好计策!”
“父皇让这朱煐为他发声,那这朱煐的态度...嘿!那这不就等于父皇他的态度了吗?”
“先生妙计!”
朱樉看向吕书匠,心中无比庆幸此番入京带了这心腹幕僚。
这关键时刻,是真顶用啊!
年轻的时候朱樉对于文人不屑一顾,对于之乎者也更是嗤之以鼻,可随着阅历的增长,朱樉在几个兄弟以及封地官员、还有皇帝老爹的算计下吃了好些个暗亏,频频吃瘪,这之后才逐渐明白,这脑子里没有点东西,那是真不行!
而有了吕书匠之后的朱樉,如鱼得水,自此他就转变了对文化人的态度。
如果说年轻时候的朱樉对于文人是不屑一顾的话,如今的朱樉,对于有能耐的文人,心中充满了重视....
“王爷,若是想试探陛下的态度,备下厚礼,去拜访朱御史一趟即可,想来会找到王爷您想要的答案的。”
吕书匠笑道。
朱樉也是连连点头:“先生放心,本王这就备下厚礼,亲自登门!”
......
朱樉入京第一日,消息如纸片般四散而去。
应天府就是整个大明的消息传播中心,各地州府,天下各方,或明或暗的各地各处势力全都时刻关注着这里的消息。
当朱樉入京的消息传出,潜藏在这应天府的一个个探子纷纷将这一消息给传递了出去。
很快,应天府北边数百里外的一处院落内,一伙人将这一消息呈递给了为首的一名中年男子。
“王爷,京城传出的消息,秦王入京后无恙,陛下并未责怪。”
中年男子身材魁梧,面容周正,一身素衣却依旧难掩其身上的贵气。
他是大明的王爷,是老朱的四子,燕王朱棣!
历史上的朱棣在老朱去世朱允炆登基后因朱允炆削藩起兵发动靖难,而后登基开启了永乐盛世。
而眼下的朱棣,自然还没有敢往改朝换代这一个方向上深入想过。
上头有个手段深不可测的老朱压着,还有个能耐过人的老大朱标顶着,身边还有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制衡,这会儿的朱棣只是想好好经营好封地,不被老朱和大哥所忌惮,让燕王府上下平安。
听到手下人的上报,朱棣明显松了口气。
拿起手上传来的信件扫了一眼,多日未曾露出笑容的脸上此刻终于多出了几分轻松。
“看来是本王多虑了,父皇并未想对我们出手。”
事实上和朱樉一样,朱棣一早就收到了老朱的传召。那时朱标刚死,收到消息的朱棣先是震惊与心痛,再之后紧随而来笼罩他的就是无边的恐惧!
身为老朱的儿子,朱棣更清楚大哥在自己这位父皇心中的分量,更明白老朱的脾气。
大哥一死,父皇得疯!
而紧接着朱棣就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传召,着令即可启程入京。
自从当上王爷之后,朱棣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老爹了,而正是因为久别,又是在这个关键的关头召见,朱棣才害怕。
都说虎毒不食子,可皇家,哪有那么多的亲情?
在朱棣看来,父皇只看重大哥,只在意大哥,而至于其他人,包括自己,也都只是附带的罢了。
而眼下大哥不明不白暴毙....
谁有最大的嫌疑?
从受益角度来说,太子暴毙,自然是几个王爷最有嫌疑,万一....
朱棣不敢赌,但这诏书又不得不接,于是他只好接下诏书,一边拖延时间用缓兵之计,一边观察秦王府和晋王府那头的动向。
毕竟咱再怎么说也是老四,就算是要背锅,也得二哥和三哥先背锅吧?
本着这样的想法,朱棣咬牙拖延时间,哪怕是确定消息之后入京被治罪也认了,还是小命最打紧....
此行朱棣从北平府南下,也带了十来个随从,而其中的一名身穿黑衣的和尚则最为醒目。
他是燕王府的幕僚,博学多闻,燕王府毗邻北疆时常要与北边的远超余孽以及草原部族打斗,他跟在朱棣身边出了一个个计策为朱棣筹措到了不少的银钱,朱棣知其才学,对其信任。
“王爷,事不宜迟,当即刻启程,秦王既已入京无恙,晋王那边想来也会有动作,王爷当赶在晋王之前抵达京城。”
黑衣和尚对朱棣说道。
朱棣点了点头:“那我们就即刻启程。这算起来也有许多年未曾见过父皇了,也不知父皇的身体是否康健。大哥去世对父皇的打击想来很大,可别出了什么差池才好。”
朱棣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抹忧虑。
收到诏令不敢入京是担心自己,可对老朱这个父亲,朱棣也同样担心。
眼下朱樉入京无恙,朱棣自然担心起了老朱....
.....
正如朱棣所料,他亲爱的三哥,晋王朱棡在收到了京城的消息之后也即刻启程,奔赴应天府。
转眼翌日。
应天府。
宫门不远处的宅院里,朱煐却是皱着眉头,一番苦思。
今天可把他给郁闷坏了。
又是一天早朝,朱煐自觉找到了个不错的机会,想让老朱杀了自己,结果今天非但没有触怒老朱,还被老朱给当众夸奖了一番。
这让他郁闷不已。
“这是想千金买马骨,我成马骨了?”
朱煐很郁闷。
原本以为在大明为家国天下被老朱所杀很容易,可眼下的局面却给了他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
这感觉...他有过,经历过....
这特么的怎么就这么像在李二麾下的时候的感觉呢?
想到前世在贞观年间李二手下当官的种种经历,朱煐就是一阵郁闷。
自己已经非常尽力,甚至作死级别都已经超过了魏徵,可偏偏每次李二就是不杀,不光不杀,还给自己升官。
这玩意儿和眼下的情况何其相似?
千金买马骨,这马骨自然不能轻易出事,对于常人而言,这是巴不得的事,可对于自己来说,这特么的,简直就是个晴天霹雳啊!
而一旁的张平见朱煐愁眉不展,也是一脸的疑惑。
“老大,你这是怎么了?”
“怎么愁眉不展的?”
“今天朝堂上刚受了陛下夸赞,老大你该高兴才是啊。”
你懂个嘚儿!
朱煐冲张平翻了个白眼,却也没有解释....
而就在这时....
“老爷,秦王殿下来访,在外面想见老爷。”
高龙已经很快进入到了自己的角色里,朱煐给他安排的是府中账房先生兼管家的位置,老朱特意让人送来了一些银两作为赏赐,府中倒也不缺银钱,高龙昨日用这些银钱给府里买回来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他安排诸事,倒也将府中诸事安排的井井有条。
“秦王朱樉?”
“他来做什么?”
听高龙上报,朱煐蹙眉。
“老爷,那咱...见是不见?”
高龙作为锦衣卫,听命行事就是天职,来之前专门受到了老朱的召见,老朱的原话就是从此以后完全听令朱煐调遣,命令优先级还要更高于蒋瓛。
朱樉虽然是秦王,可高龙并不放在眼里,他的眼里只有老朱还有朱煐这个头头。
朱煐不想见,毕竟这会儿正心烦呢。
“让秦王回去吧,我不见。”
“是。”
高龙应命正要离去。
一旁的张平连连点头,夸赞道:“老大不愧是老大,高瞻远瞩啊,这王爷身份本就敏感,若是私会王爷被人参上一本,却也麻烦。”
张平这话顿时让原本蹙眉的朱煐眉头一挑。
“且慢!”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188/222979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