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所有归处,都有了最明确的方向
尔泰大步走出宫门,寒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他却觉得浑身暖意融融,仿佛揣着一个小太阳。方才漱芳斋中那短暂的相聚,那双含泪带笑的眼睛,那个带着无尽思念与确认的吻…一切都像最醇的美酒,让他微醺,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福家的马车早已在宫门外等候。车夫见到他,连忙放下脚凳,恭敬地行礼:“二爷,您可算出来了,老爷和夫人都盼着呢!”
尔泰点了点头,弯腰钻进温暖的车厢。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吱嘎的声响,向着福府驶去。
马车内,尔泰靠着车壁,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自己的嘴唇,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她柔软的触感和淡淡的馨香。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这几个月的腥风血雨、提心吊胆,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全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充实和对未来无限的期盼。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面,发出规律而沉闷的声响,车厢微微摇晃。在这相对封闭的私密空间里,方才在漱芳斋强压下的所有激烈情绪才敢真正释放出来。不仅仅是甜蜜,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巨石落地般的轻松和解脱。
天知道,在四川那些日日夜夜,尤其是最后那段时间,面对官场倾轧、暗中冷箭、以及那份足以颠覆无数人命运的密报时,他承受着怎样的压力。每一次决策都可能万劫不复,每一步行走都如履薄冰。他不能倒,不能退,更不能流露出丝毫怯懦。因为他是主帅,是皇帝唯一的依仗。
只有在夜深人静,摩挲着怀中那个小燕子亲手绣的荷包时,才能从那份冰冷的触感中汲取一丝温暖和力量,想象着远方那双总是充满活力的眼睛,告诉自己必须坚持下去,为了能平安回到她身边。
而今天,他终于真真切切地触碰到了她,感受到了她的温度,听到了她的声音,确认了她一切都好。那种久别重逢的巨大喜悦和安心感,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缓缓睁开眼,看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灯笼的光晕在雪夜里连成一条温暖的光带。京城依旧繁华喧嚣,仿佛他离开的这这段时间只是一场梦。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经不再是离开时的那个尔泰了。
指尖再次轻轻碰了碰嘴唇,那柔软的触感记忆犹新,让他心头又是一阵滚烫的悸动。她生涩的回应,羞红的脸颊,依赖地抓住他衣襟的小手…每一个细节都无比清晰,反复在他脑海中回放。
原来,两情相悦,心意相通,是这样的感觉。比想象中更加美好,更加令人沉醉。
然而,这份沉醉并未让他迷失。反而像是一剂强心针,注入他的四肢百骸,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前路和责任。
他要娶她。风风光光地娶她。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心愿,更是他对她的承诺,是他历经艰险后必须要守护住的成果。
而要实现这一切,仅仅依靠皇帝的赏识和这次的军功还不够。他需要更稳固的地位,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在未来为她撑起一片无忧的天空,才能让那些或许还在暗中窥伺的非议和阻力彻底闭嘴。
新年大朝会上的封赏,将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尔泰的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而坚定。心中的柔情蜜意慢慢沉淀,转化为一种更为深沉和强大的动力。
马车在福府门前缓缓停稳。
车夫放下脚凳的声音惊醒了沉思中的尔泰。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将所有的情绪再次妥帖地收敛起来,脸上恢复了那种符合他身份和经历的沉稳与平静。
掀帘下车,迎接他的是府中下人恭敬的目光和管家福安激动的声音。
他稳步踏入府门,走向那灯火通明的正厅。他知道,里面有关心则乱的父母和兄长在等待,有关乎他未来和家族前程的谈话要进行。
但此刻,他的内心无比踏实和充满力量。
因为他知道,无论前路还有多少挑战,在紫禁城的深处,有一盏灯永远为他而亮,有一个人,在等他回家。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步步,稳健地走向那个有她的未来。
穿过熟悉的庭院,还未到正厅,就听见里面传来额娘带着焦急的说话声:“…怎么还没到?不是说早就出宫了吗?路上没出什么事吧?”
“额娘,您别着急,许是宫里有事耽搁了。”这是大哥尔康沉稳的声音。
尔泰心中一暖,加快了脚步。
他一出现在正厅门口,厅内的声音戛然而止。
端坐在主位的福伦虽然努力维持着威严,但眼中瞬间闪过的激动和欣慰却泄露了他的心情。福晋更是猛地站起身,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几步就迎了上来,一把抓住尔泰的胳膊,上下打量着,声音都带了哭腔:“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快让额娘瞧瞧!瘦了!也黑了!路上是不是吃了很多苦?有没有受伤?”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额娘,我没事,好着呢,一点皮外伤早好了。”尔泰连忙扶着母亲,温声安慰,任由她摩挲着自己的脸颊手臂,确认他真的完好无损。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福伦也走了过来,重重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气充满了如释重负的感慨,“你在四川做的事,皇上虽未明言,但阿玛也听到些风声…好小子!没给咱们福家丢人!”
尔康也笑着走上前,兄弟二人用力拥抱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尔康捶了一下弟弟的肩膀,语气带着骄傲和后怕:“好小子!真是长大了!你在前头的那些事传回来,额娘和阿玛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我也…”他顿了顿,将担忧化作更用力的拥抱,“回来就好!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
一番激动的相见之后,几人才重新落座。下人奉上热茶点心,便识趣地退了下去,掩上了厅门。
厅内烛火通明,暖意融融,却比刚才更多了几分凝重。喜悦过后,现实的问题浮上水面。
福伦沉吟片刻,指尖轻叩桌面,率先开口,语气恢复了一家之主的沉稳与深思:“尔泰,四川之事,皇上究竟是何态度?你此番雷厉风行,斩获颇丰,但…动静也确实不小。朝堂之上,波谲云诡,你骤然立此大功,又得罪了那许多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后续可会有麻烦?皇上…可能护你周全?”他的目光锐利,直指核心。身为朝堂重臣,他深知功劳与风险往往并存,甚至功越高,险越大。
福晋闻言,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紧张地攥紧了帕子,眼巴巴地望着尔泰。
尔泰放下茶盏,坐姿端正,神色平静却坚定。他知道,此刻不能有丝毫隐瞒,但也需把握分寸。 “阿玛额娘放心,”他声音沉稳,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皇上圣明烛照,对四川情弊早已洞悉。儿子此行,不过是秉承圣意,执行皇命罢了。皇上对结果甚为满意,今日召见,多有嘉许。”
他略停了停,选择性地透露了一些能安父母心的话:“皇上亲口言道,功过分明,心中自有乾坤。且…皇上对儿子与公主之事,亦是乐见其成,今日特命儿子前往漱芳斋探望并赏赐,此中深意,不言自明。”
他没有提及密旨、清洗的具体细节以及那些惊心动魄的博弈,只将皇帝的态度和对自己与小燕子关系的默许清晰地传达出来。这比任何解释都更有力。
果然,福伦听完,紧蹙的眉头缓缓舒展,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缓缓颔首:“皇上如此态度,我便放心了。君恩深重,尔泰,你切莫辜负。日后行事,更需谨言慎行,低调沉稳,方是长久之道。”他深知,有了皇帝的这份信重和默许,尔泰的前程和婚事,便都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儿子谨记阿玛教诲,定当兢兢业业,不负皇恩,亦不负家族期望。”尔泰郑重应道。
福晋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这就好!这就好!皇上心里有数,咱们就放心了。你…你是不知道,这些日子,我这心啊,就跟在油锅里煎似的…”说着,她又忍不住用帕子拭了拭眼角,这次却是喜悦的泪水。
尔康也笑道:“看来不久之后,咱们家真是喜事连连了!”
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而喜庆起来。担忧散去,剩下的全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福伦看着眼前沉稳英挺、已然能独当一面的次子,心中感慨万千,又是骄傲,又是欣慰。他抚须微笑:“好了,时辰不早了,尔泰一路劳顿,也让他早些回去歇息吧。有什么话,明日再说。”
尔泰起身告退。
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院落,一切布置依旧,却恍如隔世。热水早已备好,洗去一身风尘疲惫,换上舒适的寝衣,躺在柔软熟悉的床榻上,尔泰才真正感到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放松。
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更梆声。
他闭上眼,手中不断摩挲着那个小燕子亲手绣的荷包。荷包上歪歪扭扭的‘泰’字,在朦胧的烛光下显得格外生动可爱。那笨拙的针脚,此刻在他指尖摩挲下,却比任何巧夺天工的刺绣更令他心潮涌动。仿佛能透过这细密的针线,看到她当初是如何皱着鼻子,一边抱怨着针扎手,一边又无比认真地、一针一线地将自己的心意缝进去。
那双眼,含着的泪光是为他,漾开的笑意也是为他。这世上,再没有比这更珍贵的目光。
指尖的触感记忆被无限放大,唇上那短暂却烙印深刻的柔软与温热再次清晰起来,带着她身上特有的、淡淡的甜香,瞬间击溃了他所有的疲惫和强装的镇定。一股灼热而汹涌的暖流自心口炸开,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让他喉咙发紧,心跳如擂鼓。
他猛地睁开眼,深吸了一口气,胸腔剧烈起伏着,试图平复那几乎要破体而出的激烈情感。窗外更梆声悠远,衬得夜愈发静谧,也衬得他内心的浪潮愈发澎湃。
这段时间的生死一线,刀光剑影,官场倾轧…所有紧绷的神经,所有压抑的情绪,似乎都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而出口的名字,叫做“小燕子”。
不是固伦和安公主,就只是他的小燕子。
他不再是需要运筹帷幄的钦差大臣,不再是需要沉稳持重的福家二爷。在此刻,他只是尔泰,一个刚刚历经磨难、终于得见心中月亮的普通男子。
嘴角无法抑制地向上扬起,形成一个巨大而傻气的笑容,幸好无人看见。他将那荷包紧紧攥在手心,贴在心口的位置,仿佛这样就能离她更近一些。
原来,这就是牵挂一个人的滋味。酸涩,甜蜜,煎熬,却甘之如饴。
原来,被人这样等待着、期盼着,是这样的幸福。足以抚平所有伤痕,照亮所有前路。
“小燕子…”他低声喃喃,她的名字在唇齿间滚过,带着无尽的眷恋和温柔。
窗外的雪似乎又开始下了,细细簌簌,如同情人的低语。
他知道,从今往后,无论前路是平坦还是荆棘,他的归处,都有了最明确的方向。
带着这份踏实而滚烫的思念,尔泰再次闭上眼,这一次,很快便沉入了黑甜的梦乡。梦中,再无血火硝烟,只有那个穿着暖橙色衣裳、在雪地里对他笑得灿烂的姑娘。
夜,还很长。
但属于他们的黎明,已然在望。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028/223498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