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泰燕情深到白头 > 第131章 拜月乞巧

第131章 拜月乞巧


画舫在藕花深处静静漂荡,仿佛时间也为之放缓。日头渐渐西斜,将天空染上几分暖金的色调,湖面上的荷花也仿佛披上了一层柔光,更显静谧温柔。

柳红倚着窗,望着远处天际渐渐晕染开的霞色,忽而轻声笑道:“说起来,今日竟是七月初七了。”

“七夕!”小燕子立刻像被点醒了似的,从陶醉的音乐中回过神来,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那个日子?哎呀!我们光顾着游湖弹琴,差点忘了这个大日子!晚上是不是可以看星星?对着星星乞巧?”

紫薇被她的话逗笑,温声道:“是呀,柳红不提,我们还真沉浸在湖光琴音里忘了时辰。古时女儿家会在月下穿针乞巧,祈祷自己能像织女一般拥有慧心巧手。还会摆上瓜果祭拜,默默许下心愿呢。”

“乞巧?”靠在软垫上的尔泰闻言也笑了,忍不住打趣地看向小燕子,“小燕子,你是打算祈求织女娘娘让你变得更巧一些,以后翻墙不再摔跤,还是绣花时少扎几次手指头?”

众人顿时被尔泰的话引得哄笑起来。小燕子又羞又恼,作势要起身去捶尔泰,被身旁的晴儿笑着拉住:“好了尔泰,你就少说两句,小心伤口。”  笑闹过后,小燕子却把“乞巧”这事真真记在了心里,咕哝着:“哼,晚上我就乞个最巧的给你们看看!”

尔康看着眼前欢乐的景象,心情愈发舒畅,开口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在这别苑中好好过个七夕。我即刻让人去准备巧果、香案和瓜果,再备些精致的酒菜。今夜我们便在这大明湖畔,临水凭栏,拜月乞巧,观赏双星聚会,如何?”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画舫也开始缓缓向别苑码头驶回,满载着午后的欢愉和对夜晚的期待。

夕阳的余晖将湖面染成金红色,画舫破开粼粼波光,驶向笼罩在温暖暮色中的别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愉悦的笑容,白日里的琴箫雅韵尚在耳边,而对夜晚七夕佳节的期盼,又为这份愉悦添上了一层浪漫而神秘的色彩。

船刚靠岸,小燕子便第一个跳下船,迫不及待地拉着紫薇和晴儿张罗起来:“快快快!金锁,我们去看看巧果做好了没!双喜,咱们得多找些漂亮的瓜果来供奉!”她风风火火的样子,活像要把错过的七夕时光一下子全都补回来。

紫薇和晴儿相视一笑,也吩咐下人将香案设在临水的敞轩里,既要对着天上的星河,也要映着水中的倒影。

尔康则细心叮嘱仆从在四周多挂些灯笼,既要明亮,又不能失了雅致。

尔泰虽行动不便,也坐在廊下笑着指挥小太监摆放坐榻,务求让每个人都能舒适地赏月观星。

柳青柳红和班杰明也兴致勃勃地帮忙布置,连萧剑都含笑抱臂,看着众人忙碌,偶尔出声提点一二,将江湖人对天地节气的理解融入其中。

别苑里顿时热闹起来。厨房飘出巧果和点心的甜香,侍女们捧着鲜嫩的莲藕、饱满的葡萄、红艳的苹果穿梭来往。水榭轩厅里,香案很快设好,瓜果琳琅,精巧的巧果堆叠成塔,当中一只鎏金香炉里已插上了线香,只待月华初上。

当最后一抹晚霞隐没在西山之后,深蓝色的天幕上开始缀满繁星,一弯新月如钩,悄然悬于柳梢头。银河淡淡地横亘天际,那传说中的牵牛星与织女星,仿佛也格外明亮起来,隔河相望,静待鹊桥相会。

众人沐浴更衣后,齐聚水榭。晚风带着荷香徐徐吹来,驱散了白日的暑气。烛火与灯笼次第亮起,将四周照得温馨而朦胧。

“开始了开始了!”小燕子换上了一身鲜亮的衣裳,第一个跑到香案前,学着紫薇平日里的样子,煞有介事地拈香拜了拜,然后拿起一根银针和一碗清水,无比认真地尝试“投针验巧”。

只见她小心翼翼地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在盛满清水的碗面上。借着月光和灯火,只见针影浅浅地投在水底,变幻出模糊的形状。

“哎呀!我这像什么?像一根棍子!”小燕子盯着看了半天,嘟囔道。众人大笑,柳红打趣:“看来织女娘娘觉得你呀,还是舞枪弄棒更在行!”

轮到紫薇和晴儿,她们姿态优雅,素手轻拈,针影落入水中,竟隐隐有云朵、花卉之态,引得大家纷纷称赞“得巧了”。

尔康、尔泰、萧剑等人虽不参与女儿家的游戏,却也含笑在一旁看着,感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温馨。班杰明更是飞快地勾勒着这充满异域风情却又无比诗意的画面。

拜月乞巧后,众人围坐一起,品着巧果甜点,仰望着灿烂的星河。紫薇轻声讲述着牛郎织女的传说,她的声音温柔动听,与这静谧的夜色融为一体。小燕子听得入了神,托着腮帮子,喃喃道:“他们一年才能见一次面,一定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吧……”

夜渐深,星河愈发明亮。或许是被这氛围感染,萧剑再次取出了他的洞箫,即兴吹奏起一曲悠远而略带怅惘的调子,不为合奏,只为应和这漫天星光与古老的相思。箫声呜咽,乘着夜风飘向湖面,飘向银河,仿佛真能传到那遥遥相望的双星耳中。

晴儿看着此刻的萧剑——

他依旧临风立于水畔,侧影沐在星河与灯火交织的柔光里,少了几分白日的洒脱不羁,那箫声也不再是与琴音争辉的激昂应和,而是化作了一种深沉的、近乎孤独的低语,悠悠地诉说着某种难以名状的心事。箫声呜咽,掠过平静的湖面,仿佛不是吹给这满座的人听,而是直上天穹,去叩问那亘古的星辰。

晴儿静静地望着他,没有像旁人那样完全沉醉于旋律,那双总是盈着温柔与聪慧的眸子里,掠过一丝极细微的了然与…怜惜。她听懂了。听懂了他箫声里那不易察觉的漂泊感,那仿佛与这团圆佳节、与这温馨热闹格格不入的、深藏在骨子里的疏离。他的即兴而奏,并非全然为了应景,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流露。

她想起他突如其来的出现,想起他高超的武艺和此刻展现的绝妙箫艺,想起他待人接物时那份恰到好处的热情下似乎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距离。他就像一个谜,潇洒不羁的外表下,仿佛藏着很远的故事。

一曲终了,余韵散入夜风。众人仍静默着,似还沉浸在那份莫名的情绪里。

却是晴儿最先轻轻击掌,打破了这片寂静。她的掌声并不响亮,却格外清晰,带着一种真诚的激赏与理解。她迎上萧剑转回目光,微微一笑,声音比平时更柔和几分:“萧公子此曲,即兴而发,却直抒胸臆,感人肺腑。并非迎合佳节喧闹,而是…在与星辰共语了。”

她的话说得含蓄,却精准地点出了那箫声的不同寻常之处,并非简单的赞美,更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懂得。

萧剑微微一怔,显然有些意外于她竟能听得如此透彻。他看向晴儿,看到她眼中那抹不同于寻常赞赏的、带着细微洞察的温和光芒,他脸上的洒脱笑意稍稍收敛,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复杂的波动,像是惊讶,又像是遇到知音般的触动。随即,他复又笑了起来,这次的笑容里似乎多了几分真实的暖意,他抱拳道:“晴格格过奖了。雕虫小技,有感而发,能入耳便好。”

只是这一次,他的目光在晴儿身上多停留了一瞬。这个总是娴静温婉、却又在关键时刻透出不凡见识与细腻感知的格格,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敏锐。

一段无声的交流,在这七夕的星光下,悄然完成。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028/223500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