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爱新觉罗家的女儿,今日出嫁
尔泰率领的庞大迎亲队伍抵达午门外,依照皇家礼制,队伍必须在此停下,接受宫廷内部的检视与引导。
福家准备的丰厚聘礼箱笼被抬至指定区域,箱盖敞开,由内务府官员与礼部官员共同清点核验,记录在册,向皇家展示额驸家的诚意与实力。琳琅满目的珍宝在阳光下闪耀,引来围观百官的低低惊叹。
尔泰立刻翻身下马,姿态矫健利落。他再次整理了一下本就一丝不苟的仪容,深吸一口气,在内务府大臣和引礼太监的引导下,独自一人步行走入那扇象征着至高皇权的午门。身后庞大的聘礼队伍和花轿则暂时留在原地,接受内务府官员的核验与记录,这是显示对皇家尊重的必要程序。
宫内钟鼓齐鸣,庄重的乐曲响起,标志着仪式正式开始。
穿过午门,眼前是开阔的广场和漫长的御道。御道两侧,皇家侍卫持戟肃立,旌旗仪仗林立,气氛肃穆。
坤宁宫的方向,皇后娘娘的仪仗已然隐约可见。引礼太监高唱:“额驸迎亲——跪拜——”
坤宁宫那两扇沉重的、象征着帝国皇后权威的朱漆宫门,在司礼太监悠长的唱喏声中,被左右太监缓缓推开,发出庄严而低沉的“吱呀”声。
门外,所有目光瞬间聚焦。
只见皇后娘娘凤冠朝服,仪态万方,在众多宫女太监的簇拥下,出现在宫门正中央。她面色端肃,目光缓缓扫过门前跪拜的众人和远处马背上的尔泰,微微颔首,接受了这份至高的敬礼。她的出现,代表着皇家对这场婚礼的正式认可和主持。
然而,所有人的期待都集中在皇后身后。
紧接着,今日真正的主角——固伦和安公主小燕子,终于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她一身正红色寸蟒妆花缎朝服嫁衣,金线绣出的龙凤牡丹纹样在晨光下流淌着华丽而威严的光泽,宽大的袖口和曳地的裙摆更显气势非凡。头上那顶赤金点翠朝冠沉重而璀璨,累累珠珞垂下,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半掩着盖头下的容颜,更添神秘与尊贵。
虽绣着龙凤呈祥的华丽红盖头将她的面容完全遮蔽,但那挺拔的身姿、优雅的脖颈、以及每一步所流露出的端庄仪态,已然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那通身的贵气与华美,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屏息,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片刻。
更引人注目的是,搀扶着她走出这皇后正宫的人,是忠毅伯萧剑。他身着隆重的吉服,面容冷峻,眼神却异常坚定沉稳。
他并非仅仅虚扶,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小燕子的手搭在他的臂膀上,每一步都走得极其稳妥,速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既显庄重,又不失兄长对妹妹的呵护。
他如同一位最忠诚可靠的护卫,守护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藏,一步步将她从皇家的深宫,引向她崭新的人生。
御道中央,刚刚行完大礼起身的尔泰,他的目光自宫门开启的那一刻起,就死死地锁定了那抹鲜红夺目的身影。
当看到小燕子以如此完美而尊贵的姿态出现时,他的心跳骤然失控,如同战鼓般猛烈敲击着胸腔,几乎要破膛而出!他的呼吸猛地一窒,目光瞬间变得灼热无比,再也无法从那身影上移开分毫。
尽管盖头遮挡,但他仿佛能穿透那层红色,看到她此刻或许紧张却一定无比美丽的模样。
所有的等待、所有的期盼、所有的努力,在这一刻都有了具象的呈现。他的公主,正以最完美的姿态,走向他。
随后,队伍在庄严恢宏的韶乐引导下,浩浩荡荡抵达乾清宫广场。眼前的景象足以让任何人心生敬畏:
广场之上,早已是旌旗的海洋。
御前侍卫盔明甲亮,持戟肃立,如同雕塑般纹丝不动。文武百官身着全套朝服,按品级爵位密密麻麻却又秩序井然地肃立于御道两侧,人人垂首屏息,鸦雀无声。
一种无形的、代表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庄严肃穆气氛弥漫在空气中,连吹过的风都似乎带着重量。
九龙宝座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金光。乾隆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衮服,头戴珠冠,面色威仪天成,目光如炬,俯瞰着脚下的臣子与盛典,帝王的威严与今日的慈和奇异地融合在一起。皇后娘娘身着凤袍朝服,头戴凤冠,仪态万方地坐于皇帝身侧,脸上带着母仪天下的端庄与欣慰。更令人瞩目的是,老佛爷的凤驾宝座设于另一侧,她老人家身着超品级凤纹吉服,神态庄严,亲自莅临,无疑将这场婚礼的规格提升到了极致。
新人在礼部官员的精确引导下,于御道正中央的拜位站定。他们身后是浩荡的仪仗,身前是至高无上的君权,两侧是帝国的精英臣工。
宏大的韶乐达到一个庄重的节点后,倏然停止。
整个广场陷入一片极致的寂静,仿佛连呼吸声都消失了。
司礼官气沉丹田,用经过特殊训练、极具穿透力又无比庄重的嗓音,拖长了调子,高声唱礼:
“跪——”
声音在广阔的天空下回荡。尔泰毫不犹豫,撩袍端带,姿态标准如教科书般跪下。一旁的小燕子也稳稳地屈膝,那身厚重的嫁衣并未阻碍她的动作,红色的裙摆如同盛放的花朵般铺陈在御道之上。
“叩首——” 两人同时以额触地,向着丹陛之上的皇帝、皇后、老佛爷行第一次叩拜大礼。动作整齐划一。
“兴——”
“跪——”
“叩首——”
“兴——”
“跪——”
“叩首——”
三跪九叩!每一次跪拜、叩首、起身,都需严格符合礼制,幅度、节奏一丝不苟。过程繁复缓慢,极具仪式感,将皇权的威严与婚礼的庄重推向了顶峰。
在这全场肃穆的注视下,小燕子的表现堪称完美。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努力做到了容嬷嬷教导的标准,甚至比练习时更加沉稳。那顶沉重的凤冠没有歪斜,繁复的嫁衣没有凌乱。盖头之下,她的呼吸急促,手心冒汗,但身体却凭借着强大的信念支撑着,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尔泰更是将武将的利落与此时的庄重结合得恰到好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敬畏。
乾隆看着台下这对新人,尤其是那个难得如此规整的小燕子,龙心大悦,威严的目光中流露出无比的满意与欣慰。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如同黄钟大吕,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福尔泰!”
皇帝的声音如同沉厚的金玉相击,在寂静的广场上空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一份深沉的托付。
尔泰心神一凛,立刻再次跨步出列,于御道中央深深跪下,垂首抱拳,声音清朗而坚定,足以让丹陛之上听清:“臣在!”
乾隆帝目光如炬,凝视着他,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尔今日尚公主,乃天家恩典,亦是尔府上无极之荣光!朕今日,便将朕之爱女——固伦和安公主,托付于你!”
他特意加重了“固伦和安公主”这个封号,强调着这份婚约的至高无上。 “望尔日后,恪尽职守,敦睦家室,更需敬之爱之,护之佑之,白头偕老,勿负朕望!”
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既是恩赏,也是命令,更是一位父亲对女婿最郑重的嘱托。
尔泰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中澎湃的激动,重重叩首下去,额头触及冰凉的地砖,发出的声音却无比炽热真诚: “臣!福尔泰!叩谢天恩!皇恩浩荡,臣虽肝脑涂地,难报万一!臣对天起誓,定当竭尽所能,倾尽此生,护公主一世周全,敬她爱她,永不相负!必不负皇上今日之托!”
他的誓言掷地有声,回荡在广场上,带着年轻人全部的赤诚与决心。
皇帝满意地微微颔首,目光随即转向那抹鲜红的身影,语气自然而然地放缓,染上了一层显而易见的慈爱: “和安公主。”
小燕子闻声,依着礼数,微微上前半步,稳稳下拜,盖头下的声音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清晰: “儿臣在。”
皇帝看着她,仿佛能透过那盖头看到女儿紧张又努力的模样,语气愈发温和,却依旧保持着皇家礼制: “尔今日出嫁,即为福家妇。需谨记孝悌,温良恭俭,上敬公婆,下和妯娌,克尽妇道,相夫教子,毋损天家颜面。”
对出嫁公主的训诫,但从皇帝口中说出,却似乎比往常更多了几分真切的关怀。
小燕子再次叩首,将那些练习了无数遍的句子,用最郑重的语气说出: “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必当恪守本分,不负皇阿玛、皇额娘多年养育之恩,定不损天家颜面!”
她的应答,规矩得体,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皇后在一旁听着,嘴角忍不住上扬,眼中充满了欣慰的泪光。老佛爷也微微颔首,面露满意之色。
“好!” 乾隆终于露出了今日最由衷的笑容,龙心大悦,声音也洪亮了几分,“朕心甚慰!望尔等二人,日后同心同德,琴瑟和鸣,不负今日!”
这声“好”,不仅是对新人的肯定,更是对这场完美遵循了所有礼制的盛大婚礼的肯定。百官们听到皇帝这声满意的“好”,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也终于放松下来,无不为之动容。
司礼官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号,立刻用更加高昂喜庆的声调,拖长了音,高声唱道:
“礼——成——”
“谢——恩——”
新人在引礼官的示意下,再次向丹陛之上行三叩首谢恩礼。这一次,他们的动作虽然依旧标准,却明显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如释重负的轻盈。
“兴——” 尔泰和小燕子缓缓起身,垂首肃立。
紧接着,恢宏庄严的韶乐再次奏响,但这次的曲调比之前更多了几分明朗与欢庆,标志着乾清宫前最重要的仪式环节已圆满结束。
丹陛之上,乾隆笑容满面,捋须颔首,显然心情极佳。皇后娘娘亦是眼含热泪,嘴角是抑制不住的欣慰笑容,与皇帝对视一眼,尽是对女儿出嫁的满足。老佛爷端坐凤座,面容平静,但微微扬起的唇角也显示了她内心的满意。
御道两侧的文武百官们,直到此刻才敢真正地、稍稍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虽然依旧保持着恭立的姿态,但许多人都下意识地交换着眼神,目光中充满了赞赏和祝福。
阳光似乎也感知到了这圆满的气氛,变得格外灿烂辉煌,毫不吝啬地洒满整个广场,将巍峨的宫殿、林立的仪仗、百官身上的朝服,以及那对身着大红喜服的新人,全都笼罩在一片神圣而温暖的金光之中。
一切都显得那么光明,那么充满希望,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场无可挑剔的皇家盛典喝彩,为这对新人的未来铺就一条金光大道。
“启驾奉先殿——” 司礼官的声音再次响起,指引着队伍进行下一个环节。
在庄严而不失喜庆的乐声引导下,庞大的队伍开始有序移动,如同一条红色的巨龙,缓缓转向,向着供奉着清朝列祖列宗的奉先殿方向行进。
队伍穿过重重宫门,周遭的喧嚣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愈发深沉肃穆的宁静。
奉先殿——这座供奉着清朝历代帝后神位的宫殿,如同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矗立在紫禁城的深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幽深的光泽。
殿前广场早已洒扫洁净,仪仗侍卫肃立,气氛与乾清宫前的盛大截然不同,这里弥漫的是一种令人心生敬畏的庄严。乐声也转变为低沉的祭祀雅乐,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历史的重量。
新人的仪仗在殿前停下。尔泰下马,小燕子的凤舆也稳稳落地。在此地,所有的喧哗与喜庆都必须内敛,转化为对祖先的无限崇敬。
司礼太监和引礼官的神情变得无比凝重,动作也更加缓慢而标准。他们引导着尔泰,以及由萧剑和全福嬷嬷搀扶下轿的小燕子,缓步踏上那高高的台阶,走向奉先殿那深邃的殿门。
殿门缓缓开启,一股混合着陈年檀香和古老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殿内光线幽暗,唯有无数长明灯和蜡烛在深处闪烁着温暖而神秘的光芒,映照出层层排列的神位牌匾,上面镌刻着清朝历代帝后的庙号与谥号。
新人在门槛外依礼静默片刻,方才被引入殿内。
殿内空间宏大而空旷,脚步声被无限放大,更衬得气氛庄重无比。赞礼官低沉而清晰的唱礼声在殿内回荡:
“诣盥洗所——” 净手。
“诣酒尊所——” 司酒太监奉上祭酒。
“上香——” 尔泰与小燕子在引导下,于正殿中央巨大的香案前跪下,接过早已备好的檀香,恭敬地举过头顶,再由太监接过,插入香炉之中。青烟袅袅升起,带着后辈的告慰与祈愿,飘向那些沉默的神位。
“跪——”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兴——”
同样的三跪九叩大礼,在此地举行,比在乾清宫前更多了一份沉重与神圣。每一次叩首,额头触及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都仿佛是在向祖先禀告:爱新觉罗家的女儿今日出嫁,大清王朝又完成了一桩重要的婚姻盟约,祈求祖先保佑国家昌盛,家族绵延。
司礼官开始诵读告祭祝文,禀明固伦和安公主出嫁之喜,颂扬皇恩浩荡,祈求列祖列宗保佑新人,赐福国家。
整个过程,无人敢有丝毫懈怠或差错。小燕子感受到周遭庄严肃穆的气氛,更是将全部心神沉浸其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畏,仿佛那些牌位之上,真有先祖的目光在注视着她,祝福着她。尔泰也同样心怀敬畏,无比虔诚。
祝文诵读完毕,所有祭品敬献完成。
“礼——成——”
“撤——馔——”
仪式结束。新人在引导下,再次叩首,然后缓缓起身,垂首敛目,一步步退出了奉先殿。
当殿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将那片幽深与庄严重新锁入殿内时,所有人才仿佛重新能够自由呼吸。阳光再次洒满全身,却带上了与之前不同的温度。
奉先殿的仪式,至此圆满结束。这标志着公主作为皇家女儿,在出嫁前对家族祖先的最后告别与禀告已经完成。
接下来,便是真正的启程,离开这座她生活了许久的皇宫,前往她的新家——公主府。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028/2234986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