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淡粉色
第六十六章 淡粉色
听到宁文柏的名字,姜知窈秀气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在霍正舟怀里不安地扭动。
上一世宁文柏那副丑陋嘴脸还会时不时地在她梦里闪现,她厌恶至极,却无法对任何人说出原因。
突然冷不丁地听到有人问,姜知窈想也不想的开口。
“我讨厌他……他很坏……”她趴在霍正舟胸前,小声嘟囔。
霍正舟一怔。
“坏?”
据他在春城查到的资料,宁文柏充其量是一个手段不太上台面的资深倒贩,但还称不上“坏”。
她说他坏……
霍正舟正不解,姜知窈又含糊地开口:“他和周……两个人……在一起……”
至此,霍正舟恍然大悟。
原来姜知窈说的不是生意上的“坏”,而是感情上的。
可如果因为感情说对方坏,那是否意味着……
姜知窈曾经对宁文柏动过心?
他眸色一暗,刚想追问,却被姜知窈一巴掌捂住了嘴。
“我偷偷告诉你一个秘密……”她凑近他耳边,呼出气息温热。
霍正舟喉结微动,声音不自觉地放低,带上一丝诱哄:“什么秘密?”
“我今天……摸了三次霍正舟的胸肌,还有一次腹肌……真爽啊……”说着,她还咂了咂嘴,一副回味无穷的模样。
霍正舟的脖颈霎时红了一半,眼眸透出一丝荒唐,“这就是你的秘密?”
“是啊,”姜知窈睁大眼睛,眸子里一片迷蒙,“这还不算秘密?这么大块、这么有型的腹肌……很难找的……”
只是摸摸他的胸肌,就能让她这么高兴?
那如果……以后他让她摸更多呢?她岂不是会更开心?
这个念头一闪,霍正舟自己先吓了一跳。
他呼吸一滞,眼神开始躲闪。
而姜知窈酒意愈浓,只觉得浑身燥热,颈间呼吸又热又潮,很不舒服。
她不安地扭了扭身子,她就被猛地推开,
姜知窈猝不及防,身子一歪撞到椅子角。
疼得她嘶了一声,双眼微微睁大,恢复半分清醒,“霍正舟!你推我!”
霍正舟的表情再也不是淡淡的了,他脸颊染上一抹淡粉,语气难得有些无措,“……对不起。”
姜知窈这丝清醒来得快,去得也快。
听到道歉,她只是哦了一声,然后往桌上一趴,昏睡过去。
霍正舟不敢靠近。
直到身上那阵燥热渐渐平息,他才上前将姜知窈打横抱起,送进卧室。
“我去给你倒杯热水。”没等对方回应,他便转身出门。
靠在房门边,听着屋内女人均匀的呼吸声,霍正舟心里出乎意料地柔软。
等他调整好心态回到卧室,姜知窈已经陷入睡熟。
看着她恬静美好的睡颜,霍正舟最终没忍心叫醒她,只将温水放在床头,又把没吃完的饭菜温在锅里,这才轻轻带上门离开。
走到院外,他抬头望天。
天空湛蓝无垠,就像他此刻晴朗的心情。
-
傍晚。
纺织厂家属院。
姜二姑美滋滋地揣着鼓鼓囊囊的钱包,兴高采烈往家走,一路盘算晚上吃点什么好的。
今天不知为啥,姜知窈那死丫头没出摊,整个纺织厂的夹馍生意都被她一人包圆了,直接赚了百来块,可以说爽翻天了。
得了今天的好处,她不由再希望姜知窈明天也别来,这样她的收入还能更多一点。
而且自打她摆摊开始,她在家里的地位水涨船高,连平时闷不吭声的周建军都对她另眼相看了,时不时地关心她的生意如何了,就连晚上交公粮的时间也更久了。
正想得得意,姜二姑推着车拐进胡同,眼前的景象却让她瞬间傻眼。
“天杀的!这是谁干的?!给我滚出来!”她朝天狂喊。
一进胡同,她发现门口竟堆满了乱七八糟的衣物被褥,明显是被人扔出来的。
一个邻居瞧见她回来,赶紧凑过来:“艳妮啊,今天上午我看见窈儿带了一帮人,说是要搬家,把你家东西都给清出来了……”
“搬家?!”姜二姑火气噌地一下窜到天灵盖,“这房子就是我姜艳妮的!她搬的哪门子家?你咋不告诉我一声?也不拦着她?”
好心邻居被她一呛,后半句还没说出口的话,硬生生噎了回去。
这房子什么时候成她姜艳妮的了?
纺织厂家属院住的都是老住户,谁不知道这明明是姜知窈父母留下的?
她有啥资格不让姜知窈搬?
再说了,姜知窈带来搬家的帮人个个五大三粗,一看就不好惹,谁愿意没事找事?
邻居撇撇嘴,后悔自己多这句嘴,直接甩下一句:“这是你家的事,我可管不着。”说完就扭头走进院子,故意往外泼了盆水,态度明明白白。
姜二姑也没心思跟她计较,把车一停,冲上去就哐哐砸门:“姜知窈!你给老娘滚出来!”
邻居的话刚刚被她打断,没听到后半句话,姜二姑还以为现在是姜知窈搬了进来。
屋里。
英姨一听外头喊姜知窈的名字,就知道是姜二姑杀回来了。
可她一点也不慌。
她的手续齐全,白纸黑字。就算警察或者厂里人来了,这房子也已经是她的,跑不了。
英姨慢悠悠地冲了杯麦乳精,哄了哄怀里的外孙,这才给旁边壮实女婿递了个眼色。
“小照,跟我出去瞧瞧。”
“好嘞,妈。”
虎背熊腰的汉子立刻卷起袖子,护在英姨身前,大步流星走去开门。
他是英姨二女儿的知青丈夫,回城后没地方落脚,全靠丈母娘收留。
但英姨家地方小,本就住了大女儿一家,他们又回来带个孩子,实在挤不下。
英姨就是为了他们,才接下姜知窈这摊子事。
他对丈母娘满怀感激,好不容易有个表现的机会,自然要牢牢抓住。
而英姨也把女婿的积极看在眼里,嘴角弯起一丝满意的笑容。
当年二女儿下乡和这知青结婚,她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可两人愣是生米煮成熟饭,连娃都有了,她再反对也晚了。
好在后来政策放宽松,下乡的知青能回城了,女儿带着丈夫孙子回来,她这才见到女婿本人。
她在警局干了这么多年,看人从没走眼过。见女婿对女儿确实是真心实意,她也就慢慢放下了成见,这才答应了换房。
她想着,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能帮一把是一把吧。
(https://www.02ssw.cc/5034_5034112/111110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