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42章 你是燕王又如何?

第42章 你是燕王又如何?


朱棣骑着胯下战马,看似很急,实则面色却非常的平静,心里更是波澜不惊.....

事实上今天的当街纵马是他入城前就同姚广孝等一起商议出来的,做做样子.....

毕竟老朱的诏书是在一个多月前下的,而他却迟到这么久,总该做出点态度,眼下纵马之意就是告诉旁人,你看我都已经记得当街纵马入宫了,哪怕受到惩处也要遵从诏令速速入宫,先前确实是因为有病在身无法启程。

虽然这话没有多少人会信,可态度摆在这儿了,也让人找不出理由。

至于纵马之罪,能有多重?

好歹自己也是燕王,堂堂大明王爷,偶尔一次纵马,且并未真正伤到百姓,这无非就是赔偿一些银两,被老朱和百官训斥两句而已,相较于不遵诏令,延迟回京而言,这罪名就轻多了.....

他就是要用一个轻的罪以避免重罪的重罚。

朱棣一边策马扬鞭,一边他的心里却想着入宫之后该如何开口回答老朱的问询.....

这些日子在路上朱棣自我演练了很多次,可面对老朱他依旧是感受到了忐忑,这是血脉上的压制,也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下意识的畏惧.....

老朱的这几个儿子,每个都称得上是有一方之才,朱樉好战但确实有统兵之才,朱棡低调内敛,可他却是在幕后布局的真正好手,冷眼旁观,从容落子。而朱棣更是,一己之力镇守北平府,把北边的草原人杀得丢盔弃甲,北元朝廷非但没有壮大,反而成了他的养料,兵马日壮,要不是藩王麾下兵马有限制,怕是朱棣一人就能开疆拓土,自创一国,其统兵之才,带兵之能,都是顶尖。

可偏偏这些个儿子,无论是朱樉、朱棢亦或是朱棣,全都对老朱从心底里地敬畏。

他们很出众,很优秀,可比之老朱所取得的战绩却远远不如。

莫说是老朱,就连他们的大哥朱标之才,也稳压几人。

朱樉三人最敬的是一手将三人带大,在老朱面前为三人不知道求情求了多少次的大哥朱标,而最怕的就是老朱了,从小到大老朱秉承着传统的育儿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打板子是真往死里打,抽鞭子当真是往死里抽啊!

朱棣打心底里对老朱畏惧,这也是他如此做派的原因,好歹要给暴躁老爹一个台阶下,要不然收了诏书不入京,这不是不给老爹面子吗?

这头朱棣正想着呢,却不曾想忽然眼前多出了三人,这三人原本和旁人一般走在路上,旁人见到纵马声势浩大尽皆退让,这三人却是一动不动,如此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让开!给我让开!”

朱棣策马大吼,扬起手上的鞭子,而同朱棣一起策马的麾下也都是大吼。

可朱棣却发现他的大吼好似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眼前三人一动不动,就挡在朱雀大道的正中央。

“不要命了?”

朱棣脸色骤变,马匹的行进速度很快,这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冲到了三人身前,这要是撞上去,非死即伤!

朱棣手上缰绳猛地一拉....

“唏律律!”

顿时,他胯下的战马直立而起,两只前蹄骤然拔高,在朱棣强拉下,堪堪骤停,也就是朱棣常年在马上征战,御马手段高超,这才在如此短的距离里停下了马匹,但凡换个不熟悉马术的,怕是难以做到。

此刻的朱棣脸色铁青,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汗渍,勒住了缰绳停下了马之后朱棣方才有功夫看向眼前的三人,眼前三人身着长衫,看装扮是三个读书人。

朱棣可不管读书人不读书人的,他的心情差极了。

现在想想他都不由得有些后怕,这路上居然还真碰上了三个有心找死的!

以方才策马的速度,只要是冲撞上去,三人非死即重伤!

皇城脚下,纵马扰民已是大罪,可扰民毕竟没有伤民,最多也就是在民间被议论两句,可这要是伤了百姓,或者有百姓因此而死,那这事情可就彻底闹大了!

朱棣本意是想纵马皇城以此来用行动做出解释,表示自己并非有意违诏,而是不得已,身体不行不能奉诏,身体一好也就日夜兼程而来,以致于纵马扰民。

可就是眼前这三人,险些让自己犯了大罪!

万一真因纵马出了人命,朱棣越想越是后怕,额头的汗渍止不住地流淌.....

......

而此刻,站在朱棣面前的三人却是面不改色。i

不错,这三人正是朱煐、方孝孺、张平三人。

话还得回到片刻之前。

三人看到朱棣纵马,方孝孺和张平当即大骂朱棣,身为王爷纵马扰民,两人叫嚣着要去老朱面前奏上一本。

“皇城纵马,便是燕王也该严惩!”

“老方你说的对,我与你同奏燕王!”

张平也是愤慨。

要是换做旁人,其他官员,或许见了朱棣纵马会睁一只眼闭只一眼,毕竟朱棣乃燕王,是实打实的王爷,是老朱的亲儿子。可张平和方孝孺是谁?

一个是刚入朝就敢学着朱煐找死的存在,一个的威名在历史上已然赫赫,后世靖难成功登基称帝的朱棣尚且无惧,还怕此刻尚是燕王的朱棣?

见朱棣带人纵马而来,两人顿时无比愤慨。

可有一点,虽然两人心中愤慨,却不曾想过在此时阻拦朱棣,都只是想着之后向老朱奏上一本。

阻拦眼下的朱棣?

就这纵马驰骋的速度,怎么阻拦?

要是用外物强阻,万一惊了马屁,这王爷出了个好歹,谁能负责?

不用外物的话...难不成用血肉之躯?就这行进速度,血肉之躯上去被撞飞,不死也重伤!

无论是张平还是方孝孺,都没有去找死的想法。

然而就在此时,看着纵马而来的朱棣,朱煐却是眼前一亮.....

真就是说曹操曹操到,想什么什么来啊!

朱棣?

燕王朱棣?

永乐大帝朱棣?

朱煐早在几日前朱樉首次登门拜访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对朱棣的一系列计划,他早就已经惦记上了这位大明燕王。

朱煐素来是个谨慎的人,不光在老朱身上试了诸多手段,还早早得罪了朱允炆,站在了朱允炆的对立面,因为他知道朱允炆将会在日后登基,是日后的建文帝,提早得罪建文帝,已有取死之道!更方便日后完成任务,当成一层保险。

可这光一层保险,朱煐觉着尚且还不够保险,他要留下更多的后手!

于是当日在朱樉第一次登门的时候朱煐就有了针对朱棣这位未来的永乐大帝的想法,这将会是第二层保险!

老方是怎么死的?

不就是怒喷朱老四被灭的十族吗?

想要在这家伙的手上求死,想来也是不难,这要是提早得罪,岂不更加简单?

不过有些蛋疼的是虽然朱煐有心得罪朱棣,却也只能从侧面得罪,因为这货还没有入京,还不在应天府呢.....

他只能说埋下一些后手,让朱棣进京了解到自己被算计之后产生厌恶.....

可厌恶终究只是厌恶,还是比不上直接得罪来得实在。

朱煐太想进步了,在这大明如同行尸走肉般无聊地活着,远不如回后世长生不死来得痛快,他必须确保这最后一世的任务万无一失!

朱煐心心念念朱棣,等了一天又一天,偏偏朱棣就是还没有到京城......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天出门吃酒,居然在这朱雀大街上碰上了这位爷!

这可是两人的初见!

在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往往将会直接影响到两人往后的直接关系。

这就像是后世应聘,求职者会想着给面试官一个好印象,一个好印象能让人下意识地给你带上一个好的滤镜。

而同理反推。朱煐就决定送给这位燕王一个难忘的坏印象。

这好印象有好印象的滤镜,自然这要是第一次见面就来个差劲到底的印象,直接给这位爷给安排了,这日后还愁当不成死敌?

于是在张平和方孝孺骂骂咧咧地准备退到一旁的时候,朱煐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他非但没有躲闪,反而直接站到了街道的中间位置,眼中满是坚定。

而此举让张平与方孝孺皆是一愣。

“你们先退下,我来阻他。天子犯法与民同罪,今天燕王此举既然被我朱煐看到,那就不能坐视不管,我大明百姓焉能容他这般践踏?”

朱煐说的正气凛然。

张平和方孝孺毕竟无辜,朱煐想劝两人退下。

可他没想到的却是他的这话一出,张平和方孝孺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惭愧之色....

“老大,你说的对,我等为民为官,焉能在此刻退缩?”

“老方你退至一旁,今日之事与你无关。”

听到张平这话,方孝孺顿时就不乐意了....当即方孝孺眼睛一瞪,脸色涨得通红.....

“张志远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你是看不起方某?”

“你能将生死置之度外,我方孝孺就是贪生怕死之辈了?”

“燕王皇城纵马已是大罪,为防其伤了百姓,阻其去路,我方孝孺义不容辞!”

当即你一言我一语,方孝孺和张平坚定地站在了朱煐的身侧。

几人之间言语虽然不少,可事实上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于是也就出现了方才的那一幕,朱棣被三人逼的不得不强行勒马,生怕闹出了人命.....

......

“你们都不要命了?”

“找死不成?”

朱棣怒气冲冲地质问。

想到险些伤了人的性命,心里一阵后怕。可即便没有伤到对方的性命,今日所发生的事情想必也会送到老朱的案头,要知道因为纵马险些伤人,今日的事怕是就不得善了了.....

正因如此,朱棣才如此愤怒。

“哼!阁下好大的威风啊!”

“皇城纵马也能这般义正言辞?”

朱煐冷笑着嘲讽道,抬头望向马上的朱棣,眼中满是嘲弄.....

“大胆!你可知你面前的是何人?”

朱棣还没开口,一旁的心腹忍不住了。

能被朱棣带来在身边的尽皆是和朱棣出生入死的心腹,他们深得朱棣的信任,士为知己者死,这些人自然也是无比维护朱棣,因此在朱煐一开口之后,朱棣身边的人就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对其呵斥。

朱煐冷笑:“何人也不得在皇城纵马!更何况你们这般,你们可知此举会惊扰多少百姓?”

“你们且等着吧,不管你们是何人,今日吾必将尔等送入府衙,当应天府府衙是吃干饭的?”

“哈哈哈哈,应天府府衙,我家王爷乃是燕王殿下,你问问应天府府衙可敢对我家王爷出手?”

朱棣没有说话,但他手下已经把话全给说了,而其心腹在说完之后一脸嘲弄地看向朱煐三人,他想要在三人的脸上看到他所期待的神情.....

不过注定要让他失望了,在他说出朱棣是燕王的消息的时候,他却发现眼前三人的脸色无比平静,这消息压根没有让三人有丝毫的动容.....

“燕王又如何?”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燕王?”

“今日别说是燕王,就算是当今陛下来了,老子也要让他去这应天府府衙走上一遭!”

“应天府府尹要是不敢审,那便我来!”

朱煐直面朱棣,无论是身子还是眼神都没有丝毫的退让,语气坚定决绝,声如洪钟传遍四下,周遭缓过神来的百姓纷纷在远处指指点点,听得朱煐的这番话顿时齐声叫好。

“说得好!王爷就能高高在上吗?”

“小兄弟说的对!天子犯法与民同罪,何况王爷?”

“王爷就能当街纵马?这不仗势欺人吗?”

“.......”

周遭百姓的议论声不绝于耳,百姓仗着自己在人群中不易被找出也就大胆了许多,有的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朱煐进行声援,有的则是起哄看好戏,从古至今华夏的百姓都爱看热闹,后世如此,大明更是!更何况这还是有关王爷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的热闹!

周围的议论声传入了朱棣的耳中,朱棣不由皱起了眉头.....

眼下的局面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正在往与他既定好全然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去.....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188/222979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