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55章 朱煐,我丢你个老母!

第55章 朱煐,我丢你个老母!


熟悉的声音.....

这是在场所有人都无比熟悉的声音.....

大家的目光此刻全都不由自主地顺着声音的源头处看去....

朱煐挺身而出,从自己站的位置出列,走到了百官前,面对周围官员注视的目光心如止水,面色平静,波澜不惊,因为他早已习惯。

老朱看到是朱煐出列,不由微微蹙眉。

大明不富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是百官公认的事,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大明之前的大元,经历了数十年的穷兵黩武。

元朝开拓了历朝历代以来最大的疆土,而四处征伐最是消耗钱财,大宋留下的家底基本上都被元朝给消耗光了,甚至民间的财富也都被消耗了大半,别的不说,光是老朱不就是全家基本都饿死的吗?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甚至在民间接连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

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来就差,再加上元朝的穷兵黩武,元朝末年可以说是整个中原大地,经济彻底崩坏!

老朱开辟了大明,虽然已经经营了二十余年,可朝廷国库一直都是紧巴巴的,刚开国的前十年不用说,各地都还不太平,北边的元朝余孽,南边的土司,海上的倭寇,还有一些各地散碎的土匪恶势力,大明前十年基本每年都要从国库里抽调大量的钱粮用于征讨各地,蓄养精锐。

而之后,老朱刻意压住了战争的节奏,虽然大明兵锋强盛,可他并未选择穷兵黩武,相反在将各方的乱像给平定之后,老朱选择了让大明休养生息,北边只是让朱棣镇守,并未趁机进攻草原。

海上倭寇袭扰,老朱更是采取了海禁政策,暂时应对,这个政策从长远来看或许有问题,可在当前在老朱看来,却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处理办法。

倭寇数量少,灵活,仗着茫茫海域不断骚扰,想要围剿那就要耗费大量的钱粮,可就算打赢了,这些个倭寇穷的叮当响,把他们都抓了都不够抵军费的。海禁一开,基本就暂时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

云南的土司之乱老朱也只是派沐英镇压,让沐家在云南扎根,并不强平,而是选择逐步归化,减少阻力。

老朱他是个暴脾气,真要是实力充沛,钱粮充足,又怎么会选择这么些个怀柔的政策?

不是老朱好说话,而是大明伤不起!

天下百姓好不容易有了个太平盛世,好不容易有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时间,老朱明白,要让大明喘口气,要让百姓喘口气。

大明百姓不富裕,大明朝廷也不富裕。

这是共识。

可朱煐现在忽然开口说,大明富裕?

何其荒谬?

这大明富裕不富裕,咱这个当皇帝的能不知道?

“咱孙还是年轻了些,还是需要历练啊。”

老朱看着朱煐心中暗想。

他倒是并未因为朱煐的这话而在心里对其有什么意见,反倒是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自从找回自己的这个大孙之后,老朱发现自己的这大孙怎么看怎么出众,政治嗅觉敏锐,性情刚正,处事果断干练却又不乏机敏,天赋才情更不用说。

这让老朱很没有成就感。

毕竟自己当了这几十年的皇帝,这要是连一个臭小子都教不了,那岂不是说这几十年的皇帝白当了?

人无完人,看到了朱煐见识上的短板,老朱心中竟是还有那么一些些的欣喜。

毕竟是年轻,见识短浅也属正常,这就得咱给好好教教了。

老朱微微一笑,倒也不恼,看向朱煐:“朱御史,你的意思是咱大明富裕?”

“户部尚书何在?”

“臣在。”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

“陈大人,你给朱御史说说咱户部的进项和出项。”

“是陛下。”

“朱御史,这国库进出由我户部总管,今岁进项粮食总计.....”

大明的税收并非是上缴白银,因为大明的白银流通量有限,所以朝廷收税基本都是收实物为主,有的地方收粮食,有的地方收布匹,去岁大明的税收还算可以,总计有一千九百七十万余。

而今年总计支出一千一百余万两,看似好像还有八百多万两的盈余,可问题是,今年刚刚过半啊!

今年各地灾患频频,支出的银子已经超额,后半年都得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了,钱粮根本不够,十分紧张,说不得要是真不够的话还得印洪武宝钞。

陈尚书将户部所管的国库账目大致给讲了出来,一时间,偌大的奉天殿鸦雀无声,百官一言不发,无论是淮西一脉还是文官集团亦或者是一些中立派全都是皱着眉头,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大明不富,眼下湖广大灾却又不能不管,可管了之后,后半年朝廷怎么办?总不能把国库的余钱全都扔到湖广去救灾吧?

一旁原本提议说救灾的朱樉此刻也愣住了.....

听了户部的国库收支账目数字,朱樉方才明白这朝廷艰难。这两千万两看起来好像不少,可根本不够花啊!

民间有言,家之大操持不易,家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偌大的疆域如此辽阔的国家?

朱樉心中不由一凛,以往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因为这与他无关,可现在他忽然感觉,肩头的担子重了不少,因为眼下的他早已不是曾经的他,他是未来要当大明贤王的男人!

身为贤王那自然是要为国着想,为朝廷着想,这朝廷财政都不了解,何谈贤王?

朱樉忽然觉着,自己要做的事情好像还有很多,想成贤王,眼下的自己还远远不足.....

想着,朱樉不由自主地看向老朱,心中并未因为压力而感觉有任何的沮丧,相反,他斗志昂扬甚至有些兴奋。

“父皇,这就是你对我的期待吗?”

从小到大朱樉就没有感受到过来自老朱的重视,他少年时就发现无论自己做什么,大哥永远比自己做得好,老爹的目光也从来没有落在自己的身上过,于是他开始叛逆,他开始用一些激烈的举动渴望获得父母的关注。

他在这一条路上越走越远,这一走就是数十年。

而今朱樉猛地发现,一直以来看似并不在乎自己的父皇,居然对自己给予如此厚望!

此刻的朱樉,心绪难以用言语形容,十分复杂,并非用简单的悲喜可以言说....

......

“朱御史,都听到了吧?朝中眼下的国库钱粮并不足以应对此次大灾,以眼下的国库钱粮,你说我大明很富?”

朱棣笑呵呵地走到朱煐面前,说话的声音不大,可这架势,全然是一副看好戏的姿态,他等着朱煐开口出糗。

见朱棣针对自己,朱煐心中暗暗叫好,微微一笑:“多谢燕王提醒,不过燕王还是说错了。”

朱棣看着丝毫不恼反而好像有种由衷高兴的朱煐一愣....

不是....为什么看着这家伙,有种很高兴的样子?

不会不会,定是本王看错了....

朱棣的脑海里第一时间闪过一个念头,而后他又瞬间把这个念头给否定了。

自己贴脸嘲讽,对方还高兴不已?这对吗?

显然不可能,那么就大抵是自己感受错了....

还没等朱棣缓过神来,朱煐微微一笑,冲着老朱拱了拱手说道:“陛下,朝廷没有多余的银钱不富裕不代表我大明不富裕,臣也知朝中国库钱粮紧张,可朝廷国库就能代表我整个大明吗?”

“臣依旧认为,大明,甚富!”

朱煐笑呵呵地说道。

而此时的老朱却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同时,听到朱煐这话的朱棣也是眼前一亮,赶忙冲着老朱开口:“父皇,臣请治朱御史之罪!”

“哦?不知燕王殿下,下官何罪之有?”

见朱棣针对自己,朱煐顿时乐了。

这就是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啊!

没想到不光效果达到了,而且好像比自己预想中的还要更好!

这朱老四是盯上自己了?

那不得再加把劲儿?

朱棣看着朱煐冷笑道:“朱御史不食五谷,不知百姓疾苦,朝廷都不富裕,我大明焉能有钱?你说这话,不就是蛊惑父皇去搜刮民脂民膏?”

“这天下银钱,不是在朝廷手中就是在天下百姓手中,朝廷无银。所以你打我大明百姓的主意!你可知天下百姓日常之艰难?父皇殚精竭虑为的就是想让百姓过得富足一些,朱御史,你此言,若是无知所为,那便是蠢,你若是明知而为之,那就是其心可诛!”

朱棣冷冷地冲朱煐冷笑道。

他这一句话,直接把朱煐所有的退路都给堵死,在朱煐面前只剩下了两条路,一条就是自己承认自己是蠢货,另一条就是,故意为之,其心可诛。

朱棣看着朱煐就想到了这些日子在应天府府衙大牢中的日子,虽然有杨顺这个应天府尹特别关照,朱棣也并没有受什么罪,可肉体上没有创伤并不代表着朱棣的心理没有创伤。

堂堂王爷,被当着那么多百姓的面直接被押入了应天府府衙大牢?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这等耻辱,怕是日后还要载入史册,为后人所嘲笑!

朱棣心中对朱煐是不爽至极。

此刻开口,没别的,就是故意为难,他就是针对!

朱棣的话音刚落。奉天殿内鸦雀无声,朝堂百官没有一人开口言语。

但凡是在洪武朝当官的就没有一个不知道老朱性子的,对于百姓,老朱一直视若珍宝,这是老朱的逆鳞,一旦触碰,那就得倒大霉!为此类事被老朱剥皮填草的更是不在少数,这些可都是前车之鉴!

果然,朱棣话音刚落,老朱就皱起了眉头。

“朱御史,咱这大明百姓本就不富裕,前朝残暴强征暴敛,当年咱都险些饿死,这天下百姓还没有过上几年好日子,咱不能做收刮民脂民膏的事儿,若是你想说从天下百姓手中弄钱的话,那就算了,咱也不允。”

老朱摆了摆手,心中默默叹了口气,对朱煐隐隐有些失望。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理解了,毕竟这世上并无完人,谁又能做到事事清楚,事事明晰的呢?

咱若非前半辈子的颠沛流离,咱怕也是无法感同身受。

标儿当年也是咱让他到地方,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有所体悟,看来咱大孙还得磨炼啊....

“陛下,您误会臣所说的意思了。”

朱煐微微一笑。

从大明普通老百姓的手里搞钱?

说实在的,这速度太慢,而且确实,底层百姓的手里也没有几个钱。

这天下的财富,无论是在哪个时代,财富都是二八分化的,中下层的人最多也就掌握了天下少量的财富,而这些人占据的却是八成的数量,他们每日的吃喝消耗都是一大笔银钱,是以无论是哪个朝代,想要从中下层的手里弄钱,都极难,且隐患极大。

更何况,从底层的手里弄钱,就算自己真这么做,因此被老朱问责而死,那也算不得为‘家国天下’而死,根本完不成任务,那死了就是纯白死。

朱煐自然不可能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朱煐的话也让老朱一愣。

一旁的朱棣也是一愣。

奉天殿原本以为自己猜对了的百官此刻也是一怔,之后齐刷刷地看向了朱煐的位置....

“那你是何意?”

老朱微微蹙眉。

“回陛下,这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底层百姓手里就没有多少钱,天下兴盛对他们影响不大,一旦天下大乱,他们又是首当其冲,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臣出身寒微,更知底层百姓之艰难,臣说的富并非大明百姓富,而是大明的富人富!”

老朱眉头一挑,听朱煐说了这话心中一凛。

倒是忘了,咱大孙可是从小就在百姓中长大的啊,在百姓中长大,又如何会不知民间疾苦?

“说下去!”

老朱反倒是来了兴致,朱煐提出的观点让老朱耳目一新。

“陛下,臣以为,这天下在每个人的眼中都不同,或乞儿,或文人骚客,或普通老农,或商贾大户,他们每个人都是大明的一部分,可却又分属不同的类别,也掌握了不同数量的财富。”

“我大明养精蓄锐数十年,在臣看来,一定是已经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底层百姓目前都能吃饱饭,那么,那些中层,上层,钱包自然充足。”

“臣以为,本次大灾筹措银两,可从他们的手里入手!”

“底层的百姓手中没有银钱,可商贾、士绅、世家大族,他们的手里的钱可多着呢。”

朱煐的声音响彻整个奉天殿.....

而此言一出,整个奉天殿确实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连呼吸都变得迟缓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有些人低头,不敢看朱煐,有些人则是两眼喷火,对朱煐怒目而视.....

这好家伙!

合着朱御史你搁这儿等着我们呢?

这他娘的,说的有钱人,不就是区区在下吗?

这一刻,朝中大部分人的脑海里都猛地跳出了这么个念头,顿时心里头一紧.....

这赈灾,要说用国库的银子,大家是一万个愿意,这要说是搜刮百姓,那咱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就不得不出来仗义执言了,可真要强收,却也是尽力了,可这要说这钱,让自己出?

你大爷的!

朱煐,我丢你个老母!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188/2229790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