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泰燕情深到白头 > 第261章 静候旨意

第261章 静候旨意


尔泰抱着那沉甸甸、仿佛蕴藏着无尽风暴的铁盒,站在山洞口的阳光下,心中已是惊涛骇浪,但脸上却迅速恢复了惯常的冷静。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

他迅速在心中权衡利弊,几个念头电光石火般闪过。

首先,这铁盒的存在和内容,必须绝对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高达和萧剑是绝对信得过的,参与撬开石板的几名亲兵也需要严令封口。

其次,原本准备发往兵部报捷的普通战报必须暂缓,或者…需要彻底修改。这份战报不能再详细提及剿匪的具体过程和细节,尤其是关于这个铁盒和其中内容的任何信息,绝不能提及半分。战报的重点应放在“剿灭匪众数百,摧毁巢穴,匪首伏诛,地方暂安”这样的结果上,淡化过程,以免打草惊蛇。

最关键的是,铁盒里的东西,必须用最可靠、最隐秘的渠道,直接呈送御前,只能由皇上一人决断。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军务的范畴,牵扯到朝堂隐秘,绝非他一个前线将领能够处置,甚至不是四川总督能够插手的。

想清楚这些,尔泰立刻行动。

他先是看向高达,语气极其严肃地低声吩咐:“高达,刚才参与此事的几名弟兄,你亲自去交代,今日所见所闻,若有半分泄露,提头来见。另外,立刻调派绝对可靠的人手,将这座山洞彻底封锁起来,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包括我们自己的人,就说…就说还在清理危险机关。”

“嗻!大人放心,卑职明白轻重!”高达神色一凛,立刻领命而去,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尔泰又转向萧剑,语气稍缓,但同样凝重:“萧剑,这东西事关重大,恐怕牵扯极广。接下来营地的安全,尤其是夜间警戒,至关重要,我怕…有人会狗急跳墙。请你多费心。”

萧剑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锐利如鹰,手始终按在刀柄上,周身的气息都变得更为警惕和冷冽。他虽不谙官场之道,但对危险的直觉却异常敏锐。

安排完这些,尔泰才抱着铁盒,快步回到了自己的中军帐。他令亲兵在外严密把守,不许任何人打扰。

帐内,他深吸一口气,将铁盒放在简陋的行军案上。他没有立刻去翻看里面的东西——那些惊心动魄的内容需要更稳妥的环境仔细研读。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置它。

他铺开纸笔,略一沉吟,开始书写。

第一封,是发给朝廷兵部的正式捷报。他刻意用了程式化的语言,简要汇报了战斗结果:歼敌数目、缴获的粮草和兵器、匪首被斩、我方伤亡等,并言明将继续清剿残匪,安抚地方。语气平稳,看不出任何异常。这封捷报,将通过正常的驿站系统发送。

写完后,他将其放在一边。

然后,他再次铺开一张新的信纸,提笔时,神色变得无比郑重。这封信,是直接写给皇帝的密折。

他斟酌着用词,先是照常汇报了战况,但笔锋一转,极其谨慎地写道:“…臣等清理匪巢时,于隐秘处意外查获一铁匣,内藏些许文书账册。臣未敢擅专,粗览之下,觉事体或有蹊跷,恐非寻常匪患所能及…臣深知干系重大,不敢有片刻延误,亦不敢假手他人,遂遣绝对可靠之人,携此铁匣并此密折,星夜兼程,密呈御前。匣内之物,臣未敢尽悉,伏乞皇上圣裁。四川匪情似有隐情,臣当恪尽职守,稳扎稳打,绝不敢冒进贪功,亦不会走漏风声,一切静候皇上旨意…”

这封密折,他写得极其小心,既点明了事情的异常和严重性,表达了忠心和谨慎,又没有在信中对铁盒内容做任何具体的猜测和指控,完全将判断权和处置权交给了皇帝。最后,他用了只有皇帝和他才明白的最高紧急程度的暗记。

写完密折,他仔细吹干墨迹,将其小心封好。

接下来是选择送信的人。高达需要留下来协助掌控军队,萧剑需要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目标太大。他思忖片刻,将一直在暗处的高远唤来了。高远忠心耿耿,且身手敏捷,善于隐蔽行踪。

“高远,”尔泰神色无比严肃,“这里有一封密信和一个铁盒,你需用性命守护。挑选两匹最快的马,日夜不休,以最快速度赶回京城。不入兵部,直接去…”他压低声音,说了一个只有极少数皇帝近臣才知道的秘密联络点,“将东西交给那里的首领太监,出示这个令牌,他自会明白如何呈交皇上。沿途若遇任何盘问或危险,毁信毁盒,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明白吗?”

高远看到尔泰如此郑重的神色,深知任务重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道:“二爷放心!奴才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定将东西平安送到!人在东西在!”

“好!”尔泰将密折和一个小巧的令牌交给高远,又亲自将那个沉重的铁盒用多层油布包裹好,绑缚结实,交到他手里,“立刻去准备,一炷香后出发!”

“嗻!”高远抱起铁盒,毫不犹豫地转身出帐。

看着高远消失在帐外,尔泰才长长吁出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这一步,险棋,但他必须走。

做完这一切,他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送走铁盒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必须稳住这里的局面。

他走出军帐,天色已近黄昏。残阳如血,映照着刚刚经历大战的山谷,显得格外苍凉而肃杀。

士兵们还在忙碌地打扫战场,收殓遗体,看管俘虏。一切看起来似乎和之前没什么不同,但尔泰知道,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他召来王参将,神色如常地询问善后进展,下达一些常规指令,仿佛那个石破天惊的发现从未发生过。

但他下达的每一道命令,都更加谨慎。他加强了营地的巡逻和警戒等级,特别是夜间岗哨增加了一倍。对俘虏的看管也更加严格,并开始有意无意地将他们按照被俘地点和身份进行分隔,暗中观察是否有异常。

他甚至以“防止残匪反扑,惊吓百姓”为由,派出一小队士兵,“护送”几名原本在附近村庄征集粮草的本地胥吏“安全返回”县城,实则是一种温和的隔离和控制,切断可能存在的内外联系。

每一步,他都走得如履薄冰,既要稳住大局,不能引起恐慌和猜疑,又要暗中布防,应对可能来自未知方向的危险。

他知道,从现在开始,他不仅是在剿匪,更是在下一盘凶险的棋。对手不再只是明处的匪徒,更可能隐藏在朝堂之上,阴影之中。

而他手中的棋子有限,每一步都必须精准而谨慎。

他抬头望向北方,暮色四合,远方的京城早已灯火阑珊。

那封密折和那个铁盒,正像一支离弦的箭,射向风暴的中心。而他,只能在这里,等待这场由他亲手掀起的风暴,所带来的未知结局。

下一步,是坚守,是等待,更是考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028/223499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