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妖蛇夺舍传谣言,清心毒丹藏祸端
回到居所。
上官拨弦立刻拿出师姐的手稿仔细研读。
缺失的关键几页令人扼腕。
但那残留的蛇影和关于“曼陀罗华”与秘密实验的记载。
无疑将线索再次指向了“玄蛇”组织的深层阴谋。
接下来的几天。
侯府风平浪静。
老儒仆张老头被家人接回养病。
据说醒来后便神志不清,胡言乱语。
大夫也诊不出个所以然。
然而。
一种诡异的谣言却如同瘟疫般。
在长安城的市井坊间悄然流传开来。
谣言说。
有妖蛇潜入了长安。
能化作人形,夺取活人躯壳,谓之“夺舍”。
被夺舍之人。
外表如常。
但性情大变,言行诡异,宛如提线木偶。
起初。
人们只当是志怪谈资,一笑置之。
但渐渐地。
谣言开始有了具体的指向。
西市卖胡饼的王老汉信誓旦旦地说。
亲眼看见邻居李麻子半夜眼冒绿光,学蛇吐信。
平康坊的妓子悄悄议论。
某位常来的恩客近日身上总带着一股腥气,且畏光怕热……
谣言越传越凶,越传越真,闹得人心惶惶。
甚至开始有传言。
某些衙门里的官员,也疑似被“夺舍”了!
这引起了萧止焰的注意。
他身为司法佐,本就负责地方治安。
这类引起民众恐慌的流言,自然需要关注。
他暗中调查了几起传言最盛的案例。
发现那些所谓“被夺舍”的人。
虽然症状描述夸大其词。
但确实都存在短期内“性情大变”的情况。
而更令他心惊的是。
他梳理后发现。
其中几位被点名的、有据可查的官员。
竟然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与永宁侯府有过或明或暗的政务往来。
且都曾在近期共同反对过一项由国师提出的。
关于在各地广建“化蛇寺”以镇妖祈福的政策!
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萧止立刻找到上官拨弦。
将谣言和调查情况告知她。
“夺舍?妖蛇化人?”
上官拨弦听完,秀眉紧蹙。
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
“世间岂真有这等怪力乱神之事?”
“依我看,这更像是人为制造恐慌,或者……是为了掩盖某种真相!”
她立刻联想到了师姐手稿中关于“红颜烬”和秘密实验的记载。
以及老儒仆中蛊后神志不清的症状。
“萧大人,记得漕帮药人案中,那些仓库里的诡异粉末吗?”
“还有‘红颜烬’能让人在美梦中死去的特性?”
上官拨弦分析道。
“有没有可能,所谓‘夺舍’,并非妖法,而是中毒?”
“某种能侵蚀心智、改变性情、甚至制造幻觉的奇毒?”
“下毒者再利用谣言引导。”
“让人们误以为是妖邪作祟,从而掩盖其真实目的!”
萧止焰豁然开朗:“极有可能!”
“若真如此,那这毒定然是通过某种不易察觉的途径下给这些目标人物的!”
“饮食!”两人异口同声。
目标多是官员。
日常饮食谨慎。
能长期下毒而不被发觉的途径少之又少。
“官员们常去的地方……除了衙门、家中,还有……”
上官拨弦思索着。
“道观!”
萧止焰猛地想起。
“近年来陛下崇尚道教。”
“许多官员都会定期去几个皇家敕建的道观进香、听讲,甚至求取丹药符水!”
“尤其是那位提出建‘化蛇寺’的国师所在的‘清虚观’!”
线索似乎串联了起来!
上官拨弦眼神一凛。
“我们必须设法拿到那些官员在道观求取的所谓‘养生丹’或者其他物品的样本!”
机会很快来了。
一位被传言“变了”的御史台官员的夫人。
因担忧丈夫“中了邪”。
悄悄派人四处寻访高人驱邪。
正好寻到了“恰巧”在京中颇有“神医”之名的苏沐辰头上。
上官拨弦得知后。
立刻请师兄帮忙。
由她易容成苏沐辰的助手。
一同前往御史府。
御史府内气氛压抑。
那位姓王的御史面容憔悴。
眼神时而呆滞,时而焦躁。
对家人态度冷漠,与往日判若两人。
他夫人垂泪诉说,夫近日只对从清虚观求来的“清心养生丹”极为依赖。
每日必服,其他饮食皆无胃口。
上官拨弦假借号脉。
仔细探查其脉象。
果然与那老儒仆有几分相似。
皆是心神被阴寒之物侵扰的迹象。
只是程度较轻。
她目光扫过桌案上一个精致的白玉瓷瓶。
里面正是所谓的“清心养生丹”。
“大人这病症甚是奇特。”
上官拨弦模仿着老成的声音。
“可否让在下看看这丹药?或许能从药性中推断一二。”
王御史闻言。
却猛地一把抓过药瓶,抱在怀里。
警惕地看着他们。
“此乃国师亲赐仙丹!岂容尔等凡夫俗子窥探!出去!你们都出去!”
反应异常激烈!
上官拨弦与苏沐辰交换了一个眼神。
不再强求。
安慰了夫人几句,便告辞出来。
“丹药定然有问题!”
一出府门,上官拨弦便笃定道。
“但他看守严密,如何取得?”
“他不给,我们便‘偷’。”
苏沐辰微微一笑。
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纸包。
里面正是几颗“清心养生丹”。
“方才他情绪激动时,为兄略施小技,顺手牵羊而来。”
“只可惜数量不多。”
上官拨弦大喜:“师兄妙手!”
两人立刻返回苏沐辰的医馆。
紧闭门窗,开始检验丹药。
上官拨弦刮下少许丹粉。
仔细观察色泽,嗅闻气味。
又以银针、药液反复测试。
她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如何?”苏沐辰问。
“好隐蔽的手段!”上官拨弦沉声道。
“这丹药主体确实是些宁神补气的药材,无毒无害。”
“但其中掺杂了极微量的另一种物质……”
“无色无味,若非我对漕帮那些粉末印象深刻,几乎就要忽略过去!”
正是漕帮仓库里那种能让人产生依赖、侵蚀神智的诡异毒尘的提纯物!
而且。
其中似乎还混合了另一种更阴寒的、类似于“红颜烬”中迷惑心智的成分!
“果然是他们!”
上官拨弦眼中寒光闪烁。
“通过香火鼎盛、受人信任的道观。”
“将毒药伪装成养生丹。”
“精准地投喂给那些不听话的官员!”
“长期服用,便能逐渐控制其心智。”
“使其变得顺从、怪异!”
“再散播‘妖蛇夺舍’的谣言。”
“一来掩盖中毒真相。”
“二来制造恐慌。”
“三来……恐怕也是为了给那位国师修建‘化蛇寺’制造借口!”
一环扣一环,歹毒至极!
“必须立刻揭穿这个阴谋!”苏沐辰神色严肃。
“但光有丹药样本还不够。”
上官拨弦冷静分析。
“清虚观是皇家道观,国师深得陛下信任。”
“没有铁证,根本无法动摇他们。”
“我们必须找到他们炼制这种毒丹的工坊。”
“或者拿到他们与‘玄蛇’勾结的直接证据!”
就在此时。
医馆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萧止焰推门而入。
脸色凝重异常。
带来一个更惊人的消息。
“我们安排在清虚观外的眼线回报。”
“半个时辰前,看到曹总管的车驾,从清虚观的后门离开了!”
曹总管?
永宁侯府的大管家曹昆去了与“夺舍”谣言、毒丹来源密切相关的清虚观?
上官拨弦与萧止焰对视一眼。
心中同时升起一个念头。
难道永宁侯府与清虚观,至与那位国师,早有勾结?
侯府、漕帮、突厥、“玄蛇”、道观、国师……
这张网,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庞大、复杂得多!
曹总管的马车消失在清虚观后巷。
如同水滴融入大海。
留下的却是无尽的疑云。
“曹总管此时密会清虚观,绝非巧合!”
萧止焰剑眉紧锁,在医馆狭小的内室中踱步。
“侯府刚经历地宫之乱,正值风口浪尖,他竟冒险外出,所图必然极大!”
上官拨弦凝视着桌上那几颗罪证般的“清心养生丹”。
眸光锐利。
“投毒控制官员,散播夺舍谣言,为建化蛇寺铺路……”
“如今曹总管亲自出面,或许意味着他们的计划已到了关键阶段,需要更高层面的协调。”
“又或者……是地宫受挫后,不得不加快其他方面的步伐?”
苏沐辰沉吟道。
“清虚观乃皇家敕建,守备森严,尤其国师所在的內苑,更是外人难近。”
“想要找到毒丹工坊或拿到铁证,难如登天。”
“难,也要试!”
上官拨弦语气坚定。
“我们必须知道曹总管去见了谁,谈了些什么!”
她看向萧止焰。
“萧大人,你在观外可有眼线看到曹总管见了何人?”
萧止焰摇头。
“后门守卫皆是国师心腹,我们的人无法靠近。”
“只看到曹总管进去约莫一炷香时间便出来了,神色如常。”
时间短暂。
更像是传递消息或接受指令,而非长时间密谈。
上官拨弦沉思片刻,忽然道:“或许……我们不必直闯龙潭虎穴。”
“既然丹药是从观中流出,负责分发丹药的知客道人,或许是个突破口。”
道观知客,负责接待香客、分发符水丹药。
虽地位不高,却经手实务,很可能知晓些内情。
“此计可行!”
萧止焰眼睛一亮。
“我立刻去查清虚观知客道人的底细!”
调查很快有了结果。
清虚观有三位知客道人。
其中一位姓刘的知客。
近日似乎突然阔绰起来。
不仅在平康坊新纳了一房外室。
还频频出入赌坊。
而他的一个远房表侄。
恰好在永宁侯府的一个田庄里做小管事。
这条线,隐隐将清虚观与侯府连在了一起!
“就是他了!”
上官拨弦断定。
“一个知客道人,若无外财,岂能如此挥霍?这外财来源,定然可疑!”
是夜,平康坊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外。
刘知客醉醺醺地搂着他的外室。
哼着小曲,摇摇晃晃地走来。
刚走到巷口暗处。
脑后风声骤起!
他还未来得及反应。
便被一个黑布套罩住了头。
颈侧一麻,瞬间失去了知觉。
当他再次醒来时。
发现自己被绑在一间废弃的柴房里。
眼前站着两个蒙面人(上官拨弦与萧止焰)。
“你……你们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刘知客吓得魂飞魄散,酒彻底醒了。
萧止焰压低了嗓音,改变声线,厉声道:“刘知客,你在清虚观做的好事,发了多少昧心财,真当我们不知道吗?”
“那‘清心养生丹’里加了什么料,你一清二楚!”
刘知客脸色唰一下变得惨白,嘴唇哆嗦。
“好……好汉饶命!不关小的事啊!”
“那……那丹药是上面吩咐下来的,小的只是按规矩分发……小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不知道?”
上官拨弦冷笑一声,声音冰寒。
“那你新纳的妾室,输掉的赌债,又是哪来的银子?”
“要不要我们请国师来评评理,看他知不知道座下弟子如此‘清廉’?”
刘知客浑身一颤,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磕头如捣蒜。
“好汉饶命!我说!我全说!”
(https://www.02ssw.cc/5034_5034985/503746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